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on serum calcium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被引量:4
1
作者 Chao Chen Changlin Zhao +2 位作者 Xuejun Wang Weili Li Xiaoyin Che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o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via blood pressure, serum calciu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membrane L-type calcium channel α1 C subunit (CaL-...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o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via blood pressure, serum calciu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membrane L-type calcium channel α1 C subunit (CaL-α1C), plasma membrane calci- um-ATPase (PMCA) mRNA expression, and the L-type calcium channel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METHODS: Twelve-week-old male rats with sponta- neous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group (group 1), a nifedipine group (group 2), and a dis- tilled water group (group 3). All were given a four-week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and dissocia- tive serum calcium were examined before treat- ment. Blood pressure was taken every week during treatment.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examine dissociative serum calcium.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CaL-α1C and PM- CA1 mRNA. The patch 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calcium chan- nel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of the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clis) group lower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P〉0.05). Blood pressure of the nifedipine group lowered significantly (P〈0.05). Blood pressure of the distilled water group re- mained high.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calcium in the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and the dis- tilled water groups lowered (P〈0.05). Expression of CaL-α1C mRNA in the nifedipine group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distilled water group (P〈0.01). There was the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group, but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also had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PMCA1 mRNA but with- 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effect 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Ica-L flow. CONCLUSIO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Shijuem- ing (Concha Haliotidis)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ha haliotidis Calcium channels Rats inbred SHR Plasma membrane calcium-trans-porting ATPases
原文传递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 of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liotidis
2
作者 Qing Zhao Shu-Yue Song +3 位作者 Meng-Qi Zhang Xin Li Yang Liu Chang-Yun Wang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202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Objective: Haliotidis, the dried muscle of abalone,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due to its high medicinal and nutritive values, whereas few reports contributed to its quality contr... Objective: Haliotidis, the dried muscle of abalone,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due to its high medicinal and nutritive values, whereas few reports contributed to its quality control.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fingerprints of Haliotid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HPLC fingerprints of Haliotidis, the manufacturing products of dried muscle of abalone, were analyzed by reverse-phase HPLC, using a YMC HPLC C18 column(250 mm × 4.6 mm, 5 μm).The gradient elution mode was applied with mobile phase starting from 5% acetonitrile and 0.1% phospho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to 100%acetonitrile in 70 min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190 nm. Results: Through compared the HPLC fingerprint chromatograms of 14 batches of Haliotidis, 25 peaks were assign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common peaks, of which one index component L-phenylalanine was ident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its standard substance. The established HPLC fingerprint analysis method of Haliotidis was validated with good precision,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a reference HPLC fingerprint chromatogram of Haliotidis was proposed. Conclusions: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establish the HPLC fingerprint chromatogram of TCM Haliotidis,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liotidis HPLC fingerprint quality control
