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
被引量:
6
1
作者
靳永震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年第2期23-28,共6页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救助战争伤兵和难民为宗旨的国际性红十字会组织,它以红十字会医院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营口、烟台、天津等地。这些红十字会医院都是由在华的西方人士(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军人)组织创办和...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救助战争伤兵和难民为宗旨的国际性红十字会组织,它以红十字会医院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营口、烟台、天津等地。这些红十字会医院都是由在华的西方人士(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军人)组织创办和领导的。它们对当时战地的中国伤兵和难民的救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西方现代性质的红十字会组织在中国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和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红十字会医院
慈善组织
义赈组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午陆战与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建华
翟海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甲午陆战的失败是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汲取了甲午陆战失败的教训,陆军军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陆军军事学堂的数量还是教育人数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甲午陆战
晚清
陆军军事教育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军留学生与晚清反对法日侵略的两次海战
3
作者
张银凤
李超
周棉
《珠海潮》
2018年第2期169-193,共25页
中国近代海军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其发展重心是北洋海军。归国后的海军留学生或致力于近代海防教育,或投身于军器制造,或献身于军事指挥,在近代海军创建和海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反对法、日侵略的马...
中国近代海军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其发展重心是北洋海军。归国后的海军留学生或致力于近代海防教育,或投身于军器制造,或献身于军事指挥,在近代海军创建和海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反对法、日侵略的马尾海战和甲午海战中英勇抗战,抵御外来侵略,展示了晚清留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
留学生
留美幼童
福州船政学堂
留欧学生
马尾海战
甲午海战
原文传递
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
4
作者
苑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东亚宗藩体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中朝宗藩关系源远流长,朝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藩属国之一。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的“大陆政策”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侵略战争。甲午战败后,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至此东亚宗藩...
东亚宗藩体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中朝宗藩关系源远流长,朝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藩属国之一。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的“大陆政策”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侵略战争。甲午战败后,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至此东亚宗藩体系彻底解体,对东亚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宗藩体系
宗主权
甲午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秀玉
《当代韩国》
2014年第4期13-21,共9页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转型,中朝日近代新型的国家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宗藩体系土崩瓦解。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传统华夷秩序的瓦解为切入点,探讨甲午战争后东亚传统邻邦中朝日三国新型近代国家关系建立始末及其对三国关系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朝日关系
东亚格局
原文传递
1894-1898年间吕海寰活动述略
6
作者
刘超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2,共5页
20世纪初曾长期在上海主持中外商约谈判的吕海寰不仅是中国一位爱国外交家,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从1894至1898年,吕海寰在镇江、上海道台及出使德国和荷兰大臣任上曾参与清政府一些内政外交活动,受到了朝野上下中外人士的赞誉;...
20世纪初曾长期在上海主持中外商约谈判的吕海寰不仅是中国一位爱国外交家,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从1894至1898年,吕海寰在镇江、上海道台及出使德国和荷兰大臣任上曾参与清政府一些内政外交活动,受到了朝野上下中外人士的赞誉;在百日维新前夕,他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有关内政与外交的改革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海寰
甲午战争
戊戊维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的历史成因
7
作者
刘家鑫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8-72,共5页
“支那”一词在古印度语中是赞美中国的一种称谓。但是 ,近代以来 ,日本人把这一词汇用于蔑称中国。本文根据几位日本学者的观点 ,综述一下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义形成的过程 ,并试图分析一下日本人对华观的深层心理意识。
关键词
日本人
"支那"
蔑视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鸿章与朝鲜问题
8
作者
尹小红
《宿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7-19,24,共4页
甲午战争的远因是朝鲜问题,而李鸿章正是负责该问题的重要官员。本文在于考察李鸿章对于朝鲜问题所采取的立场及政策,并分析中国在朝鲜问题上败于日本的原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朝鲜问题
李鸿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述论
被引量:
1
9
作者
邵全慧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在百年中国近代历史上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作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记忆中的 ,这是不容更改的事实。但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角度来看 ,甲午战争作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从各个方面 ,为中国...
