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华 席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6年第8期33-35,51,共4页
主要对心脏泵发展状况做了介绍。首先分类说明了心脏泵目前的研究情况,将各类心脏泵比较,对它们的优缺点作对比说明,并介绍了心脏泵中的流动显示技术以及设计和计算的发展状况。然后对目前心脏泵发展中存在的溶血和血栓等问题进行了分... 主要对心脏泵发展状况做了介绍。首先分类说明了心脏泵目前的研究情况,将各类心脏泵比较,对它们的优缺点作对比说明,并介绍了心脏泵中的流动显示技术以及设计和计算的发展状况。然后对目前心脏泵发展中存在的溶血和血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发展小型、可植入、便携并耐久运行的心脏泵是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泵 心脏辅助 心室辅助
下载PDF
前导叶对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彭远仪 陈海风 田步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测试近年来研制的两类微型轴流血泵,观察前导叶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循环装置,测定并比较设置或不设置前导叶的两型轴流泵的流体力学特性差异。结果:两型轴流泵的流量输出在13.332kPa后负荷条件下均可达到5L/... 目的:通过测试近年来研制的两类微型轴流血泵,观察前导叶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循环装置,测定并比较设置或不设置前导叶的两型轴流泵的流体力学特性差异。结果:两型轴流泵的流量输出在13.332kPa后负荷条件下均可达到5L/min流量,满足左心辅助的要求;两型血泵均表现出类似的前、后负荷反应曲线,表明在观测的压力流量范围内,前导叶的设置对该类微型轴流血泵的流体力学特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微型轴流泵的结构设计中,可以去除前导叶,以改善血泵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的结构设计及流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彭远仪 陈海风 田步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可完全植入的全人工心脏。方法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分为左心泵和右心泵2个基本单位。2血泵均采用叶轮泵,共同设置在球形外壳中。2半球形外壳由高分子材料经激... 目的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可完全植入的全人工心脏。方法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分为左心泵和右心泵2个基本单位。2血泵均采用叶轮泵,共同设置在球形外壳中。2半球形外壳由高分子材料经激光快速成型制成,球形腔内设置固定左右心泵后对合为球形外壳,表面由医用聚氨酯橡胶涂层,直径55mm,总质量150g左右。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对左心泵和右心泵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测试,主要观测指标为泵的转速、输出压力、流量、能耗和效率。模拟循环装置由模拟左右心房、血泵、阻力调节器、流量计串联组成,采用30%甘油水溶液作为循环介质。通过调节阻力测定特定泵转速下压力和流量。结果体外模拟测试表明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可满足血液动力学基本要求,左心泵在9000~13000r/min转速条件下可以达到5~7L/min流量和13.3kPa(100mmHg)的压力输出,右心泵在约1/2左心泵转速和4.00kPa(30mmHg)后负荷下达到相似流量,可分别满足体、肺循环的要求。在该工作负荷条件下,2血泵的总效率约为14%。结论轴流泵作为人工心脏的血泵单位,流体力学特性可达到全人工心脏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新型心脏辅助装置──心尖轴流泵的温升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彭远仪 陈海风 田步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7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微型电动轴流泵已成为重要的心脏辅助装置,但目前很少有资料分析该类泵的温升特性。我们最近提出一种新型心脏辅助装置-心尖轴流泵,本文研究了定子设计对该微型轴流泵的温升的影响。方法:研制了心尖轴流泵样机,采用不同的定子铁芯... 目的:微型电动轴流泵已成为重要的心脏辅助装置,但目前很少有资料分析该类泵的温升特性。我们最近提出一种新型心脏辅助装置-心尖轴流泵,本文研究了定子设计对该微型轴流泵的温升的影响。方法:研制了心尖轴流泵样机,采用不同的定子铁芯设计,材料分别为:电工软铁,0.5mm和0.2mm厚矽钢片,样机的外形尺寸:直径20.6mm,定子外壳长度65mm,总体积30毫升,在100mmHg后负荷可产生5L/min流量输出。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对轴流泵的温升特性进行测试。泵的工作状态恒定在100mmHg后负荷和5L/min流量输出。结果:。轴流泵的温升大约20min后达到最高并进入稳定状态。电工软铁组:65.4±0.73℃,0.5mm矽钢片组:52.5±0.65℃,0.2mm厚矽钢片组:44.6±0.46℃。分别用直径为0.14mm和0.20mm漆包线绕制成两种定子绕组用以比较,发现对泵温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定子的能量消耗对泵表面的工作温升起主要的作用,降低定子消耗是改进轴流泵温升特性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温度
下载PDF
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的搏动式输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田步升 陈海风 彭远仪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年第3期26-28,共3页
