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7期204-205,共2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探讨观赛礼仪及奥林匹克精神问题,分析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的现状,提出提高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的重要性。通过逻辑推理法分析目前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道德教育、体育审美...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探讨观赛礼仪及奥林匹克精神问题,分析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的现状,提出提高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的重要性。通过逻辑推理法分析目前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道德教育、体育审美教育、舆论导向等方面来约束和引导现场观众的观赛礼仪。最后提出建立与中国文化和环境相适应的观赛礼仪,源于西方的体育项目要融入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使之具备中国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赛礼仪 奥林匹克精神 现场观众
下载PDF
论郑庄公的礼治精神——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为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成宝 王兆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79-180,183,共3页
评价郑庄公之性格及行事,须将其置于春秋时期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中考量。郑庄公与共叔段政治权力斗争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与礼治精神。郑庄公的礼治主义对郑国的政治文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左传 郑庄公 道德意识 礼治精神 政治影响
下载PDF
略论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内涵具有独特的宗教精神,在当代,需要认真思考以清明节为标志的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和传统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因此,不应淡化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而是应该强化这个节日,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宗教精神来涵养现代中国人的...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内涵具有独特的宗教精神,在当代,需要认真思考以清明节为标志的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和传统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因此,不应淡化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而是应该强化这个节日,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宗教精神来涵养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祭祀礼仪 宗教精神 分析
下载PDF
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补论
4
作者 黄益飞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84-88,95,共6页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是周穆王制礼的重要金文依据,笔者曾就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进行过详细考证。本文就前论未及者略作补证,所补论者有如下几项:其一,霸伯盂铭所记朝聘礼第二日伯老摈传王命之后,...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是周穆王制礼的重要金文依据,笔者曾就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进行过详细考证。本文就前论未及者略作补证,所补论者有如下几项:其一,霸伯盂铭所记朝聘礼第二日伯老摈传王命之后,行享聘之礼时言“遣宾”与首日行礼之时所言“延宾”有所区别,第二日正礼伯老代天子行事,“遣宾”强调伯老身份尊贵、霸伯身份相对较低,与《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遣宾就主人”所陈礼义相类。其二,霸伯盂铭两度赠贿玉(命圭)皆言“原贿”,“原贿”强调赠贿玉(命圭)之时谨敬的仪容,可与《仪礼·聘礼·记》《论语·乡党篇》所记执圭之容对读。其三,霸伯盂铭文所记首日之礼与《仪礼·聘礼》的私觌之礼更为接近,翌日正礼参用《仪礼·觐礼》和《仪礼·聘礼》二礼的礼程,这种礼程安排,既符合伯老摈传天子之命、申明君臣之义,又顾及了伯老、霸伯的宾主情谊,反映了周人周顾大义和人情的礼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伯盂 铭文 聘礼 礼制精神
下载PDF
生命礼仪的过渡意义及精神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1-38,共8页
个体生命礼仪的文化链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礼仪构成人本身的民俗性格,并且与社会、集体发生密切关系,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社会资质的担当。生命礼仪是各个族群对待个体生命累积的各个族群的本土文化知识和文化记忆。文化... 个体生命礼仪的文化链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礼仪构成人本身的民俗性格,并且与社会、集体发生密切关系,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社会资质的担当。生命礼仪是各个族群对待个体生命累积的各个族群的本土文化知识和文化记忆。文化的人和社会的人在透射个体生命的时候,建立了对个体生命过渡时期的仪式行为。世代传承的集体行为具有象征性、神圣性、场域性等特征,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礼仪 过渡 精神 价值
下载PDF
“王者不臣”:礼制精神制约下的汉代君臣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姬丽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王者不臣”是汉代的经学义理。汉儒认为,良好健康的君臣关系应该是相对性、伦理性的关系,而非隶属性、功利性的关系。“不臣”理念的形成,既有儒家对周朝礼制观念的继承与发扬,也有儒家对秦朝法制理念的批判与反思。两汉时期,汉儒致... “王者不臣”是汉代的经学义理。汉儒认为,良好健康的君臣关系应该是相对性、伦理性的关系,而非隶属性、功利性的关系。“不臣”理念的形成,既有儒家对周朝礼制观念的继承与发扬,也有儒家对秦朝法制理念的批判与反思。两汉时期,汉儒致力于建立一种礼制型的君臣秩序,改革“君尊臣卑”式的君臣关系。“不臣之礼”在汉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政治实践,深刻影响了皇权政治下的政治生态与施政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者不臣” “不臣之礼” 君臣关系 礼制精神 汉代
下载PDF
中国古典礼制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性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鼎盛于西周、汉唐,以儒家为表率的中国古典礼教秩序,以《仪礼》乡邦典礼规制为"乡饮酒礼"的独特礼俗形式,以及以选贤贡士、储才登用为人才制度的合理安排,皆有效唤起了参与者的道德期待,营造古典中国的道德氛围,促使乡邦少年... 鼎盛于西周、汉唐,以儒家为表率的中国古典礼教秩序,以《仪礼》乡邦典礼规制为"乡饮酒礼"的独特礼俗形式,以及以选贤贡士、储才登用为人才制度的合理安排,皆有效唤起了参与者的道德期待,营造古典中国的道德氛围,促使乡邦少年、士子、百姓等以道德操守的提升、道德人格的养成为报效国家之资,具有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意义。儒家礼制围绕"六德、六行、六艺"等道德培育的教化内容与方法,建构起青年士子、乡邦百姓以道德、学问为立身之本的古典道德教化体系,具有唤醒道德意识、凝聚国族精神、安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巨大人文作用,是中国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资借鉴的途径之一。本文拟从《仪礼》、《周礼》以及《礼记》所载几个古典制度性层面,考察儒家建构中国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人文努力,对当代中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美德重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周礼 道德建构 道德期待 文化精神
下载PDF
《尚书·顾命》中的“过渡礼仪”研究
8
作者 吴帆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0-35,127,共7页