在百年中国近代历史上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作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记忆中的 ,这是不容更改的事实。但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角度来看 ,甲午战争作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从各个方面 ,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甲午战争前中日国情之差异
被引量:
1
10
作者
石晏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清政府发动的一场酝酿已久的非正义战争。在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此时,清政府虽然实施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但总体成效不大,且国力依旧呈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而日本政府则通过一系...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清政府发动的一场酝酿已久的非正义战争。在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此时,清政府虽然实施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但总体成效不大,且国力依旧呈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而日本政府则通过一系列"赶超型"的革新,很快实现了国家富裕,国力强大。伴随着日本国力的迅速增强,明治政府便踏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欧美列强则根据各自国家的战略利益,纷纷采取"绥靖"的外交策略,加剧了日本对华动武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日本政府
国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午启示录——朝鲜半岛篇
11
作者
王明星
《当代韩国》
2014年第4期1-12,共12页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在摆脱与清王朝之间藩属关系的同时又陷入了日本侵略势力的魔掌。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朝鲜终于挣脱了日本的殖民枷锁,获得了独立自主。然而,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无果而终,无情地宣告...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在摆脱与清王朝之间藩属关系的同时又陷入了日本侵略势力的魔掌。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朝鲜终于挣脱了日本的殖民枷锁,获得了独立自主。然而,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无果而终,无情地宣告朝鲜半岛又进入了南北分治时代。当新的甲午年来临之际,回顾前两个甲午年朝鲜半岛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将会为我们客观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朝鲜半岛问题,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日关系
朝鲜半岛
《开罗宣言》
日内瓦会议
“三八线”
原文传递
回顾甲午战争田庄台之战
12
作者
杨大炜
《兰台世界》
2019年第7期173-175,共3页
清末的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发生在盘锦的田庄台之战,更是使盘锦遭受浩劫,古镇田庄台付之一炬,大火经三月不绝。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田庄台
日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背离与回归:甲午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朝政策
13
作者
李晓丹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甲午战争爆发前,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最初采取了有悖于传统"中立"政策的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之后不久,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参加一切形式的联合调停的"中立"政策。由于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和国务卿葛礼山的个人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前,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最初采取了有悖于传统"中立"政策的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之后不久,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参加一切形式的联合调停的"中立"政策。由于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和国务卿葛礼山的个人原因,美国最初采取了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但由于美国不希望欧洲列强过多介入朝鲜事务、美国舆论对朝鲜的冷漠态度以及朝鲜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次要地位,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联合调停的传统"中立"政策。尽管一再声称保持"中立",但自回归到传统"中立"政策之后,美国采取的完全是偏袒日本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美国
朝鲜
中国
日本
对朝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甲午战前日本南进战略的构想及实施
被引量:
2
14
作者
喜富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97-100,共4页
北进和南进战略思想理论渊源的形成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前短短20多年,日本就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外部包围和渗透,为日本实现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可能。其重要原因是日本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近代清王朝固守封建中华宗藩...
北进和南进战略思想理论渊源的形成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前短短20多年,日本就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外部包围和渗透,为日本实现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可能。其重要原因是日本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近代清王朝固守封建中华宗藩外交体制和对邻海、岛屿防守观念淡薄,充当地区大国,不过分刺激欧美列强,把侵略目标和范围始终定位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南进战略
宗藩体制
构想
实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遵宪关于甲午战争的诗意裁判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邓达文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3-67,共5页
黄遵宪在参加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消解诗人的激情,他仍抱着对现实的无尽关怀,写下了《悲平壤》等7篇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诗歌。甲午战争的历史经过诗人情感的浸泡,结合其丰富的想象,便幻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事...