旋转叶轮泵的发展使研制新型全人工心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全人工心脏。新研制的全人工心脏样机采用两个轴流泵作为基本单位共同设置在筒形外壳中,不需压力补偿腔。外... 旋转叶轮泵的发展使研制新型全人工心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全人工心脏。新研制的全人工心脏样机采用两个轴流泵作为基本单位共同设置在筒形外壳中,不需压力补偿腔。外壳由钛合金制成,直径65mm,长度70 mm。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采用持续输出和搏动输出两中方式对左心泵和右心泵的的转速,输出压力,流量,能耗和效率特性进行测试。模拟循环装置由模拟左,右心房,血泵,阻力调节器,流量计串联组成,采用30%甘油水溶液作为循环介质。通过调节阻力测定特定泵转速下压力和流量。采用ST3PR式时间继电器周期性导通电源对泵电机绕组间隙性馈电。体外模拟测试表明全人工心脏在搏动输出条件下可满足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基本要求,左心泵在14700 r/min的最高转速条件下可以达到5L/min流量和100mmHg的压力输出,右心泵在约8000rpm转速和25mmHg后负荷下达到相似流量,可满足肺循环的要求.总功耗能12瓦,效率约10%。本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可实现搏动输出,流体力学特性可达到全人工心脏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全悬浮微型心尖轴流泵左心辅助装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田步升 郝宗超 陈海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改进先前研制的微型心尖轴流泵,去除轴流叶轮的机械轴支持系统,实现叶轮在无机械轴承支持条件下的完全悬浮。方法:全悬浮微型心尖轴流泵由泵筒、轴流叶轮、尾导叶等组成,轴流叶轮设置在泵筒内,无机械转轴及支持轴承,利用定子磁力... 目的:改进先前研制的微型心尖轴流泵,去除轴流叶轮的机械轴支持系统,实现叶轮在无机械轴承支持条件下的完全悬浮。方法:全悬浮微型心尖轴流泵由泵筒、轴流叶轮、尾导叶等组成,轴流叶轮设置在泵筒内,无机械转轴及支持轴承,利用定子磁力和流体动压实现叶轮的全悬浮。尾导叶为无轮毂中空结构,由轴流泵泵筒内壁向中心伸出,使中心区域形成血流通道。结果:全悬浮微型心尖轴流泵样机直径19 mm、长50 mm,在输出压力100 mmHg(1 mmHg=133.322 Pa)条件下,泵转速约16 000 r/min时流量可达5 L/min,在轴流叶轮转速超过6 000 r/min时可实现稳定的全悬浮,溶血指数为0.12 g/100 L。结论:该磁液悬浮轴流泵的流体力学特性和血液相容性初步达到左心辅助的要求,可进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观察其长期心脏辅助效果及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悬浮轴流泵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下载PDF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 new resilient, hard-carbon, thin-film coating as a bearing material for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In Vitro Bearing Evaluation of BioMedFlex 被引量:1
7
作者 Nicole A. Mielke Alex L. Massiello +4 位作者 David J. Horvath Stephen M. Benefit Darren Burgess Leonard A. R. Golding Kiyotaka Fukamachi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5期525-528,共4页
Our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BioMedFlex? (BMF), a new resilient, hard-carbon, thin- film coating, as a blood journal bearing material in Cleveland Heart’s continuous-flow left and right ven- tricular ... Our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BioMedFlex? (BMF), a new resilient, hard-carbon, thin- film coating, as a blood journal bearing material in Cleveland Heart’s continuous-flow left and right ven- tricular assist devices (VADs). BMF is not classified as a diamond-like carbon (DLC) and differs from other thin-film carbon coatings by its high flexural strength, radiopacity, and wear resistance. A 2- to 4-μm-thick BMF adhesion layer was deposited on the VAD journal bearing surfaces. A commercial DLC coating used in other clinical blood pump applications was used as a control.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MF coating was verified in severe pump start/stop testing using 20 BMF-coated journal bearing pairs. The BMF-coated surfaces showed no coating failures, whereas 57% of the DLC bearing pairs developed scratches through the carbon coating, documenting that BMF can provide a durable coating in our blood journal bearing application. In conclusion, BMF has shown qualities that support it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s an alternative journal bea- ring material in Cleveland Heart pumps. Our plan includes biocompatibility testing with ongoing animal studies, endurance testing with submerged pumps running in saline, and assessment of batch coating processing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assist device DIAMOND-LIKE CARBON Materials Testing WEAR Resistance Journal BEARING
下载PDF
经皮心脏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亮 白元 秦永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72-174,共3页
