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吡唑类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应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志梅 梁文举 +2 位作者 武志杰 左秀锦 史云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以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为参比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新型吡唑类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应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DL-1对土壤中铵的氧化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前3周的硝化抑制率可达70%以上,且硝化抑制能力在... 以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为参比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新型吡唑类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应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DL-1对土壤中铵的氧化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前3周的硝化抑制率可达70%以上,且硝化抑制能力在第14天至28天最强.与等量DCD相比,施用量为(NH4)2SO4氮量1.0%的DL-1在14、21和28d使土壤中的NO3--N含量分别下降26.23%、33.27%和23.31%;与不加抑制剂的对照处理相比,土壤NO3--N含量则分别下降了71.12%、69.10%和55.14%.当DL-1用量为(NH4)2SO4氮量的2.0%时,土壤的硝化作用受到了更强烈的抑制,到培养第90天试验结束,土壤中的NO3--N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类化合物 dl-1 DCD NH4^+ -N NO3^- -N表观硝化率 硝化抑制率
下载PDF
混旋磷霉素钙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晨芳 刘莎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4期187-188,191,共3页
原混旋磷霉素钙的制备是分别制得左旋磷霉素钙[1]和右旋磷霉素钙,再由左旋磷霉素钙和右旋磷霉素钙通过一定的比例经过物理混合来制备。新混旋磷霉素钙的合成工艺以磷霉素中间体粗品混旋盐为起始原料,经过精制后,由精品混旋盐直接制得混... 原混旋磷霉素钙的制备是分别制得左旋磷霉素钙[1]和右旋磷霉素钙,再由左旋磷霉素钙和右旋磷霉素钙通过一定的比例经过物理混合来制备。新混旋磷霉素钙的合成工艺以磷霉素中间体粗品混旋盐为起始原料,经过精制后,由精品混旋盐直接制得混旋磷霉素钙。所制得的混旋磷霉素钙经过检验优于原有工艺制备所得的混旋磷霉素钙。而且该新的混旋磷霉素钙的合成工艺制备过程较比以前的简化,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旋磷霉素钙 粗品混旋盐 精制混旋盐 氯化钙
下载PDF
亚甲基蓝与纳米金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汞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光辉 马逊风 于洪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以亚甲基蓝及纳米金复合修饰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自组装修饰DL-1,4-二硫苏糖醇,用以检测汞离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电极表面形貌,并对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分析了制备过程对电极的影响;采用... 以亚甲基蓝及纳米金复合修饰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自组装修饰DL-1,4-二硫苏糖醇,用以检测汞离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电极表面形貌,并对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分析了制备过程对电极的影响;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汞离子,考察了吸附时间、缓冲液种类以及pH值等因素对汞离子检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35min,pH=6,以Tris溶液为缓冲液时,测试条件最佳;检测汞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0×10^-9~1.0×10^-3 mol/L,检测限为5.4×10^-10 mol/L.最后考察了地表水中常见离子的干扰作用,显示所制备电极对汞离子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亚甲基蓝 dl-1 4-二硫苏糖醇 汞离子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Mechanisms behind the accelerated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i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DL-1 by modifying gold electrode with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被引量:2
4
作者 Feng ZHANG Shengsong YU +2 位作者 Jie LI Wenwei LI Hanqing Y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CSCD 2016年第3期531-538,共8页