黄遵宪在参加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消解诗人的激情,他仍抱着对现实的无尽关怀,写下了《悲平壤》等7篇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诗歌。甲午战争的历史经过诗人情感的浸泡,结合其丰富的想象,便幻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事件、场面和细节,从而建构成从属于诗人的目的和意义的艺术世界。在对历史真理、真相的艺术概括中,不但表现了诗人对于这场战争的强烈感情,而且表现了诗人对旧制度的反感、批判和对新制度的渴望、景仰,反映了近代维新派变法图强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甲午战争
诗意裁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
被引量:
1
16
作者
高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1-64,73,共5页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满汉矛盾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满汉矛盾的存在使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缺乏一种鲜明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此点与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进行战争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世纪末...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满汉矛盾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满汉矛盾的存在使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缺乏一种鲜明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此点与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进行战争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世纪末期的世界已基本上联为一体,中国也早已融入国际大家庭中,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应是一个国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恰恰在此方面有严重的欠缺,并成为导致中国惨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满汉矛盾
民族观念
国家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午战前日本外扩思想的演变轨迹探析
17
作者
石晏州
代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日本的对外扩张思想,从德川幕府时期至甲午战前一直都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历经江户时代的"经世思想"和"海外雄飞论"到明治时期的"征韩论"与"对外志向论",再到甲午战前的"韩独论"...
日本的对外扩张思想,从德川幕府时期至甲午战前一直都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历经江户时代的"经世思想"和"海外雄飞论"到明治时期的"征韩论"与"对外志向论",再到甲午战前的"韩独论"三个发展阶段,且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内容的外扩思想逐渐蜕变成"征满论",继而日本的大陆政策初步形成。随后,明治政府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日本
外扩思想
演变轨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诸要素研讨
18
作者
陈荣晶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9-82,共4页
军国主义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极端主义的国家基本方略,其根本特征是主张穷兵黩武、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军国主义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有效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结合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前后的历史,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为日本...
军国主义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极端主义的国家基本方略,其根本特征是主张穷兵黩武、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军国主义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有效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结合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前后的历史,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为日本武士道,产生的现实基础为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产生的社会历史萌芽是日本在1853年前后被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在上述要素下,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其军国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进而使得甲午战争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关键节点。日本的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防止其沉滓泛起,应把握两点:一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须保持对日本的优势地位,二是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应迎头痛击。只有彻底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生存基础,才能帮助日本民族返回真实的现实世界,进而开创亚太地区的和平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道
军国主义
蜕变
甲午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革故与回护:两湖书院生徒对时局的观察与因应——以甲午、庚子之际书院教育生态为视角
19
作者
黄漫远
《江汉学术》
CSSCI
2019年第6期72-81,共10页
清末的两湖书院是诸多大事发生的重要场域。两湖书院生徒,亲历了书院改制和甲午、庚子时局的更迭起伏,他们无论是激烈地参与革命,抑或是平静地学习国界知识、评论权臣,还是离院后的出路选择,都是其对时代潮流观察与因应的方式。两湖生...
清末的两湖书院是诸多大事发生的重要场域。两湖书院生徒,亲历了书院改制和甲午、庚子时局的更迭起伏,他们无论是激烈地参与革命,抑或是平静地学习国界知识、评论权臣,还是离院后的出路选择,都是其对时代潮流观察与因应的方式。两湖生徒在此过程中表现出革故、回护两类心态与行为,并从传统的举业、治学价值格局中适度释放。这一系列心态、行为中,既有对“旧”的留恋,更有对“新”的憧憬,表现出变局之中知识人的普遍特征。可以说,变革时代不存在能置身事外的传统士人,书院生徒和近代学堂生、留学生一样,亦是透视晚近中国教育生态的视角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庚子
书院改制
两湖书院
清末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
被引量:
6
1
作者
靳永震
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年第2期23-28,共6页
文摘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救助战争伤兵和难民为宗旨的国际性红十字会组织,它以红十字会医院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营口、烟台、天津等地。这些红十字会医院都是由在华的西方人士(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军人)组织创办和领导的。它们对当时战地的中国伤兵和难民的救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西方现代性质的红十字会组织在中国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和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红十字会医院
