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奥会背景下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东 周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32期91-94,共4页
吉林省是中国十大冰雪旅游景区之一,拥有着大量的优质冰雪资源,并在冬奥会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新道路。但是,由于冰雪健身意识,旅游消费水平,冰雪旅游宣传和指导训练人员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冰雪体育运动和旅游业的发展。因此... 吉林省是中国十大冰雪旅游景区之一,拥有着大量的优质冰雪资源,并在冬奥会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新道路。但是,由于冰雪健身意识,旅游消费水平,冰雪旅游宣传和指导训练人员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冰雪体育运动和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发展优势,在冬奥会背景下探究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的路径。以期通过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条,品牌宣传,技术培训的方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地理气候 配套设施 资源整合 品牌宣传 冰雪体育旅游产业
下载PDF
从岭南地理气候特征浅析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华生 崔健超 +3 位作者 詹晨光 杨志东 郭惠智 张顺聪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4期137-139,共3页
分析岭南地理气候特征及岭南人脾虚体质,探讨脾虚体质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系,以便从脾虚入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做到未病先防,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及思路。
关键词 岭南 地理气候 脾虚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3
作者 曹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的语言风格彰显,正是自然气候深刻影响文学风格的典型。从语言风格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地域化身份界定,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隐喻”方式所达成。“空间隐喻”是指这一作家群体将四川多雾气候的地理特性,以“空间隐喻”的方式“映射”到其作品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的地理学暗指。正是这种地理暗指,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才具有一个能被界定的同一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气候 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空间隐喻 风格暗指
下载PDF
梅花在山东的适应性及发展前景探析
4
作者 宋岐山 周建锡 宋保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4-77,共4页
参考有关梅花栽植的历史文献记载,讨论梅花栽培的历史演变过程,证明宋朝以前山东就有关于梅花的栽培历史记载。通过分析山东的地理气候特征,从温度、湿度、光照、春季回温速度、半岛南北两侧气候差异等制约梅花北移的生态因素,总结梅花... 参考有关梅花栽植的历史文献记载,讨论梅花栽培的历史演变过程,证明宋朝以前山东就有关于梅花的栽培历史记载。通过分析山东的地理气候特征,从温度、湿度、光照、春季回温速度、半岛南北两侧气候差异等制约梅花北移的生态因素,总结梅花在山东的最佳适生区域:山东气候曲线带东侧半岛与东南侧沿海地区。现在梅花在山东的种植和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梅园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园林工程为主。抓住历史机遇,在政策导向、南梅北移、气候变暖等有利因素影响下,提出梅花发展由点到面、先扩大梅树种植规模后开发应用的发展壮大路径。同时要增加梅花品种的多样性,发掘梅产品加工朝阳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梅花起源 山东园林 地理气候 发展 局限性
下载PDF
中国早期引种蓝花楹花期物候研究初报
5
作者 丘建煌 张国武 +4 位作者 杨丽梅 吕超群 张沛健 刘学锋 陈银霞 《桉树科技》 2022年第4期35-42,共8页
蓝花楹是以观蓝紫色花系而著称的高大乔木园林景观树种。为探讨蓝花楹的花期物候变化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该树种的适应性选择等生产实践,对早期引种栽培在中国8省区17个地区的蓝花楹进行连续多年花期物候观测,并结合其所处地理气候环境进... 蓝花楹是以观蓝紫色花系而著称的高大乔木园林景观树种。为探讨蓝花楹的花期物候变化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该树种的适应性选择等生产实践,对早期引种栽培在中国8省区17个地区的蓝花楹进行连续多年花期物候观测,并结合其所处地理气候环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花楹第一次开花花期为三月上旬至六月上旬,花期长普遍在30~75 d,盛花期长约15~45 d。栽植于不同地区的蓝花楹花期物候在开花时期、花期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开花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云南开远、蒙自、文山及四川西昌一带的蓝花楹较早进入盛花期,其中云南开远最早;四川成都、内江、宜宾一带,福建福州、江西等地的蓝花楹较晚进入盛花期,其中江西会昌最晚;盛花期开花效果以栽植在云南开远、蒙自、昆明、文山以及四川西昌等地区的蓝花楹表现最好,开花时叶片落尽。花期物候出现时间与经度、纬度均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花期及盛花期的持续时间与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期前积温、降雨量均呈负相关;不同年份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显著性一致,但程度略有差异。蓝花楹的花期物候体现了较明显的地理气候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楹 花期物候 地理气候
下载PDF
地理气候环境与鄂伦春族服饰 被引量:5
6
作者 丰收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7-118,共2页
本文通过研究鄂伦春族与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 ,提出地理、气候、环境是影响鄂伦春族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其影响下 ,鄂伦春族的服饰习俗逐渐形成 。
关键词 地理气候环境 鄂伦春族 服饰
下载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地理气候及蜜源种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忠献 《中国蜂业》 2014年第Z3期31-33,共3页
牡丹江市地处山区,地貌复杂,地形多样,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山区森林茂盛,全市共有林地面积244.3万hm2,森林覆盖率62.3%。树种有25科百余种,主要优质木材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水曲柳及椴树等。林区土... 牡丹江市地处山区,地貌复杂,地形多样,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山区森林茂盛,全市共有林地面积244.3万hm2,森林覆盖率62.3%。树种有25科百余种,主要优质木材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水曲柳及椴树等。林区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生有各种可开发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2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500余种,年贮量20余万t,主要品种有山参、细辛、刺五加、黄芪、杜鹃、五味子、桔梗及防风等。每年可产优质椴树蜜千吨以上。通过调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不同区域的气候,从而更细致的分辨出各种季节、各种植物的蜜源种类,为发展蜂蜜产业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气候 蜜源 种类 黑龙江牡丹江
