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文解字注》训诂术语“犹”字浅析
1
作者 王虎 李星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犹"是段注中重要的训诂术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犹"字的用法可分为四类,即说解字义、说解字形、说明读音和说明字的用法。通过大量例证,可以说明"犹"字在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进行说解时所起到... "犹"是段注中重要的训诂术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犹"字的用法可分为四类,即说解字义、说解字形、说明读音和说明字的用法。通过大量例证,可以说明"犹"字在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进行说解时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对《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的多角度分析
2
作者 杨淑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说文解字注》使用的训诂术语"浑言"、"析言":"浑言"、"析言"术语的提出在训诂学史上的意义;"浑言"、"析言"在汉语词汇学方面的成就;"浑言&qu...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说文解字注》使用的训诂术语"浑言"、"析言":"浑言"、"析言"术语的提出在训诂学史上的意义;"浑言"、"析言"在汉语词汇学方面的成就;"浑言"、"析言"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浑言 析言 词汇
下载PDF
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对外国学生汉语词义猜测的作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江新 房艳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6,共11页
要求学习汉语的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对三种条件下(只有词没有语境、只有语境没有词、既有词也有语境)的语义半透明的双音复合词进行猜测,考察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欧美和日本留学生汉语生词猜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猜测词义中语境和构词法... 要求学习汉语的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对三种条件下(只有词没有语境、只有语境没有词、既有词也有语境)的语义半透明的双音复合词进行猜测,考察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欧美和日本留学生汉语生词猜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猜测词义中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分别都能提供一定的信息,但同时提供两种信息能得到更好的猜测;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生词猜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语境能提供更多句法上的信息,构词法能提供更多语义上的信息;目标词的结构方式对生词猜测产生影响,与动宾式生词相比,偏正式生词的猜测较为容易且构词法线索在其中的作用较大;母语文字背景可能影响词义猜测的效果,日本留学生对于构词法、语境线索以及两者的整合都比欧美留学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构词法 结构方式 生词猜测 第二语言学习 欧美留学生 日本留学生
下载PDF
正确理解古注的必要性——以“奋首”高诱注为例
4
作者 王云路 《中国训诂学报》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理解古注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古今汉语具有连续性,研究词义需要古今沟通。沟通时既要注意其一致性,也要考虑其差异性。二是词义训诂有“解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不同,引用古注同样需要分辨。以《淮南子》“奋首”一词为例,高诱... 理解古注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古今汉语具有连续性,研究词义需要古今沟通。沟通时既要注意其一致性,也要考虑其差异性。二是词义训诂有“解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不同,引用古注同样需要分辨。以《淮南子》“奋首”一词为例,高诱注:“奋首,民疲于役,顿仆于路,仅能摇头耳,言疲困也。”“奋”的本义是大鸟展翅从田野起飞,从核心义的角度看,“奋”的词义特征是“起”,举起,扬起。由此构成的复音词“奋首”就表示仰头。高诱解释“奋首”为“摇头”没有错,因为“摇头”的古义包括头的各种晃动,也自然包括抬头、仰头,与今义表示否定或不以为然义是不同的。“言疲困也”是对句意的解释,属于黄侃所说“解文之训诂”,不应当作为“奋首”或“摇头”的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首 核心义 古今差异 解文之训诂
原文传递
《型世言》词语例释八则
5
作者 丁润丽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5-57,共3页
《型世言》中"臂上焚香"、"把"、"老爷"、"嫂子"、"老妈/老妈官/阿妈"、"脚跟头人"、"人材"、"俏花"八条词语未被解释,其义当为:1."臂上焚香&qu... 《型世言》中"臂上焚香"、"把"、"老爷"、"嫂子"、"老妈/老妈官/阿妈"、"脚跟头人"、"人材"、"俏花"八条词语未被解释,其义当为:1."臂上焚香",把物用钩针挂在臂上去烧香;2."把",嫁娶;3."老爷",对出家人的尊称;4."嫂子",对所爱女子或妻子的爱称;5."老妈/老妈官/阿妈",对妻子的泛称;6."脚跟头人",熟人;7."人材",女子的姿色;8."俏花",用珠穿缀而成的花状头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世言 词语解释 臂上焚香 老爷 嫂子 脚跟头人 人材
下载PDF
《郑风·羔裘》“舍命”解续貂
6
作者 焦继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0-102,共3页
"舍命"一词出自《诗经.郑风.羔裘》,东汉郑玄将其释为"处命",即临危受命之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21年。其后,王国维、吴闿生先生指出"舍命"当作发号施令解。但由于论述简略,加之语言研究者对此问题的... "舍命"一词出自《诗经.郑风.羔裘》,东汉郑玄将其释为"处命",即临危受命之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21年。其后,王国维、吴闿生先生指出"舍命"当作发号施令解。但由于论述简略,加之语言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一直没有得到近世《诗经》注家的普遍认同。本文从传世文献旧注与今人译注要籍相结合的角度,说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王、吴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分析说明,力求使这一观点得到学界认同,进而使《羔裘》一诗得到确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舍命 释词 训诂
下载PDF
《说文·示部》字的语义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付瑶 杨尚贵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6-59,共4页
《说文.示部》共67个字,依据词性分类为:与祭祀有关的动作概念,与祭祀有关的名物概念,与祭祀有关的性质或状态概念。"示"部字蕴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祭祀的目的,祭祀的主体和对象,祭祀的物品,祭祀的时间和处所,祭祀的方式。我... 《说文.示部》共67个字,依据词性分类为:与祭祀有关的动作概念,与祭祀有关的名物概念,与祭祀有关的性质或状态概念。"示"部字蕴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祭祀的目的,祭祀的主体和对象,祭祀的物品,祭祀的时间和处所,祭祀的方式。我国古代祭祀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祭祀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示”部字 语义 文化
