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晓珊 靳蓉 +2 位作者 蒋新辉 李宇红 仝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微小病变(MCNS)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5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微小病变(MCNS)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5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8例、膜性肾病(MN)7例,观察TGF-β1、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儿肾小球上皮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TGF-β1和bF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管间质TGF-β1和bFGF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肾小球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1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bFGF的表达以FSGS最强,其次依次为MN、MsPGN、MCNS。同步观察发现TGF-β1与bFGF肾内表达在阳性染色强度及分布上基本一致,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肾小球疾病肾组织TGF-β1、bFGF表达水平与尿RBP、24h尿蛋白定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TGF-β1与bFGF在肾组织内的共同表达,提示二者对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可能有协同作用。其过度共表达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进展,主要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因此,阻断TGF-β1和bFGF信号传导,可能会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小球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纤维化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丹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5期3428-3429,共2页
在对肿瘤进行外科病理检查的过程中,其检查方式一般为"多取材、细观察",一般情况下,利用HE染色切片就可以对肿瘤的具体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不过对于组织结构以及细胞形态与正常组织十分相似的肿瘤,其诊断的过程较为复杂。因... 在对肿瘤进行外科病理检查的过程中,其检查方式一般为"多取材、细观察",一般情况下,利用HE染色切片就可以对肿瘤的具体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不过对于组织结构以及细胞形态与正常组织十分相似的肿瘤,其诊断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对此类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仅靠HE染色切片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必须借助于其它的一些方法来对其进行辅助检查,例如电镜观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组织化学法等。本研究将对肿瘤病理诊断过程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 病理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喜汉 卢运龙 +3 位作者 潘小炎 黄赞松 王超 黄永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全文简称VEGF)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手术标本 5 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14例、不典型增生 18例、胃腺瘤 12例组织中的VEGF蛋白表达和胃癌...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全文简称VEGF)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手术标本 5 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14例、不典型增生 18例、胃腺瘤 12例组织中的VEGF蛋白表达和胃癌标本的微血管计数 (MVD)。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VEGF表达为 35 71% ,不典型增生为 38 89% ,胃腺瘤为 4 1 6 7% ,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癌的表达为 6 3 4 6 % ,与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VEGF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其MVD明显高于阴性者 (P <0 0 5 )。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与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结论 :VEGF在癌前病变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 ,但在胃癌中有高水平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对大鼠胰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闻智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STZ)诱发胰岛炎和损害α、β细胞的程度。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6组对照组;A组STZ50mg·kg-1·d-11次给药;B组STZ50mg·kg-1·d-连续2d给药;C组STZ50mg·kg-1·d-1连...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STZ)诱发胰岛炎和损害α、β细胞的程度。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6组对照组;A组STZ50mg·kg-1·d-11次给药;B组STZ50mg·kg-1·d-连续2d给药;C组STZ50mg·kg-1·d-1连续3d给药;D组STZ30mg·kg-1·d-1连续5d给药;E组STZ80mg·kg-1·d-11次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末梢血糖变化,择期摘取大鼠的胰腺制作成组织切片,进行HE,Aza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的胰腺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炎,D组胰岛的炎细胞浸润、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较其他各组显著严重,各组残留胰岛数量、胰岛平均面积、β细胞面积和β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均显著减少,尤其是C、D和E组最明显;相反,各组的α细胞面积和α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因α细胞的显露而显著增大。结论STZ可同时诱发化学性胰岛炎和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破坏α细胞和β细胞,使胰岛出现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STZ80mg·kg-1·d-11次给药可造成最严重的胰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链脲霉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抗胰岛素抗体 抗胰高糖素抗体
下载PDF
肿瘤病理鉴别中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潘勇权 区可谊 林小龙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4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病理鉴别中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50例疑似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免疫组化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及联合诊断,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研究肿瘤病理鉴别中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50例疑似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免疫组化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及联合诊断,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单一及联合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穿刺活检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呈现出阳性48例,特殊染色技术检出42例,免疫组化技术检出41例,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检出46例。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灵敏度为93.75%、准确度为92.00%均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各项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鉴别 特殊染色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诊断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与脑顶叶皮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俊德 王贵学 +3 位作者 余彦 余资江 肖朝伦 王玉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学习记忆能力与脑顶叶皮质结构的影响。方法高脂膳食饲养建立30只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S组,IRI组和EPCs移植组。采集骨髓分离EPCs并体外扩增...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学习记忆能力与脑顶叶皮质结构的影响。方法高脂膳食饲养建立30只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S组,IRI组和EPCs移植组。