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散张量成像对布氏杆菌脊柱炎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朋 张玉姣 +2 位作者 秦芳 刘兰 崔书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9-527,共9页
目的研究各项异性分数(FA)和弥散系数(ADC)对布氏杆菌脊柱炎(BS)椎间盘改变早期诊断价值,并评估BS椎间盘改变治疗后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BS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例)及张家口市传染病医... 目的研究各项异性分数(FA)和弥散系数(ADC)对布氏杆菌脊柱炎(BS)椎间盘改变早期诊断价值,并评估BS椎间盘改变治疗后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BS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例)及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40例)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60例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BS患者。BS患者进行CT、常规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DTI Fiber Trak软件包进行椎间盘FA值、ADC值测量。比较各期及治疗后FA值、ADC值特点。结果不同时期ADC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FA值普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期治疗后6个月AD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FA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治疗后12个月ADC值以及各期治疗后12个月FA值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仅ADC值在慢性期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结论 FA值和ADC值对诊断BS椎间盘改变较常规MRI序列更加敏感,能够早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同时为BS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脊柱炎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希奎 唐贵超 +1 位作者 廖林森 贺君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骨折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MR-DW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崔慧 武希庆 +2 位作者 王彬 王树庆 董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4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各证型与MR-DWI表现的关系。方法观察37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患者的MR-DWI表现,记录新鲜病灶的大小、部位与辨证分型,用SA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具体辨证分型...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各证型与MR-DWI表现的关系。方法观察37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患者的MR-DWI表现,记录新鲜病灶的大小、部位与辨证分型,用SA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具体辨证分型与新鲜病灶的部位有相关性(P<0.05),与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MR-DWI表现分析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相关性更加严密;各证型与MR-DWI表现的具体对应关系尚需要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辨证分型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3.0T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对布鲁杆菌脊柱炎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朋 张玉姣 +2 位作者 郭宏兵 崔书君 秦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8-1703,共6页
目的研究DWI及DTI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价值,以及评估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治疗后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点。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50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行CT、常规MRI、DWI和DTI扫描,... 目的研究DWI及DTI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价值,以及评估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治疗后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点。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50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行CT、常规MRI、DWI和DTI扫描,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进行FA值、ADC值测量。比较各期FA值、ADC值特点,同时比较治疗后FA值、ADC值特点。结果50例共330个椎体受累,CT共检出病变椎体124个(37.6%),T_1WI、T_2WI、STIR抑脂分别检出病变椎体个数为300个(90.9%)、300个(90.9%)、305个(92.4%);DWI发现330个椎体异常信号,病变明显高于常规MRI,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胸、腰椎各期总体平均ADC值高于对照组,总体平均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12个月,急性期、亚急性期ADC值、F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I、DWI诊断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较常规MRI序列更加敏感,能够早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可为预后评估方面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胎儿MRI:出生缺陷产前影像学诊断的生力军 被引量:6
5