《尚书·顾命》“葬礼-嗣位”仪式在空间上包含先王尸体、随葬物品的方位变化与新君嗣位的移动轨迹,地理位置的改变乃群臣对新旧君王身份转变接受过程的演变。在时间上成、康二王各自脱离原来的世界,通过“过渡礼仪”重新聚合到新... 《尚书·顾命》“葬礼-嗣位”仪式在空间上包含先王尸体、随葬物品的方位变化与新君嗣位的移动轨迹,地理位置的改变乃群臣对新旧君王身份转变接受过程的演变。在时间上成、康二王各自脱离原来的世界,通过“过渡礼仪”重新聚合到新身份的归属地:成王变为祖先,进入祖庙祭祀系统;康王掌握国家权力,国家政治结构恢复正常。其“过渡礼仪”的举行,强化了民众对君主的身份认同并为后世提供了权威的法典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顾命》 过渡礼仪 礼制精神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礼文化与“尚礼”精神的内涵及其他——中西文化精神论纲之二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克臣 黄丽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1-90,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礼乐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只能用"尚礼"精神来概括。礼既是现实关系,又是原理、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周公与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代表人物。尚礼精神对现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解决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三大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礼乐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只能用"尚礼"精神来概括。礼既是现实关系,又是原理、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周公与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代表人物。尚礼精神对现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解决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三大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 礼文化 “尚礼”精神
下载PDF
尚礼精神与中国农民起义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中西文化精神论纲之三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丽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8-94,108,共8页
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爆发频繁,其"替天行道"的主张实则来自儒家知识分子经世治国、辅国安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理想,与中国士阶层"志于道"的精神紧密... 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爆发频繁,其"替天行道"的主张实则来自儒家知识分子经世治国、辅国安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理想,与中国士阶层"志于道"的精神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尚礼精神 农民起义 中国知识分子
下载PDF
试论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的异同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0-92,共3页
中国的茶艺,十分重视表演时的艺术性。茶艺表演不但是华美的视觉盛宴,也是对每一位饮茶者的心灵进行的一场圣洁的洗礼。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艺,但又不同于中国茶艺。在一般的饮茶者看来,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然而只要细细... 中国的茶艺,十分重视表演时的艺术性。茶艺表演不但是华美的视觉盛宴,也是对每一位饮茶者的心灵进行的一场圣洁的洗礼。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艺,但又不同于中国茶艺。在一般的饮茶者看来,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然而只要细细品味的话,会发现茶器、茶汤、茶史、茶礼、茶室等各个方面,都各不相同,各有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具 饮茶礼仪 茶道精神
下载PDF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讨——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礼仪课程为例
12
作者 吴美媛 杨丽 +1 位作者 王欧阳 杨如会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做好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礼仪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把以“柯柯牙精神”为主的阿克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模... 做好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礼仪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把以“柯柯牙精神”为主的阿克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中,以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学习效果,并梳理项目实施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本地文化思政内容更为关注,表现为本地就业意向、本地经济文化熟知度和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但学生对当地的时事新闻、经济和文化关注度相对较低。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对当地经济文化认知度和促进在当地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护理礼仪课程 “柯柯牙精神” 阿克苏地域文化
下载PDF
“尚礼”精神与中国现代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精神论纲之四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丽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6-103,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深受"尚礼"精神的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实质上是中国传统的"尚道"——"尚礼"精神的胜利。新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自身、对农民的态度、对知识分子...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深受"尚礼"精神的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实质上是中国传统的"尚道"——"尚礼"精神的胜利。新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自身、对农民的态度、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文化处在文化转型、文化激变之际,中国保持文化自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显得尤为迫切。恢复"尚礼"精神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礼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契丹柴册礼的仪式构建与精神旨趣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月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14,共6页
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的权力交替是柴册仪产生的契机。10世纪初,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掌握政权仍然利用了柴册仪式的神秘力量。辽朝建立之后,经过太祖、太宗时期的丰富与改造,契丹柴册礼的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其意也由原本的部族精神信仰转变为... 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的权力交替是柴册仪产生的契机。10世纪初,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掌握政权仍然利用了柴册仪式的神秘力量。辽朝建立之后,经过太祖、太宗时期的丰富与改造,契丹柴册礼的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其意也由原本的部族精神信仰转变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并在辽朝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原传统礼制相结合。作为国家政治礼仪的重要环节,柴册最终演变为一种既带有契丹民族文化内涵又具国家政治意义的综合性仪式,仪式行为上呈现出番汉掺杂的文化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柴册礼 仪式 精神
下载PDF
传统“孝”的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爱国精神教育的传承与嬗变
15
作者 王圣杰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02-103,共2页
"孝"是道德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国粹。考察"孝"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线索,阐明其基本内涵,发掘其当代教育价值,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特别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通过传统道德的爱国... "孝"是道德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国粹。考察"孝"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线索,阐明其基本内涵,发掘其当代教育价值,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特别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通过传统道德的爱国思想的熏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礼嬗变 大学生 爱国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