Modification of electrode surface with carboxylic acid terminated alkanethi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 of ele... Modification of electrode surface with carboxylic acid terminated alkanethi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 of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bacteria (EAB) on electrode surface,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ehind such enhanced EET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work, the gold electrodes modified by mercapto-acetic acid and mercapto- ethylamine (Au-COOH, Au-NH2) were used as anodes in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 (MECs) inoculated with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DL- 1,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bacteria-electrode inte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CN)6^3-/4^- redox reaction occurred on the Au-NH2 with a higher rate and a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at on the Au or the Au-COOH. Both the MECs with the Au-COOH and Au-NH2 anodes exhibited a higher current density than that with a bare Au anode. The biofilm formed on the Au-COOH was denser than that on bare Au, while the biofilm on the Au-NH2 had a greater thickness, suggesting a critical role of direct EET in this system.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COOH and-NH2 could promote electrode performance by accelerating the direct EET of EAB on electrod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ILM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dl-1 GOLD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原文传递
DL—1型合成绝缘子检测仪现场测试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养春 李成榕 +3 位作者 王晓刚 伍国兴 陈勉 陈润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共3页
用 DL— 1型合成绝缘子检测仪 (根据电场畸变原理 )和 AGEMA5 70红外成像仪 (根据红外成像原理 )现场实测了运行中疑似有缺陷的合成绝缘子 ,对比分析了二者的测量结果 ,并将从线路上拆下的疑似缺陷绝缘子作测量分析 ,结果表明 :绝缘子... 用 DL— 1型合成绝缘子检测仪 (根据电场畸变原理 )和 AGEMA5 70红外成像仪 (根据红外成像原理 )现场实测了运行中疑似有缺陷的合成绝缘子 ,对比分析了二者的测量结果 ,并将从线路上拆下的疑似缺陷绝缘子作测量分析 ,结果表明 :绝缘子缺陷位置与异常发热点位置及电场畸变位置对应相关 ,两种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一致 ,即 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1 合成绝缘子检测仪 现场测试分析 电场畸变原理 红外成像仪
下载PDF
新型阴离子捕收剂DL-1反浮选齐大山铁矿混磁精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一民 李伟 +2 位作者 赵宁宁 骆斌斌 夏夕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
DL-1为东北大学新研制的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为了检验其性能及效果,以齐大山铁矿选矿厂铁品位为46.02%的混磁精为试样进行了反浮选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DL-1反浮选石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以DL-1为... DL-1为东北大学新研制的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为了检验其性能及效果,以齐大山铁矿选矿厂铁品位为46.02%的混磁精为试样进行了反浮选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DL-1反浮选石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以DL-1为捕收剂,采用1粗1扫、中矿返回闭路流程常温反浮选试验试样,获得了铁品位为65.38%、铁回收率为89.56%的铁精矿;DL-1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且可在CaCl2用量较低的情况下高效捕收试样中的石英.②在pH =9~ 12的碱性水溶液中,石英与DL-1间存在静电斥力,CaCl2对石英活化后可大大削弱这种静电斥力;在pH =9~ 11.45的矿浆中,被Ca2+活化的石英与DL-1间既可能发生静电吸附也可能发生化学吸附,而在pH> 11.45的矿浆中,被Ca2活化的石英对DL-1有强烈的静电吸引,因而比在pH=9 ~11.45区间可以更好地完成对石英的吸附和捕收.③在pH=11.50时,DL-1与石英表面同时存在物理吸附、氢键及化学吸附,因而DL-1对无Ca2活化的石英也有很好的捕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捕收剂dl-1 石英 混磁精 反浮选 作用机理
下载PDF
DL-1型堵漏封窜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于东兵 唐功勋 +2 位作者 李宏忠 郑健 张代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堵漏封窜剂DL 1为水硬性硅酸钙矿物粉 (KW 1)、膨胀剂和缓凝剂配成的水基浆液。 3组分的质量比为 95~ 96∶1.2~ 2 .0∶2 .0~ 2 .4。在室内考察了DL 1粉料与水的质量比 (粉水比 )为 1∶0 .6 5和 1∶1的两种浆液在 6 5℃ ,80℃或 75℃ ... 堵漏封窜剂DL 1为水硬性硅酸钙矿物粉 (KW 1)、膨胀剂和缓凝剂配成的水基浆液。 3组分的质量比为 95~ 96∶1.2~ 2 .0∶2 .0~ 2 .4。在室内考察了DL 1粉料与水的质量比 (粉水比 )为 1∶0 .6 5和 1∶1的两种浆液在 6 5℃ ,80℃或 75℃ (岩心实验温度 )下的应用性能 ,结果如下 :室温静置 0 .5~ 2h析水率 1% (粉水比 1∶0 .6 5 )和 5 % (1∶1) ;初凝时间 8~ 13h ,终凝时间 16~ 2 0h ;DL 1浆料固结体 3d和 7d抗压强度 4.2~ 4.7MPa ;DL 1固结充填砂岩心水相突破压力 3.4~ 3.5MPa ,水相渗透率 10 .6× 10 -3 和 12 .9× 10 -3 μm2 ;DL 1对岩心的堵塞率 >93%。堵漏封窜剂DL 1已在胜利油田滨南油区多口井上用于封堵套管漏失和管外窜槽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1 堵漏封窜剂 应用 水硬性硅酸钙矿物粉料 套管破损 胜利滨南油区
下载PDF