原文传递
草乌水牛角配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毛晓健 余涛 +1 位作者 毛小平 肖庆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草乌与犀角配伍属于中药的“十九畏”内容之一。实验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与草乌配伍,在生理条件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条件下就二者配伍前后进行镇痛、抗炎、免疫、血液等药理指标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对镇痛、抗炎、白细胞、胸腺、凝血时间... 草乌与犀角配伍属于中药的“十九畏”内容之一。实验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与草乌配伍,在生理条件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条件下就二者配伍前后进行镇痛、抗炎、免疫、血液等药理指标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对镇痛、抗炎、白细胞、胸腺、凝血时间等指标,单用时有作用,合用后作用不如单味;对脾指数,单用合用均无影响;水牛角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与草乌合用后对体温均无影响。提示二药配伍可属中药七情中的“相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畏 草乌 水牛角 配伍 相恶 中药配伍
下载PDF
纳米石决明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边可君 杨祥良 +3 位作者 徐辉碧 谢长生 管竞环 马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 :研究纳米石决明的制备及特性。方法 :利用惰性气氛的高能球磨装置 ,成功地制备了纳米石决明。用透射电镜 (TEM)、红外光谱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X射线分散能谱仪 (EDX)等对石决明进行了表征。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纳米石决明的制备及特性。方法 :利用惰性气氛的高能球磨装置 ,成功地制备了纳米石决明。用透射电镜 (TEM)、红外光谱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X射线分散能谱仪 (EDX)等对石决明进行了表征。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石决明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Zn、Si、Ca等。结果 :在血清中纳米石决明的活性成分的含量显著大于微米石决明。结论 :机体对纳米化石决明的吸收利用程度增高 ,疗效可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纳米粒子 血清药物化学
下载PDF
石决明炮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文凯 彭小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的影响。方法 :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质地、得率、总钙含量和煎出量、成分煎出率、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质量有一定影响。结论 :石决明煅制品质量优于生品。煅制品中明煅制品...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的影响。方法 :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质地、得率、总钙含量和煎出量、成分煎出率、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质量有一定影响。结论 :石决明煅制品质量优于生品。煅制品中明煅制品以 90 0°C1h为佳。煅淬品优于明煅品 ,本实验条件下淬液醋优于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炮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石决明中和胃酸酸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居明乔 《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 :对石决明中和胃酸酸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碱滴定中和法 ,37℃水浴放置 1h。结果 :测得 1g石决明能中和浓度为 0 .1m ol· L- 1 HCl溶液 16 7.2 m l,按照日服三次 ,每次 3g,几乎能中和人体内 1d分泌的全部胃酸。结论 :石... 目的 :对石决明中和胃酸酸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碱滴定中和法 ,37℃水浴放置 1h。结果 :测得 1g石决明能中和浓度为 0 .1m ol· L- 1 HCl溶液 16 7.2 m l,按照日服三次 ,每次 3g,几乎能中和人体内 1d分泌的全部胃酸。结论 :石决明是一种有效的中和胃酸的天然药物 ,用药量也仅为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量的1/ 5~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中和 水浴 天然药物
下载PDF
闽产鲍鱼壳中碳酸钙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玉枝 林舒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采用EDTA滴定法、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酸水解法分别测定闽产鲍鱼壳中碳酸钙、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其碳酸钙含量高达92%,含16种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为开发利用闽产鲍鱼壳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石决明 痕量元素 碳酸钙 氨基酸类 中药
下载PDF
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潜阳药碳酸钙的含量测定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韦正 陈鸿平 +2 位作者 陈林 彭月 银玲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测定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潜阳药的碳酸钙含量,比较不同产地三者碳酸钙含量,为三者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石决明、牡蛎项下含量测定法,采用EDTA滴定法对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并用Kruskal-W... 目的:测定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潜阳药的碳酸钙含量,比较不同产地三者碳酸钙含量,为三者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石决明、牡蛎项下含量测定法,采用EDTA滴定法对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并用Kruskal-Wallis检验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碳酸钙含量在0.0210g-0.2021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测得石决明碳酸钙的含量在89.85%-94.87%之间,牡蛎碳酸钙的含量在64.61%-96.75%之间,珍珠母碳酸钙的含量在88.71%-94.47%之间。