近年来,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支持和心肌缺血保护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地证实。现就近年的临... 近年来,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支持和心肌缺血保护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地证实。现就近年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Tandemheart IMPELLA
下载PDF
Ⅱ型轴流泵左心辅助装置的动物体内植入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步升 陈海丰 +1 位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观察改进后的"Ⅱ型"轴流泵的生理效果及工作特性。方法:普通家猪6只,体质量60~70 kg,全麻后于左侧第4-5肋间开胸,将"Ⅱ型"轴流泵植入动物胸腔内,泵入口引流管经心尖插入左心室腔,出口用...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观察改进后的"Ⅱ型"轴流泵的生理效果及工作特性。方法:普通家猪6只,体质量60~70 kg,全麻后于左侧第4-5肋间开胸,将"Ⅱ型"轴流泵植入动物胸腔内,泵入口引流管经心尖插入左心室腔,出口用人造血管与降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将心室血液转流至降主动脉。由左心房插入细导管经二尖瓣进入左心室测定心室压,经右股动脉插管入升主动脉测定主动脉压。结果":Ⅱ型"轴流泵可完全植入动物胸腔内,平均心室收缩压为(137±23)mmHg(1 mmHg=0.133 kPa),开启轴流泵后可见心室收缩压降低,且随泵转速增加逐步下降。在转速为10 000 r/min时平均心室收缩压可降低至(32±14)mmHg,而平均动脉压仍然维持在(122±28)mmHg的正常范围,此结果显示"Ⅱ型"轴流泵可在充分降低心脏负荷的同时维持正常的外周循环。结论:"Ⅱ型"轴流泵有较好的解剖相容性和可植入性,血液动力学特性基本满足左心辅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 轴流泵 人工心脏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心室辅助前后心肌间质改变与预后
10
作者 梁红 林汉生 翁渝国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辅助前、后心肌胶原含量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心室辅助后病人是否心脏移植分为移植组和撤离组,取左心室心肌行心肌胶原(Sircol法及羟脯氨酸定量)和蛋白测定,比较心室辅助前、后胶原及蛋白含量的差异与不同预后病... 目的探讨心室辅助前、后心肌胶原含量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心室辅助后病人是否心脏移植分为移植组和撤离组,取左心室心肌行心肌胶原(Sircol法及羟脯氨酸定量)和蛋白测定,比较心室辅助前、后胶原及蛋白含量的差异与不同预后病人的关系。结果心室辅助前,除总羟脯氨酸外,两种预后病人的胶原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离组明显高于移植组;撤离组蛋白质含量甚至高于移植组的辅助后测定值(P〈0.05)。移植组心室辅助后盐溶胶原及蛋白质和总羟脯氨酸含量较辅助前增加(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心肌间质重塑的含义不同,部分胶原及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能与良好预后有关;心室辅助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与间质胶原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辅助循环 心肌病 扩张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月英 王楠 张玥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是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通过调节心肌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以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来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运动耐受性、生活质量、心肌收缩力以及心室重塑,并且不增加心肌...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是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通过调节心肌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以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来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运动耐受性、生活质量、心肌收缩力以及心室重塑,并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CCM尤其适用于LVEF为35%~45%的患者。CCM的广泛应用可以给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该文对CCM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心力衰竭 钙离子 心脏辅助装置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器械治疗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宗涛 靳立军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6期374-377,384,共5页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一种左心功能急剧恶化的表现,以其高死亡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治疗药物的更新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改善。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外,还有赖于相关的一些辅助器械的应用。本文...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一种左心功能急剧恶化的表现,以其高死亡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治疗药物的更新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改善。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外,还有赖于相关的一些辅助器械的应用。本文就近几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器械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MPELLA 2 5
