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82
1
作者 蔡庆华 唐涛 邓红兵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对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指出了当前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不足 ;认为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正常发挥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但少有将两者结合的综合研究 ,而这样的研究又是必要的 .水资源应明确包括... 对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指出了当前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不足 ;认为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正常发挥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但少有将两者结合的综合研究 ,而这样的研究又是必要的 .水资源应明确包括水量、水质、水能和水生生物四大要素 ,以此为基础 ,对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 ,并简要介绍其评价方法 .文章还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思路及其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景保 常疆 +2 位作者 李杨 周亮 喻小红 《热带地理》 2007年第4期311-316,共6页
以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为例,在明确河湖库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洞庭湖流域各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全流域河湖库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106.19亿元,约... 以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为例,在明确河湖库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洞庭湖流域各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全流域河湖库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106.19亿元,约占湖南省2004年GDP(5612.26亿元)的19.7%,其中,城镇和农村生活供水、工农业生产供水、水力发电、内陆航运等直接利用价值为415.698亿元;调洪、输沙、水资源贮存等间接利用价值为690.492亿元。可以认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湖南省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系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功能价值 河湖库塘 水生态系统 洞庭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供需平衡的北京地区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芬 孙然好 +1 位作者 杨丽蓉 陈利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胁迫和剧烈影响,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人类占用和胁迫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当量方法,计算了1998—2007年北京地区人类活动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占用当量,并结合水资源供给量评价了人... 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胁迫和剧烈影响,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人类占用和胁迫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当量方法,计算了1998—2007年北京地区人类活动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占用当量,并结合水资源供给量评价了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近10年人类活动的水当量超过其供给量的5~17倍;2)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水当量排序为:水环境净化>水资源供应>水生境维持>水安全调蓄;3)在时间序列上,水当量超过供给量的倍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999年的占用量超过其供给量的倍数最大.该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占用量远超过其可供给量,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占用,进而占用和影响其他地区的水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水当量 胁迫效应 北京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底栖动物监测及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萌 金小伟 +7 位作者 林晓龙 杜丽娜 崔永德 吴小平 孙红英 谢志才 王新华 王备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440-7453,共14页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水质监测指示生物之一。传统的底栖动物监测以形态学为基础,耗时费力,无法满足流域尺度大规模监测的需求。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方法,其与传统方法...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水质监测指示生物之一。传统的底栖动物监测以形态学为基础,耗时费力,无法满足流域尺度大规模监测的需求。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方法,其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在于采样方法简单、低成本、高灵敏度,不受生物样本和环境状况的影响,不依赖分类专家和鉴定资料,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多个类群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的物种鉴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方法、流程往往会产生差异较大的结果。鉴于此,着重分析总结了应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底栖动物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流程、分子标记选择、引物设计、PCR偏好性、参考数据库的完整性及相应的优化。并基于此探讨了提高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底栖动物监测效率和准确率的途径,以期为底栖动物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最后对该技术在底栖动物监测和水质评价中的最新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条形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条形码数据库 淡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然好 汲玉河 +2 位作者 尚林源 张海萍 陈利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9-516,共8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通过分析海河流域的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确定了一级二级分区的指标体系,一级分区指标包括地貌类型、径流深、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反映水资源供给功能的...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通过分析海河流域的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确定了一级二级分区的指标体系,一级分区指标包括地貌类型、径流深、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反映水资源供给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共划分了6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二级分区利用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空间异质性,反映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及水质净化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共划分了16个二级水生态功能区.最后,通过野外调查各个分区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生境差异性(水量、水质、河流生境、水生动植物等),对一级和二级分区结果进行了评价.分区结果能够为海河流域的水质目标管理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分区方法和指标体系也可以为国内其它类似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功能分区 水质 水资源 海河
