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模拟概述创新性软药瑞马唑仑 被引量:35
1
作者 管忍 董希玮 +1 位作者 马宁 张马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46-954,共9页
目的基于模拟和文献综述,概述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镇静/麻醉药瑞马唑仑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趋势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以主题词"remimazolam"并关联"CNS7056""CNS7054"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搜... 目的基于模拟和文献综述,概述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镇静/麻醉药瑞马唑仑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趋势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以主题词"remimazolam"并关联"CNS7056""CNS7054"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搜索描述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文献,提取药物药代学、药效学特征。模拟瑞马唑仑静脉注射、静脉输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后药物浓度变化和药效学,包括起效时间、峰效应时间、维持时间、稳态浓度时间、稳态输注时间敏感性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s,CSHT)等。综述瑞马唑仑临床相关特点。结果静脉注射时,瑞马唑仑起效时间(1.2~2.9 min)较丙泊酚(0.8 min)慢,峰效应时间和维持时间两者相近且均远低于咪达唑仑;静脉输注期间,瑞马唑仑起效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三者达稳态浓度时间均较长;瑞马唑仑TCI时与静脉注射有相似的起效时间。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达稳态浓度时间相似,比咪达唑仑快、较瑞芬太尼慢。为获得相同目标浓度,瑞马唑仑的TCI给药速度/静脉输注速度比趋近1耗时>1 h,劣于瑞芬太尼而优于丙泊酚。瑞马唑仑CSHT相对恒定而丙泊酚CSHT随稳态输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输注12 h后两者CSHT分别为5.9 min和13.9 min。结论瑞马唑仑不宜常规用作术前药或用于极短时间诊疗操作;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药理学特点与丙泊酚相似,停药后恢复稍好于丙泊酚,两者均适用TCI模式给药;瑞马唑仑用于ICU镇静具有良好的前景。瑞马唑仑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尤其是临床情况下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药代学 药效学 计算机模拟 临床应用 静脉麻醉药
原文传递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诱导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亚军 罗爱伦 +1 位作者 安刚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诱导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择期手术麻醉的患者中分别对 2 m g/kg异丙酚与 0 .3 m g/kg依托咪酯诱导时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异丙酚组给药后 2 h血浆皮质醇浓度由 (30 8.7&#...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诱导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择期手术麻醉的患者中分别对 2 m g/kg异丙酚与 0 .3 m g/kg依托咪酯诱导时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异丙酚组给药后 2 h血浆皮质醇浓度由 (30 8.7± 2 7.4) nm ol/L降至 (2 6 7.7± 31.2 ) nm ol/L ,5 h后升高至 (4 0 0 .2± 2 6 .9) nm ol/L ,2 4h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为 (30 6 .4± 35 .4) nm ol/L ;依托咪酯组给药后 2 h血浆皮质醇浓度由 (30 9.1± 36 .6 ) nm ol/L降至 (115 .9± 2 9.7) nm ol/L ,5 h时维持在 (171.1± 34.7) nm ol/L ,2 4h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为 (311.8± 46 .2 ) nm ol/L。结论 异丙酚诱导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小 ,依托咪酯诱导则造成短暂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依托咪酯 异丙酚 皮质醇
下载PDF
依托咪酯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胡红专 秦榜勇 《医学综述》 2013年第8期1467-1469,共3页
依托咪酯是一种催眠性静脉麻醉药,其消除半衰期及即时输注半衰期均较短,能迅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催眠作用强,具有起效快、安全界限大、清醒迅速、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特点。在静脉麻醉药中,依托咪酯是唯一不干扰心血管稳定性的药物,还... 依托咪酯是一种催眠性静脉麻醉药,其消除半衰期及即时输注半衰期均较短,能迅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催眠作用强,具有起效快、安全界限大、清醒迅速、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特点。在静脉麻醉药中,依托咪酯是唯一不干扰心血管稳定性的药物,还可以降低颅内压和维持脑灌注,尤其适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及休克患者。应用后可能出现肌阵挛、恶心、呕吐、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静脉麻醉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宋蕴安 王珊娟 杭燕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常见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之一。PONV增加了术后患者的不适,且严重时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防止PONV的发生对患者十分重要。在引起PONV的众多原因中,麻醉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虽有报道称使用...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常见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之一。PONV增加了术后患者的不适,且严重时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防止PONV的发生对患者十分重要。在引起PONV的众多原因中,麻醉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虽有报道称使用吸入麻醉药会显著增加PONV的发生率,但为了减少大剂量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作者仍推荐在全身麻醉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这篇文章综述了PONV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对各种静脉和吸入麻醉药物引起PONV的作用进行比较,希望能使麻醉医生对各种麻醉药物的致吐性有较全面的了解,更加合理的选择药物,有效降低患者PONV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静脉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原文传递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用于ERC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宇 武晓丽 +2 位作者 季怀禹 朱康丽 李悦 《医学综述》 2020年第3期619-624,共6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8—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ERCP、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8—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ERCP、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40例。