采集骨髓分离EPCs并体外扩增培养,检测其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第7天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IRI模型,建模成功后1d EPCs移植组经尾静脉移植EPCs,IRI组与AS组给予等量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移植后7d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能力、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其mRNA表达与其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培养24h后见细胞贴壁生长逐渐变为梭形;第3天细胞明显增殖集落形成;第5天细胞集落逐渐增大呈现克隆样生长;第7天细胞汇合达80%;第10~14天细胞基本铺满瓶底呈铺路石样密集排列。荧光显微镜下,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的细胞数占贴壁细胞数的75%以上。与IRI组相比,EPCs移植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IRI组明显改善,VEGF含量及其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光镜下,EPCs移植组大鼠脑缺血侧顶叶皮质Caspase-3和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神经元均较IRI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EPCs移植能改善AS模型大鼠脑IRI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损害,这些变化提示EPCs促进了神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反转录聚合 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加味圣愈汤对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勇 李永财 +1 位作者 喜新 马东明 《交通医学》 201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侧海马细胞形态并计数,分别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味圣愈汤治疗组与脑外伤组比较,损伤侧海马神经细胞损害减轻,细胞数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治疗可减轻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TB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神经细胞凋亡 海马 加味圣愈汤 改良Feeney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 大鼠
下载PDF
PD1蛋白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丽萍 罗庆丰 +4 位作者 高玟 孙正魁 李江龙 梁璟慧 王烈亮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1期1770-1772,共3页
目的探讨PD1蛋白(programmed death-1,PD1)阳性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PD1表达标记。结果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有27例PD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3.1%。PD1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PD1蛋白(programmed death-1,PD1)阳性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PD1表达标记。结果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有27例PD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3.1%。PD1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脉管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分子表型的ER、PR、Cer Bb-2的阳性结果及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D1是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患者重要的浸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PD1蛋白
下载PDF
梅花鹿茸顶端组织中骨形成蛋白和转移生长因子的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静 张争明 李伯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9-1492,I0021,I0022,共6页
目的:研究鹿茸顶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布,探索鹿茸生长发育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和半定量分析了BMPs、TGF-β1在梅花鹿茸顶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BMPs在表皮的基底细胞... 目的:研究鹿茸顶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布,探索鹿茸生长发育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和半定量分析了BMPs、TGF-β1在梅花鹿茸顶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BMPs在表皮的基底细胞、毛囊细胞中均有强烈表达,真皮内的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前成软骨细胞无阳性反应,随着细胞的不断分化阳性细胞增加,软骨细胞有强阳性反应。从表皮向内,经真皮到间充质层,细胞外间质的BMPs棕黄色阳性反应渐渐减弱,平均总累计光密度值(IOD)由最高降至最低,从前成软骨层、过渡层到软骨层IOD又逐渐升高,但仍明显低于表皮层(P<0.01)。TGF-β1在各层均有分布,IOD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大到小按软骨层、过渡层、茸皮血管层、前成软骨层、间充质层、表皮层、毛囊层排列,血窦、血管和管膜形成区表达较强。结论:在梅花鹿茸顶部BMPs主要分布于表皮、毛囊和软骨层中,但表皮中的表达量最高,TGF-β1以不同的表达量分布于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茸 免疫组化 骨形成蛋白 转移生长因子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对MDBK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黎霞 邓家俭 +1 位作者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8,I0002,共4页
鸡艾美耳属球虫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鸡只发病最为严重。为了研究该虫的入侵机制和致病机理,以MDBK细胞为培养细胞,用含有6%乙醇的DMEM完全培养基对入侵E.tenella的MDBK细胞进行凋亡诱导,应用细胞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鸡艾美耳属球虫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鸡只发病最为严重。为了研究该虫的入侵机制和致病机理,以MDBK细胞为培养细胞,用含有6%乙醇的DMEM完全培养基对入侵E.tenella的MDBK细胞进行凋亡诱导,应用细胞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显示,E.tenella入侵的MDBK细胞中有NF-κB的表达,而未入侵对照组很少有NF-κB的表达,表明E.tenella的入侵抑制MDBK细胞的凋亡是通过NF-κB细胞信号通路发挥其凋亡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NF-ΚB
下载PDF
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判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丽萍 罗庆丰 +2 位作者 吴毓东 孙正魁 樊帆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1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判断价值。方法应用Max 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CDK2表达情况。结果 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DK2阳性表...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判断价值。方法应用Max 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CDK2表达情况。结果 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DK2阳性表达率为70.9%,CDK2阳性表达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并且CDK2阳性表达率与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表皮生长因子2(cel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Cer Bb-2)水平也无相关性,CDK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39例CDK2阳性患者新辅助化疗总缓解率为61.5%,16例CDK2阴性患者新辅助化疗总缓解率为25.0%,两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DK2表达可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CDK2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金乐 赵雪松 +3 位作者 何国庆 聂春磊 孙冰 于家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1期4075-4078,共4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探讨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用已知阳性组织做阳性对照,以磷酸盐...