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G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丁一 肖诗梦 +1 位作者 杨恒 孟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450,共6页
近年来,激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Nd:YAG激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治疗后的创面不会产生结痂区,术后反应轻微,患者舒适度高。本文简要介绍了Nd:YAG激光在口腔硬组织与软组织治疗方面的应用,口腔硬组织方面的... 近年来,激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Nd:YAG激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治疗后的创面不会产生结痂区,术后反应轻微,患者舒适度高。本文简要介绍了Nd:YAG激光在口腔硬组织与软组织治疗方面的应用,口腔硬组织方面的治疗包括窝洞预备、酸蚀、根管预备和消毒、牙本质脱敏治疗等,口腔软组织方面的治疗包括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美学治疗、口内软组织切除治疗等。Nd:YAG激光治疗为这些口腔常见治疗手段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是口腔临床医生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激光 治疗 牙周炎 根面平整术 牙龈瘤 根管消毒
下载PDF
牙龈瘤切除后不同术式治疗根面暴露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石雪 李新月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评价牙龈瘤切除后采用不同牙周术式进行患牙根面覆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天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唇面牙龈瘤患者30例(女性21例,男性9例),在瘤体切除... 目的评价牙龈瘤切除后采用不同牙周术式进行患牙根面覆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天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唇面牙龈瘤患者30例(女性21例,男性9例),在瘤体切除后分别采用翻瓣术(翻瓣术组,10例)、带蒂瓣术(带蒂瓣术组,10例)及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术式组,10例)纠正术区的软组织缺损。在术中、术后3及6个月时随访,观察术区牙龈的色、形、质以及膜龈联合线的协调性,记录根面暴露情况及角化龈宽度,计算根面覆盖率,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时角化龈宽度均较术中显著增宽,翻瓣术组术后6个月角化龈宽度[(2.70±1.16)mm]显著低于带蒂瓣术组及联合术式组[分别为(4.80±1.14)及(4.90±1.66)mm](P<0.01)。术后6个月翻瓣术组根面覆盖率最低[(24±43)%],显著低于带蒂瓣术组[(80±23)%]及联合术式组[(86±24)%](P<0.01)。带蒂瓣术组与联合术式组术后6个月时根面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对3种术式的美学效果评价均满意。结论牙龈瘤切除后导致牙龈缺损,经带蒂瓣术及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进行软组织修复,均可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且临床效果优于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疾病 牙龈瘤 结缔组织移植 侧向转位瓣 角化龈宽度 根面覆盖率
原文传递
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3
作者 黎祺 张海英 叶凡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1935-193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研究组创口植入Bio-Oss胶原骨并覆盖Bio-Gide胶原屏障膜,对照组创口覆盖牙周塞制剂。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保留牙齿的牙髓敏感度(PS)、牙松动度、牙周附着丧失(PAL)情况,并采用X线片观察牙槽骨变化。结果牙龈瘤电切术中得以保留的研究组47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和对照组42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术毕均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但无松动。64例牙龈瘤患者术后1年均无复发。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和PA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加重。X线片可见研究组牙槽骨稳定无吸收,对照组牙槽骨呈进展性吸收。结论Bio-Oss胶原骨和Bio-Gide胶原屏障膜联用行引导骨再生术,能有效地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的牙槽骨缺损,改善牙周状况,对牙周、牙髓病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 牙周病变 牙髓病变 Bio-Oss胶原骨 Bio-Gide胶原屏障膜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鹏 张国志 +1 位作者 黄盛新 丁志中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探讨牙龈瘤非手术治疗 ,保存患牙的新方法。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牙龈瘤 42例 ,应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治疗后 3天、7天、30天观察瘤体的变化及治疗后的全身反应。 3天、7天取 5例活检作常规组织学观察 ,观察治疗后的组织学改变... 目的 探讨牙龈瘤非手术治疗 ,保存患牙的新方法。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牙龈瘤 42例 ,应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治疗后 3天、7天、30天观察瘤体的变化及治疗后的全身反应。 3天、7天取 5例活检作常规组织学观察 ,观察治疗后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42例牙龈瘤经注射平阳霉素后 ,在 1月内全部消失 ,随访 13年未见复发。治疗后组织学观察见组织内大量的淋巴细胞 ,瘤体中毛细血管管腔变小 ,上皮层散在坏死。全身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牙龈瘤 ,既保留了患牙 ,又无手术痛苦 ,是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治疗 牙龈瘤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61例牙龈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红梅 王春 董维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分析牙龈瘤的临床特点、分型以及改良式牙龈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61例牙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改良牙龈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61例牙龈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3.2岁,20-29岁年龄段女性多发,好发于前... 目的:分析牙龈瘤的临床特点、分型以及改良式牙龈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61例牙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改良牙龈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61例牙龈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3.2岁,20-29岁年龄段女性多发,好发于前牙区唇侧;其中,49.2%为纤维型,29.5%为肉芽肿型,21.3%为血管型;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60例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术前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控制口腔卫生,以松弛切口转瓣方式增加瘤区角化龈,有助于牙龈瘤切除后牙龈形态的恢复和长期疗效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临床特点 分型 牙龈瘤切除术