原文传递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韫芬 蔡庆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 ,可由水体类型的复杂性 ,水体形成的复杂性 ,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复杂性和格局、过程的复杂性 ,流域影响的复杂性 ,人类干扰的复杂性等构成 .简要介绍了中国淡水生态学研究的某些进...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 ,可由水体类型的复杂性 ,水体形成的复杂性 ,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复杂性和格局、过程的复杂性 ,流域影响的复杂性 ,人类干扰的复杂性等构成 .简要介绍了中国淡水生态学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动态 ,并针对淡水生态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上暴发的相关研究作了介绍 ;结合国际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还探讨了淡水生态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淡水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RCC (rivercontinuumconcept河流连续统 )理论 ,以IBI (indexforbi oticintegrity生物完整性指数 )和IWI (indexofwatershedindicators)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scaling(尺度推绎 )与fractal(分形 ) ,生态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分析与异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杂性 淡水生态系统 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萌 尉婷婷 +3 位作者 史博洋 郝希阳 徐海根 孙红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0-490,共11页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点。目前, e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濒危和稀有动物的物种状态及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动态的监测等。本文从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领域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其在监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e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条形码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原文传递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价敌敌畏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亚莉 谢玉为 +3 位作者 张效伟 彭书传 陈天虎 王继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1-538,共8页
敌敌畏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杀虫剂,但其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至今研究较少。为了评价其生态风险,构建了淡水水生生物对敌敌畏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SSD模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 敌敌畏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杀虫剂,但其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至今研究较少。为了评价其生态风险,构建了淡水水生生物对敌敌畏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SSD模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不确定性;推导了敌敌畏对不同类别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the species)阈值;整理收集了我国重要流域水体中敌敌畏的环境浓度;结合SSD模型计算了对淡水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otentially affected fraction,PAF)。结果表明:1)不同模型的选择会影响HC5的结果,且Burr III模型拟合结果较好,推导的HC5值为0.37μg·L-1;2)无脊椎动物在敌敌畏低浓度范围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脊椎动物。甲壳类动物与昆虫和蜘蛛类相似,敏感度较高,鱼类则较低;3)应用Burr III模型构建SSD时,参数k值对HC5最为敏感,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得到HC5变化范围为0.05~40.57μg·L-1,均值为5.07μg·L-1;4)敌敌畏对我国淡水生态影响较小,PAF均低于1%,其中黄河和太湖流域敌敌畏的生态风险高于其他河流湖泊,珠江口和南海北部较低。上述研究结果为评价敌敌畏对全国不同水体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性分布
下载PDF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TOP-DOWN效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焕章 陈宜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淡水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类群可以对低营养级类群产生强烈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作下行(topdown)效应。本文对topdown的含义特别是鱼类所产生topdown效应的结果进行了阐述,提... 淡水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类群可以对低营养级类群产生强烈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作下行(topdown)效应。本文对topdown的含义特别是鱼类所产生topdown效应的结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topdown效应还表现在当原来生态系统中的高营养级类群缺少时,也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观点。最后,根据淡水生态系统topdown效应的特点,认为在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生态系统 TOPDOWN效应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美国鲥鱼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入侵风险(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艳菊 陈毅峰 +2 位作者 Cheryl A.GOUDIE Bill A.SIMCO 刘青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5-629,共5页
近年来美国鲥鱼已被引入到我国的上海和广东等地进行水产养殖。本实验报道了在纯淡水人工养殖条件下美国鲥鱼的繁殖和生长情况。人工养殖鲥鱼的生长速度接近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沿岸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而高于特拉华河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 近年来美国鲥鱼已被引入到我国的上海和广东等地进行水产养殖。本实验报道了在纯淡水人工养殖条件下美国鲥鱼的繁殖和生长情况。人工养殖鲥鱼的生长速度接近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沿岸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而高于特拉华河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人工养殖的2龄鲥鱼既可以在养殖池中自然产卵,也可以通过注射激素人工诱导产卵,其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17天内的存活率分别约15%、75%和54%。这一结果表明,尽管鲥鱼是在海水中进行繁殖的洄游性鱼类,但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淡水条件下同样可以正常生长,并达到性成熟和繁育后代,有可能在适宜的淡水水体中形成自我维持的种群。结合本实验结果和美国鲥鱼的其他生物学特性,本文认为美国鲥鱼在我国天然水体生态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的美国鲥鱼 水产养殖 淡水生态系统 生物学特性 入侵性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的赤水河枯水期水生态状况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爱民 陈明秀 李嗣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3-189,共7页