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探讨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用已知阳性组织做阳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分别作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TEN蛋白在三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2.5%,均显著高于甲状腺癌组织中的45%(P<0.05),即PTEN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显著降低;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和60%,差异有显著性(x2=10.91,P=0.001);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包膜侵犯组和无侵犯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60.61%,差异有显著性(x2=7.22,P=0.007);PTEN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组和包膜侵犯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和包膜侵犯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EN基因表达的降低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PTEN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DWIBS表现特征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安利 丁宁 +4 位作者 李玉标 辛顺宝 葛艳明 刘凤杰 董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基于常规磁共振脉冲序列,探讨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影像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CC的ADC值与血管内皮生长... 目的基于常规磁共振脉冲序列,探讨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影像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CC的ADC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C患者45例(观察组)及经证实的无妇科病变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MRI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正常宫颈各层以及CC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和肿瘤周边正常肌层的信号强度、ADC值,并检测肿瘤VEGF、CD34表达情况。结果肿瘤实质与正常宫颈粘膜皱襞的信号强度、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肿瘤边缘的信号强度及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的实质和肿瘤边缘与肿瘤旁正常肌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高分化和中分化肿瘤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的ADC值与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面积具有负相关性(r=-0.72、r=-0.59,P<0.05)。结论DWIBS对CC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临床价值。CC的DWIBS信号强度及ADC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组织的病理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下载PDF
超声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与术后组织中MMP-2的表达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帆 王刚 彭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611-1612,共2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与术后组织中表达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治资料,通过超声检测观察患者血流分级及术后MMP-2在...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与术后组织中表达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治资料,通过超声检测观察患者血流分级及术后MMP-2在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MP-2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患者MMP-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术前血流分级情况关系密切相关,统计学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与MMP-2表达的阳性率呈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检测血流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同时还可反映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前列腺癌 血流分级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MMP-2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后P53蛋白和PCNA蛋白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道宝 张列 +4 位作者 余水 刘艳辉 刘家刚 相静 毛庆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前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P53及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伽玛刀刀治疗组12例,非伽玛刀治疗组17例)在初发和复发的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和PCNA蛋白的表达... 目的: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前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P53及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伽玛刀刀治疗组12例,非伽玛刀治疗组17例)在初发和复发的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9<0.05);在伽玛刀治疗组P53及PCNA蛋白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明显降低(p53,t=3.915,P=0.02<0.05;PCNA,t=2.962,P=0.013<0.05);非伽玛刀治疗组p53及PCNA蛋白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加(p53,t=-5.926,P=0.000<0.05;PCNA,t=-5.160,P=0.000<0.05);P53及PCNA蛋白在伽玛刀治疗组和非伽玛刀治疗组的表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53,t=-5.577,P=0.000<0.05.PCNA,t=-5.542,P=0.000<0.05);在伽玛刀治疗组及非伽玛刀治疗组,P53蛋白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伽玛刀治疗组,r=-0.085,P=0.792>0.05.非伽玛刀治疗组,r=0.450,P=0.07>0.05)。结论:P53及PCNA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有关,伽玛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瘤可能通过抑制P53及PCNA蛋白表达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PCNA 伽玛刀 脑胶质母细胞瘤瘤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杨武威 鲍云华 +2 位作者 马薇娜 肖凤君 胡小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骨髓微转移 (BMM )的灵敏度、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患者骨髓 (临床分期Ⅰ~Ⅲ期5 3例 ,Ⅳ期 15例 )细胞角蛋白表达 ,诊断肺癌BM...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骨髓微转移 (BMM )的灵敏度、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患者骨髓 (临床分期Ⅰ~Ⅲ期5 3例 ,Ⅳ期 15例 )细胞角蛋白表达 ,诊断肺癌BMM。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BMM的敏感度可达 10 -5水平 ;Ⅰ~Ⅲ期患者BMM阳性率为 2 2 .6 % ( 12 /5 3) ;性别、年龄、卡氏评分、病理类型等因素对BMM阳性率无显著性影响 ;Ⅳ期患者BMM阳性检出率为 5 3.3% ( 8/15 ) ,显著高于Ⅰ~Ⅲ期患者。结论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患者的BMM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角蛋白 微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正常子宫中肥大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雪琼 向梅 +1 位作者 林毅 吕杰强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I0002,共4页
目的:了解正常子宫中肥大细胞的分布和亚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7例正常子宫组织,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中类糜蛋白醇和类胰蛋白酶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中肥大细胞以内1/2肌层最多,TC型(含类糜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 目的:了解正常子宫中肥大细胞的分布和亚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7例正常子宫组织,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中类糜蛋白醇和类胰蛋白酶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中肥大细胞以内1/2肌层最多,TC型(含类糜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与T型(仅含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所占比例相当,而外1/2肌层中以TC型肥大细胞为主。子宫内膜的肥大细胞量少,主要为T型肥大细胞。增殖期和分泌期各个部位的肥大细胞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t=0.475,1.699,0.648,0.797,P>0.05)。但绝经后子宫内膜和肌层的肥大细胞均明显低于绝经前水平(t=6.749,2.796,4.913,5.298,P<0.01)。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参与正常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和剥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肥大细胞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