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洪涛 刘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51,共8页
对照哈葛德长篇小说Joan Haste(《简·海斯特》)的原文,会发现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存在大量因文化差异、美饰原文等原因产生的误译,因删繁就简而造成的漏译,因加入注释、评述、创作而出现的增译,为营造古典意境而形成的个性化翻... 对照哈葛德长篇小说Joan Haste(《简·海斯特》)的原文,会发现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存在大量因文化差异、美饰原文等原因产生的误译,因删繁就简而造成的漏译,因加入注释、评述、创作而出现的增译,为营造古典意境而形成的个性化翻译等现象。通过这种"创造性叛逆"的翻译策略,林纾完成了对原作的"本土化"改造,使之既基本上合乎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又传输了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等进步思想。其文本中这种文化的中西合璧、古今通融,保证了它在近现代中国的"普适性",这是其取得成功的最大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哈葛德 《迦茵小传》 创造性叛逆
下载PDF
林译《迦茵小传》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洪举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英国作家哈葛德本是二三流的作家,他的小说《迦茵小传》在其本国并未引起什么反响,但翻译家林纾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经他“加工”过的《迦茵小传》虽说与原作出入较大,有失其“真”,但此作却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轰动中国... 英国作家哈葛德本是二三流的作家,他的小说《迦茵小传》在其本国并未引起什么反响,但翻译家林纾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经他“加工”过的《迦茵小传》虽说与原作出入较大,有失其“真”,但此作却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轰动中国文坛的佳作,在清末文学界引起很大轰动,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嬗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林译《迦茵小传》仍具有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价值 文学界 中国文学 文坛 林纾 小说 哈葛德 小传 原作 翻译家
下载PDF
被道德僭越的爱情——林译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的接受 被引量:7
3
作者 郝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迦茵小传》是林译言情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过去认为中国人喜欢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张扬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但事实上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看重的是这两部外国小说中的道德主题,西方的个性自由观念并未...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迦茵小传》是林译言情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过去认为中国人喜欢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张扬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但事实上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看重的是这两部外国小说中的道德主题,西方的个性自由观念并未被真正接受。正因如此,《巴黎茶花女遗事》中蕴含的"反封建"因素没有在后来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中真正成长,而最终发展成为鸳鸯蝴蝶派等大众消闲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言情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 《迦茵小传》 道德
下载PDF
谈《迦因小传》译本的删节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庆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迦因(茵)小传》从它的全译本刚一问世,就在当时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后来研究界在事实辨认与评价上也出现争论。杨紫、包天笑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比较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究竟删节了哪些内容,是否为故意删节,这是研究界争论的... 《迦因(茵)小传》从它的全译本刚一问世,就在当时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后来研究界在事实辨认与评价上也出现争论。杨紫、包天笑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比较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究竟删节了哪些内容,是否为故意删节,这是研究界争论的焦点所在,也是如何对两个译本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问题。多年来研究者没有认真关注杨、包译本,因而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因(茵)小传》 包天笑 林纾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对文学作品归化翻译策略的解释力——以Joan Hast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5
作者 滕宇晴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0期47-49,共3页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为研究翻译中的各种现象甚至非常规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Joan Haste的两部中译本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合理地解释在特...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为研究翻译中的各种现象甚至非常规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Joan Haste的两部中译本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合理地解释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同样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两部译本受到截然不同评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归化策略 解释力 joan haste
下载PDF
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红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林纾、魏易所译《迦茵小传》中的迦茵在晚清引发了激烈的道德争议,在现时又被认为是融中国传统美德和西方女性独立气概的人物。通过对《迦茵小传》和原著的对勘,从迦茵性格刻画、外貌描述和情感呈示三个方面,探讨原著和译著不同的修辞... 林纾、魏易所译《迦茵小传》中的迦茵在晚清引发了激烈的道德争议,在现时又被认为是融中国传统美德和西方女性独立气概的人物。通过对《迦茵小传》和原著的对勘,从迦茵性格刻画、外貌描述和情感呈示三个方面,探讨原著和译著不同的修辞话语特点,进而对迦茵形象进行剖析,并由此引发对误读和翻译本质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茵小传》 道德话语 修辞重构 误读
下载PDF
《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的话语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7-94,160,共9页