下载PDF
100例牙龈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和相关临床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源 高鹏 赵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目的:通过对牙龈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评估,获取牙龈瘤分布和生物学行为相关准确数据。方法:2011-2015年青海省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诊断为牙龈瘤的100名患者,均接受激光切除手术,对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 目的:通过对牙龈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评估,获取牙龈瘤分布和生物学行为相关准确数据。方法:2011-2015年青海省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诊断为牙龈瘤的100名患者,均接受激光切除手术,对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35%)、纤维瘤(27%)和化脓性肉芽肿(19%)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牙龈瘤常见于前牙区。患者均表现为较差的口腔卫生、局部牙龈炎,部分表现为咬合创伤。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理分型及其生物学行为。较差的口腔卫生和咬合创伤可能在牙龈瘤病理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激光 组织病理学 临床数据
原文传递
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才均 陈关福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经电热电化学治疗(ETECT)一次治愈,不拔邻牙、未见复发,4年治愈率达100%(66/66)。结论:用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治疗牙龈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 电化学治疗 牙龈瘤
下载PDF
RECK、MMP-2在牙龈瘤及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念 曹颖光 朱光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检测RECK与MMP-2在牙龈瘤组织与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健康牙龈组织、牙龈瘤组织和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RECK与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所有牙龈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ECK与MMP-2的蛋白表达;健... 目的:检测RECK与MMP-2在牙龈瘤组织与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健康牙龈组织、牙龈瘤组织和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RECK与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所有牙龈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ECK与MMP-2的蛋白表达;健康对照组、牙龈瘤组及慢性牙周炎组中RECK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MMP-2的表达水平则是依次增高(P<0.05);MMP-2的表达与RECK的表达水平负相关(r=-0.732,P<0.05)。结论:牙龈瘤与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MMP-2的高表达可能与RECK的低表达有关,RECK可能通过对MMPs表达的调控而在牙周组织的生理改建和病理降解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K MMP-2 牙龈瘤 慢性牙周炎
原文传递
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武东辉 曹少萍 +1 位作者 朱韵莹 梁坚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取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牙龈缺损22例。采用龈缘形态评价标准、龈乳头指数、改良出血指数等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 目的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取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牙龈缺损22例。采用龈缘形态评价标准、龈乳头指数、改良出血指数等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缺损区牙龈质地、厚度与高度、牙龈乳头丰满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瘤 上颌前牙区 牙龈缺损 腭侧游离龈瓣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牙龈瘤翻瓣切除术与常规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红艳 徐文洲 王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瘤翻瓣切除术对于常规切除术的疗效比较与分析。方法:纳入牙龈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5例,采用局部翻瓣切除瘤体,微创骨修整后缝合;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牙龈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复发率,术后疼痛、牙龈形态,所得数据... 目的:探讨牙龈瘤翻瓣切除术对于常规切除术的疗效比较与分析。方法:纳入牙龈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5例,采用局部翻瓣切除瘤体,微创骨修整后缝合;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牙龈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复发率,术后疼痛、牙龈形态,所得数据经SPSS 19.0软件系统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1年2组均无复发,实验组较对照组牙龈退缩少(P<0.05),龈乳头丰满度好(P<0.05),附着龈增加更明显(P<0.05);疼痛减轻快,且疼痛程度更小(P<0.05)。结论:牙龈瘤翻瓣切除术较常规切除术术区不适轻,术后牙龈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牙龈瘤翻瓣切除术 角化龈 龈乳头充填指数
下载PDF
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联合牙龈瘤切除治疗牙龈瘤美学评价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文豪 黎祺 王肇兴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7期686-689,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联合牙龈瘤切除治疗牙龈瘤美学。方法选取2015-08~2017-07该院收治的60例牙龈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牙龈瘤切除术,根据患牙余留的附着龈宽度以及邻牙牙周情况行冠向复位瓣法... 目的评价分析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联合牙龈瘤切除治疗牙龈瘤美学。方法选取2015-08~2017-07该院收治的60例牙龈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牙龈瘤切除术,根据患牙余留的附着龈宽度以及邻牙牙周情况行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采用龈缘形态评价标准、牙龈乳头指数及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等对其临床及美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0例牙龈瘤患者中,18例行侧向转位瓣术,42例行冠向复位瓣法,随访12个月均未见牙龈瘤复发,各项临床及美学指标均较为理想。结论冠向复位瓣法与侧向转位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向复位瓣法 侧向转位瓣术 牙龈生物型 牙龈瘤