下载PDF
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缺血后心脏左心辅助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晓彤 蔺嫦燕 +3 位作者 孙衍庆 蔡克强 姜以岭 李冰一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应用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正常心脏及衰竭心脏进行辅助 ,探讨血泵的心脏辅助机制。方法 对 8只绵羊在心衰前后分别开关血泵进行自身比较 ,观察在正常和心衰时开关血泵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并通过计算压力作功指数观察心肌耗氧... 目的 应用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正常心脏及衰竭心脏进行辅助 ,探讨血泵的心脏辅助机制。方法 对 8只绵羊在心衰前后分别开关血泵进行自身比较 ,观察在正常和心衰时开关血泵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并通过计算压力作功指数观察心肌耗氧量 (MVO2 )的变化。结果 心衰时 ,血泵能显著提高总心排量 [( 2 .6 9± 0 .16 )L/min ,与关泵时 ( 2 .30± 0 .15 )L/min比较 ,P <0 .0 1] ;血泵可以提高平均动脉压 (P <0 .0 0 1) ,在心脏正常时主要是由于舒张压的升高而引起的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心衰时血泵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 85 .1± 3.5 )mmHg( 1mmHg =0 .133kPa)和 ( 80 .8± 5 .1)mmHg ,与关泵比较 ,P <0 .0 1] ;血泵显著降低了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压 (P <0 .0 1) ,在心衰时可降低左室心肌最大收缩速度 (Dp/Dtmax) [( 333± 92 )mmHg/s ,P <0 .0 0 1] ,血泵显著降低了心脏左室外部作功和作功指数 ,减少了MVO2 ;在心衰时 ,当辅助流量占总心排量的 10 0 %时 ,MVO2 降低 48% ;结论 在不完全左心辅助时 ,主要通过减轻左室容量负荷减少左室MVO2 ;当达到完全辅助时 ,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减少均为左室MVO2 减少的原因 ,且此时MVO2 下降幅度最大为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左心肺转流术 微型抽流血泵 辅助循环 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原文传递
电磁血泵的研制及体外模拟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剑 易定华 +4 位作者 刘维永 贺建国 龚晓波 钟国辉 易萍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 测试电磁血泵的流体力学特性 ,为其进一步完善、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改变血泵工作的不同前、后负荷 ,通过电磁流量计、生理记录仪、万用表等测试血泵工作电压及工作频率与流量的关系及血泵工作产生压力与... 目的 测试电磁血泵的流体力学特性 ,为其进一步完善、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改变血泵工作的不同前、后负荷 ,通过电磁流量计、生理记录仪、万用表等测试血泵工作电压及工作频率与流量的关系及血泵工作产生压力与流量关系等指标 .结果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前、后负荷固定条件下 ,血泵可产生 1 .1~ 7L·min-1流量 ;血泵流量与工作电压、频率 (r=0 .99,P<0 .0 5)及入口压力呈正相关 (r=0 .99,P<0 .0 5) ,与出口压力呈负相关 (r=0 .99,P<0 .0 5) ,血泵输出压力与流量呈正相关 (r= 0 .99,P<0 .0 5) .结论 我们自行设计、加工的小型推板式电磁血泵 ,经体外模拟实验测试表明其原理可行 ,性能良好 ,能满足临床生理所需流量、压力要求 ,调节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胶血泵 心脏辅助装置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在高风险冠脉介入患者中IABP与Impella2.5对血流动力学支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靳立军 王宗涛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6期330-333,共4页
1文献来源 O'Neill WW, Kleiman NS, Moses J,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hemodynamic support with Impella 2.5 versus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 1文献来源 O'Neill WW, Kleiman NS, Moses J,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hemodynamic support with Impella 2.5 versus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Circulation, 2012,126 The PROTECT Ⅱ study [J] (14) : 1717-1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IMPELLA 2 5 主动脉内球囊反 搏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2例心室辅助装置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欣 郝云霞 +3 位作者 郭凤娟 王宁 阎秀英 吴永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9期-,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 2.5辅助下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术后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实施心室辅助装置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例患者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动态监测心电变化,维持适当...