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03
1
作者 赵其国 滕应 黄国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和载体。近年来,在中国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耕地资源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高强度利用和长期高负荷运转使耕地得不到休养生息,耕地地力严重透支,耕地质量退化、耕地污染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和载体。近年来,在中国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耕地资源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高强度利用和长期高负荷运转使耕地得不到休养生息,耕地地力严重透支,耕地质量退化、耕地污染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探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实现途径,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在剖析国内外耕地轮作休耕实践与发展的基础上,战略性地提出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研究重点和目标,包括调研中国重点关注区域适于轮作休耕的耕地资源现状与区划,探讨重点关注区域耕地实施轮作休耕的技术路径、建立重点区域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体制机制等。为实现"十三五"国家农业转型发展,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咨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轮作休耕 技术模式 体制机制 试点工作
下载PDF
江苏省人口、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叶忱 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3,共3页
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多元回归模型 ,对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投资增加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变化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提出了促进江苏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耕地资源 江苏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近5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27
3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海鹰 阿布拉江.苏来曼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利用 195 0~ 2 0 0 0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 5 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近 5 0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面积经历了 3个增长期和 2个减少期的变... 利用 195 0~ 2 0 0 0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 5 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近 5 0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面积经历了 3个增长期和 2个减少期的变化。经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5次大的政策变动 ,耕地需求增加与非农业部门占用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沙化、盐渍化等问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耕地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静宇 袁希平 甘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利用GIS技术,结合传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针对寻甸县耕地资源现状,综合分析影响耕地地力的各种因素,包括养分状况、土壤理化性状、成土母质、灌溉条件等,对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的... 研究利用GIS技术,结合传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针对寻甸县耕地资源现状,综合分析影响耕地地力的各种因素,包括养分状况、土壤理化性状、成土母质、灌溉条件等,对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耕地资源基础信息库的建立,评价单元的划分,参评因素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重点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模型进行了论述;并总结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时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耕地资源 耕地地力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利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4个基本特征 ,指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耕地资源 ,针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 耕地资源 对策
下载PDF
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利根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
分析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的形式持续性、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4个特征,并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特征 对策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快速城镇化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何亮 李伟峰 +1 位作者 田淑芳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782-7789,共8页
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对耕地资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土地快速城镇化对耕地的大量侵占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近些年长江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系... 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对耕地资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土地快速城镇化对耕地的大量侵占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近些年长江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基于中分遥感数据,将覆盖长江经济带与长江流域范围的15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目标,从自然区位(上、中、下游)与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2000—2015年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长江流域及长江经济带人工表面增加56.80%,耕地减少17.09%。其中,下游人工表面增加幅度最为明显,耕地减少也是最多的;(2)随着时间推移,长江流域及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耕地的压力逐渐减弱,十五年间人工表面增长率从2733.75 km^2/a提高至2985.87 km^2/a,而耕地减少的速度从4439.94 km^2/a降低到3940.91 km^2/a,并且有大量旱田向水田转变;(3)位于不同流域且规模不同的城市,其人工表面的增加幅度以及对耕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长江下游的中等城市人工表面15年间增加最多(增幅385.88%),同时耕地也损失最多;中游的大城市的人工表面增速最快,而上游则是巨大型城市,这种现象说明长江流域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长江流域及经济带未来城市优化布局不仅要充分考虑耕地保护问题,还要均衡不同规模城市的扩张速度,以及进一步提高开发用地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耕地资源
下载PDF
河北省耕地资源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力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萍果 赵建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99,共5页
根据河北省1995-2005年耕地变化统计数据,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耕地资源和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a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经历了"缓慢减少... 根据河北省1995-2005年耕地变化统计数据,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耕地资源和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a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经历了"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均呈现总体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平原区耕地减少最多,占37.80%;丘陵山区耕地减少面积占26.09%。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粮食安全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加强耕地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控制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保持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动态平衡,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时空格局演变 主成分分析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商洛山区耕地资源状况分析及保护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晓虎 张晓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82,94,共6页
从商洛山区地形、土壤因素,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耕地利用现状,耕地需求量预测,耕地质量状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商洛山区耕地资源状况。结合地区实际提出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建立... 从商洛山区地形、土壤因素,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耕地利用现状,耕地需求量预测,耕地质量状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商洛山区耕地资源状况。结合地区实际提出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依靠经济调节措施和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洛山区 耕地资源 状况分析 保护
下载PDF
中国耕地资源严重失衡与摆脱困境之途径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可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0-94,共5页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渍)化、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根据中国耕地严重失衡的现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环境 平衡对策
下载PDF
川中丘陵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兆福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通过分析川中丘陵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川中丘陵