手性酒石酸酯对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动力学拆分DL-1-十四烯-3-醇的催化选择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车超 张钟宁 +1 位作者 黄桂兰 王信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81-1283,共3页
利用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动力学拆分二级烯丙醇DL 1 十四烯 3 醇 ,研究了不同手性酒石酸酯催化剂 [酒石酸乙酯 (DET)、酒石酸异丙酯 (DIPT)、酒石酸环己酯 (DCHT)以及酒石酸环十二酯 (DCDT) ]对该反应的催化选择性 ,拆分所得的... 利用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动力学拆分二级烯丙醇DL 1 十四烯 3 醇 ,研究了不同手性酒石酸酯催化剂 [酒石酸乙酯 (DET)、酒石酸异丙酯 (DIPT)、酒石酸环己酯 (DCHT)以及酒石酸环十二酯 (DCDT) ]对该反应的催化选择性 ,拆分所得的烯丙醇的光学纯度有一定差异 ,从 90 %到 99%e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酒石酸酯 不对称环氧化 动力学拆分 dl-1-十四烯-3-醇 催化选择性
下载PDF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DL-1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志方 刘大有 吕为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适应协作分布式问题求解(CDPS)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我们研制了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DL-1语言。DL-1语言由二部分组成:DL-1/system和DL-1/agent。DL-1/system主要用于显式地... 为适应协作分布式问题求解(CDPS)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我们研制了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DL-1语言。DL-1语言由二部分组成:DL-1/system和DL-1/agent。DL-1/system主要用于显式地描述CDPS系统的行政管理结构。DL-1/agent主要用于描述CDPS系统的agent,并允许用户在描述agent的同时,描述CDPS系统的问题求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求解 dl-1语言 Agent语言 程序语言
下载PDF
层次模型的关系表示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松乔 彭多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层次模型是DBMS所支持的三大数据模型之一.论述了利用关系模型表达层次模型的方法,用关系代数表示层次模型的DL/1语言;描述了增加和删除的算法,比较其检索效率。
关键词 层次模型 关系模型 dl/1语言 数据库
下载PDF
果用桑品种DL-1的育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储一宁 江靖 +3 位作者 罗坤 陈松 王永红 杨建设 《中国蚕业》 2001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果用桑 dl-1品种 选育 生物学特性 丰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利用组合策略提高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卫东 宁肖肖 +4 位作者 赵德志 王兰 李梦媛 陈超 常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26-7728,共3页
[目的]提高多形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用多形汉逊酵母DL-1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进而结合培养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获得运用变温策略提高多形汉逊酵母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 [目的]提高多形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用多形汉逊酵母DL-1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进而结合培养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获得运用变温策略提高多形汉逊酵母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方法。[结果]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00 g/L,蛋白胨20 g/L,酵母浸粉12 g/L,Triton X-100 10 g/L,硫酸铵3.0 g/L,七水硫酸镁2.5g/L,磷酸二氢钾2.5 g/L;多形汉逊酵母DL-1的最适生长温度和D-阿拉伯糖醇最适合成温度分别为37℃和34℃;变温调控发酵方法为:将发酵培养基在37℃培养24 h后,升温到48℃继续培养24 h,再降温至34℃继续培养96 h得到发酵液。采用该方法发酵结束后D-阿拉伯糖醇产量为114.92 g/L,比恒温发酵(37℃、48℃、34℃)分别提高了30.25%、208.66%、20.93%。[结论]该方法可以提高多形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拉伯糖醇 多形汉逊酵母dl-1 正交试验 变温调控
下载PDF
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计东 张庆芳 +3 位作者 窦少华 于爽 迟乃玉 王晓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1-105,共5页
该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DL-1)基因组DNA中成功克隆含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PCR测序表明该基因全长1083个核苷酸,编码360个氨基酸,预测其理论分子质量约38.924 k Da,等电点(p I)4.... 该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DL-1)基因组DNA中成功克隆含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PCR测序表明该基因全长1083个核苷酸,编码360个氨基酸,预测其理论分子质量约38.924 k Da,等电点(p I)4.83,命名为Cu NiR(Genbank登录号KX674378)。结构域分析该蛋白编码区包含信号肽,1个铜离子结合位点,1个氧化还原酶催化域。将Cu NiR基因构建到p ET22b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显示目的蛋白可溶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酶活检测显示比活力为123.82 U/mg,为后期含铜亚硝酸还原酶(Cu NiR)的生化性质表征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氧化产碱菌dl-1 含铜亚硝酸还原酶(Cu NiR) 克隆 表达 纯化
