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卫平 段丹青 陈松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0-582,共3页
针对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指标体系;对于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因素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模型,... 针对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指标体系;对于影响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因素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模型,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计划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编制计划 模糊数学
下载PDF
地方性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牟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38,共7页
【目的】如何提升生源质量是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提升生源质量,首先要研究影响生源质量的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以地方性师范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选取指标,... 【目的】如何提升生源质量是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提升生源质量,首先要研究影响生源质量的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以地方性师范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选取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 867位地方性师范院校学生和19位专家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生源质量影响因素指标权重,构建地方性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结论】研究分析发现影响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生源地和地方性师范院校3个方面及各占权重,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制定提升生源质量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师范院校 生源质量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法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我国化工工程师需求、现状与本科化工类专业招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晓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文章围绕石油和化工行业六大关键领域,分析了我国化工工程师的需求情况,并对我国化工工程师群体数量进行了统计;在明确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我国本科化工类专业招生情况(即人才供给)进行了分析,建立招生指数模型,梳理了我国化工类专业历... 文章围绕石油和化工行业六大关键领域,分析了我国化工工程师的需求情况,并对我国化工工程师群体数量进行了统计;在明确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我国本科化工类专业招生情况(即人才供给)进行了分析,建立招生指数模型,梳理了我国化工类专业历年人才供给情况;在分析人才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化工类专业招生、加强人才供给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类专业 招生指数 化工工程师 紧缺领域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式的审视与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梁传杰 王润东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0,I0006,I0007,共11页
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式可划分为条件性资源要素主导模式、激励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和稳定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现行模式缺少对导师内部要素的关注,缺失对社会需求外部要素的考量,缺乏对导学方式的关联,欠缺对教育资源配置... 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式可划分为条件性资源要素主导模式、激励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和稳定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现行模式缺少对导师内部要素的关注,缺失对社会需求外部要素的考量,缺乏对导学方式的关联,欠缺对教育资源配置特殊性的认知等共性问题。需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以人为本、稳定和谐"为价值取向,兼顾供需双侧,将社会需求纳入指标体系;关注系统质量,将导学方式融入指标测算;明晰要素类型,构建合理因果分配模型;加大规模权重,保证改革稳定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指标 分配模式 研究生招生 教育资源 研究生质量
下载PDF
基于冰山模型的交叉学科博士生招生科学性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冠云 梁伟 +1 位作者 卢铮松 陈涛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07-514,共8页
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交叉学科具备需求导向性、体系重组性、发展前沿性以及产教融合性四个方面特征,文章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胜任”概念,基于... 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交叉学科具备需求导向性、体系重组性、发展前沿性以及产教融合性四个方面特征,文章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胜任”概念,基于冰山模型阐述了交叉学科博士生学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设计了交叉学科博士生人才选拔学业胜任力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天津大学交叉学科博士生招生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建议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资源配置、健全评价模式方面,不断推动交叉学科博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博士生招生 学业胜任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苏南县域高职院校招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
作者 曹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6,共3页
十三五期间江苏高考生源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滑,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着高考生源不足、质量下降和企业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质量要求高的双重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步伐。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高职院校... 十三五期间江苏高考生源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滑,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着高考生源不足、质量下降和企业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质量要求高的双重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步伐。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高职院校招生“竞争三力影响二力”关键指标体系,为制定招生策略和提升竞争优势提供指导和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招生竞争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计算机在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国祥 谢长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105-107,共3页
论述了计算机招生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选择,以及系统的主要特点,解决了汉字输入的瓶颈,提高了系统的自身容错能力及查询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 招生 索引 查询 计算机管理系统
下载PDF
高职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8