作者 宁刚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产前影像学诊断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胎儿MRI的优势为安全性高,迄今尚未发现3.0 T及以下MRI检查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而且MRI以其软组织对比好、大视野、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具有无辐... 产前影像学诊断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胎儿MRI的优势为安全性高,迄今尚未发现3.0 T及以下MRI检查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而且MRI以其软组织对比好、大视野、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不受孕妇肥胖体型、羊水量过少、胎头钙化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成为产前超声诊断中、晚孕期胎儿疑似结构异常的重要补充手段。胎儿MRI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或者胎儿超声怀疑胎儿结构异常,但是不能明确诊断时。由于胎儿MRI检查,可能获得比胎儿超声更多的信息,因此可弥补胎儿超声检查的不足。胎儿MRI的适应证包括:对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室扩张、脑中线结构异常、后颅窝增宽或小脑蚓部异常等,唇裂是否合并腭裂或牙槽骨异常,胎儿耳廓畸形是否合并外耳道闭锁或中耳、内耳发育不良,怀疑胎儿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进一步确诊,对胎儿腹、盆部肿块定位及定性,对胎儿肠道畸形、泌尿道生殖道畸形及单绒毛双胎并发症,对胎儿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及对预后与严重疾病终止妊娠前进行评估等。胎儿MRI检查结果可为产前诊断、优生优育及遗传咨询提供相关信息,为胎儿疾病治疗方案制定、分娩方式选择及医患沟通提供依据。尽管胎儿MRI可以对胎儿解剖进行标准及完整的评估,但是仍然不作为产前影像学诊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胎儿MRI 产前诊断 回波平面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胚胎和胎儿发育 胎儿医学
原文传递
表观扩散系数和分数各向异性定量研究在布鲁斯菌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朋 张玉姣 +2 位作者 郭宏兵 朱月香 崔书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比较治疗前不同时期布鲁斯菌脊柱炎(BS)与正常对照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分数各向异性(FA)值差异,同时评价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DC值和FA值变化。方法53例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疑似为BS患者,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为BS... 目的比较治疗前不同时期布鲁斯菌脊柱炎(BS)与正常对照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分数各向异性(FA)值差异,同时评价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DC值和FA值变化。方法53例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疑似为BS患者,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为BS患者。对BS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后测量ADC值、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期BS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期BS组间ADC值和FA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及FA值。结果FA图显示BS彩码不同于正常对照组,BS治疗后FA图彩码信号增高。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慢性期组ADC值分别为(1.45±0.02)×10^-3 mm^2/s、(1.35±0.03)×10^-3 mm^2/s、(1.26±0.05)×10^-3 mm^2/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0.09)×10^-3 mm^2/s(t=2.538,P=0.009;t=1.998,P=0.032;t=1.575,P=0.004),FA值分别为0.55±0.02、0.65±0.03、0.71±0.04,均低于对照组的0.78±0.02(t=2.440,P=0.012;t=1.847,P=0.041;t=2.102,P=0.003)。重复测量分析显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分别为:F=12.100,P<0.001;F=8.439,P=0.005;F=9.704,P=0.004。FA值分别为:F=7.080,P=0.002;F=6.607,P=0.003;F=8.868,P=0.001),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低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332.14,P<0.001),FA值高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134.26,P<0.001)。结论FA图彩码能够直观显示BS和正常椎体差异,同时能够显示治疗前、后彩码变化情况,ADC值和FA值能量化不同时期BS与正常椎体的差异,亦能量化BS病变椎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尤其在治疗后BS患者恢复情况下,能够评估常规MRI难以显示微观水肿变化情况,因此,扩散张量成像有望成为评价BS疗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菌脊柱炎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745,共9页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微小浸润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27例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DCIS-Mi)...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微小浸润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27例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行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和乳腺专用相控阵列表面线圈进行乳腺检查。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中从多个感兴趣区中选出ADCMin和最大表观扩散系数,同时计算ADCDR,此外,分析MRI-DCE特点。结果DCIS-Mi的ADCMin明显低于DCIS[(1.15±0.03)×10-3 mm2/s比(1.34±0.04)×10-3 mm2/s,t=-7.192,P=0.002],ADCDR值高于DCIS[(0.32±0.03)×10-3 mm2/s比(0.18±0.08)×10-3 mm2/s,t=-10.228,P<0.001];DCIS-Mi早期强化率高于DCIS[159.71(157.82,162.49)%比147.29(143.59,160.22)%,Z=-3.578,P=0.007]。DCIS-M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以节段为主,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肿块内部特点、肿块边缘、肿块内部强化特点、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ADCMin及ADCDR为诊断DCIS-Mi最佳变量,最佳变量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特点和肿块内部强化特点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临界值分别为:1.12×10-3 mm2/s、0.31×10-3 mm2/s、1.50、1.50。结论DCE-MRI联合ADC值有助于鉴别乳腺DCIS-Mi和DCIS,尤其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和肿块内部强化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磁共振增强扫描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应用Philips In...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应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乳腺检查。在ADC图中寻找ADCMin和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Max),计算ADCDR=ADCMax-ADCMin,另外分析DCE-MRI特征。结果 DCIS-Mi的ADCMin低于DCIS(t=-3.284,P=0.003),ADCDR高于DCIS(t=16.541,P <0.001),DCIS-Mi早期强化率高于DCIS(Z=13.726,P <0.001)。ADCMin临界值为1.15×10^-3mm^2/s,ADCDR临界值为0.30×10^-3mm^2/s。