下载PDF
5-(1-苯乙基)-8-氨基喹啉的合成工艺
14
作者 张奥文 牛恬静 +2 位作者 徐金娣 刘景辉 胡国勤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以N-(喹啉-8-基)新戊酰胺和DL-1-苯乙醇为原料,酸酐为添加剂,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制备标题化合物,产品结构经1HNMR和13CNMR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添加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添加剂用量对... 以N-(喹啉-8-基)新戊酰胺和DL-1-苯乙醇为原料,酸酐为添加剂,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制备标题化合物,产品结构经1HNMR和13CNMR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添加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添加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n(N-(喹啉-8-基)新戊酰胺)∶n(DL-1-苯乙醇)∶n(添加剂)=1∶3∶3,催化剂为20 mol%无水三氯化铁,溶剂为1,2-二氯乙烷,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4 h,产品收率可达83%。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步骤节省,为产品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dl-1-苯乙醇 酸酐 苄基化 铁催化
下载PDF
水轮机综合指标监测装置
15
作者 张雪源 刘春林 《东北电力技术》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对DL - 1型水轮机综合指标监测装置的结构、性能进行了介绍。该装置系统采用了双CPU设计结构 ,参数采集处理及通讯部分核心为 80C196KB ,参数设置与显示部分是以 89C5 2为核心的系统 ,二者之间以异步并行接口连接。实现了对水轮机及其... 对DL - 1型水轮机综合指标监测装置的结构、性能进行了介绍。该装置系统采用了双CPU设计结构 ,参数采集处理及通讯部分核心为 80C196KB ,参数设置与显示部分是以 89C5 2为核心的系统 ,二者之间以异步并行接口连接。实现了对水轮机及其调速器的实时监测 ,既可作为现场水轮机相关参数显示仪表 ,也可与上位机及软件配套使用构成水轮机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综合指标监测装置 dl-1 试验
下载PDF
DL-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的光学拆分
16
作者 赵军 王亚东 魏学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33-37,共5页
使用天然的D-酒石酸,在水-乙醇体系中,对外消旋体DL-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1)高收率地光学拆分,D-和L-I对映体收率分别为90%和82%,并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
关键词 光学拆分 1-(4-氨基苯基)-2-甲基氨基丙烷 绝对构型 D-酒石酸
下载PDF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P D1 and sP DL1 in serum and urine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17
作者 CHEN Ruyue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oluble programmeddeath 1 (sPD-1) and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sPD-L1) in serum and urine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nephrotic syndrome (PNS),and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oluble programmeddeath 1 (sPD-1) and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sPD-L1) in serum and urine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nephrotic syndrome (PNS),and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From July 2017 to November 2017,children with PNS admitted to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to Soochow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onsetgroup (36 cases) and remission group (33 cases). Thirtyhealthy children who underwent medical examinationfor enrollment,undersize or overweight in the outpatientdepartment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of Endocrinology were selected as healthy controlgroup. Serum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which the levels of sPD-1 and sPD-L1 were detected by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correlationbetween serum and urine sPD-1,sPD-L1 levelsand lymphocyte subsets,urinary protein were analyzedby Pearson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SIGNIFICANCE SP D1 SP dl1 dl
原文传递
