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防卫权刑事审判共识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4,共12页
共识度主要描述诉、辩、审三方对司法判决认识的一致性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法审判的公信力水平和法律职业群体的职业化水平,是分析正当防卫刑事审判中"司法异化现象"的规模、范围和成因及其对司法公信力影响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 共识度主要描述诉、辩、审三方对司法判决认识的一致性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法审判的公信力水平和法律职业群体的职业化水平,是分析正当防卫刑事审判中"司法异化现象"的规模、范围和成因及其对司法公信力影响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我国防卫权刑事审判中诉辩审三方均保持着高水平的内部共识,但群体间的外部共识水平显明显偏低。轻易认定互殴、互殴基本排除正当防卫、被害人过错成为僵尸情节等"司法异化"现象在司法职业群体中拥有高度共识,但为外部群体所高度异议,刑事司法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权 刑事审判 共识度 司法公信力
原文传递
“民刑法防卫过当二元论”质疑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航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52,179-180,共17页
对民刑法上的防卫过当有各自的规范要求和评判标准的观点应予否定。不仅实务中并不存在同一防卫行为在民刑法中被相反定性的情形,而且从理论上讲,由合法性的一元论所决定,在民刑法上不应当作相反的界定,否则,在既判力问题、见义勇为及... 对民刑法上的防卫过当有各自的规范要求和评判标准的观点应予否定。不仅实务中并不存在同一防卫行为在民刑法中被相反定性的情形,而且从理论上讲,由合法性的一元论所决定,在民刑法上不应当作相反的界定,否则,在既判力问题、见义勇为及逆防卫等问题上将导致矛盾的判断,令人无所适从。民刑法防卫过当二元论的提出,与过度解读民刑法关于防卫过当的所谓立法差异紧密相关。但实际上,无论在民法还是刑法上,防卫过当都应当被统一解释为:一般人无可争议地认为,该防卫行为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要的限度,并因此造成了重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关系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一元论与二元论
原文传递
论防卫人的救助义务——自由分配视角下的正当防卫与先前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雪爽 《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防卫行为本身符合必要性要求,但因防卫人不实施救助而导致不法侵害者重伤死亡的,不构成犯罪。法益衡量理论与正当防卫作为公民权利的概念内涵存在根本冲突。不法侵害者容忍必要防卫行为的义务,是“自我决定导致自我负责”这一基本原理... 防卫行为本身符合必要性要求,但因防卫人不实施救助而导致不法侵害者重伤死亡的,不构成犯罪。法益衡量理论与正当防卫作为公民权利的概念内涵存在根本冲突。不法侵害者容忍必要防卫行为的义务,是“自我决定导致自我负责”这一基本原理在其违反“不得侵害他人”义务时的具体表现。由侵害者承担必要防卫行为溢出的重大损害结果风险,是符合法秩序平等保护公民权利宗旨的自由与责任分配方案。在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框架下,防卫人不负有救助侵害者的义务。这是因为必要防卫行为及其结果终局性地落入了不法侵害者的管辖责任范围,相应地,防卫人被免除了管辖责任从而没有义务救助侵害者。不能基于德国判例要求防卫人依照德国刑法第323c条救助不法侵害者,而在我国未规定见危不救罪的情况下要求防卫人负担保证人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权 正当防卫 先前行为 见危不救罪
原文传递
特殊防卫权之立法缺憾及修改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永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1997年修改刑法时 ,专门在正当防卫制度中增设了“特殊防卫权” ,但因其缺乏过程完备性、科学严谨性和实际操作性 ,给人留下诸多立法方面的缺憾。为此 ,应对刑法第 2 0条第3款及早进行修改与完善 ,可将其修改为 :“对正在进行严重危及... 1997年修改刑法时 ,专门在正当防卫制度中增设了“特殊防卫权” ,但因其缺乏过程完备性、科学严谨性和实际操作性 ,给人留下诸多立法方面的缺憾。为此 ,应对刑法第 2 0条第3款及早进行修改与完善 ,可将其修改为 :“对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杀人、重伤、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行为 ,采取防卫行为 ,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这样既简明扼要、清晰可辨 ,又易于理解、便于掌握 ,从而进一步体现立法者增设特殊防卫权的本意 ,促进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 ,并发挥其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防卫权 正当防卫 立法缺憾 修改建议
下载PDF
防卫挑拨中有限防卫权之提倡
5