慈善组织
义赈组织
Keywords
jiawu
-
war
Red Cross Hospital
Charity Organization
Relief Organization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午陆战与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建华
翟海涛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摘
甲午陆战的失败是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汲取了甲午陆战失败的教训,陆军军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陆军军事学堂的数量还是教育人数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甲午陆战
晚清
陆军军事教育
发展
Keywords
the
jiawu
land
war
late Qing Dynasty
military education of land forces
development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军留学生与晚清反对法日侵略的两次海战
3
作者
张银凤
李超
周棉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出处
《珠海潮》
2018年第2期169-193,共25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留学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主持人周棉,编号15ZDB040)之部分成果
文摘
中国近代海军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其发展重心是北洋海军。归国后的海军留学生或致力于近代海防教育,或投身于军器制造,或献身于军事指挥,在近代海军创建和海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反对法、日侵略的马尾海战和甲午海战中英勇抗战,抵御外来侵略,展示了晚清留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关键词
海军
留学生
留美幼童
福州船政学堂
留欧学生
马尾海战
甲午海战
Keywords
Naval Officers With Overseas Study Background
The Children Sent to Study in America
The Students of Fuzhou Ship Administration School Sent to Study in Europe
The Naval Battle of Mawei
The
jiawu
SinoJapanese
war
分类号
E295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
4
作者
苑爽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世纪新型亚太国际机制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选择"(项目编号:10552061)
文摘
东亚宗藩体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中朝宗藩关系源远流长,朝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藩属国之一。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的“大陆政策”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侵略战争。甲午战败后,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至此东亚宗藩体系彻底解体,对东亚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东亚
宗藩体系
宗主权
甲午战争
Keywords
East Asia
Suerian-vassal system, suerianty
jiawu
war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秀玉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出处
《当代韩国》
2014年第4期13-21,共9页
文摘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转型,中朝日近代新型的国家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宗藩体系土崩瓦解。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传统华夷秩序的瓦解为切入点,探讨甲午战争后东亚传统邻邦中朝日三国新型近代国家关系建立始末及其对三国关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朝日关系
东亚格局
Keywords
Sino-Japanese,
jiawu
war
,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 Korean and Japan
the Pattern of East Asia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D8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1894-1898年间吕海寰活动述略
6
作者
刘超
机构
宿州学院历史系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2,共5页
文摘
20世纪初曾长期在上海主持中外商约谈判的吕海寰不仅是中国一位爱国外交家,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从1894至1898年,吕海寰在镇江、上海道台及出使德国和荷兰大臣任上曾参与清政府一些内政外交活动,受到了朝野上下中外人士的赞誉;在百日维新前夕,他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有关内政与外交的改革主张。
关键词
吕海寰
甲午战争
戊戊维新
Keywords
Lv Hai-huang
jiawu
war
Muxuweixin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的历史成因
7
作者
刘家鑫
机构
天津外国语学院东语学院日语系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8-72,共5页
文摘
“支那”一词在古印度语中是赞美中国的一种称谓。但是 ,近代以来 ,日本人把这一词汇用于蔑称中国。本文根据几位日本学者的观点 ,综述一下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义形成的过程 ,并试图分析一下日本人对华观的深层心理意识。
关键词
日本人
"支那"
蔑视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Keywords
Japanese
'china'
disdain
jiawu
war
the
war
between Japan and Russia
分类号
H363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鸿章与朝鲜问题
8
作者
尹小红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宿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7-19,24,共4页
文摘
甲午战争的远因是朝鲜问题,而李鸿章正是负责该问题的重要官员。本文在于考察李鸿章对于朝鲜问题所采取的立场及政策,并分析中国在朝鲜问题上败于日本的原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朝鲜问题
李鸿章
Keywords
jiawu
war
the Korea problem
LI Hong-zhang
分类号
K254.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述论
被引量:
1
9
作者
邵全慧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经济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文摘
在百年中国近代历史上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作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记忆中的 ,这是不容更改的事实。但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角度来看 ,甲午战争作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从各个方面 ,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Keywords
