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燕》臆说
1
作者 刘树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8,11,共3页
《燕燕》到底是一首怎样的送别诗呢,诗中的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诗的主旨是什么,送别的情境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千百年来前贤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仲氏任只""寡人""燕燕"等文学符号的... 《燕燕》到底是一首怎样的送别诗呢,诗中的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诗的主旨是什么,送别的情境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千百年来前贤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仲氏任只""寡人""燕燕"等文学符号的诠释,运用了文献学、语法学、社会学、符号学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别诗 仲氏任只 寡人 燕燕
下载PDF
误读与漠视——《延平二王遗集》中“元之”考辨
2
作者 翟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29-35,共7页
《延平二王遗集》自发现以来即受到士林的珍视,关于作者之一的郑经从未被怀疑过。直到1994年朱鸿林在证明《东壁楼集》为郑经所作时,才认为"元之"名下十二首诗非郑经所作。自此之后,二十余年来除了黄腾德简单论述了一下该问题... 《延平二王遗集》自发现以来即受到士林的珍视,关于作者之一的郑经从未被怀疑过。直到1994年朱鸿林在证明《东壁楼集》为郑经所作时,才认为"元之"名下十二首诗非郑经所作。自此之后,二十余年来除了黄腾德简单论述了一下该问题,学界对此多持漠视态度,"元之"究竟为谁至今没有定论。实际上,郑经字或号"元之"的说法经不起严谨的考证,"贤之"才是其真实字号。结合《延平二王遗集》诗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考察,可知诗中所云"寡人"应该是明郑政权的精神象征宁靖王朱术桂。并且宁靖王朱术桂的生平经历与《延平二王遗集》诗中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也正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郑经 明郑政权 宁靖王朱术桂 《延平二王遗集》 元之 寡人
下载PDF
“寡人”词义观念考与“2+1”三重证据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胜利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631,640,共16页
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聚讼纷纭,迄无一是。今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基础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从地下、地上及古人词义观念上证明“寡人”不是谦称,而是“... 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聚讼纷纭,迄无一是。今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基础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从地下、地上及古人词义观念上证明“寡人”不是谦称,而是“独一无匹”的君侯尊称。基于此,文章进而提出:词义考证不仅限于语音、字形及注释家的成训,而且还要从古人的观念上来考察、研究和验证词义的来源、引申及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不同(或各种类型的)的义轨(语义关联的轨道),然后针对同一义轨上的不同形式进行“同律互证”,从而为语义系统找到“二义”同源或同根的理必原理、材料和根据,为理论训诂学和文献考据法,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人 二重证据法 同律互证 乾嘉理必
原文传递
“寡人是征(徵)”诂训辨
4
作者 杨清澄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对《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征(徵)”中“征(徵)”字的各种注释进行了较为广泛考察,通过对比品辨,认为训之为“责问”比较合于原意。
关键词 寡人是征(徵) 责问 假借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