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大功率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彦鑫 王警卫 +3 位作者 吴迪 杨凯 马幼龙 刘兴胜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6-1191,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808 nm大功率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F-mount)。该激光器采用不同于商业化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的C-mount封装结构设计,散热效果更好。在20℃连续波(CW)运转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13.3 W,并且重复实验并未产生光学腔面... 介绍了一种新型808 nm大功率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F-mount)。该激光器采用不同于商业化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的C-mount封装结构设计,散热效果更好。在20℃连续波(CW)运转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13.3 W,并且重复实验并未产生光学腔面损伤(COMD)。在准连续波(QCW)条件下最大功率可达到30.8 W。通过实验得出该器件的波长漂移系数为0.278 nm/℃,热阻为3.18 K/W,室温下阈值电流特征温度为135 K,室温下斜率效率特征温度为743 K。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器在散热方面优于常用的C-mount封装型单发射腔半导体激光器,并且具有较小的热阻,能够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高功率 单发射腔 热阻 特征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Multisim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力臂调节性能仿真
2
作者 张元峰 于春风 王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8,92,共6页
针对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力臂自动调节装置调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力臂调节规律中阶梯型迟滞误差的阶梯大小和回线宽度对力臂调节的准确性及工作可靠性影响机理,研究力臂控制电路中不同匹配电阻对力臂调节性能影响... 针对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力臂自动调节装置调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力臂调节规律中阶梯型迟滞误差的阶梯大小和回线宽度对力臂调节的准确性及工作可靠性影响机理,研究力臂控制电路中不同匹配电阻对力臂调节性能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阶梯误差宽度随差动放大电路的共射极电阻增大而减小,能降低系统调节的准确性,同时力臂电机在总行程内的工作次数减少;回线电压随施密特触发电路调节电阻增大而增大,进而影响力臂调节的准确性;维护过程中必须关注控制电路匹配电阻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飞机纵向操纵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 力臂调节 性能仿真 射极电阻 调节电阻
下载PDF
多晶硅太阳电池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雪 豆维江 +1 位作者 秦应雄 巨小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6,共5页
研究了多晶硅片扩散工艺与激光掺杂工艺的匹配性.采用波长532nm的纳秒脉冲激光器对扩散后未去磷硅玻璃的多晶硅片表面进行激光扫描掺杂,激光扫描掺杂后硅片方块电阻降低为扩散后硅片方阻的50%左右,而且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扩散到... 研究了多晶硅片扩散工艺与激光掺杂工艺的匹配性.采用波长532nm的纳秒脉冲激光器对扩散后未去磷硅玻璃的多晶硅片表面进行激光扫描掺杂,激光扫描掺杂后硅片方块电阻降低为扩散后硅片方阻的50%左右,而且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扩散到硅片表面的磷原子浓度增大,硅片方阻下降更明显.测试了激光掺杂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其外量子效率在340~480nm波段范围与常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提高18%~5%.研究了激光掺杂后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特性,分析了较高激光功率掺杂时多晶硅电池的失效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后多晶硅太阳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11%,比普通工艺多晶硅太阳电池提高0.34%,最高转换效率达到17.47%.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工艺流程简单,电池效率提升明显,易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太阳电池 扩散 选择性发射极 激光掺杂 方块电阻 外量子效率 转换效率 失效特性
下载PDF