the
jiawu
war
the Early Stage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
分类号
D09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甲午战争前中日国情之差异
被引量:
1
10
作者
石晏州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文摘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清政府发动的一场酝酿已久的非正义战争。在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此时,清政府虽然实施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但总体成效不大,且国力依旧呈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而日本政府则通过一系列"赶超型"的革新,很快实现了国家富裕,国力强大。伴随着日本国力的迅速增强,明治政府便踏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欧美列强则根据各自国家的战略利益,纷纷采取"绥靖"的外交策略,加剧了日本对华动武的决心。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日本政府
国情
Keywords
the
jiawu
war
Qing governmen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e nationalcondition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午启示录——朝鲜半岛篇
11
作者
王明星
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韩国》
2014年第4期1-12,共12页
文摘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在摆脱与清王朝之间藩属关系的同时又陷入了日本侵略势力的魔掌。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朝鲜终于挣脱了日本的殖民枷锁,获得了独立自主。然而,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无果而终,无情地宣告朝鲜半岛又进入了南北分治时代。当新的甲午年来临之际,回顾前两个甲午年朝鲜半岛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将会为我们客观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朝鲜半岛问题,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日关系
朝鲜半岛
《开罗宣言》
日内瓦会议
“三八线”
Keywords
jiawu
war
, China-Japan Relations, Korean Peninsula, Cairo Declaration,Geneva Conferences, 38th Parallel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D822.331.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回顾甲午战争田庄台之战
12
作者
杨大炜
机构
不详
出处
《兰台世界》
2019年第7期173-175,共3页
文摘
清末的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发生在盘锦的田庄台之战,更是使盘锦遭受浩劫,古镇田庄台付之一炬,大火经三月不绝。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田庄台
日军
Keywords
jiawu
war
Tianzhuangtai
Japanese army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背离与回归:甲午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朝政策
13
作者
李晓丹
机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文摘
甲午战争爆发前,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最初采取了有悖于传统"中立"政策的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之后不久,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参加一切形式的联合调停的"中立"政策。由于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和国务卿葛礼山的个人原因,美国最初采取了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但由于美国不希望欧洲列强过多介入朝鲜事务、美国舆论对朝鲜的冷漠态度以及朝鲜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次要地位,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联合调停的传统"中立"政策。尽管一再声称保持"中立",但自回归到传统"中立"政策之后,美国采取的完全是偏袒日本的政策。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美国
朝鲜
中国
日本
对朝政策
Keywords
jiawu
war
America
Korea
China
Japan
分类号
K31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甲午战前日本南进战略的构想及实施
被引量:
2
14
作者
喜富裕
机构
甘肃民族师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97-100,共4页
文摘
北进和南进战略思想理论渊源的形成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前短短20多年,日本就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外部包围和渗透,为日本实现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可能。其重要原因是日本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近代清王朝固守封建中华宗藩外交体制和对邻海、岛屿防守观念淡薄,充当地区大国,不过分刺激欧美列强,把侵略目标和范围始终定位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取得的。
关键词
甲午战前
南进战略
宗藩体制
构想
实施
Keywords
jiawu
before the
war
south strategy
Imperial Clan
idea
implementation
分类号
K25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遵宪关于甲午战争的诗意裁判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邓达文
机构
嘉应学院中文系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3-67,共5页
文摘
黄遵宪在参加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消解诗人的激情,他仍抱着对现实的无尽关怀,写下了《悲平壤》等7篇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诗歌。甲午战争的历史经过诗人情感的浸泡,结合其丰富的想象,便幻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事件、场面和细节,从而建构成从属于诗人的目的和意义的艺术世界。在对历史真理、真相的艺术概括中,不但表现了诗人对于这场战争的强烈感情,而且表现了诗人对旧制度的反感、批判和对新制度的渴望、景仰,反映了近代维新派变法图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黄遵宪
甲午战争
诗意裁判
Keywords
HUANG Zunxian
jiawu
Sino-Japan
war
poem judgemen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
被引量:
1
16
作者
高强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1-64,73,共5页
