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 被引量:36
1
作者 叶小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共5页
命运共同体正形成时代发展的轨迹,应成为人类的共识。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大手笔,有世界的大道理,靠实在的大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文化的支撑,文本认为文化支撑一方面来自于人类文明的新的复兴,另一方面来自于新... 命运共同体正形成时代发展的轨迹,应成为人类的共识。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大手笔,有世界的大道理,靠实在的大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文化的支撑,文本认为文化支撑一方面来自于人类文明的新的复兴,另一方面来自于新人文主义的发展。基于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才可能成为世界的共同声音、时代的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共识 新文明复兴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框架——文化连续体、交叠共识与结构耦合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文换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现阶段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选择困境。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提升社会福祉的介入制度,可以作为中间媒介体系,软化经济发展和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逻辑对立。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可以"文化连... 现阶段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选择困境。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提升社会福祉的介入制度,可以作为中间媒介体系,软化经济发展和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逻辑对立。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可以"文化连续体"概念为微观基础、以"交叠共识"概念为中观基础、以"结构耦合"概念为宏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主体间性 文化连续体 交叠共识 结构耦合
原文传递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嵌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滕林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2,共4页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个重要发展指向就是努力实现艺术精神、创意文化的延续传承,包括适应对文以载道和文以创道的客观需求、满足对和合共赢与生命观照的主观追求、契合对理念培树与载体培育的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但从合作...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个重要发展指向就是努力实现艺术精神、创意文化的延续传承,包括适应对文以载道和文以创道的客观需求、满足对和合共赢与生命观照的主观追求、契合对理念培树与载体培育的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但从合作实践来看,现阶段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的文化嵌入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文化嵌入延续艺术精神,以文化衔接实现固本清源,以文化开放助推艺术创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中文化嵌入的策略包括:赓续文化血脉,由点及面拓扑覆盖校企各类文化衔接;坚持正本清源,由少到多推动形成多元主体文化共识;加强文化开放,由内而外创建新校企合作文化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艺术教育专业 校企合作 文化嵌入 文化血脉 文化共识 文化开放 文化生态圈
下载PDF
东亚文化共同体视角下的中日韩人文学术交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明 朴松喜 《当代韩国》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东亚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础是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筑。尽管东亚地区经济关系日趋高度紧密,但其政治、社会、文化关系却未能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步发展,"共同体文化共识"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东亚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础是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筑。尽管东亚地区经济关系日趋高度紧密,但其政治、社会、文化关系却未能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步发展,"共同体文化共识"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已经明显成为阻碍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因素。"文化共识"的形成是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人文交流将是重要的途径和条件。东亚共同体文化共识的构筑只有相互尊重、加强交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所谓"优秀文化基因的重组"进程,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并最终实现所谓"东亚共同体文化",推动东亚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一文化共同体的发展进程在东亚地区似乎更令人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而得以重新复兴的中华文化以及"韩流"文化的兴起等,都明确预示着东亚文化共同体将对整个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识 东亚文化共同体 人文交流 文化基因
原文传递
从概念到理念:文化线路理论的逻辑演化与哲学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光艳 樊志宏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2期62-71,共10页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和遗产类型,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考古界和遗产保护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经过多年发展,文化线路早已脱离遗产保护的窠臼,走向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从文化线路概念形成到实践应用的过程...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和遗产类型,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考古界和遗产保护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经过多年发展,文化线路早已脱离遗产保护的窠臼,走向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从文化线路概念形成到实践应用的过程非常值得研究,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线路的认识逐渐深入,还能够从中获得关于文化发展的哲学思考,也为文化线路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支撑,还可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借鉴。文章从文化线路的本体研究入手,考察文化线路的概念形成过程,总结出其所具有的全球共识背景和日益拓展的认同。文章对文化线路概念进行哲学分析,认为文化线路体现了人的生存方式,体现了对文化总体化的追求,体现了总体现代化的实践,这些都为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概念形成 全球共识 文化总体化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燕江 陈征平 段从宇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87,共24页
大学文化建设只有置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视野,方可构建其合法性的存在基础与合理性的理念指引。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南,是在总结国内外深刻变化形势基础上提出的,对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只有置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视野,方可构建其合法性的存在基础与合理性的理念指引。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南,是在总结国内外深刻变化形势基础上提出的,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指引作用。新发展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理路体现为三重内在关联,即经济决定文化:基于新发展理念所构筑的"经济基础"决定具有"上层建筑"特点的大学文化建设;理念指引建设:新发展理念对大学文化建设形成直接的指导和引领;文化回应理念:大学文化建设对新发展理念形成强有力回应与影响。结合新发展理念五大要素的历史渊源、理论蕴涵、应然所指,大学文化中"创新"指的是对旧知识的突破、对新知识的发现、对阻碍发展的制度机制的改进、对新的氛围和环境的营造、对党和国家发展所做的新贡献;"协调"指的是大学内部办学各主体、各要素的有序组合、充分且平衡的发展;"绿色"指的是校园及周边区域内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校园生活方式的生态、师生发展意识的文明、学校基础设施的环保、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开放"指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大学对外在系统的接纳性、非排他性以及包容性;"共享"指的是基于一种制度或计划的安排,大学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建设,发展成果由全体师生员工享有。大学文化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体,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聚合动力,助推大学文化逐步实现内涵的丰富与更新。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需要构建以顶层设计为前提、理念认同为基础、制度保障为关键、共同行动为必要条件的路线构架。其中,在顶层设计上要做好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 新发展理念 文化理念 文化共识