迷宫灌水器中泥沙淤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治勤 陈刚 +1 位作者 杨晓池 邵建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泥沙颗粒引起的灌水器堵塞问题,为高抗堵性灌水器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灌水器90°和45°2种放置方式下,测试并分析了不同含沙量(0.5,1.0,1.5和2.0kg/m^3)、不同灌水器进口压力(O.09,0.06和... 【目的】研究泥沙颗粒引起的灌水器堵塞问题,为高抗堵性灌水器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灌水器90°和45°2种放置方式下,测试并分析了不同含沙量(0.5,1.0,1.5和2.0kg/m^3)、不同灌水器进口压力(O.09,0.06和0.03MPa)下,浑水中的泥沙在迷宫灌水器中的淤积现象、淤积部位、淤积过程、淤积量及浑水流量的变化。【结果】①试验中泥沙在灌水器中间段与进、出口段发生淤积的概率分别约为18%和37%~45%。②两种灌水器放置方式对泥沙在其中淤积的部位与过程没有明显影响。③迷宫灌水器中泥沙的淤积与普通管道中泥沙的沉积现象有很大差异,其特殊的边界可能使其中水流在较小流速时仍具有一定的紊动能,从而不出现泥沙在流道纵断面方向的沿程沉积现象。【结论】①泥沙在迷宫灌水器中的淤积表现为起始淤积单元的随机性与淤积部位的规律性。②泥沙在迷宫流道中的淤积是一个既突然又逐步发展的过程,且总是充满流道的整个横断面。③泥沙淤积发生以后,通过灌水器的浑水流量会很快大幅度下降,并且随着淤积向上游的持续发展,流量逐渐减小。④浑水含沙量的提高会加快泥沙在灌水器中的淤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滴灌 泥沙淤积特性 迷宫灌水器 抗堵性
下载PDF
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弭辙 陈诺夫 +3 位作者 白一鸣 付蕊 刘虎 陈吉堃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工艺中不同激光功率对磷原子掺杂浓度、硅片表面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发射极方阻与电池串联电阻随激光功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磷原子浓度分布曲线的观察,阐明了磷原子浓度对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性能的影响机... 研究了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工艺中不同激光功率对磷原子掺杂浓度、硅片表面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发射极方阻与电池串联电阻随激光功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磷原子浓度分布曲线的观察,阐明了磷原子浓度对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比不同激光功率掺杂条件下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特性的变化,发现激光功率在40-50 W时电池的串联电阻达到最低,且串联电阻值随激光功率的增强而升高。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激光掺杂功率,并对生产线各工序参数进行整体优化,实现了使电池产业化效率稳定提升0.25%以上的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掺杂 选择性发射极 太阳电池 串联电阻 外量子效率(EQE)
下载PDF
热丝CVD法沉积固态扩散源制备晶硅太阳电池p^+/n^+发射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宿世超 王涛 +6 位作者 韩宇哲 田罡煜 黄海宾 高超 岳之浩 袁吉仁 周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91-2595,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发射极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极制备技术-低温CVD法沉积固态薄膜扩散源并进行高温扩散。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WCVD)在单晶硅片上沉积重掺杂硅基薄膜作为固态扩散源,然后在空气氛围下的管式炉中... 为进一步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发射极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极制备技术-低温CVD法沉积固态薄膜扩散源并进行高温扩散。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WCVD)在单晶硅片上沉积重掺杂硅基薄膜作为固态扩散源,然后在空气氛围下的管式炉中进行高温扩散,最后用稀HF溶液去除表面的BSG/PSG。通过掺磷薄膜扩散在P型单晶硅片上制备了方阻在50~250Ω/□范围内可控的n+型发射极;通过掺硼薄膜扩散在N型硅片上制备了方阻在150~600Ω/□范围内可控的p+型发射极。并且通过在源气体中加入CO2作为氧源,实现了扩散后硅片表面残留扩散源层的彻底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CVD 晶硅太阳电池 固态扩散源 发射极 方阻
下载PDF
射随器输出电阻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明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22-423,429,共3页
根据射随器实际上是共集电极放大器这一特性,采用共集电极放大器的低频小信号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了射随器的输出电阻.