DCI非肿块样强化,以局灶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表现为均匀强化;DCIS-Mi表现非肿块样强化,其以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结论 ADCMin、ADCDR和内部强化特点对DCIS和DCIS-Mi鉴别诊断最有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脑出血的DWI表现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各期在DWI上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34例脑出血患者在15T磁共振机行包含DWI序列的MRI检查。结果DWI在脑出血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亚急性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亚急性晚期表现复杂;... 目的分析脑出血各期在DWI上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34例脑出血患者在15T磁共振机行包含DWI序列的MRI检查。结果DWI在脑出血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亚急性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亚急性晚期表现复杂;慢性期表现主要为低信号。结论DWI在脑出血的不同时期的信号表现有着一定的特点,对于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炎型布氏杆病的诊断价值及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吴朋 张玉姣 +1 位作者 郭宏兵 崔书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炎型布氏杆病(MB)的诊断作用。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21例脊髓炎型BS患者。采用3.0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脊椎扫描,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测量ADC值、FA值、γ1、γ2和γ3进行定量分析,分析ADC...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炎型布氏杆病(MB)的诊断作用。方法搜集经血清学实验或病理确诊的21例脊髓炎型BS患者。采用3.0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脊椎扫描,应用Fiber Trak软件包测量ADC值、FA值、γ1、γ2和γ3进行定量分析,分析ADC值、FA值与血清学凝集实验相关性,同时重建MB脊髓纤维束的改变形式。结果急性期、亚急性期A组、B组和C组的ADC值、FA值、γ1、γ2和γ3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A组、B组和C组γ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9),余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进行两两比较,急性期及亚急性A组、B组和C组的ADC值、FA值、γ1、γ2及γ3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A组、B组及C组的ADC值、FA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γ2、γ3比较γ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937,P=0.007);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负相关性(r=-0.917,P=0.004)。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和γ1的AUC值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相应FA值、γ2和γ3。MB的基本改变形式表现为:(1)彩码颜色改变;(2)缺失/断裂;(3)受压移位;(4)稀少。结论扩散张量成像不仅对MB具有诊断作用,还能分析ADC值、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相关性,同时能直观发现脊髓纤维束各种改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杨超 游彦莉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可疑髋关节具有早期病变的患者,分别使用T_1W,T_2W和b值为600s/mm^2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再分别比较T_1W,T_2W和b值为600s/mm^2弥散加权成像三者之间的弥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可疑髋关节具有早期病变的患者,分别使用T_1W,T_2W和b值为600s/mm^2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再分别比较T_1W,T_2W和b值为600s/mm^2弥散加权成像三者之间的弥散加权图像特点。结果 T_1W能显示髋关节具有早期病变的患者与病理符合例数为20例,与病理符合率达60.61%;T_2W能显示髋关节具有早期病变的患者与病理符合例数为23例,与病理符合率达75.76%;磁共振弥散加权b值为600s/mm^2(DWI600)能显示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与病理符合例数为30例,与病理符合率达90.91%。T_1W与DWI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0,P<0.05);T_2W与DWI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4,P<0.05);T_1W与T_2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1,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尤其是DWI600,可以用作MR对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检查的重要补充序列,并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髋关节早期活动病灶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对视-隔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朋 吕国士 韩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对视-隔发育不良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SOD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经临床确诊8例视-隔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经历常规MRI及DTI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上进行数据后处理,量化分析ADC值及FA值。结果全部患者均...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对视-隔发育不良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SOD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经临床确诊8例视-隔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经历常规MRI及DTI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上进行数据后处理,量化分析ADC值及FA值。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透明膈缺如及不同程度视觉通路发育障碍,单纯性以透明膈发育部分缺如或完全缺如,双侧或单侧视神经萎缩、变细为主,双侧侧脑室额角呈典型"盒子状";复杂性常合并多种脑发育畸形,其中以胼胝体发育不全较为常见(<60%),DTI显示胼胝体纤维束稀少,ADC值、FA值减低。结论 SOD是一种罕见遗传发育基因缺陷疾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诊断,常规MRI及DTI能够一次性清晰、全面显示SOD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隔发育不良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