作者 侯竣译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防卫挑拨中防卫权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正当防卫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通说一般否定挑拨防卫中挑拨者具有防卫权,理由往往有二:其一,挑拨者完全是出于加害的意思而实施反击行为,主观上欠缺防卫意思;其二,基于权利不得滥用的考虑而限制挑拨... 防卫挑拨中防卫权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正当防卫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通说一般否定挑拨防卫中挑拨者具有防卫权,理由往往有二:其一,挑拨者完全是出于加害的意思而实施反击行为,主观上欠缺防卫意思;其二,基于权利不得滥用的考虑而限制挑拨者的防卫权。但是,无论是立足于正当防卫的本质,亦或是从防卫意思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实务部门处理防卫挑拨案件意欲达到的社会效果而言,司法实践中这种完全剥夺挑拨者防卫权的做法,是不值得赞同的。故而,为了真正实现正当防卫的规范目的和制度价值,需要对防卫挑拨的具体情状作出区分,并根据防卫挑拨的不同情状有限地赋予挑拨者以防卫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防卫挑拨 防卫意思 权利滥用 原因不法行为 防卫权
下载PDF
中国内陆与香港正当防卫成立条件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骆群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香港刑法中并没有正当防卫的概念,而合法使用武力中的防卫人身和防卫财产相当于我国内陆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两地有关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关键词 刑法 正当防卫 成立条件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的正当防卫界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我国正当防卫制度在犯罪论体系中逻辑错位、在司法实践中缺位与越位的现象凸显。其诸多弊端的根源在于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转型的实践。重构现行正当防卫界限,从法益衡量说走向社会相当性说,从正面要件界定走向负面清单甄选,有利于... 我国正当防卫制度在犯罪论体系中逻辑错位、在司法实践中缺位与越位的现象凸显。其诸多弊端的根源在于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转型的实践。重构现行正当防卫界限,从法益衡量说走向社会相当性说,从正面要件界定走向负面清单甄选,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防卫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社会转型 负面清单
下载PDF
“主观”与“客观”的刑法语境——从英美法系正当化事由标准看刑法术语的缠混使用
8
作者 陈文昊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5期54-65,共12页
"主观"与"客观"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仔细考究其含义会发现,在不同语境下各有所表,常常被混为一谈。第一层次的"主观"与"客观"旨在阐明刑法处罚的基点落脚于行为人的意思还是外在行为... "主观"与"客观"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仔细考究其含义会发现,在不同语境下各有所表,常常被混为一谈。第一层次的"主观"与"客观"旨在阐明刑法处罚的基点落脚于行为人的意思还是外在行为,实质上是"行为人刑法"与"行为刑法"的对立;第二层次的"主观"与"客观"分别立足于规范与存在,实质上是"行为人标准"与"一般人标准"的对立;第三层次的"主观"与"客观"以着眼于主观认知抑或经验事实为界分,通过对比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的认定标准可见一斑。英美法系的主观认定标准有利于扩大违法阻却事由的适用,避免处罚过当,但至今尚未被大陆刑法所关注,也没有发生第三层次的主观说与客观说层面的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 客观 正当防卫 英美法系
下载PDF
正当防卫理论中的国家和个人 被引量:17
9
作者 蔡宏伟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70,共13页
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制度,更是刑事被告人的行为得以正当化或受到宽宥的重要理由。关于正当防卫的本质,目前西方存在着自主性理论、保护社会-法律秩序理论、权衡利益和选择较小危害理论三种代表性理论,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 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制度,更是刑事被告人的行为得以正当化或受到宽宥的重要理由。关于正当防卫的本质,目前西方存在着自主性理论、保护社会-法律秩序理论、权衡利益和选择较小危害理论三种代表性理论,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存在过一种类似西方的"保护社会-法律秩序理论"。但是,中国法学界一直没有自觉地和自主地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正当防卫理论,甚至没有把"正当防卫的本质"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虽然有个别学者对外国理论做了零星的引介工作,但是仍然缺乏整体上的把握,更没有注意到正当防卫制度和相关理论背后所负载的特定意识形态及其国家想象。通过对西方和前苏联代表性正当防卫理论进行内在分析和比较分析,以期能为充满矛盾的、徘徊中的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提供某种反思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国家 个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