作者 何胜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1期39-40,共2页
随着大学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创造新的记录,同时这几年经济增速下滑,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软疲现象,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及本人基层工作经验,本文结合医药学院实际,主要从学生就业对口率、岗位满意度、薪资... 随着大学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创造新的记录,同时这几年经济增速下滑,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软疲现象,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及本人基层工作经验,本文结合医药学院实际,主要从学生就业对口率、岗位满意度、薪资满意度、对学校评价等指数进行全面分析,将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岗位满意度以及对学校的认可度等角度进行研究,最大限度的提升医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岗位满意度和对学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招 满意度 评价指数
下载PDF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效率判据--学生群体学业表现地域差异大数据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溪瑶 乔天一 +3 位作者 于晓磊 陈虎 卢晓东 黄晓婷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7,共5页
在部属高校K大学2004-2009级六个年级学生四年学业成绩的基础上,构建EI指数作为分省招生指标的效率判据,研究学生群体在地域维度的学业表现差异,确定特别需要帮助的弱势学习群体。在微观层面,以K大学各省录取率衡量公平性,以EI指数衡量... 在部属高校K大学2004-2009级六个年级学生四年学业成绩的基础上,构建EI指数作为分省招生指标的效率判据,研究学生群体在地域维度的学业表现差异,确定特别需要帮助的弱势学习群体。在微观层面,以K大学各省录取率衡量公平性,以EI指数衡量不同地域学生的学业效率,综合分省录取比例和EI指数给出K大学在确保公平前提下提高效率、科学合理的分省计划分配原则和办法。研究结果对于其他部属和省属高校具有参考意义,同时揭示有关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 分省招生计划 GPA 学业表现 EI指数 录取率
原文传递
谁更可能被自主招生录取——兼论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尹银 周俊山 陆俊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7,共7页
对自主招生大学生的了解关乎自主招生考试评价指标和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依据北京某高校2010年和2011年的调研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较自主招生大学生和普通高考大学生发现,父亲职业和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较高的... 对自主招生大学生的了解关乎自主招生考试评价指标和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依据北京某高校2010年和2011年的调研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较自主招生大学生和普通高考大学生发现,父亲职业和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等特征的更容易成为自主招生大学生,城市父亲低职业甚至劣于农民,市重点中学自招生的优势并不存在,自主招生恶化了高考不公。因此采取多元评价标准,制定多元指标体系成为必需,按照地区教育环境、户口、高中特征、家庭地理位置、父亲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合考生的成绩和特长进行综合评定,对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弱势家庭的学生进行倾斜,兼顾效率和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公平
原文传递
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庆华 罗京 +2 位作者 王衍波 杨松 宋红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67-2570,共4页
针对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初次分配使用灰色模型计算招生计划基础值部分,二次分配借助模糊指标体系计算招生计划调整值部分。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在提高入学机会的公平性和降低高校属地... 针对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模型。初次分配使用灰色模型计算招生计划基础值部分,二次分配借助模糊指标体系计算招生计划调整值部分。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在提高入学机会的公平性和降低高校属地计划占有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计划 灰色模型 模糊指标体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扩招后办学效率和生产率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卫 姜万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101,共11页
高校扩招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否属于"粗放型"?高校办学规模减速后是否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分析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并回答这两个问题。研究发现,高校扩招至2006年之前,教育... 高校扩招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否属于"粗放型"?高校办学规模减速后是否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分析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并回答这两个问题。研究发现,高校扩招至2006年之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快速发展属于有质量的增长,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都有关系,但技术进步的贡献更大。2006年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逐步消失,以及追赶效应的"自然衰老",生产率的增长出现明显的放缓。但是,如果考虑有质量的产出,2006年后技术效率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内涵式发展目标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校扩招 内涵式发展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博士招生科学性的优化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6,共6页
中国高校积极开展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探索,各种制度性建设推陈出新,但是关于博士招生改革中具体实现科学选才的改进措施尚不明确。因此,文章试图借鉴管理学人才测评理论中"岗位胜任"的概念,结合"一级... 中国高校积极开展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探索,各种制度性建设推陈出新,但是关于博士招生改革中具体实现科学选才的改进措施尚不明确。因此,文章试图借鉴管理学人才测评理论中"岗位胜任"的概念,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要求"和"个人潜能因素"设计博士生人才选拔的科研胜任力指标体系,以形成适合"申请-考核"制的人才选拔标准来精准选拔优秀博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制度 科研胜任力指标 科学选拔 培养质量
下载PDF
高等教育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克勤 王婷 +1 位作者 刘伟 蔡志强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4期17-21,26,共6页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近年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围绕联动指标体系和就业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既有文献大体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厘清招生、培养、就业的内在关系,构建契合各高校的联动指标体系;第二,优化主客观赋...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近年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围绕联动指标体系和就业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既有文献大体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厘清招生、培养、就业的内在关系,构建契合各高校的联动指标体系;第二,优化主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建立招生就业评价模型;第三,将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就业率分析预测,并以预测精度为标准比较各个模型的优劣。