结论:不同产地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碳酸钙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单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其评价指标性成分,未能从整体上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牡蛎 珍珠母 碳酸钙 EDTA滴定法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宗贤 张敏 +1 位作者 向红 李雪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0,235,共4页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术后应用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术后应用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对照组采用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术后应用甲钴胺片。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术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回退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8例(53.33%),稳定5例(33.33%),下降2例(13.34%);对照组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6例(40.00%),稳定6例(40.00%),下降3例(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新生血管全部回退9例(60.00%),部分回退4例(26.67%),无回退2例(13.33%);对照组术后6个月新生血管全部回退3例(20.00%),部分回退7例(46.67%),无回退5例(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睫状体冷凝及小梁切除术联合乌风决明合生蒲黄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促进新生血管消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小梁切除术 乌风决明汤 生蒲黄汤
原文传递
石决明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超英 高雅言 +1 位作者 杨辛欣 李春雨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2621-2623,共3页
目的:研究石决明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石决明的煅制醋淬工艺,并对其煅制盐淬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高温煅制醋淬的最佳工艺为:石决明于900℃煅制1.5h,以1.2倍量醋淬制。石决明煅制醋淬品的质量显著优于生品... 目的:研究石决明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石决明的煅制醋淬工艺,并对其煅制盐淬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高温煅制醋淬的最佳工艺为:石决明于900℃煅制1.5h,以1.2倍量醋淬制。石决明煅制醋淬品的质量显著优于生品、煅制盐淬品及煅制品。结论:石决明的煅制醋淬工艺科学、可行;应采用多指标综合制定石决明的炮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炮制 煅制 醋淬 盐淬
原文传递
石决明提取液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国兴 崔丽金 +1 位作者 林媛 吴雅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7-821,共5页
目的研究石决明提取液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双氧水(H2O2)干预体外培养HLEC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001%、0.01%、0.1%、0.3%)的石决明提取液,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 目的研究石决明提取液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双氧水(H2O2)干预体外培养HLEC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001%、0.01%、0.1%、0.3%)的石决明提取液,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即H2O2组和不同浓度的石决明干预组,于1、3、5d时用CCK-8检测各组HLEC的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和形态改变,3d后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不同时间点时各实验组间HLEC细胞活力的吸光度(A)值活力存在变化,第1、3、5天各实验组间HLEC细胞活力的A值分别是:空白对照组0.88、1.28、1.32;阳性对照组0.73、1.02、1.06;0.001%石决明提取液组0.73、1.03、1.06;0.01%石决明提取液组0.76、1.10、1.13;0.1%石决明提取液组0.79、1.22、1.21;0.3%石决明提取液组0.79、1.21、1.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d时F=23922.42,P=0.05;3d时,F=120605.86,P〈0.05;5d时,F=150939.45,P〈0.05)。H2O2使细胞的活力降低,石决明提取液提高其活力,且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具有依赖性,其中第3天时0.1%石决明提取液组HLEC细胞活力的A值为最高(1.22)。H:0:组损伤后,HLEC中SOD、GSH的水平降低(SOD158.05U/mgprot、GSH15.05mg/1000mgprot)、而MDA量增高到18.11nmoL/mgprot,石决明提取液组使氧化损伤所致HLEC中抗氧化水平提高(SOD188.64U/mgprot、GSH21.05mg/1000mgprot),脂质过氧化物升高有下降(MDA14.16nmoL/mgprot),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SOD:F=983.04,P〈0.05;GSH:F=444.44,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晶体 上皮细胞 细胞 培养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羌活的历代剂量演变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一竹 陈仁寿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1003-1010,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中羌活的历代剂量演变规律。方法:在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华医典、千年医典、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平台,以“辛夷散”“升阳益胃汤”“羌活胜湿汤”“大秦艽汤”“三化汤”“清上蠲痛汤”“石决明散”“蠲痹汤”“身...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中羌活的历代剂量演变规律。方法:在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华医典、千年医典、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平台,以“辛夷散”“升阳益胃汤”“羌活胜湿汤”“大秦艽汤”“三化汤”“清上蠲痛汤”“石决明散”“蠲痹汤”“身痛逐瘀汤”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检索纸质原版古今文献进行资料补充和内容佐证。对各个朝代书籍中提及的羌活剂量进行现代剂量换算,梳理不同朝代主要古籍记载剂量。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96条,满足条件的文献54条,来源于34部古籍。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含有羌活的经典名方最早出现于宋代,经过金、元时期的探索和应用,发展并成熟于明、清时期。辛夷散中,羌活古代应用剂量范围为2.22~3.66 g,常用剂量为2.22 g;升阳益胃汤中,羌活古代应用剂量范围为1.19~4.17 g,常用剂量为1.19 g;羌活胜湿汤中,羌活古代应用剂量范围为1.37~11.90 g,常用剂量约为9 g;大秦艽汤中,羌活古代应用剂量范围为0.58~4.77 g,常用剂量约为4 g;三化汤中,羌活古代应用剂量范围为5.97~44.70 g,常用剂量范围在5.97~11.90 g;石决明散中羌活的剂量为1.66 g,应用的剂型为煮散剂;清上蠲痛汤中,羌活所使用的剂量为5.97 g;蠲痹汤、身痛逐瘀汤中的羌活剂量均为5.97 g。现代医家运用羌活的剂量为3~18 g。结论:羌活在临床上的常用剂量为3~18 g,在发挥祛风除湿、解表散寒、止痛功效时,以6 g左右进行小范围加减可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剂量 辛夷散 升阳益胃汤 羌活胜湿汤 大秦艽汤 三化汤 清上蠲痛汤 石决明散 蠲痹汤 身痛逐瘀汤 考证 历史沿革
