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与无形之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束定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
外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仔细的顶层设计,需要对市场"无形之手"进行有效的规范。目前中国外语教学由于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参与各方也没有完全能够"各司其职",整体上处于一种"迷茫"或"随波逐流&qu... 外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仔细的顶层设计,需要对市场"无形之手"进行有效的规范。目前中国外语教学由于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参与各方也没有完全能够"各司其职",整体上处于一种"迷茫"或"随波逐流"的状态。由于外语教育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外语教育过程中也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有赖于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学术共同体在理论研究方面应该起到积极引导和集中攻关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培育社会非营利的公益机构,实施诸如外语考试、教师培训、教学评估之类的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改革与发展 顶层设计 无形之手
下载PDF
“两只手”调节经济的深入辨析与“第三只手”的必然介入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景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2,共11页
现代经济管理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作为理论基础来配置和调控经济资源。"两只手"调节经济模式在边际规矩、方式应用、发展方向、根本动能和相互配合上,均存在重要缺陷和偏差。由此带... 现代经济管理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作为理论基础来配置和调控经济资源。"两只手"调节经济模式在边际规矩、方式应用、发展方向、根本动能和相互配合上,均存在重要缺陷和偏差。由此带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即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人的问题、经济自身运行问题,各个都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需要"第三只手"介入,调节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第三只手调节经济
原文传递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得失 被引量:7
3
作者 聂文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7-52,共6页
“看不见的手”是古典经济学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优越性的有力论据。在亚当.斯密看来,“看不见的手”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具有难以言喻的伦理价值,但“看不见的手”潜含了过程的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等伦理缺陷,具... “看不见的手”是古典经济学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优越性的有力论据。在亚当.斯密看来,“看不见的手”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具有难以言喻的伦理价值,但“看不见的手”潜含了过程的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等伦理缺陷,具有历史的暂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伦理价值 伦理局限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中国增长奇迹:激励机制还是资源配置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昱 龚刚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共12页
对于中国经济高增长奇迹的解释一般只集中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很少关注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整体激励机制之改进。这样一种只注重资源配置机制但忽视激励机制的研究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受主流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之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高增长奇迹的解释一般只集中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很少关注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整体激励机制之改进。这样一种只注重资源配置机制但忽视激励机制的研究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受主流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之影响,即"看不见的手"是指(价格调整)资源的配置机制。本文尝试着挑战主流经济学的这一解释。通过文献梳理和对《国富论》的全面解读和分析,研究发现:"看不见的手"并非是指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而是指建立在资本主义独特产权制度上的胁迫式的激励机制。由于这种胁迫式的激励机制并不光彩,伦理上缺乏正当性,亚当·斯密并不愿意过多提及它。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产权制度改革,这种改革通过释放人性,激活人们追逐美好生活的欲望;通过市场和生存竞争压力,激活组织和个体竞争活力;通过价值的自我实现机制,激发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本研究认为:这种释放活力的激励机制是中国经济高增长奇迹的根本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增长动因 看不见的手 资源配置机制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论斯密“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开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4,共8页
斯密讲"看不见的手"的本意是指"神"或"造物主"的作用。但他在这样讲时提出了一个包含三要素的分析框架,并把它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联系。后人解读时,把"看不见的手"归于与交换相关的各种范畴... 斯密讲"看不见的手"的本意是指"神"或"造物主"的作用。但他在这样讲时提出了一个包含三要素的分析框架,并把它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联系。后人解读时,把"看不见的手"归于与交换相关的各种范畴。马克思对斯密的说法有相关的分析与论述。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可以认为,斯密的这个分析框架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单纯的全面肯定,常被用于以简单、抽象的方式说明复杂、具体的经济关系;由于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出发点和结果却表现为似乎超越资本主义的、一般抽象的东西,这时,用市场、市场机制代替或说明"看不见的手",不过是把对"神"的崇拜转为对"市场"等的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 看不见的手 交换 马克思
原文传递
论经济自由原则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海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4,共5页
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不应由政府强制指挥,政府的干预应仅限于确立和保障经济规则;而在这些经济规则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都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不应由政府强制指挥,政府的干预应仅限于确立和保障经济规则;而在这些经济规则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都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语法化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7
7
作者 严辰松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Adam Smith首先提出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这一概念现已泛指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个体带有某种目的的局部行为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并导致出乎其本意的结果。Rudi Keller认为,语言变化的背后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在一... Adam Smith首先提出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这一概念现已泛指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个体带有某种目的的局部行为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并导致出乎其本意的结果。Rudi Keller认为,语言变化的背后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在一定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个别说话人按照一定的准则创新使用语言,经过“看不见的手”过程,这一用法可能会被仿效、流传、惯常化(routinization),并最终固化成为常规用法。Martin Haspelmath根据Keller的理论,提出了语法化的一种模型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语言变化 语法化
下载PDF
什么样的“手”会看不见?