下载PDF
天目山竹资源优势与地理环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雪林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9-12,共4页
本文通过天目山山区地貌形态、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对竹类资源的影响的分析研究,概要地说明了在竹类适生的地带性气候条件下,地域性因素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天目山丰富的竹资源,除了先人辛勤的培植,与地貌组合形态形... 本文通过天目山山区地貌形态、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对竹类资源的影响的分析研究,概要地说明了在竹类适生的地带性气候条件下,地域性因素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天目山丰富的竹资源,除了先人辛勤的培植,与地貌组合形态形成理想的地形气候;靠近海洋,季风气候带来的丰富雨水;人山岩发育的良好土壤基础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组合形态 资源 地理环境
下载PDF
不同产地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葛玉珍 梁惠凌 +2 位作者 蒋国秀 韦宇静 黄仕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7-575,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该研究以来源于海南、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10个产地降香黄檀的种子及在广西桂林培育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种子和幼...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该研究以来源于海南、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10个产地降香黄檀的种子及在广西桂林培育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种子和幼苗生长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存在较大变异,9个性状间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2.50%,变异系数范围在7.94%~18.89%,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高于种子性状的变异,说明种子性状的稳定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各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及年降水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而海拔、年均温度与年降雨量是影响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主要因子。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法,筛选出了3个在种子形态、幼苗生长和萌发情况等方面较好的家系,按综合得分排序分别为仙游产地、儋州产地、尖峰岭产地。研究结果可为降香黄檀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种子 幼苗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绿肥鼠茅自然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庆海 方茹 +4 位作者 黄旭波 秦玉川 王衍彬 刘本同 杨少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6-815,共10页
为研究绿肥植物鼠茅(Vulpia myuros)自然群落特征与物种组成,对浙江14个野生鼠茅研究样区的生境进行调查,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曲线估计等方法,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指数和鼠茅盖度与地理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 为研究绿肥植物鼠茅(Vulpia myuros)自然群落特征与物种组成,对浙江14个野生鼠茅研究样区的生境进行调查,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曲线估计等方法,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指数和鼠茅盖度与地理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鼠茅自然群落中共有植物49种,分属29科,常见的伴生种有禾本科假俭草、菊科一年蓬和一枝黄花、豆科鸡眼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在14个研究样区中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鼠茅盖度和重要值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多样性指数与多个土壤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土壤温度、土壤盐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曲线估计拟合呈现倒数模型、二次曲线模型和线性模型。鼠茅在群落中的盖度与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调查研究阐明了鼠茅的自然群落组成及其维持群落生态平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广绿肥鼠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茅 物种组成 伴生种 多样性指数 地理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下载PDF
果多水电站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魏徐良 徐仲平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果多水电站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特殊,使得其工程造价较低海拔地区类似水电站明显偏高。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对水电站的人工及机械施工效率、材料消耗量、人材机费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影响程度,其结论可供同类型工程参... 果多水电站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特殊,使得其工程造价较低海拔地区类似水电站明显偏高。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对水电站的人工及机械施工效率、材料消耗量、人材机费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影响程度,其结论可供同类型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气候特殊性 工程造价 影响分析 果多水电站
下载PDF
主要地理气候因子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乃燕 黄开顺 +2 位作者 覃毓 王东雪 曾雯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8-80,共3页
