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赋与易学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涛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6,共10页
两汉时期 ,易学与赋体文学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的。当时不少士人既是赋作家 ,又是易学家、思想家 ,其易学思想和成就在其辞赋作品中同样有所反映。汉赋中所见易学史料甚多 ,其中在贾谊、扬雄、班固。
关键词 汉赋 易学 周易
下载PDF
宋儒张载“以易为宗”思想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剑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6,共7页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也是四大学派之——关学的开创者。他的成就得到理学家们的肯定,如程颢、程颐将他与孟子、韩愈相比;朱熹于《伊洛渊源录》中,将其与周敦颐、邵雍、二程并列;《近思录》也选录许多张载言论,以为门生弟子进...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也是四大学派之——关学的开创者。他的成就得到理学家们的肯定,如程颢、程颐将他与孟子、韩愈相比;朱熹于《伊洛渊源录》中,将其与周敦颐、邵雍、二程并列;《近思录》也选录许多张载言论,以为门生弟子进学之助。而后代统治阶层的重视,也可看出他的影响:宋理宗封他为 伯,从祀孔庙。元代赵复立周敦颐祠,以张载与程、朱配食。《宋史道学传》为他立传,颂扬他的德业。他的著作在明、清二代是开科取士的必读书目,并于清初编入御纂《性理大全》和《性理精义》中,可见张载在理学发展上的贡献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张载 易学
下载PDF
《左传》、《国语》筮数“八”之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慧英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7,共6页
《左传》、《国语》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重要典籍,对于我们考究先秦人们治《易》之基本情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八”字之谜乃《左传》、《国语》中存留至今的“阙疑”,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八”字之疑阐发一下个人浅见... 《左传》、《国语》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重要典籍,对于我们考究先秦人们治《易》之基本情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八”字之谜乃《左传》、《国语》中存留至今的“阙疑”,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八”字之疑阐发一下个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与读者朋友共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国语 筮数
下载PDF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詹石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8,共11页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棋课法 道教 易学
下载PDF
清代学者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效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5,共8页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更有意义。2.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考据基础之上,不宜武断否定。3.焦循易学构架并非纯象数的研究,而是以象数为载体,阐发儒家的道德义理和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4.焦循以“声训”为媒介的两卦或数卦之间的关联是否《周易》本义值得讨论,其“声训”缺乏充分的文献旁证是一大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易学 象效 义理 声训
下载PDF
发明本心 易备于我——李顒治易思想浅说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继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6-80,共5页
李强调为易旨在洗心 ,反对为易而易 ,认为习易贵在自得 ,故应易备于我、求易于己 ,主张治易当实以足下 ,发明易理。
关键词 本心 李顺 易学
下载PDF
王弼“大衍义”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如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6,共5页
王弼易学的特点是以《老》解《易》,以他在《老子注》中所阐发的玄学本体论思想为基础来解释《周易》,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周易略例》当中。而他对“大衍之数”的解释,也使“大衍义”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周易略例》我... 王弼易学的特点是以《老》解《易》,以他在《老子注》中所阐发的玄学本体论思想为基础来解释《周易》,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周易略例》当中。而他对“大衍之数”的解释,也使“大衍义”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周易略例》我们就能看出,“大衍义”是连接王弼玄学中老学和易学的桥梁,它体现了王弼玄学的体用观念,为王弼思想由老学向易学的过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研究 “大衍义” 王弼 玄学 本体论
下载PDF
王肃易学刍议
8
作者 乐胜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文以王肃易学为中心,概述了魏晋之际经学大师王肃的易学之来源、性质、内容、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认为王肃易学是郑玄易学和王粥易学的中间环节,对于义理派经学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王肃 易学 义理
下载PDF
焦循的易学诠释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兰芝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0,共11页