下载PDF
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探讨——兼论耕地资源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新波 孙习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6期98-101,共4页
文章在重新界定耕地内涵的基础上,联系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经济、生态和保障社会稳定与粮食安全等功能,从系统角度界定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6个特征。文章还根据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原理,... 文章在重新界定耕地内涵的基础上,联系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经济、生态和保障社会稳定与粮食安全等功能,从系统角度界定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6个特征。文章还根据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原理,从价值属性上明确耕地资源具有劳动产品和劳动客体的两重属性,提出了耕地产品价值个量、耕地资源总价值量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耕地价值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雅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1,154,共4页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资源保护
下载PDF
河北省近30年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华宾 张俊梅 +1 位作者 许皞 门明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127,共4页
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研究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河北省近3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选取GDP、耕地面积为指标对1978-2004年间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 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研究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河北省近3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选取GDP、耕地面积为指标对1978-2004年间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利用耕地面积变化与GDP增长的对数相关关系式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等量GDP所占用的耕地面积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①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呈对数递减趋势,两者的拟合系数很高,证明用对数递减模型方程预测耕地面积随GDP增长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可行性;②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等量GDP所占用的耕地面积不同。当GDP分别达到2000~4000亿元、4000~6000亿元、6000~8000亿元阶段时,GDP每增加2000亿元所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3.85×104hm2、2.25×104hm2、1.60×10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GDP 河北省
下载PDF
灰色模型GM(1,1)在益阳市耕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丽敏 周新地 黄长军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湖南省益阳市2000~2006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了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益阳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益阳市耕地数量变化规律... 以湖南省益阳市2000~2006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了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益阳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益阳市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即益阳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益阳市 耕地资源
下载PDF
广东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国义 钟继洪 +1 位作者 林美莹 林幸青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在总结广东省耕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10年广东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广东耕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以及2010年耕地的发展规模和粮食生产力。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广东人口突破8300万人的可能性较大;届时人均消... 在总结广东省耕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10年广东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广东耕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以及2010年耕地的发展规模和粮食生产力。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广东人口突破8300万人的可能性较大;届时人均消费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广东粮食自给率为70%时,将会出现耕地承载力严重超载。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人口承载力 广东 土地资源开发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变动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1 位作者 张飞 李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5-240,共6页
研究城市化和耕地资源的协调问题,对于适度城市化战略制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应用协整理论判定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资源变动数据的平稳性,进而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构建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协调度模型,基于《湖北省... 研究城市化和耕地资源的协调问题,对于适度城市化战略制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应用协整理论判定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资源变动数据的平稳性,进而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构建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协调度模型,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1978—2002)数据对湖北省城市化与耕地变动类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资源变动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时段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变动协调度大部分年代协调度小于0.7,且表现出明显阶段性特点;大部分年份湖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现调和型、基本调和型、勉强调和型3种类型。这意味着所研究时段湖北省城市化和耕地变动之间存在不协调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实现城市化和耕地资源协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资源 协调度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增峰 朱新帅 +2 位作者 黄克龙 曹天邦 王博宇 《资源与产业》 2019年第4期51-59,共9页
通过梳理耕地资源价值关系并构建价值体系,探讨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核算方法,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内涵、价值主体及价值关系影响耕地资源价值核算,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经济价值... 通过梳理耕地资源价值关系并构建价值体系,探讨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核算方法,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内涵、价值主体及价值关系影响耕地资源价值核算,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盐城市耕地资源价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耕地自然条件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有密切关系,且各类价值呈现出不同空间布局,耕地经济价值空间分布上呈倒“U”型,社会价值表现出两极分化,生态价值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盐城市耕地资源价值中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所占比例达到90%,耕地平均单位总价值为238万元/hm^2。耕地资源价值核算可为征地补偿及耕地占补平衡提供参考,且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耕地产能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生态价值 盐城市
下载PDF
农地资源不同价值属性的产权结构设计实证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生态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而社会价值属性包括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及其他社会功能价值。本文针对农地资源不同的价值属性进行了产...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生态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而社会价值属性包括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及其他社会功能价值。本文针对农地资源不同的价值属性进行了产权结构设计,经济价值属性对应于农地农用产权,社会保障功能价值对应的是农地发展权,其他的价值属性构成了农地的公共产权。通过建立农地资源不同形态的价值属性与产权、价格之间的关系框架,为农地产权价格的衡量提供了依据。江都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农地发展权价格和公共产权价格在农地完全价格中的比重高达81.85%,其中,发展权价格的比重最大,达到63.02%,是农用产权价格的3.47倍;而公共产权价格的比重也达到18.83%,高出农用产权价格4%。在征地过程中如果考虑农地发展权和公共产权,并将其权益分配给农民,那么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可以增加4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资源 价值属性 产权结构 农民土地财产
下载PDF
山区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及其对策措施体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一梅 杨子生 +1 位作者 赵乔贵 杨咙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5-1349,共5页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可以确定为500万~510万hm^2,其中500万hm^2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并构建云南坚守500万hm^2耕地“红线”的对策与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安全 耕地红线 对策措施体系 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