下载PDF
bcl-2蛋白在血管性和纤维性牙龈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明珠 张蕾 +3 位作者 朱红 雷雅燕 鲁少文 税艳青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血管性和纤维性牙龈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牙龈瘤发病机制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收集符合病理诊断的血管性牙龈瘤38例,纤维性牙龈瘤32例,同时取正常牙龈组织21例作为对照;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凋亡检测法...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血管性和纤维性牙龈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牙龈瘤发病机制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收集符合病理诊断的血管性牙龈瘤38例,纤维性牙龈瘤32例,同时取正常牙龈组织21例作为对照;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凋亡检测法检测所有样本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血管性牙龈瘤结缔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牙龈(P<0.05),凋亡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牙龈(P<0.05);纤维性牙龈瘤结缔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凋亡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牙龈(P<0.05)。结论:凋亡抑制作用在牙龈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性牙龈瘤发病过程中该作用部分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实现;而在纤维性牙龈瘤发病过程中该作用并不是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牙龈瘤 凋亡
下载PDF
Er-YAG激光切除牙龈瘤28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康璐 吴建勇 +1 位作者 陈捷 高云翔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观察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Er-YAG激光切除牙龈瘤及波及的牙槽骨,术后胶质银海绵填塞创面。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肿胀、出血和感染,牙龈愈合良好,形态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运用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是一... 目的:观察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Er-YAG激光切除牙龈瘤及波及的牙槽骨,术后胶质银海绵填塞创面。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肿胀、出血和感染,牙龈愈合良好,形态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运用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龈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常明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6例牙龈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手术疗法,实验组24例采用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同时保留患牙,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6例牙龈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手术疗法,实验组24例采用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同时保留患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愈率及治疗总满意度。结果经2年定期复查观察随访,实验组治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总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保留患牙,疗效良好,可以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手术 牙周治疗
下载PDF
牙龈瘤:分型、流行病学以及致病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安豪 束蓉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牙龈瘤根据其特征存在着不同分型,而不同分型的临床特点与致病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分型标准的完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并在此前提下对不同分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总结,以不同研究方向为标准归类阐述了致病机制相关的研究,... 牙龈瘤根据其特征存在着不同分型,而不同分型的临床特点与致病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分型标准的完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并在此前提下对不同分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总结,以不同研究方向为标准归类阐述了致病机制相关的研究,对牙龈瘤这一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标准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分型 致病机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34例牙龈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防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柯晓菁 金讴 +2 位作者 闫福华 李艳芬 李厚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9-435,共7页
目的:分析牙龈瘤的临床特征,为探讨牙龈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复发防范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2019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和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牙龈瘤的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纳入234例牙龈瘤患者,好... 目的:分析牙龈瘤的临床特征,为探讨牙龈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复发防范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2019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和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牙龈瘤的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纳入234例牙龈瘤患者,好发年龄为21~30岁,男女比例约为1∶2.2,其中31~70岁年龄组中女性多发(P<0.05),30岁以下年龄组的男女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型分布由多至少依次是纤维性龈瘤121例(51.71%),肉芽肿性龈瘤76例(32.48%),血管性龈瘤36例(15.38%),巨细胞性龈瘤1例(0.43%)。上下颌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前牙区较后牙区多发(P<0.001)。此外,牙龈瘤好发于唇颊侧(66.67%),最少见于缺牙区(1.28%);瘤体直径0.3~2.2 cm,多数分布于0.6~1.5 cm范围(78.2%);牙周系统治疗后短期复发2例,复发率为0.85%。结论:牙龈瘤女性多发,好发年龄为21~30岁,多见于前牙区和唇颊侧,其中纤维性龈瘤占比最多,巨细胞性龈瘤最少。完善的炎症控制和彻底的手术切除能够控制牙龈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临床特征 复发防范