此文论述了焦循诠释《周易》的主张及方法。焦循主张,诠释以前,诠释者要泛观博览,汇通析辨百家之学,形成“己之性灵”,即先有自己的思想、义理。其诠释方法是:必须从分析《周易》语言文字入手,运用“六书”中“假借”去诠释《周... 此文论述了焦循诠释《周易》的主张及方法。焦循主张,诠释以前,诠释者要泛观博览,汇通析辨百家之学,形成“己之性灵”,即先有自己的思想、义理。其诠释方法是:必须从分析《周易》语言文字入手,运用“六书”中“假借”去诠释《周易》经、传文,并根据上下文因声求义;以“实测”之法,即全面核对《周易》经、传文、句,诠释《周易》爻象变化规则;以“参伍错综”之法,从整体上对《周易》进行诠释;“依经文而用己之意”,采取“或直断,或婉述”等多种诠释方法,对《周易》作出自己的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诠释学 焦循
下载PDF
日本幕末易学的政治化趋向——以佐久间象山为例
10
作者 严玉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日本近世中期以来,从我国传入的易学在本土化过程中,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日本的政治结合日趋紧密。这种趋势在近代初期达到高峰,在内容上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日本政治的需求。佐久间象山的易学思想作为幕末易学政治化趋向的一个典... 日本近世中期以来,从我国传入的易学在本土化过程中,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日本的政治结合日趋紧密。这种趋势在近代初期达到高峰,在内容上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日本政治的需求。佐久间象山的易学思想作为幕末易学政治化趋向的一个典型,继承了近世中期太宰春台易学的政治化特征,又为近代初期的易学政治化高峰铺设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政治 幕末 佐久间象山
下载PDF
论焦循“假卜筮而行教”的易学观
11
作者 陈居渊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4,共7页
论文分“四圣同言说”、“忠恕一贯论”、“迁善改过说”三部分 ,详细论证了清代著名易学家焦循“假卜筮而行教”的易学观。论文指出 :一、焦循认为元、亨、利、贞为易学之本 ,是“羲、文、周、孔”四位圣人思想的核心 ,同时也是焦循本... 论文分“四圣同言说”、“忠恕一贯论”、“迁善改过说”三部分 ,详细论证了清代著名易学家焦循“假卜筮而行教”的易学观。论文指出 :一、焦循认为元、亨、利、贞为易学之本 ,是“羲、文、周、孔”四位圣人思想的核心 ,同时也是焦循本人追求的四个道德理想。二、焦循研究易学 ,旨在恢复儒家仁义道德的正统地位 ,以儒家的理论排斥宋儒的义理之学 ,将自己的道德学说融入易学之中。三、焦循将易学的变通思想概括为一个“迁善改过”的过程 ,那么就必须透过《周易》的占卜形式来发挥教化人的作用。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儒家 易学 伦理
下载PDF
《易传》“性命”思想论
12
作者 陈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67-70,共4页
《易传》继承和发扬了孔孟和《中庸》的性命思想,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一方面,《易传》把乾道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以阴阳论的方式来说明乾道如何下贯于人的生命中,成为人生命主体之本性;另一方面,《易传》... 《易传》继承和发扬了孔孟和《中庸》的性命思想,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一方面,《易传》把乾道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以阴阳论的方式来说明乾道如何下贯于人的生命中,成为人生命主体之本性;另一方面,《易传》又强调人要凭借此本性积极努力地做道德修养工夫,以把人之德性生命向上提升,进而参赞天地之化育,并使人与天地三才鼎立,达到"天人合德"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天人合德
下载PDF
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兼论朱熹、程颐易学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方鹿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7,共11页
朱熹提出《易》之本义为卜筮的见解,由此对程颐易学和义理学派提出批评。朱熹主张区分《周易》经传,提出易学发展阶段说。通过比较《周易本义》和《周易程氏传》,可见两者之异同。朱熹以象数、卜筮求易理,把义理学派与象数学派统一... 朱熹提出《易》之本义为卜筮的见解,由此对程颐易学和义理学派提出批评。朱熹主张区分《周易》经传,提出易学发展阶段说。通过比较《周易本义》和《周易程氏传》,可见两者之异同。朱熹以象数、卜筮求易理,把义理学派与象数学派统一起来,从而发展了宋代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宋代易学 程颐 卜筮 象数 义理
下载PDF
《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 被引量:7
14
作者 施炎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6,共11页
本文从易学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矛盾学说的演进历程 ,认为《易传》构建了阴阳矛盾学说的基本框架 ,是阴阳矛盾学说之源。从玄学易到理学易 ,阴阳矛盾学说得以进一步展开 ,而王夫之易学 。
关键词 阴阳 矛盾 周易 易学史
下载PDF
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兼论京易纳甲、建候、积算的建构原则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9-47,共9页
本文从《京氏易传》入手,对京氏易学中阴阳二气的对待与流行进行了阐发。文章指出,京氏通过纳甲、卦变、飞伏、游魂、归魂、建候、积算诸说将“一阴一阳”之《易》道具体到实处,构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立体的阴阳对待流行图;其纳支... 本文从《京氏易传》入手,对京氏易学中阴阳二气的对待与流行进行了阐发。文章指出,京氏通过纳甲、卦变、飞伏、游魂、归魂、建候、积算诸说将“一阴一阳”之《易》道具体到实处,构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立体的阴阳对待流行图;其纳支、建候、积算则依历法及音律之隔八生律法纳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房 易学 阴阳二气 对待流行
下载PDF
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玉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7,共8页