作者于枯水期对赤水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从种类、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探讨了赤水河水生态状况,结果表明:(1)指示种有32种,主要是寡污带指示种和β-中污带指示种;(2)优势种有26种(其中指示种6种),主要是硅藻,其他为隐藻、甲藻、蓝... 作者于枯水期对赤水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从种类、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探讨了赤水河水生态状况,结果表明:(1)指示种有32种,主要是寡污带指示种和β-中污带指示种;(2)优势种有26种(其中指示种6种),主要是硅藻,其他为隐藻、甲藻、蓝藻和绿藻。优势种之间的优势度相差不大,无绝对优势种;(3)群落结构优良。浮游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7门42属122种;现存量较低,丰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64×104cells/L、0.126 mg/L;多样性指数H’、J和硅藻商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38、0.91和0.066。分析认为,浮游植物种类、种群和群落对外界干扰的响应不一样,该次枯水期浮游植物受到的影响仅限于种类和种群水平,群落结构尚未受到影响。与赤水河其他时期相比,赤水河枯水期水生态状况良好,比汉江中下游枯水期、三峡水库长江干流枯水期和安徽太平湖水库的水生态状况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指示种 种群 群落结构 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龚小杰 袁兴中 +3 位作者 刘婷婷 孔维苇 刘欢 王晓锋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509,共14页
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本研究基于目前水生植物与... 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本研究基于目前水生植物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水生植物分布区可能是温室气体排放热点;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的多样性增加了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对监测和估算方法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1)机械作用,包括气体传输通道作用和浮叶植物的滞留作用;2)水生植物光合/呼吸作用参与水体碳循环,同时水生植物凋落物分解为水体代谢提供新鲜碳、氮源,提高温室气体产生速率;3)改变根际厌氧环境,影响根际CH4和N2O产生与排放;4)水生植物群落改变水体生态因子分配格局,影响水体异养代谢等。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开展不同尺度或不同生境条件下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和生长代谢等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并从水生植物群落尺度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模型,优化监测方法与估算模型,为推进我国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淡水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承德武烈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彩莲 尹军 +2 位作者 张诚 秦天玲 李立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1-95,共5页
以武烈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为例,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武烈河流域各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全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50.32亿元,约占承德市2008年GDP(551.60)的9.12%。其中,渔业产品... 以武烈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为例,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武烈河流域各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全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50.32亿元,约占承德市2008年GDP(551.60)的9.12%。其中,渔业产品、城镇和农村生活供水、工农业生产供水、水电蓄能等提供产品功能价值为3.15亿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质净化等调节功能价值为31.27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支持功能2.5亿元,文化功能13.4亿元。可以认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承德市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系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武烈河流域 提供产品功能 调节功能 支持功能 文化功能
下载PDF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生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俊韬 张依章 +4 位作者 张远 张孟衡 孟伟 夏瑞 李梦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990,共10页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水体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并对诸多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破坏水系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1)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将引起水文、底质、生境改变等物理响应,以及水体营养盐、细菌、有毒有害物含量、溶解氧变化等...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水体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并对诸多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破坏水系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1)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将引起水文、底质、生境改变等物理响应,以及水体营养盐、细菌、有毒有害物含量、溶解氧变化等化学响应,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研究物理和化学响应的重要工具;(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表现为水生生物与自然用地类型呈正相关,而与农业用地、城镇用地呈负相关,并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统计学分析是主要的研究方法;(3)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水文过程下造成河段尺度上的外源物质输入、水文条件、底质结构等物理化学因子变化,是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直接原因.存在主要问题:(1)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关系机制尚不明晰;(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是通过物理响应、化学响应来间接作用的,但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十分复杂;(3)水生生物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和适用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未来研究应关注流域水文过程驱动下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由此带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域水文规律总结和参数率定,构建符合流域特征的参数数据库,并着力构建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核心的流域山水林田湖系统综合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生态系统 水生生物 分布式水文模型 模拟
下载PDF
温度和营养盐水平对淡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祯 何聃 任丽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0-600,共11页
为研究温度与水体营养条件对淡水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进行室内模拟实验,设立了15℃、25℃和35℃三种温度处理和添加营养盐、未添加营养盐两种营养处理,总计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计3个重复.实验结束后测定了环境因子、植物生物量、浮... 为研究温度与水体营养条件对淡水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进行室内模拟实验,设立了15℃、25℃和35℃三种温度处理和添加营养盐、未添加营养盐两种营养处理,总计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计3个重复.实验结束后测定了环境因子、植物生物量、浮游细菌群落丰度和结构.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和营养盐条件下,环境中的DO、pH、NO-3-N、NO-2-N以及植物生物量(主要为丝状绿藻,FGA)都存在明显差异.水体温度增加及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均促进了FGA的生长,FGA的增殖明显去除了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使高温和添加营养盐处理组中浮游细菌丰度差异很小.在15℃不添加营养盐处理中,因FGA的生物量最小,其营养盐浓度明显比其他处理组高,因此,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也与其他处理组显著不同,并且这种差异随处理间温度差异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温度和营养盐作为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与水体系统中植物的生长、浮游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复杂而紧密的相互作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和营养盐的添加不仅能直接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的结构,还可以通过丝状绿藻的生长间接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温度 营养盐浓度 淡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道法自然的启示——兼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准则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哲仁 张晶 赵进勇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9期12-15,18,共5页