下载PDF
3种带蒂瓣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露露 俞沁 +3 位作者 龚寅 朱敬慈 王丽雅 朱丽芳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6-49,80,共5页
目的分析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3例牙龈瘤患者,术中切除牙龈瘤后,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行软组织修复。术前及术... 目的分析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3例牙龈瘤患者,术中切除牙龈瘤后,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行软组织修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G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龈乳头充填指数(papilla fill index,PFI),记录牙龈瘤切除术后形成的牙龈退缩类型及术后2周患者自主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以评价3组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3组患者牙龈瘤均无复发。与术前相比,采用3种带蒂瓣修复后GI、GR均显著改善(P<0.05);KGW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侧向转位瓣组及双乳头瓣组术后KGW明显宽于冠向复位瓣组(P<0.05);冠向复位瓣组及侧向转位瓣组PF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带蒂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美学效果,术后角化龈明显增宽,其中侧向转位瓣术及双乳头瓣术优于冠向复位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软组织缺损 冠向复位瓣术 侧向转位瓣术 双乳头瓣术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在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岭 郭斐 +2 位作者 于晓红 尚将 宋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类型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4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n=19)采用波长980 nm的半导体激光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瘤体照射或切除治疗,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法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类型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4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n=19)采用波长980 nm的半导体激光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瘤体照射或切除治疗,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在观察期间内未发现明显的复发现象。结论:根据牙龈瘤临床表现的不同,运用不同模式的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反应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米会会 沈亚峰 +2 位作者 孙斌 陶林 徐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PV4和TGF-β1在148例牙龈瘤、47例炎症牙龈组织和29例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RPV4和TGF-β1的表达情况与牙龈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TRPV4和TGF-β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正常牙龈组织、炎症牙龈组织和牙龈瘤的TRPV4阳性率分别为41.38%(12/29)、48.94%(23/47)和83.11%(12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GF-β1的阳性率分别为31.03%(9/29)、53.19%(25/47)和85.81%(12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与药物性牙龈增生显著相关(P<0.001);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与牙龈瘤病理分型相关(P <0.05);牙龈瘤中TRPV4和TGF-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91,P <0.001)。结论 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对牙龈瘤的发生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药物性牙龈增生(DGO) 瞬时受体通道(TRP)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内源性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非妊娠期牙龈瘤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 逄爱慧 +3 位作者 李科珍 杨焰 魏婷 马净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β在牙龈瘤瘤体以及同体正常牙龈的表达,探讨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外周血雌激素(E2)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组33例牙龈瘤瘤体及同体正常牙龈,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ERβ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33...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β在牙龈瘤瘤体以及同体正常牙龈的表达,探讨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外周血雌激素(E2)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组33例牙龈瘤瘤体及同体正常牙龈,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ERβ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33例牙龈瘤组、24例健康对照组雌激素水平。结果牙龈瘤组E2水平(19.34±3.45)pg/mL略高于健康对照组(17.60±2.36)pg/mL,但两组间血清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瘤瘤体与同体正常牙龈ER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瘤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术后(18.96±2.89)pg/mL较术前(19.34±3.45)pg/mL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发现牙龈瘤组织中ERβ的表达分级与外周血E2水平不呈线性相关(rs=0.380 4,P>0.05)。结论非妊娠期牙龈瘤组织存在着较高含量的ERβ,非妊娠期牙龈瘤的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雌激素依赖性。外周血E2水平与ERβ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