该文从这3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首先,综合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提出一套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指标体系;其次,总结已有模型评价方法,以期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科学计算;最后,总结已有就业率预测算法,并分析各个预测模型的优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机制 招生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系数 就业率预测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构建硕士研究生复试环节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光德 赵亚青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70-73,共4页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复试环节受到更多重视。复试作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要针对此环节建立合理的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湖北省高校近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现状,对其复试环节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复试环节受到更多重视。复试作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要针对此环节建立合理的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湖北省高校近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现状,对其复试环节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关梳理,以期构建一套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评价指标体系,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复试 优秀生源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满意度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建华 戴剑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4-75,86,共3页
文章根据研究生录取实际状况,初步筛选研究生招生录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性与相对性,构建研究生招生录取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及统一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应用隶属度最大法则及模糊优化理论,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综合最大优属... 文章根据研究生录取实际状况,初步筛选研究生招生录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性与相对性,构建研究生招生录取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及统一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应用隶属度最大法则及模糊优化理论,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综合最大优属度,应用博弈论构建在满足招生约束条件下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双向配对满意度最优决策模型,以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公平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录取 评价指标体系 满意度
下载PDF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亚萍 徐坤山 于雯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3,23,共4页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是高职教育系统变革的重要环节。针对主体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新需求,采用关键指标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的标准体系,基于差异性定位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划分,明确不同主...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是高职教育系统变革的重要环节。针对主体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新需求,采用关键指标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的标准体系,基于差异性定位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划分,明确不同主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全主体、全覆盖、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有效模式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扩招 分层次 人才培养目标 指标设计
下载PDF
高校扩招后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文艳 彭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章通过计算Malmquist指数对教育部直属27所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效率进行动态评价,指出技术进步是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最重要的动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确保研究生培养效率稳步提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招 工科院校研究生 培养效率 MALMQUIST指数 效率评价
下载PDF
基于算法分析的研招复试考评指标体系构建与认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红军 周蓓 干瑞杰 《信息与电脑》 2021年第13期62-64,共3页
硕士招生复试考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定量某个因素对硕士招生复试录取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基于对招生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和定量计算,科学评定复试考评指标对考生被录取的影响程度,构建较为合理的复试评价指标体系库,为研究生复试考评提... 硕士招生复试考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定量某个因素对硕士招生复试录取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基于对招生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和定量计算,科学评定复试考评指标对考生被录取的影响程度,构建较为合理的复试评价指标体系库,为研究生复试考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实证结果表明,通过定量计算排序后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评价、招生复试政策制定、招生复试面试改革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招生复试考评 算法分析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其性别差异与经济发展程度关系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巩雪 李波 严会芬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性别平等指数是衡量男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重要指标。基于对有数据的137个国家的分析发现,不同国家的毛入学率存在较大差异,且毛入学率与经济发展程度呈显著性正相...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性别平等指数是衡量男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重要指标。基于对有数据的137个国家的分析发现,不同国家的毛入学率存在较大差异,且毛入学率与经济发展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世界各国普遍存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性别不平等的情况,不同国家的性别平等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且性别平等指数与经济发展程度也呈显著性正相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性别平等指数与标准常模1相差较小,且越来越呈现出女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男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性别平等指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