孔颖达编撰的《周易正义》是唐代易学诠释学的代表作。孔疏从王弼易学基本原则出发 ,吸纳了汉易象数学方法 ,以其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对《周易》的体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 ,对《周易》所蕴涵的原理 ,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孔颖达编撰的《周易正义》是唐代易学诠释学的代表作。孔疏从王弼易学基本原则出发 ,吸纳了汉易象数学方法 ,以其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对《周易》的体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 ,对《周易》所蕴涵的原理 ,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解释。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深刻影响了唐宋时期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成为汉易向宋易过渡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易学诠释学 汉易 王弼易学
下载PDF
易学与晚明小品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明俊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32,共8页
易学是晚明小品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晚明小品家的人生观、生活情趣,晚明小品理论强调小品短小、简易、新奇、独抒性灵、自然而然,皆直接或间接地吸取易学理论资源。晚明小品创作多方面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晚明小品兴盛也促进了易... 易学是晚明小品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晚明小品家的人生观、生活情趣,晚明小品理论强调小品短小、简易、新奇、独抒性灵、自然而然,皆直接或间接地吸取易学理论资源。晚明小品创作多方面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晚明小品兴盛也促进了易学的“小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晚明 小品 文化资源
下载PDF
论牟宗三哲学中的易学研究
18
作者 王兴国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63,共10页
牟宗三的易学研究为的是从易学中发见与解析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旨在抉发中国的玄学与道德哲学,而不是作一种历史的研究。他从哲学上为《周易》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逻辑符号论的模型,为中国古典思想的现代诠释作出了首开先河的有益尝试;他... 牟宗三的易学研究为的是从易学中发见与解析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旨在抉发中国的玄学与道德哲学,而不是作一种历史的研究。他从哲学上为《周易》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逻辑符号论的模型,为中国古典思想的现代诠释作出了首开先河的有益尝试;他对易学的“实在论的价值论”或“超越的内在”的价值论的诠释,与康德、维特根斯坦关于道德世界的“超越的外在论”不同;他对易之道德世界的分析与解释也是极其形式化的逻辑的。在这些分析与解释中,《周易》的“逻辑世界”或“符号世界”变成了语义的价值世界,或者说,作为“数理物理”世界的《周易》变成了价值论的道德世界。无论是在叙述方式,或内容的阐释与解析上,牟氏的这项研究都是十分新颖的,为国内所未有。但是,牟氏的易学研究只是他学思的开端起步,相对于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易学研究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发展进路的前逻辑起点,而非逻辑起点,具有形式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前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数理逻辑方法论 实在论的知识论 实在论的价值论
下载PDF
张惠言《易》学与晚清今文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继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张惠言是晚清今文学兴起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学问介于朴学与晚清今文学的交界点上,他做的汉《易》学上承惠栋。然而根据现有材料,以考证的方法来复原虞翻《易》学,只能是破碎的。张氏不取考证学的方法,而是抽绎出虞翻《易》学的精义,再加... 张惠言是晚清今文学兴起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学问介于朴学与晚清今文学的交界点上,他做的汉《易》学上承惠栋。然而根据现有材料,以考证的方法来复原虞翻《易》学,只能是破碎的。张氏不取考证学的方法,而是抽绎出虞翻《易》学的精义,再加入自己的体会,建构出虞翻卦象的结构体系,再凭借这个体系来笺释虞翻《易》注。这种方法富有创造性,也算是今文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张惠言的礼学,也非考证礼学,而是与公羊家的礼学相通。他会通《易》与礼,其实也蕴含着公羊学在其中。张惠言的方法传给刘逢禄,同时对黄以周、曹元弼等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惠言 常州学派 今文经学 汉《易》
下载PDF
正本清源,钩深致远——郑万耕先生与当代易学研究
20
作者 张丰乾 《哲学门》 2020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郑万耕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特别是易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丰硕,建树良多。他继承和弘扬易学优良传统,尤其是大力发扬朱伯崑先生的易学思想,阐发朱伯崑先生所强调的易学哲学,并有多方面的独立创获。郑先生的系列工作始终贯穿着“正本清源... 郑万耕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特别是易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丰硕,建树良多。他继承和弘扬易学优良传统,尤其是大力发扬朱伯崑先生的易学思想,阐发朱伯崑先生所强调的易学哲学,并有多方面的独立创获。郑先生的系列工作始终贯穿着“正本清源”的原则,体现出“钩深致远”的胸怀。他也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利用《周易》搞各种迷信活动;通过培养易学后备人才,撰写易学教材,编辑易学刊物,组织高端学术论坛,在当代易学研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具体的易学贡献则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除了撰著《太玄校释》,推进扬雄思想研究以外,还涉及通行本《周易》的研究中诸多聚讼不已的难题,以及出土文献中的相关疑问;并对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挑战做了回应,继往开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易学 哲学 郑万耕 朱伯崑 正本清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