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2.0μg/mL诱导,依托咪酯组使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0.5μg/mL诱导。两组均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60调整剂量维持,两组均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0 ng/mL,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0.5μg/(kg·h),维持BIS 60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程序相关时间数值,测量并记录基线值(T 0)、诱导前(T 1)、BIS 60(T 2)、进镜时刻(T 3)、进镜后3 min(T 4)、进镜后6 min(T 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BI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依托咪酯组睫毛反射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均长于丙泊酚组[(7.2±3.8)min比(4.5±2.0)min,(11.5±3.8)min比(8.9±2.5)min](P<0.01)。丙泊酚组T 2~T 5的平均动脉压呈下降趋势,依托咪酯组波动范围较少,依托咪酯组T 2~T 5平均动脉压均高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心率在T 4高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T 2~T 5的心率呈下降趋势(P<0.01);丙泊酚组T 2~T 5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依托咪酯组波动范围较少,依托咪酯组T 4、T 5脉搏血氧饱和度高于丙泊酚组,两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托咪酯组辅助通气、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2.5%(1/40)比22.5%(9/40),0比15.0%(6/40)](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用于ERCP,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靶控输注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静脉麻醉药
下载PDF
丙泊酚预期血药浓度和效应室浓度用于判断镇静深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群林 张兴安 何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用于判断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12例 ,以 0 5~ 1mg/L的预期血药浓度梯度 ,逐步上下调整靶控预期血药浓度给予术中镇静 ,每一预期浓度维持 12分钟。双盲记... 目的 研究丙泊酚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用于判断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12例 ,以 0 5~ 1mg/L的预期血药浓度梯度 ,逐步上下调整靶控预期血药浓度给予术中镇静 ,每一预期浓度维持 12分钟。双盲记录预期浓度、血液动力学、BIS并计算各指标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预期浓度、血液动力学与BIS的相关性。结果 预期血药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与BI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14和 - 0 470 (P <0 0 0 1)。收缩压、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和BIS指标与镇静深度相关性好 ,r分别为 0 2 6 1、- 0 6 43、- 0 72 2、0 5 35 (P <0 0 0 1)。结论 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血压和BIS等指标均可用于预测镇静深度 ,其中效应室浓度预测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镇静深度 双频指数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用于静脉麻的微机输液泵系统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若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CACI系统由IBM-PC微机与输液泵组成。它按照药物的分布、结合、转化与排泄规律给药以达到控制血药浓度的目的。 实验分三组,第1组7例病人,应用本系统在静脉麻醉中控制硫喷妥钠10μg/me的恒定血药浓度;第2组10例病人,硫喷妥钠的血药浓度... CACI系统由IBM-PC微机与输液泵组成。它按照药物的分布、结合、转化与排泄规律给药以达到控制血药浓度的目的。 实验分三组,第1组7例病人,应用本系统在静脉麻醉中控制硫喷妥钠10μg/me的恒定血药浓度;第2组10例病人,硫喷妥钠的血药浓度按临床需要调整;第3组10例病人,普鲁卡因控制在15μg/me恒定的血药浓度,三组均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认为CACI系统的设计达到了以下目的:静脉麻醉中控制稳定的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的剧烈波动,预测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而调节控制静脉麻醉中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泵 静脉麻醉 电子计算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抑制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志明 周峰 杨海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抑制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中需止血带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治疗组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抑制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中需止血带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治疗组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中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出现时间及发生率、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出现时间早于治疗组,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平稳。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止血带引起的血压升高并降低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发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静脉麻醉药 止血带 高血压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药对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及其防范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柳娜 徐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25-829,837,共6页
全身麻醉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就冠心病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风险、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以及麻醉风险的预防措施等做一综述,对于提高围手术期冠心病患... 全身麻醉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就冠心病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风险、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以及麻醉风险的预防措施等做一综述,对于提高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麻醉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冠心病 麻醉风险 风险防控