8
作者 柯华庆 《新经济》 2024年第8期5-19,共15页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主体的活动,都是“看得见的手”。最初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神(朱庇特)的手,认为市场是神秘的强大的不可理解的。现在,市场经济的增值功能是清清楚楚的,但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将其数学化了,从而再次被神化了,以至...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主体的活动,都是“看得见的手”。最初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神(朱庇特)的手,认为市场是神秘的强大的不可理解的。现在,市场经济的增值功能是清清楚楚的,但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将其数学化了,从而再次被神化了,以至于有“市场万能”的观念。事实上,从个体、家庭、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到各级政府和国家,参与经济活动时都是“看得见的手”,区别只在于“手”的大小,有小手、中手和大手。有些跨国大型企业事实上比小国政府的“手”更加看得见和更加强大。“看不见的手”理论是否应该消解呢?也许在迷信市场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会相信这种“神手”,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尽可能明晰各种层次的“看得见的手”,研究“看得见的手”参与市场交易和分配的机制,从而可以提出贯通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通观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庇特的手”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下载PDF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茂林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2-284,共3页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亚当·斯密提出,利己的经济人在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在社会...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亚当·斯密提出,利己的经济人在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一假设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加以审视和借鉴,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看不见的手 道德人
下载PDF
斯密与正义——《国富论》的正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传胜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1-85,共5页
斯密的正义观是博大精深的,它首先建筑在他自己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彰显出浓厚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非历史性。斯密把社会进步和由此而来的劳动者境遇的改善看成是正义之所归,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是通往正义之路。... 斯密的正义观是博大精深的,它首先建筑在他自己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彰显出浓厚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非历史性。斯密把社会进步和由此而来的劳动者境遇的改善看成是正义之所归,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是通往正义之路。人们改善自身境遇的不竭的愿望挥动着"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历史从非正义迈向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 劳动价值论 社会进步 看不见的手 正义
下载PDF
市场动力学原理——经济动力学与标准模型(Ⅱ)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英锐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1期95-128,共34页
市场动力学以经典电动力学为基础,以量子电动力学为参考模型框架,其构造自始至终贯穿布尔巴基结构主义思想。市场动力学研究价格、需求和供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光子、电子和正电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都属于单荷... 市场动力学以经典电动力学为基础,以量子电动力学为参考模型框架,其构造自始至终贯穿布尔巴基结构主义思想。市场动力学研究价格、需求和供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光子、电子和正电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都属于单荷动力学范畴,共享U(1)对称群。市场动力学引入了市场荷,并以此分别定义了需求与供给。通过考察市场犹豫现象,为需求和供给引入自旋作为其内禀性质。于是,需求与供给可由狄拉克旋量定义。通过引入钱锥和价壳,定义了虚价格;需求与供给通过交换虚价格而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为费曼图所刻画。认知场具有极化决策的功能,由磁场所刻画。市场动力学认为,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实验,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观测者。我们建立了市场观测的非对易关系以及观测信息的市场版测不准原理,并以此定义了量子版看不见的手。在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了价格场与麦克斯韦场的关系,并引入了规范势的概念。高阶认知(包括博弈、决策与推理)引起的市场涨落(包括介观与量子涨落)。各种市场内在的涨落现象既是理解市场参与者认知又是理解市场相变的基础。定义了市场波函数的六个组分,即全局相因子,全局规范势与全局规范场强,以及局域相因子,局域规范势与局域规范场强。规范变换是量子电动力学和市场动力学的精彩部分,随后给出规范原理,说明全局对称性是局域对称性的必要条件。引入了四个算子,即牛顿均值算子、爱因斯坦钱锥算子、薛定谔演化算子和狄拉克场论算子,将这四个算子分别施用于市场波函数,呈现市场波函数的四种算子相态;算子态的改变,称为市场波函数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荷 价格 需求 供给 自旋 波函数 规范变换 对称群 看不见的手 非对易关系 市场涨落 狄拉克算子
下载PDF
个体动机与集体选择——一种分析“经济人”理性悖论的框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晓安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4,共6页
规则分析和处境分析的割裂及单极化,导致了"囚徒困境"和"经济人"理性的悖论;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的普适主义假定和成本收益分析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和选择集的约束条件和情景因素是多重的。认清... 规则分析和处境分析的割裂及单极化,导致了"囚徒困境"和"经济人"理性的悖论;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的普适主义假定和成本收益分析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和选择集的约束条件和情景因素是多重的。