关键词 射随器 共集放大器 h参数等效电路 输出电阻
下载PDF
射极跟随器的辅助放大作用
8
作者 谭诚臣 孙琦 《枣庄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6-47,共2页
射极跟随器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 ,使得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就射极跟随器作输入级和输出级时 ,对主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
关键词 射极跟随器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共集组态放大器 辅助放大作用
下载PDF
双极晶体管发射极电阻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邱盛 王文捷 +1 位作者 王健安 张培健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以双多晶自对准互补双极器件中NPN双极晶体管为例,阐述了发射极电阻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在大电流情况下,NPN管的基极电流偏离理想电流是发射极串联电阻效应引起的。该提取方法综合考虑了辐照过程中NPN管的电流增益退化特性,分析... 以双多晶自对准互补双极器件中NPN双极晶体管为例,阐述了发射极电阻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在大电流情况下,NPN管的基极电流偏离理想电流是发射极串联电阻效应引起的。该提取方法综合考虑了辐照过程中NPN管的电流增益退化特性,分析了总剂量辐照效应对NPN管的损伤机理和模式。该提取方法适用于多晶硅发射极器件,也适用于SiGe HBT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发射极 发射极电阻 总剂量辐照 电流增益退化
下载PDF
沟槽型发射极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新结构研究
10
作者 刘静 武瑜 高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5-402,共8页
提出了一种沟槽型发射极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新结构.详细分析了新结构中沟槽型发射极的引入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新型发射极结构通过改变发射极电流路径使电阻分区并联,在不增大结电容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发射极电阻,提... 提出了一种沟槽型发射极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新结构.详细分析了新结构中沟槽型发射极的引入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新型发射极结构通过改变发射极电流路径使电阻分区并联,在不增大结电容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发射极电阻,提高器件的频率特性.结果表明,新结构器件的截止频率和最大振荡频率分别增加至100.2 GHz和134.4 GHz,更重要的是沟槽型发射极结构的引入,在提高器件频率特性的同时,不会降低器件的电流增益,也不会增加结电容,很好实现了频率特性、电流增益和结电容之间的折中.对沟槽型发射极进行优化设计,改变侧墙高度和侧墙宽度.沟槽型发射极电阻不受侧墙高度改变的影响,频率性能不变;侧墙宽度增加,频率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沟槽型发射极 发射极电阻
原文传递
掺杂多晶硅发射极技术研究
11
作者 聂卫东 梅海军 +1 位作者 范建超 孔德义 《微电子技术》 1998年第3期30-36,共7页
本文讨论了掺杂多晶硅发射极工艺技术中的关键影响因素:LPCVD条件、多晶硅股厚、前处理方法、多晶硅膜形成以后的运火状态,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流行的理论解释,为采用多晶硅发射极技术进行的集成电路生产和科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技... 本文讨论了掺杂多晶硅发射极工艺技术中的关键影响因素:LPCVD条件、多晶硅股厚、前处理方法、多晶硅膜形成以后的运火状态,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流行的理论解释,为采用多晶硅发射极技术进行的集成电路生产和科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发射极 硅双极晶体管 LPCVD放大倍数 发射极电阻
下载PDF
HICUM模型发射极及基极电阻的一种提取方法
12
作者 黄家俊 孙玲玲 刘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对现存BJT等效电路模型发射极与基极电阻参数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针对HICUM模型改进了提取发射极电阻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有效消除了原方法固有的系统误差,并且同时提取了基极电阻。该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InGaP/GaAsHBT参数提... 对现存BJT等效电路模型发射极与基极电阻参数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针对HICUM模型改进了提取发射极电阻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有效消除了原方法固有的系统误差,并且同时提取了基极电阻。该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InGaP/GaAsHBT参数提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极电阻 基极电阻 双极晶体管模型 参数提取
下载PDF
关于射极输出器理实一体化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13
作者 史志华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年第6期275-276,共2页
射极输出器是教学放大电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可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而合理又实用的教学安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射极输出器 教学思路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原文传递
自举电路射极输出器输入电阻的计算
14
作者 周登浙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等效电路法和反馈框图法分别计算了具有自举电路的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两法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自举电路 输入电阻 射极输出器
下载PDF
电路对称性和射极电阻对差动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影响的分析
15
作者 孙中葛 龙占超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电路对称性和射极电阻对差动放大器共模抑制比的影响,论述了二者的关系,并用PSpice仿真程序验证了所得结论.