下载PDF
基于多种算法建立牡蛎及石决明的拉曼光谱鉴别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君翔 倪琳 +4 位作者 王亚飞 马寒露 宋平顺 杨平荣 王红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建立多种算法的定性模型,用于贝壳类动物药牡蛎和石决明的鉴别分析。方法采集32批牡蛎和29批石决明共计366个样品的拉曼光谱,光谱在Matlab软件中作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cale Normalization for ImagePyramids基线...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建立多种算法的定性模型,用于贝壳类动物药牡蛎和石决明的鉴别分析。方法采集32批牡蛎和29批石决明共计366个样品的拉曼光谱,光谱在Matlab软件中作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cale Normalization for ImagePyramids基线校正、归一化预处理,并对全部及特征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使用K最邻近法、决策树算法、判别分析法、集成学习法、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6种分类算法建立鉴别模型,通过贝叶斯优化对前5种模型性能进行提升。结果预处理后拉曼信号峰明显,降维后牡蛎和石决明有聚类趋势。建立以200~310,670~740,1050~1100 cm^(-1)为特征波段的5种算法鉴别模型,相比于全波段模型,除集成学习法、支持向量机外,其他算法准确率均有一定的提高。贝叶斯优化后,有3种模型训练集准确率达到98%,测试集准确率达到100%。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分类,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的正确率均达到100%,能够准确地区分牡蛎和石决明。结论基于多种算法或IP建立了牡蛎及石决明拉曼光谱鉴别模型,预测效果均较为理想,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牡蛎和石决明的百分百准确、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分类算法 鉴别模型 牡蛎 石决明
原文传递
石决明提取液对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丽金 徐国兴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石决明提取液对人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氧水干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造成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石决明提取液,应用对照实验研究,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即双氧水组和不同浓度的石决明干预组,... 目的研究石决明提取液对人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氧水干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造成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石决明提取液,应用对照实验研究,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即双氧水组和不同浓度的石决明干预组,于1、3、5天时用CCK-8检测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能力,3天后用化学比色法检测SOD、GSH和MDA的水平。结果不同时间点时各实验组间HLECs增殖能力存在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天时,F=23922.421,P<0.01;3天时,F=120605.864,P<0.01;5天时,F=150939.452,P<0.01)。H2O2使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石决明提取液使其提高,且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具有依赖性,其中以第3天时0.1%组最佳。双氧水组损伤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SOD、GSH水平降低而MDA含量增高,石决明组提高了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抗氧化水平,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F=983.042,P<0.01;GSH:F=444.446,P<0.01;MDA:F=830.523,P<0.01)。结论石决明提取液可提高人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氧化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
下载PDF
Study on CaCO_3 Decomposition of Various CalcinedShell Drugs by CO_(2-)Gravimetry ̄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川 江文君 李铁林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5年第1期41-46,共6页
报道了用CO_2重量法分析不同地区石决明、牡蛎、瓦楞子及蛤壳生、煅样品中CaCO_3的含量,发现在这4种贝壳类中药的部分地区煅制品中,存在CaCO_3已部分分解的现象。利用以该法测得的CaCO_3含量,可算出煅制品的... 报道了用CO_2重量法分析不同地区石决明、牡蛎、瓦楞子及蛤壳生、煅样品中CaCO_3的含量,发现在这4种贝壳类中药的部分地区煅制品中,存在CaCO_3已部分分解的现象。利用以该法测得的CaCO_3含量,可算出煅制品的CaCO_3分解率(R_d值)。实验结果证明R_d值与煅烧条件相关,这有助于进行贝壳类中药的煅制工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gravimetry Concha haliotidis(Haliotis) Concha Ostrae (Ostra) Concha Arcae(Arca) Concha Meretricis(Meretrix)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石决明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怡雪 陆一南 +4 位作者 胡静雯 张艺勤 孟静 詹志来 杨成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亦有以其功效、性状及近音字而命名的“千里光”“九孔螺”“珍珠母”等异名。唐代以前石决明药材动物基原因形态描述过于简练,仅能考订为鲍科鲍属动物;宋元明清时期主流基原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与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民国时期开始将鲍属多种动物作为石决明基原使用,品种繁杂并延续至今。古今我国国内主要产区为海南、广东及山东地区,国外产地主要为日本及越南。古籍中对石决明品质评价大致以呼水孔的开孔数量为准,以七孔和九孔的鲍壳为佳;近现代则以性状个大整齐、无破碎、内外洁净并有光彩、壳厚者为佳。基于考证结果,结合石决明散的记载年代,建议开发该经典名方时石决明药材使用杂色鲍H.diversicolor或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的贝壳,且以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经典名方 杂色鲍 皱纹盘鲍 本草考证 产地 品质评价