认清具体的分析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约束条件,对个体动机和集体选择的分析才是统一和符合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动机 集体选择 囚徒困境 理性“经济人” “看不见的手”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手”与科学规则——科学经济学视野下的科学规范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刚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6-841,共6页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解释,给出的答案是,科学中的各种标准、规则、规范和制度诱导着具有世俗动机的科学家形成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 科学经济学 科学规则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的否定分析——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革命之一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志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于规范经济学中著名的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假说体系,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辩证实证和形而上学实证,结论则分为冰炭不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论。马克思以全面、整体、系统的分析对斯... 对于规范经济学中著名的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假说体系,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辩证实证和形而上学实证,结论则分为冰炭不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论。马克思以全面、整体、系统的分析对斯密假说体系中的自然秩序、二元人性论、功利哲学(经济人)、纯粹竞争、一般均衡、理想社会逐一进行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辩证实证 否定性分析
下载PDF
生物进化论发展对社会和科学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海平 廖映枌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36-39,共4页
概述了进化论的发展和其现代生物学依据,指出进化论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重点论证了自然选择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市场条件下的竞争机制之间的相似性;指出采用竞争机制是我国二十多年来经济腾飞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概述了进化论的发展和其现代生物学依据,指出进化论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重点论证了自然选择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市场条件下的竞争机制之间的相似性;指出采用竞争机制是我国二十多年来经济腾飞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竞争机制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竞争机制 “看不见的手” 启示
下载PDF
利己利他“斯密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金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4,共5页
通过对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中关于"利己心"与"经济人"、"利他心"与"道德人",即"斯密问题"的概要阐释,提出了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利己利他 看不见的手 斯密问题
下载PDF
斯密的国民财富论以及“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全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16,共12页
文章探讨了斯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认为他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但他的理论不属于旨在关注商品供求均衡关系的专业经济学,而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他关注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在此,... 文章探讨了斯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认为他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但他的理论不属于旨在关注商品供求均衡关系的专业经济学,而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他关注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在此,斯密思想中的国民财富理论和他对于“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之揭示,所试图解决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与情感道德的关系问题,并把它们纳入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个人福祉之中。总之,斯密的国民财富论是一个复调理论,看上去主调是市场经济与国民财富的政治经济学,但背后还有一个副调,那就是道德情感论与道德正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 国民财富 道德情感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无形之手与自由放任的异同──斯密与魁奈的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非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6,共8页
无形之手象征性地表示斯密所憧憬的自然的自由制度,而自由放任则简约地表示重农学派的经济自由学说。在一般学术尤其是在公众舆论上常将两者混淆。然而站在严格的学术立场上,斯密与魁奈实有不同,尤其表现在理解自然法和自由等方面。
关键词 “自然的自由制度” “无形之手” “自由放任” 亚当·斯密 魁奈 重农学派 经济自由学说
下载PDF
翻译价值:中国文学外译的“无形之手”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迪江 《翻译界》 2021年第2期14-27,共14页
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常常出现一只"无形之手","操纵"了中国文学外译的方方面面。这只"无形之手"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翻译价值。翻译价值既是认识与理解中国文学外译的价值偏向性的视域,也... 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常常出现一只"无形之手","操纵"了中国文学外译的方方面面。这只"无形之手"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翻译价值。翻译价值既是认识与理解中国文学外译的价值偏向性的视域,也是审视与反思中国文学外译的价值合法性的方式。翻译价值问题既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核心话题,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少有学者予以特别关注。在此意义上,中国文学外译的价值论建构成为当代翻译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的思考空间,其建构路径包含:祛除功利性价值思维之"魅"、去除译者身份之"伪"、解除主体性价值观之"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价值 中国文学外译 无形之手 翻译价值论
原文传递
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传播 被引量:3
20
作者 惠东坡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0-24,共5页
超文本是一种描述信息的方法 ,是电脑文本实现开放性的技术手段 ,是实现网络知识信息共享的桥梁。在网络传播中 ,知识是以超文本为载体 ,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文本语境 ,在这种全新的网络传播语境... 超文本是一种描述信息的方法 ,是电脑文本实现开放性的技术手段 ,是实现网络知识信息共享的桥梁。在网络传播中 ,知识是以超文本为载体 ,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文本语境 ,在这种全新的网络传播语境中 ,知识传播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概括 ,并探讨这种新的网络传播实践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文本 知识沟 交叉参考 “无形之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