关键词 差动放大器 共模抑制比 微变等效电路 电路对称性 射极电阻
下载PDF
Restabilizing Mechanisms after the Onset of Thermal Instability in Bipolar Transistors
16
作者 CHEN Liang ZHANG Wan-Rong +6 位作者 XIE Hong-Yun JIN Dong-Yue DING Chun-Bao FU Qiang WANG Ren-Qing XIAO Ying ZHAO Xi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7期313-315,共3页
The restabilizing mechanisms after the onset of thermal instability in bipolar transistors are stud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es,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Re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described by... The restabilizing mechanisms after the onset of thermal instability in bipolar transistors are stud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es,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Re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described by novel analytical formulae.Furthermore,the expression of collect current in the second fly-back point is given for the first time.The effects of emitter ballast resistance,collector-emitter voltage and thermal resistance on re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are expressed and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tter BIPOLAR resistance
下载PDF
带有非旁路发射极电阻调谐放大器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李雪莹 叶建芳 董琳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发射极电阻在稳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发射极电阻的引入会牺牲放大电路的增益,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强大快速的电路分析功能,同时创新地运用点测法得到非旁路电阻与电压增益及电压增益变化率间的关系,定量地研究分析单... 发射极电阻在稳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发射极电阻的引入会牺牲放大电路的增益,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强大快速的电路分析功能,同时创新地运用点测法得到非旁路电阻与电压增益及电压增益变化率间的关系,定量地研究分析单调谐放大电路发射极的电容旁路电阻和非旁路电阻阻值的最优配置,使得在兼顾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放大器电压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itisms13.0 调谐放大器增益 发射极电阻 静态工作点
下载PDF
滴灌灌水器复杂流道局部阻力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洁 魏青松 +1 位作者 史玉升 董文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9,62,共6页
以3种复杂流道(涡流,菱形绕流,矩形绕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固化立体造型快速成型技术分单元制造流道单元试验件,利用压力-流量试验得出流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及其与流道单元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为灌水器高效流道设计以及新型灌水器研发提... 以3种复杂流道(涡流,菱形绕流,矩形绕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固化立体造型快速成型技术分单元制造流道单元试验件,利用压力-流量试验得出流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及其与流道单元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为灌水器高效流道设计以及新型灌水器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流道的局部阻力系数随着流道单元数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涡流流道的局部阻力系数随着工作水压的增大逐渐增大,而菱形绕流和矩形绕流流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则随工作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复杂流道 局部阻力系数
下载PDF
压力补偿滴头流动阻力分析与流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文全 孙丹 +3 位作者 甘海成 董爱红 邬梦龙 吕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为探究压力补偿滴头流动阻力产生的主要部位、变化及对滴头流量的影响,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维纳-斯托克斯(RANS)模型的瞬态和稳态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模拟研究了压力补偿滴头流体与弹性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工作压力0~300 kPa范围内弹性... 为探究压力补偿滴头流动阻力产生的主要部位、变化及对滴头流量的影响,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维纳-斯托克斯(RANS)模型的瞬态和稳态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模拟研究了压力补偿滴头流体与弹性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工作压力0~300 kPa范围内弹性片变形、流动阻力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准确预测一定工作压力范围内压力补偿滴头的流量,不同工作压力下滴头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12.32%。弹性片的变形经历快速变形、缓慢变形和长期微小变形3个阶段。随着弹性片变形程度增加,迷宫流道压力损失占比逐渐减小,压力补偿腔和副流道压力损失明显增加。流动阻力主要发生在迷宫流道、弹性片与凸台之间,弹性片接触凸台前,流动阻力主要取决于迷宫流道的能耗,滴头流量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增长。弹性片接触凸台后,流动阻力为工作压力的线性函数,滴头流量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保持恒定;主流道结构影响压力补偿滴头的最小补偿压力,副流道结构对压力补偿滴头的流量调节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补偿滴头 流固耦合 弹性片变形 压力损失 流动阻力 流量
下载PDF
共射极放大电路失真问题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晓玉 孔庆梅 李辉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4期11-13,26,共4页
该文针对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输入信号u_i波形失真现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Multisim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及仿真可知,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由于发射结输入电流过大,等效电阻r_(be)近似为0,发射结为... 该文针对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输入信号u_i波形失真现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Multisim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及仿真可知,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由于发射结输入电流过大,等效电阻r_(be)近似为0,发射结为一正向导通的PN结,输入信号u_i出现截顶失真;当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时,发射结反向偏置,基极虚断,输入信号u_i不会产生明显的失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射极放大器 饱和失真 截止失真 输入电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