下载PDF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煌 王胜斌 +3 位作者 居霞 胡胜红 徐四七 李晓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关闭气腹前静脉推注芬...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关闭气腹前静脉推注芬太尼1.0μg/kg;B组术毕用0.25%罗哌卡因浸润切口;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术毕用0.25%罗哌卡因浸润切口。记录3组患儿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NRS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与A、B两组比较,C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术后4 h、8 h、12 h NRS评分降低(P<0.05);3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可降低小儿腹腔镜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提高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腔镜手术 静脉麻醉 切口浸润麻醉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下载PDF
麻醉及镇痛药物与认知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渊博 张昕 +1 位作者 李仪 刘存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65-1374,共10页
认知功能损害已成为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研究尚不能回答是何种因素引起认知功能减退,不少学者认为麻醉与镇痛药物可能在认知功能障碍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综述将探讨不同麻醉镇痛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简要叙述其机制,... 认知功能损害已成为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研究尚不能回答是何种因素引起认知功能减退,不少学者认为麻醉与镇痛药物可能在认知功能障碍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综述将探讨不同麻醉镇痛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简要叙述其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全身麻醉 静脉麻醉药 阿片类药物 吸入麻醉药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浦鹏飞 谢玉波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静脉麻醉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药物和非巴比妥类药物,虽然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知识和静脉麻醉技术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还无一种在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所以实现安全、易控、平稳和苏醒迅速的理想麻醉状态仍是摆在我... 静脉麻醉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药物和非巴比妥类药物,虽然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知识和静脉麻醉技术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还无一种在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所以实现安全、易控、平稳和苏醒迅速的理想麻醉状态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异丙酚 氯胺酮 进展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物对消化系统肿瘤潜在的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高洁 党庆庆 +3 位作者 刘俊丽 杨娜 张静 张华华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3期5233-5239,共7页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系统性疾病。目前手术仍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静脉麻醉药物是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的药物,其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下游分子、非编码RNA的表达抑制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系统性疾病。目前手术仍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静脉麻醉药物是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的药物,其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下游分子、非编码RNA的表达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发挥抗癌作用。此外,静脉麻醉药物也可与抗肿瘤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未来还需要更多大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以为指导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中麻醉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静脉麻醉药物 抗癌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志华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期54-56,共3页
随着患者对无痛、舒适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疾病诊疗中应运而生。虽然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在麻醉药物及用药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是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 随着患者对无痛、舒适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疾病诊疗中应运而生。虽然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在麻醉药物及用药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是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麻醉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疾病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近年来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的静脉麻醉药物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静脉麻醉药 综述
下载PDF
麻醉药物对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伟 陈颖 +2 位作者 玉红 金亮 余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挥发性麻醉药或静脉麻醉药)与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96例择期行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51例、男245例,平...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挥发性麻醉药或静脉麻醉药)与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96例择期行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51例、男245例,平均年龄(54.1±1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根据麻醉药物,将患者分为两组:以七氟烷或地氟烷为主的吸入麻醉组243例,以丙泊酚为主的静脉麻醉组253例。主要结局指标:术后30 d内感染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脓毒血症和泌尿系统感染。次要结局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气管插管率、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共155例(31.3%)患者发生了术后30 d内感染,吸入麻醉组发生率32.9%,静脉麻醉组发生率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1,95%CI(0.855,1.442),P=0.431]。两组次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麻醉维持药物(挥发性麻醉药或静脉麻醉药)的选择,不影响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麻醉药 七氟烷 地氟烷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麻醉药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翠 穆蕊 余剑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35-38,共4页