通过对老子"道法自然"理论内涵的阐述,指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是"道法自然"的核心内容。在分析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违背了自然规... 通过对老子"道法自然"理论内涵的阐述,指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是"道法自然"的核心内容。在分析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的恶果。在分析总结淡水生态系统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强调了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法自然 生态危机 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多营养层级淡水生态系统构建对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政 汤春宇 +3 位作者 邵留 陈嗣威 张晟曼 何培民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5-585,共11页
微生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密切相关。在室内设置5个试验组,种植常绿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同时引入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鲫(Carassius auratus... 微生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密切相关。在室内设置5个试验组,种植常绿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同时引入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鲫(Carassius auratus)来模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结构。通过构建多营养层级淡水生态系统,探究了不同水生生物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几种淡水生态系统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螺、蚌、鱼的存在极大地减少了水体中蓝细菌门的数量,能够有效控制蓝细菌过度繁殖。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在草、草-螺-蚌组中较高,而在草-螺、草-螺-蚌-鱼组中较低。冗余分析(RDA)表明,各系统间微生物群落丰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水生生物的引入和溶解氧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直接因素,而营养盐浓度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水生生物与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间接因素。综上,多营养层级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可以改善水质,也可以提高水体中细菌的多样性,改变水体中细菌的群落结构,使之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营养层级 淡水生态系统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生物共现网络原理及其在淡水生态系统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凌琳 陈芷凡 +4 位作者 郭佳 佟立辉 任丽娟 韩博平 吴庆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5-1787,I0001,I0002,共25页
快速有效的生物监测指标对于评估、保护、管理和恢复淡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传统评估方法主要利用指示生物或类群的出现率和多度信息,但是忽略了水体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这些相互作... 快速有效的生物监测指标对于评估、保护、管理和恢复淡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传统评估方法主要利用指示生物或类群的出现率和多度信息,但是忽略了水体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这些相互作用对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着深刻影响.生物共现网络是群落水平物种互作的结构模型,通过物种在群落出现及丰度数据,描述了物种间潜在的相互作用、群落的基本结构,反映群落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特性.生物共现网络展示了淡水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拓扑结构特性可与特定的生态系统状态相关联,能够揭示生态系统的组织规律及其功能,可作为早期的、灵敏的生物指标,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评估淡水生态系统状态和稳定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现性网络 生物群落 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监测与评估
下载PDF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方法综述
19
作者 沈伟 陈桥 张翔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3期72-77,81,共7页
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水环境管理也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目标管理发展。在我国现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中,水生生物仍处于前期研究和试点阶段,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支撑,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水环境管理也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目标管理发展。在我国现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中,水生生物仍处于前期研究和试点阶段,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支撑,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突出的短板。选取水生态监测中典型的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对象,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及工作报告等,从静水、流水生态系统出发,分别从底栖动物的采样点布设、采样频次、采样工具及采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与总结,为国内制定相关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淡水生态系统 采样方法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我国水生生物的二甲苯基准阈值探讨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婷婷 郑欣 +1 位作者 闫振广 刘征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搜集筛选了二甲苯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物种涵盖了昆虫类、甲壳动物类、鱼类、两栖动物类、环节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轮虫类和浮游植物类。数据分析表明,甲壳类生物对二甲苯最为敏感。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二甲苯... 搜集筛选了二甲苯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物种涵盖了昆虫类、甲壳动物类、鱼类、两栖动物类、环节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轮虫类和浮游植物类。数据分析表明,甲壳类生物对二甲苯最为敏感。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二甲苯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二甲苯急性基准域值为1.41 mg·L-1,慢性基准为0.57 mg·L-1。基于获得的二甲苯基准值对我国部分流域二甲苯的暴露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二甲苯并未对这些水体中的水生生物造成潜在风险。本研究将为二甲苯水质标准的制修订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二甲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