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 2.5辅助下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术后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实施心室辅助装置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例患者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动态监测心电变化,维持适当血液容量,保持电解质平衡,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出血、溶血等并发症。同时,通过对Impella 2.5波形的监测确保其导管处于合适位置,通过对Impella 2.5实际轴流泵流速、流量压力的监测判断其轴流泵工作是否正常。结果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经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针对低心排血量的患者在Impella 2.5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进行合理监护,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撤除左心室辅助Impella 2.5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IMPELLA 2.5 手术后护理
原文传递
应用左心辅助装置抢救1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监护
17
作者 戴国芸 何萍萍 傅丽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4-845,共2页
总结了1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监护经验,监护重点为做好抗凝治疗的护理,防止血栓形成及感染,积极应用强心药物维持适宜的心脏功能,同时保护好肾脏功能。患儿在应用左心辅助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溶血、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病情稳定,恢复... 总结了1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监护经验,监护重点为做好抗凝治疗的护理,防止血栓形成及感染,积极应用强心药物维持适宜的心脏功能,同时保护好肾脏功能。患儿在应用左心辅助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溶血、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排血量 术后监护
原文传递
二例原位心脏移植失败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增棋 廖崇先 陈道中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分别于1996年11月14日与1997年3月20日为2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危重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患者术前肝肾功能衰竭,术中全身器官功能继续恶化、无法脱离体外循环而死亡;另一例患者术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 分别于1996年11月14日与1997年3月20日为2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危重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患者术前肝肾功能衰竭,术中全身器官功能继续恶化、无法脱离体外循环而死亡;另一例患者术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因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而死亡。着重探讨心脏移植的手术时机与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扩张型心肌病 肺动脉高压 原位移植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熊龙根 陆东风 +1 位作者 刘世明 许博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左心衰竭50例,心源性休克3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观察住院期...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左心衰竭50例,心源性休克3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临床疗效和出院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前安置好IABP,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全部TIMI0级。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术中因室颤死亡,其余成功实施PCI,手术成功率98.9%,术后81例(93.1%)血流TIMI3级,6例(6.9%)血流TIMI2级。IABP持续使用36 ̄154(52.6±29.8)h。多支病变者在术后3 ̄7d再次PCI。住院总生存率70.5%,左心衰竭组80%,心源性休克组57.9%。出院前测平均LVEF40%,左心衰竭组48%,心源性休克组38%。结论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及时行IABP支持下直接PCI,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泵衰心脏辅助装置竭 休克 心源性 主动脉内气囊泵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卫东 刘爽 +3 位作者 马春燕 晏楠 李秀云 肖杨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STE检测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应变率(SRs-LA、SRs-IA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LA、SRe-IAS)、舒张晚期应变率(SRa-LA、SRa-IAS),同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CRT术后3个月的27例患者(55.10%)CRT短期治疗有效(R组)。术前R组患者的所有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R组患者的LVESV减小,LVEF增大,LAPEF、LAAEF增加,SRs-LA、SRe-LA、SRa-LA、SRs-IAS、SRe-IAS、SRa-IAS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CRT短期可明显改善左心房功能;STE能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