脑是机体最高级的调节器官,主导机体的一切活动。脑部疾病常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语言、情感和认知等功能障碍,甚至长期的功能受限,其中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如何为具有脑部疾病的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药... 脑是机体最高级的调节器官,主导机体的一切活动。脑部疾病常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语言、情感和认知等功能障碍,甚至长期的功能受限,其中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如何为具有脑部疾病的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保护脑功能,日益引起临床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常用麻醉药脑保护作用的研究,探讨麻醉药脑保护作用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脑部疾病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需要更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脑损伤 脑保护 吸入性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对脂多糖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锷 郭曲练 +1 位作者 胡硕 王云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病理过程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对神经系统炎性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神经胶质细胞,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实验分为8组:... 目的: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病理过程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对神经系统炎性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神经胶质细胞,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实验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C组)、LPS对照组(L组)、100μmol/L氯胺酮加LPS组(K1组)、1000μmol/L氯胺酮加LPS组(K2组)、30μmol/L丙泊酚加LPS组(P1组)、300μmol/L丙泊酚加LPS组(P2组)、3μmol/L咪唑安定加LPS组(M1组)和30μmol/L咪唑安定加LPS组(M2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介质TNF-α的产生。结果:L组、K1组、K2组、P1组、P2组、M1组和M2组TNF-α较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1组和K2组较L组TNF-α的生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组、P2组、M1组和M2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中的TNF-α的释放,由此产生一定的抗炎作用。而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LPS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的TNF-α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脂多糖 神经胶质细胞 TNF-Α
下载PDF
麻醉药物对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治然 王晓波 徐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6-788,共3页
目的:麻醉药物对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药动学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分别对12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3P97程序进行... 目的:麻醉药物对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药动学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分别对12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3P97程序进行药动学参数线性拟合,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注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8.4±0.6)min和(9.0±0.6)min(P>0.05),血药峰值分别为(2.16±0.25)mg·L-1和(2.02±0.20)mg·L-1(P>0.05),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19.3±4.4)h-1和(19.4±4.8)h-1(P>0.05),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3±1.7)h和(2.6±0.6)h(P>0.05)。结论:麻醉药物对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药动学无显著影响,可以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药动学
下载PDF
电针穴位刺激对静脉麻醉药物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天渊 孟尽海 麦思聪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静脉麻醉药物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18~59岁,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组(C组)、电针刺激EA1组、电针刺激EA2 3组,每组20例。3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静脉麻醉药物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18~59岁,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组(C组)、电针刺激EA1组、电针刺激EA2 3组,每组20例。3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 EA1组术前1 d,EA2组术前1 d、术前30 min行电针刺激,穴取中脘及右侧天枢、内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持续30 min。记录患者入室(Ta)、术中腹腔冲洗后(Tb)、术毕(T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 O_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后睁眼时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量。结果各组不同时点MAP、HR、Sp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组、EA1组比较,EA2组瑞芬太尼的用量减少(P <0. 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具有时效性,术前30 min电针刺激可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但对其他药物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开腹手术 电针 麻醉药物
下载PDF
麻醉药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金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19-23,147,共5页
全身麻醉药物能够对缺血心肌产生预处理效应,种类不同的药物其作用效果和机制也互有差异。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吸入、静脉和阿片类药物的心肌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最新进展。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阿片类药 心肌缺血 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