以广西的南宁、岑溪、柳州、龙胜等10处采样点的岑溪软枝油茶种质为材料,研究了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子对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区域的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除棕榈... 以广西的南宁、岑溪、柳州、龙胜等10处采样点的岑溪软枝油茶种质为材料,研究了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子对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区域的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除棕榈酸外,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相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影响较小,而对油酸和亚油酸的影响较大。其中,经度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而纬度、海拔高度显著影响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增加,油酸含量增高,亚油酸含量则降低。年均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油酸含量的下降,年均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油酸含量的积累,而低温或降雨量的增加则会导致亚油酸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气候因子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成 影响
下载PDF
梭梭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与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葆芳 张景波 +1 位作者 杨晓晖 江泽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8-35,共8页
对6个种源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的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并对这些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梭梭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 对6个种源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的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并对这些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梭梭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种子的果翅长度、种子千粒重、单株种子质量和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3-7.14 mm、2.21-3.75 g、2.49-53.17 g和24.45%-75.00%,幼苗株高、新生枝长度、幼苗地径和幼苗成活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67-56.67 cm、14.33-29.34 cm、4.04-8.06 mm和42.56%-84.45%。不同种源梭梭的种子及幼苗生长性状与地理分布有关;单株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幼苗成活率与经度极显著正相关,果翅长度、种子千粒重和幼苗株高与纬度极显著负相关,海拔仅与果翅长度有显著相关关系;单株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的直接影响因子为经度,果翅长度、种子千粒重和新生枝长度的直接影响因子为纬度。气候因子与种子性状紧密相关,而与幼苗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差,仅幼苗成活率与1月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1月气温对果翅长度、单株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新生枝长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年降雨量对地径的直接作用最大,相对湿度对幼苗成活率的直接作用最强。通过聚类分析将6个梭梭种源分为3类,其中内蒙古磴口种源为优良梭梭种源,新疆乌苏种源为较差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种源 种子性状 幼苗生长性状 地理和气候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物候期和生长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克彪 郭春秀 +2 位作者 张元恺 满多清 付贵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8,共8页
以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的6个种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对民勤地区各种源的物候期和生长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物候期和生长指标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 以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的6个种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对民勤地区各种源的物候期和生长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物候期和生长指标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宁夏银川种源的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和落叶末期较早,始花期、始果期和盛果期最早,盛花期最晚;青海格尔木种源的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和落叶末期较晚;新疆福海种源的始花期、始果期和盛果期最晚,盛花期最早;末花期和末果期在种源间仅相差1 d。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叶厚外,其他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宁夏银川种源的单株根蘖苗数最少、株高最矮、冠幅最小、单株活枝条质量最小,但枝条死亡率最高;青海格尔木种源的单株根蘖苗数较多,但叶长、叶宽和叶厚最小;新疆博乐种源的株高最高、冠幅最大、单株活枝条质量最大、叶长和叶宽最大,但枝条死亡率最低。青海格尔木和甘肃民勤种源的单株鲜果产量、百粒鲜果质量和干果中原花青素含量较高,而新疆博乐种源这3个指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盛花期和末果期外,黑果枸杞叶、花和果实物候期与年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展叶盛期与年均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展叶始期和盛花期与经度、盛果期和单株根蘖苗数与年均降水量、枝条死亡率与年均温以及干果中原花青素含量与海拔和年太阳总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的物候期和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年均温可影响黑果枸杞的物候期,而海拔和年太阳总辐射可影响其干果中原花青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种源 物候期 生长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的生长性状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毅 敖妍 +2 位作者 刘觉非 赵磊磊 张永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0,57,共8页