器物是人为之作,在其物质功用之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器物是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物,体现生产力程度、言说一代人的审美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也是一种修辞符号,指向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杨紫麟和包天笑1901... 器物是人为之作,在其物质功用之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器物是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物,体现生产力程度、言说一代人的审美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也是一种修辞符号,指向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杨紫麟和包天笑1901年合译的英国通俗小说《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形成了一个醒目的系列文学形象,连贯成一个独特的修辞话语场,参与了译本话语意义的建构。以批评话语研究视角分析《迦因小传》对西洋器物的译介特点,阐述其亦新亦旧的思想意识,揭示晚清文学翻译对社会意识重构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文化 西洋器物 《迦因小传》 话语意义 社会建构
下载PDF
《迦茵小传》中人物的文章笔法译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邹莹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6-58,72,共4页
林纾翻译的《迦茵小传》在晚清中国社会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其文学性和艺术性颇足称道,他成功的翻译得益于他文章笔法应用于翻译中。本文以《春觉斋论文》为理论依据,探讨译者运用插笔来塑造儒家化的人物,具体体现在塑造传统古典美女形... 林纾翻译的《迦茵小传》在晚清中国社会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其文学性和艺术性颇足称道,他成功的翻译得益于他文章笔法应用于翻译中。本文以《春觉斋论文》为理论依据,探讨译者运用插笔来塑造儒家化的人物,具体体现在塑造传统古典美女形象,塑造崇尚孝道的性格,崇尚礼教的行为,崇尚圣理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茵小传》 《春觉斋论文》 文章笔法
下载PDF
意识形态视角探究林译《迦茵小传》引发的社会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雅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6期76-81,共6页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作品Joan Haste在近代中国有两个译本,其中林纾的全译本问世之后,评论界褒贬不一,引发了极大的社会效应。立足意识形态视角的翻译理论和二译本社会效应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清末民初的意识形态和翻译大潮,以及林纾的翻...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作品Joan Haste在近代中国有两个译本,其中林纾的全译本问世之后,评论界褒贬不一,引发了极大的社会效应。立足意识形态视角的翻译理论和二译本社会效应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清末民初的意识形态和翻译大潮,以及林纾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业,认为在当时启民智和救中国的翻译意识形态之下,林纾为了收到读者更好的反应,并实现其翻译目的,主要通过语言方面的选择和文化方面的适应,为《迦茵小传》全译本的社会效应最大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迦茵小传》 翻译 意识形态 社会效应
下载PDF
通过Joan Haste译本对比反思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10
作者 魏学敏 牛谷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2-95,共4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一项反文化霸权运动,是当下文学翻译研究的焦点。以《迦因(茵)小传》两个汉译本为起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如斯皮瓦克的"属下"说理论;萨义德和韦努蒂的抵抗理论;以及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一项反文化霸权运动,是当下文学翻译研究的焦点。以《迦因(茵)小传》两个汉译本为起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如斯皮瓦克的"属下"说理论;萨义德和韦努蒂的抵抗理论;以及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进行分析反思,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认识并反思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迦因(茵)小传》 斯皮瓦克 萨义德 韦努蒂 霍米巴巴
下载PDF
论杨、包译《迦因小传》的创造性叛逆及其相关问题
11
作者 刘倩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51-56,61,共7页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包译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自有研究的价值。杨紫麟、包天笑由于没有购得小说前半部,仅仅翻译...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包译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自有研究的价值。杨紫麟、包天笑由于没有购得小说前半部,仅仅翻译了下半部,而非如先前许多学者所言,为了省略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而仅译了上半部。不过在其译出的下半部小说中,译者为了维护女主人公的道德纯洁性而苦心经营,进行了许多删改,以至于与之后林纾的译本呈现完全迥异的面貌。研究这个译本,有利于我们理解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西方文化时进行的艰难抉择与曲折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因小传》 哈葛德 归化 林纾
下载PDF
林译《迦茵小传》人物称谓和身份建构的广义修辞学解读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1,共6页
翻译是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修辞重构,译本修辞承载着多层潜在意义。林译《迦茵小传》的人物称谓方式,作为译本叙述修辞链上的重要一环,展示了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也展示了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在翻译这一中西文化对话方式中,揭示出生命存在... 翻译是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修辞重构,译本修辞承载着多层潜在意义。林译《迦茵小传》的人物称谓方式,作为译本叙述修辞链上的重要一环,展示了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也展示了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在翻译这一中西文化对话方式中,揭示出生命存在的不同特征,指向深层的人类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迦茵小传》 称谓 身份 修辞建构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林译《迦茵小传》道德话语的修辞建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70,共7页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 Haste在晚清被译入中国,有蟠溪子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和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这两个译本引发的争议均围绕译本道德话语展开。依照广义修辞学"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分析思路,...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 Haste在晚清被译入中国,有蟠溪子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和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这两个译本引发的争议均围绕译本道德话语展开。依照广义修辞学"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分析思路,对勘原著和译本,对《迦茵小传》中的道德话语关键词"孝、义、恩、礼"进行描述分析,进而从译本核心修辞形态及其成因切入,审视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语境下的林纾,如何通过译本的修辞设计回应西方话语、重构译本的深层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迦茵小传》 道德话语 孝义恩礼 修辞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