铝胁迫下DL-异柠檬酸-γ-内酯对杉木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立更 林思祖 +2 位作者 郑燕萍 彭亦如 曹光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进行1年生杉木幼苗水培试验,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不同试验条件(pH值、活性A l浓度、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及营养浓度)对杉木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理论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活性A l胁迫15 d、30 d时...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进行1年生杉木幼苗水培试验,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不同试验条件(pH值、活性A l浓度、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及营养浓度)对杉木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理论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活性A l胁迫15 d、30 d时,培养液总氨基酸浓度不仅受到活性铝浓度线性正相关和非线性负相关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与营养液浓度交互作用正相关以及DL-异柠檬酸-γ-内酯和营养液浓度交互作用负相关的影响。在铝胁迫45 d时,培养液氨基酸浓度除前期的影响因素外,同时还受到DL-异柠檬酸-γ-内酯的非线性负相关作用的影响。而在3个不同的铝胁迫时期,pH值对杉木幼苗根系分泌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均不显著。从总氨基酸浓度理论值的变化曲线可知,培养液总氨基酸浓度总体上随着活性A 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随着DL-异柠檬酸-γ-内酯的浓度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铝胁迫时期影响作用不同;在pH值、活性A l浓度以及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一定时,培养液总氨基酸浓度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大而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铝毒害 dl-异柠檬酸-γ-内酯 根系分泌物 氨基酸
下载PDF
铝胁迫条件下DL-异柠檬酸-γ-内酯对杉木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小青 曹光球 +3 位作者 林思祖 朱旭恒 王成伟 林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铝毒害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林业和环境问题。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苗木水培试验,应用数学建模分析活性Al、DL-异柠檬酸-γ-内酯、营养液浓度以及pH值对杉木幼苗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Al胁迫时期各试验因子... 铝毒害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林业和环境问题。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苗木水培试验,应用数学建模分析活性Al、DL-异柠檬酸-γ-内酯、营养液浓度以及pH值对杉木幼苗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Al胁迫时期各试验因子对杉木幼苗NR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DL-异柠檬酸-γ-内酯及pH值对杉木幼苗NR活性影响的线性作用逐渐减弱,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逐渐减少,系数也呈下降的趋势;当活性Al、DL-异柠檬酸-γ-内酯以及营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杉木幼苗NR活性随着pH值增大而略微增大;当pH值、DL-异柠檬酸-γ-内酯以及营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R活性随着活性Al浓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当pH值、活性Al以及营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R活性随着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的增大而显著上升;当pH值、活性Al以及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R活性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大而略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害 杉木 dl-异柠檬酸-γ-内酯 硝酸还原酶活性
下载PDF
铝胁迫下DL-异柠檬酸-γ-内酯对杉木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思祖 曹光球 +1 位作者 何宗明 丁国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苗木水培试验,应用数学建模分析活性铝、DL-异柠檬酸-γ-内酯、营养液浓度以及pH值对杉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阶段,杉木幼苗SOD活性均与不同试验因素的线性作用紧密相...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苗木水培试验,应用数学建模分析活性铝、DL-异柠檬酸-γ-内酯、营养液浓度以及pH值对杉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阶段,杉木幼苗SOD活性均与不同试验因素的线性作用紧密相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SOD活性与不同试验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下降。当活性铝、DL-异柠檬酸-γ-内酯以及培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随着pH值的增大总体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当pH值、DL-异柠檬酸-γ-内酯以及培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随着活性铝浓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当pH值、活性铝以及培养液浓度一定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在胁迫前期及中期(1-30d),SOD活性随着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的增大总体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胁迫后期(31-45d),DL-异柠檬酸-γ-内酯浓度对SOD活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害 杉木 dl-异柠檬酸-γ-内酯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