下载PDF
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引申假借”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姗姗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对段注中的45处“引申假借”逐一进行了分析,发现段氏所谓的“引申假借”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表述。它们有的是引申,有的是假借,有的是“引申和假借”,还有的既不属于引申也不属于假借。
关键词 引申假借 引申 假借 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释“收杀”与“收煞”
9
作者 刘海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现有辞书释"收杀"为"结束"和"约束",释"收煞"为"结束"。经考察,"收杀"还有"照应"、"收聚"、"收缩"等义,"收煞"也有"收缩&q... 现有辞书释"收杀"为"结束"和"约束",释"收煞"为"结束"。经考察,"收杀"还有"照应"、"收聚"、"收缩"等义,"收煞"也有"收缩"义。文章同时讨论了"收杀"、"收煞"几种意义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考释“收杀”“收煞”
下载PDF
《警世通言》中关中方言词语举隅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晓博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周秦时代的雅言、西汉时期的通语、隋唐时候的官话,都是以当时都城的所在地关中地区的语音、语汇、语法为标准的。而雅言、通语、官话是当时的共同语。关中方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准普通话。所以中国古代... 周秦时代的雅言、西汉时期的通语、隋唐时候的官话,都是以当时都城的所在地关中地区的语音、语汇、语法为标准的。而雅言、通语、官话是当时的共同语。关中方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准普通话。所以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都是用关中方言撰写的。因此,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保留了大量的关中方言的语音、词语、语法。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也不例外,对《警世通言》里所能够见到的关中方言词语予以解析,以说明关中方言对古代汉语词语的传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关中方言 词语解析
下载PDF
何似擎杯听《说文》——师从颖明夫子追记
11
作者 吴永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记述了作者三度随侍陆宗达先生学习《说文》的经历,介绍了陆先生的治学特色和作者的收获。
关键词 《说文》 陆宗达 治学特色 文献语言文字学 训诂 汉语
下载PDF
基于认知理论的对外汉语释词策略
12
作者 周祥 税昌锡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地依赖媒介语翻译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不利于留学生词汇习得。如何在不依赖媒介语翻译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词汇释义,这需要借助相关认知(记忆、图式、内隐认知)理论,利用学习者认知潜能,重视词...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地依赖媒介语翻译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不利于留学生词汇习得。如何在不依赖媒介语翻译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词汇释义,这需要借助相关认知(记忆、图式、内隐认知)理论,利用学习者认知潜能,重视词汇在学习者大脑中的加工过程,有策略地进行词汇释义,进而促成词汇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对外汉语 释词
下载PDF
从扬雄《方言》看秦晋方言在汉代通语中的地位
13
作者 张世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不少研究认为秦晋方言是扬雄时代通语的基础方言,但这种观点仍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扬雄《方言》中训释词的特征和性质是审视秦晋方言在汉代通语中地位的关键所在。以往研究关注的秦晋方言在训释词中的使用频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 不少研究认为秦晋方言是扬雄时代通语的基础方言,但这种观点仍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扬雄《方言》中训释词的特征和性质是审视秦晋方言在汉代通语中地位的关键所在。以往研究关注的秦晋方言在训释词中的使用频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需要把它跟训释词和秦晋方言的关系、训释词与其他方言的关系结合起来考虑。训释词的方言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训释词为通语,但大部分来自秦晋方言之外;一类训释词不是通语,其中小部分与秦晋方言相同。因此,从训释词的方言来源看,《方言》本身并不能提供支持秦晋方言就是汉代通语基础方言这一观点的确凿证据。汉代通语应该是以“传统标准汉语”为基础,吸收包括秦晋方言在内的汉语方言成分而形成的,但不可否认秦晋方言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方言》 秦晋方言 汉代通语 训释词
下载PDF
西北汉简字词考释四则
14
作者 李洁琼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筺。居延汉简52.92、52.93、52.94中或释作“已”、或释作“己”、或释作“卩”的形体,实为“毋”字,位于审...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筺。居延汉简52.92、52.93、52.94中或释作“已”、或释作“己”、或释作“卩”的形体,实为“毋”字,位于审核对象后表示没有。居延汉简130.15中“二合”后的文字应为“檄”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字词考释
下载PDF
从《三国志演义》看罗贯中的创新思维
15
作者 张蕊青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5-159,共5页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创造性地吸收和改建《世说新语》、《容斋随笔》等古籍和诸多民间传说的史实素为人们所忽略。作者或增添细节,或转换角度,或改变事件性质,使作品成为表述民心、申张正义、传授知识的教科书,从而提升了民间文学品...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创造性地吸收和改建《世说新语》、《容斋随笔》等古籍和诸多民间传说的史实素为人们所忽略。作者或增添细节,或转换角度,或改变事件性质,使作品成为表述民心、申张正义、传授知识的教科书,从而提升了民间文学品位,增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罗贯中第一个开拓了长篇小说新文体,为以后的毛宗岗父子更为成功的长篇"章回小说"打下基础,这都是罗贯中创新思维对中国小说史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罗贯中 《世说新语》和《容斋随笔》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古文点校及释义指瑕
16
作者 王兴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S1期25-26,共2页
本文针对古文中个别词语的训释进行辨正:释“聳”为“奖劝”、训“存”为“养”、而“于”表原因、“以”训副词“唯”……,并对一处句读提出新的看法。
关键词 古文 点校 释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