原文传递
石决明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力 梁红宝 +2 位作者 伍久林 陈立 张其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5-6,11,共3页
目的:探讨石决明药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梯度层析分离石决明酸溶性提取物,得到各分离组分280 nm处光吸收曲线,SDS-PAGE方法分析各组分蛋白成分,最后测定了各组分... 目的:探讨石决明药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梯度层析分离石决明酸溶性提取物,得到各分离组分280 nm处光吸收曲线,SDS-PAGE方法分析各组分蛋白成分,最后测定了各组分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结果:IEC梯度层析得到双峰洗脱曲线,具有较高OD280nm值的组分均显示出明显的SDS-PAGE蛋白电泳条带,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多个石决明IEC分离组分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结论:石决明除含有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成分外,还存在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其他高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离子交换色谱 蛋白 抗氧化
下载PDF
脑溢安颗粒对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
18
作者 肖岚 黎杏群 +1 位作者 谭晓文 李霞玲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7-49,56,共4页
目的 为探讨脑溢安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机制。 方法 对3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脑溢安颗粒 (脑溢安组)和西药(西药对照组)治疗,观察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动态变化。结... 目的 为探讨脑溢安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机制。 方法 对3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脑溢安颗粒 (脑溢安组)和西药(西药对照组)治疗,观察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西药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含量在发病第1d、第3d,第7d均较健康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在发病第1d达峰值,第14d已趋于恢复;脑溢安组患者血清IL-6含量在发病第1d,第3d与西药对照组相当,但第7d仍维持较高水平,第14d仍高于健康人对照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脑出血量越大或病情越重则IL-6水平越高,尤以病程第1d最明显。结论 提示脑溢安颗粒能有效地维持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含量的恒定表达,在脑出血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脑出血24h内患者血清IL-6产生水平可能预示最终的脑损伤程度,因此测定脑出血急性期血清IL-6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脑出血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溢安颗粒 平肝熄风 钩藤 石决明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技术的海洋中药药对“石决明-牡蛎”应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19
作者 庄培钧 郝二伟 +3 位作者 李泽宇 杜正彩 侯小涛 邓家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11-219,共9页
目的:对石决明-牡蛎的临床应用热点、发展趋势、配伍特点、应用规律及组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该药对临床用药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等多种现代文献数据库,检索含有石决明-牡蛎药对临床应用热点及现代临床处方,对药对... 目的:对石决明-牡蛎的临床应用热点、发展趋势、配伍特点、应用规律及组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该药对临床用药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等多种现代文献数据库,检索含有石决明-牡蛎药对临床应用热点及现代临床处方,对药对临床应用热点及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药物剂量等进行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等多种统计软件对石决明-牡蛎药对主治病症及配伍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可视化分析中共纳入90篇文献,该领域近几年发文逐渐下降,其中临床应用热点关键词为高血压、络虚生风、失眠等。临床处方共检索到80首,涉及121味中药,配伍用药频次分析表明应用频率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钩藤、天麻、龙骨、牛膝、白芍、菊花、黄芩、栀子、甘草、首乌藤。关联规则分析表明核心配伍主要有“钩藤-牛膝”“龙骨-地龙-川芎”等,并结合因子可靠性分析,得到的新药物组合为“天麻-首乌藤-杜仲-桑寄生-益母草”“牛膝-钩藤”“黄芩-甘草-珍珠-夏枯草”“龙骨-地龙-僵蚕”“菊花-川芎”“茯苓-石菖蒲”“白芍-栀子-茯神”。石决明-牡蛎药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的病证,其中高血压占40.00%、偏头痛占30.00%、眩晕占15.00%;该药对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病证时,主要的配伍药物分类为平肝息风药占19.86%、活血化瘀药占12.13%、安神药占10.08%。组方高频中药通过提高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下调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多途径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结论:通过对该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石决明-牡蛎药对临床应用多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多与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安神药为主进行配伍,目的在于在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同时,兼顾清热泻里、安定神智,增强该药对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药对 石决明-牡蛎 应用规律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石决明煅制温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承三 丘花花 +1 位作者 李莹莹 吕文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石决明的适宜煅制温度。方法:结合市场调查及传统经验对生品及300~850℃不同煅制品性状、得率、水煎液pH、浸出物含量、总钙及可溶性钙含量的比较分析和代表样品的X-Ray检测选择石决明的煅制温度。结果:总钙含量随加工温度提... 目的:探讨石决明的适宜煅制温度。方法:结合市场调查及传统经验对生品及300~850℃不同煅制品性状、得率、水煎液pH、浸出物含量、总钙及可溶性钙含量的比较分析和代表样品的X-Ray检测选择石决明的煅制温度。结果:总钙含量随加工温度提高而上升,可溶性钙也如此。结论:系统分析提示石决明以300℃左右煅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煅制 温度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