文摘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满汉矛盾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满汉矛盾的存在使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缺乏一种鲜明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此点与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进行战争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世纪末期的世界已基本上联为一体,中国也早已融入国际大家庭中,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应是一个国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恰恰在此方面有严重的欠缺,并成为导致中国惨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满汉矛盾
民族观念
国家意识
Keywords
the
jiawu
(1894)
war
with Japa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anchurians and the Hans
the notion of nationality
the sense of state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午战前日本外扩思想的演变轨迹探析
17
作者
石晏州
代晓丽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摘
日本的对外扩张思想,从德川幕府时期至甲午战前一直都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历经江户时代的"经世思想"和"海外雄飞论"到明治时期的"征韩论"与"对外志向论",再到甲午战前的"韩独论"三个发展阶段,且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内容的外扩思想逐渐蜕变成"征满论",继而日本的大陆政策初步形成。随后,明治政府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日本
外扩思想
演变轨迹
Keywords
before the
jiawu
war
Japan
the idea of expansion
the traces of development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诸要素研讨
18
作者
陈荣晶
机构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9-82,共4页
文摘
军国主义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极端主义的国家基本方略,其根本特征是主张穷兵黩武、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军国主义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有效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结合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前后的历史,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为日本武士道,产生的现实基础为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产生的社会历史萌芽是日本在1853年前后被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在上述要素下,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其军国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进而使得甲午战争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关键节点。日本的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防止其沉滓泛起,应把握两点:一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须保持对日本的优势地位,二是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应迎头痛击。只有彻底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生存基础,才能帮助日本民族返回真实的现实世界,进而开创亚太地区的和平局面。
关键词
武士道
军国主义
蜕变
甲午战争
Keywords
Bushido
militarism
metamorphosis
Sino-Japanese
jiawu
war
分类号
D73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K31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故与回护:两湖书院生徒对时局的观察与因应——以甲午、庚子之际书院教育生态为视角
19
作者
黄漫远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江汉学术》
CSSCI
2019年第6期72-81,共10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举业与治学之间:同光年间书院生徒选择研究”(18YB156)
文摘
清末的两湖书院是诸多大事发生的重要场域。两湖书院生徒,亲历了书院改制和甲午、庚子时局的更迭起伏,他们无论是激烈地参与革命,抑或是平静地学习国界知识、评论权臣,还是离院后的出路选择,都是其对时代潮流观察与因应的方式。两湖生徒在此过程中表现出革故、回护两类心态与行为,并从传统的举业、治学价值格局中适度释放。这一系列心态、行为中,既有对“旧”的留恋,更有对“新”的憧憬,表现出变局之中知识人的普遍特征。可以说,变革时代不存在能置身事外的传统士人,书院生徒和近代学堂生、留学生一样,亦是透视晚近中国教育生态的视角之一。
关键词
甲午庚子
书院改制
两湖书院
清末书院
Keywords
jiawu
Sino-Japanese
war
and Boxer Indemnity
academy reform
Lianghu Academy
late Qing dynasty academies
分类号
G649.29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
靳永震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甲午陆战与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发展
王建华
翟海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军留学生与晚清反对法日侵略的两次海战
张银凤
李超
周棉
《珠海潮》
2018
0
原文传递
4
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
苑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
姜秀玉
《当代韩国》
2014
2
原文传递
6
1894-1898年间吕海寰活动述略
刘超
《湘南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的历史成因
刘家鑫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李鸿章与朝鲜问题
尹小红
《宿州师专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述论
邵全慧
《宜宾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甲午战争前中日国情之差异
石晏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甲午启示录——朝鲜半岛篇
王明星
《当代韩国》
2014
0
原文传递
12
回顾甲午战争田庄台之战
杨大炜
《兰台世界》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背离与回归:甲午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朝政策
李晓丹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甲午战前日本南进战略的构想及实施
喜富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黄遵宪关于甲午战争的诗意裁判
邓达文
《嘉应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
高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甲午战前日本外扩思想的演变轨迹探析
石晏州
代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诸要素研讨
陈荣晶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革故与回护:两湖书院生徒对时局的观察与因应——以甲午、庚子之际书院教育生态为视角
黄漫远
《江汉学术》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