以内蒙古、河北和河南的7个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3 a对11个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其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明确影响文冠果生长... 以内蒙古、河北和河南的7个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3 a对11个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其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明确影响文冠果生长性状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供试7个文冠果群体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其中,地径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46.44%),叶形指数和叶密度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1.80%);而在群体内仅树高、地径、冠幅、第1轮活枝直径和叶面积存在极显著或显著(P<0.05)差异,其他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文冠果的各生长性状在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而在群体内则变异程度不一致,且不同群体间的地径和树高等生长性状不稳定,但与叶片相关的生长性状相对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纬度、经度和海拔与树高、地径、冠幅、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密度总体上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年均温、≥10℃年积温、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与树高、地径和冠幅等多数生长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纬度、经度和海拔增加不利于其树高和地径等7个生长性状的增长,而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适度增加有利于文冠果的生长。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10℃年积温是所有生长性状的直接作用因子,并且是树高、枝下高、分枝角度和叶形指数的最主要决策因子;冠幅和叶密度、地径和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第1轮活枝直径的最主要决策因子分别为经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无霜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生长性状呈现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且不同地理-气候因子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冠果的引种栽培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子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提高优良种源选择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长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 直接通径系数 决策系数
下载PDF
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物候期的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和结实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敖妍 张宁 +4 位作者 赵磊磊 张永明 由海德 刘金凤 张行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明确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物候期的地理变异规律,在文冠果的主要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河南省)选择6个样地,采用定株观测方法,于2012年对文冠果的物候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气候因子和结... 为明确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物候期的地理变异规律,在文冠果的主要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河南省)选择6个样地,采用定株观测方法,于2012年对文冠果的物候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气候因子和结实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供试6个样地中,文冠果的芽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展叶期、果速生期、果熟期、落果期、落叶期及总生长期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盛花期相差天数最多(40d),果速生期相差天数最少(26 d)。产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分布区南缘)的文冠果落叶期最晚,但其他各物候期均最早,总生长期最长(199 d);而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分布区北缘)的文冠果落叶期最早,但其他各物候期均最晚,总生长期最短(148 d)。从结实性状看,6个样地文冠果的座果率和单位投影面积种子质量差异均较大,而种子含油率差异不明显;其中,产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文冠果座果率和单位投影面积种子质量均最低。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大多数物候期间呈正相关,仅落叶期与其他物候期呈负相关;其中,除盛花期与果速生期无显著相关性外,花期的各物候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与果期的各物候期(果速生期、果熟期和落果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多数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仅落叶期与经度和纬度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总体上看,除落叶期外,文冠果各物候期与年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其他气候因子多数呈负相关;其中,除果速生期和落果期外,其他物候期与年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此外,仅总生长期与文冠果的座果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物候期与结实性状则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物候期呈现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且气温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物候期 结实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干旱胁迫环境中黄栌幼苗叶功能性状变异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金航 朱济友 +2 位作者 Catherine Mhae B.Jandug 赵凯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8,共11页
【目的】分析持续干旱胁迫环境中不同产地黄栌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差异,并探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模拟试验方法,选取来自5个产地的黄栌1年生幼苗作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CK,土壤田间持水... 【目的】分析持续干旱胁迫环境中不同产地黄栌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差异,并探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模拟试验方法,选取来自5个产地的黄栌1年生幼苗作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CK,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80%)、中度胁迫(M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5%~65%)和重度胁迫(S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35%~45%)3个土壤水分含量梯度,分析干旱胁迫、产地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分别研究产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TVD)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对幼苗叶功能性状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SS环境中,叶绿素含量(LChl)、叶相对含水量(RW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面积比例(LAR)分别比对照低17.61%(P <0.001)、3.71%(P <0.001)、10.89%(P=0.002)和17.22%(P=0.001),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组织密度(LD)分别比对照高9.04%(P <0.001)和14.52%(P=0.009)。(2)黄栌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干旱胁迫环境中具有增强的趋势。其中,SLA与LDMC和LD均呈极显著(P <0.01)的负相关关系,LDMC和LD之间具有极显著(P <0.01)的正相关关系,RWC与LChl(P <0.01)、SLA(P <0.01)和LAR(P <0.05)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干旱胁迫环境中不同产地叶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差异。MS处理时,SLA(P=0.002)、LChl(P=0.025)和LD(P=0.026)在产地间具有显著差异;SS处理时,LChl(P <0.001)、LAR(P <0.001)和RWC(P=0.005)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4)来自北京延庆区幼苗的叶功能性状平均变异程度(所有性状变异程度的平均值)最大,为17.57%,而来自山西运城绛县幼苗的最小,为6.97%。(5)经RDA筛选,最干燥月份降水量(DMP,P=0.002)、生长季月降水量平均差(GSPD,P=0.008)、最热月份的最高气温(WMT,P=0.016)和年平均降水量(ANP,P=0.036)对幼苗TVD影响显著。其中,DMP与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叶功能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干旱胁迫 产地
下载PDF
不同种植点忍冬生长性状的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玲娜 刘红燕 +1 位作者 李佳 张永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对产自山东、河南和河北3个主产区9个种植点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植株的12项生长性状指标(包括株高和冠径以及叶片、新生枝条和花蕾的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种植点忍冬植株生长性状的变异程度、忍冬生长性状间及其与... 对产自山东、河南和河北3个主产区9个种植点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植株的12项生长性状指标(包括株高和冠径以及叶片、新生枝条和花蕾的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种植点忍冬植株生长性状的变异程度、忍冬生长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9个种植点的忍冬植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忍冬植株的生长性状在3个主产区间以及同一种植点内和不同种植点间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株高、冠径、新生枝条的长度和直径以及着花节间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叶片和花蕾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忍冬植株的生长性状中,着花节间长度与新生枝条长度、花蕾干质量与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长度与新生枝条直径和叶片长宽比、株高与冠径、花蕾直径与花蕾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蕾干质量与新生枝条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在忍冬植株的各生长性状与种植点地理气候因子间,经度与叶片长宽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花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花蕾干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着花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花蕾干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与叶片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忍冬植株生长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为依据,可将9个忍冬种植点聚为2组,第1组包括河北广宗城关和巨鹿阎瞳、河南新密尖山和延津石婆固,第2组包括河北巨鹿堤村,河南封丘鲁岗,山东平邑郑城、平邑流峪和费县梁邱。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点忍冬植株的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经度与生长性状间有明显相关性,表明环境因素对忍冬植株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 生长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地理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俊岚 王华 谢国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运用气候统计学的基本原理 ,应用阿克苏地区 1 0个气象站 1 96 1~ 1 999年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对当地气温、降水和光照基本气候要素的影响 ,同时将阿克苏区域地形气候划分为四大类型。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地理因素 气候分布 气温 降水 光照 新疆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下载PDF
考虑地理气候因素影响的接触网综合载流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立军 张若鹏 +2 位作者 田铭兴 张慧英 王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58-1966,共9页
在接触网输电导线选型和负荷调度过程中接触网允许载流量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允许载流量的大小与接触网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接触网沿线的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阳有效入射角度等地理气候... 在接触网输电导线选型和负荷调度过程中接触网允许载流量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允许载流量的大小与接触网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接触网沿线的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阳有效入射角度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单根输电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接触网输电导线电流分配关系和接触网综合载流量的概念提出接触网综合载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接触网的动态增容方法,该方法通过接触网所处位置的地理气候参数动态计算接触网的载流能力。算例表明:输电导线及接触网载流量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相差较大;接触网设计过程中接触网综合载流量应根据接触网所处地区夏季气候参数进行计算;输电导线容量利用率可判断所选择输电导线的匹配程度;利用动态增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接触网载流能力。该研究成果对牵引网输电导线选型、负荷调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载流量 容量利用率 地理气候条件 动态增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