下载PDF
多元价值观时代的价值共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怀光 季文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前,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纵向看,多元价值冲突表现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并存的一种时间性冲突。横向看,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东西方之间、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冲突,即空间性冲突。从社会构成上看,多元... 目前,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纵向看,多元价值冲突表现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并存的一种时间性冲突。横向看,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东西方之间、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冲突,即空间性冲突。从社会构成上看,多元价值观冲突又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间的冲突,即结构性冲突。作为一种文化态势,多元价值表现为文化上的共生和冲突,并存在着一种彼此的应答关系。总体而言,全球化条件下的共同生活使得价值共识的达成成为可能,这种价值共识并不否认价值的多元,而是一种保障共同生活的最大限度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价值观 冲突 文化态势 价值共识
下载PDF
自觉·共识·认同:传统文化IP节目的情感流通机制
8
作者 罗坤瑾 陈丹妮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新媒体时代为媒介融合形塑情感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打造传统文化IP让更多松散的受众个体因情感流通形成新的联结。研究从情感流通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为研究起点,思考传统文化IP如何将历史文本置于融媒体时... 新媒体时代为媒介融合形塑情感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打造传统文化IP让更多松散的受众个体因情感流通形成新的联结。研究从情感流通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为研究起点,思考传统文化IP如何将历史文本置于融媒体时代语境,打破“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界限,进而让受众聚焦符号中的情感,构筑文化自觉。同时,具有凝聚结构的文化记忆不断唤醒、建构受众的认知框架,并激发文化所蕴含的情感感知,让典籍不仅活在图书馆里,也凝结为受众的价值共识。受众在沉浸式多重互动场域中,创造和扩大共同体的情感边界,在情感共鸣中加强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IP 情感流通 文化自觉 价值共识 情感认同
下载PDF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实践探索与思考——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教育实践为视角
9
作者 许蓝之 罗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181-185,共5页
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着华夏子民的智慧结晶,更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希望。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着华夏子民的智慧结晶,更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希望。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该文聚焦社区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应起到的作用和相关实践,倡导社区教育应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模式、丰富内容,在终身学习理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文化共识 文化的意义 传承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的文化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明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00-306,共7页
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具有复杂社会属性的空间场所,仅仅关注其教育属性或社交属性难以完全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存在价值认知不一致、文化资本差异明显、个体与群体间关系越界的矛盾冲突。寝室文化共... 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具有复杂社会属性的空间场所,仅仅关注其教育属性或社交属性难以完全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存在价值认知不一致、文化资本差异明显、个体与群体间关系越界的矛盾冲突。寝室文化共同体作为由个体凝聚而成的群体,它基于空间成员从主观感性到关系理性的追求,能够实现寝室成员在理想目标上由现实目标到价值目标的超越。寝室文化共同体的这些特性不但让共同体更加稳固长远,而且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挖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寝室文化共识,是构建该文化共同体的有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同体 文化共识 空间社会学 大学生寝室 构建
下载PDF
从唐代契苾部族到元代高昌偰氏看西域文化家族的成因
11
作者 高人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3,187,共11页
元代高昌回鹘世家——偰氏文化家族,自北魏隋唐以来,世代活动于漠北、西域、河西,后定居北庭高昌。高昌偰氏长期以来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历代不乏出任中原王朝官员者,自认中国人。入元后偰氏家族文人的社会影响增大,留有一些传世作品,且... 元代高昌回鹘世家——偰氏文化家族,自北魏隋唐以来,世代活动于漠北、西域、河西,后定居北庭高昌。高昌偰氏长期以来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历代不乏出任中原王朝官员者,自认中国人。入元后偰氏家族文人的社会影响增大,留有一些传世作品,且体现了崇儒尚用的文学风尚,是典型的受华夏文化滋养的家族。通过唐代契苾部族和元代高昌偰氏家族历史,也可以推知西域文化家族形成的历史,充分显示了回鹘部族自北朝隋唐以来形成的华夏文化共识,是入元以后西域色目文化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文章广泛考察了北朝以来的相关史志、行状、墓志等文献资料,对学界多依据元代史研究察西域人文化家族或文人家族文化具有补充和深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车 契苾家族 高昌偰氏 家族文人 文化共识
原文传递
文化相对主义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塑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慧颖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基于伦理学的视角,文化相对主义作为原始思维的脚手架,指出了道德价值局限性与文化规范的差异性,强调不同道德价值范式价值在其所处社会的约束意义。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既要保证其差异性特质,又要促进共同... 基于伦理学的视角,文化相对主义作为原始思维的脚手架,指出了道德价值局限性与文化规范的差异性,强调不同道德价值范式价值在其所处社会的约束意义。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既要保证其差异性特质,又要促进共同理想信念的发展,致力于形成价值层面的道德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儿童 价值观 文化相对主义 道德共识
原文传递
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大顺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6期5-11,F0002,共8页
以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看五帝时代的时空框架,可分为以黄帝为代表的前期和以尧舜为代表的后期,这同考古学上的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的阶段变化正相对应。五帝时代前期以个性充分发展为主并频繁交汇即"诸侯相侵伐"与"绝... 以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看五帝时代的时空框架,可分为以黄帝为代表的前期和以尧舜为代表的后期,这同考古学上的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的阶段变化正相对应。五帝时代前期以个性充分发展为主并频繁交汇即"诸侯相侵伐"与"绝地天通"为时代特点,后期以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即"之中国"或"帝王所都为中",使中华文化共同体初现。此现象表明北方红山、石峁,东南大汶口、良渚、屈家岭等文化,在五帝时代都非配角。而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大熔炉和五帝时代诸代表部族活动的主要舞台,将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诸文化融为一体,而不是分道扬镳,实现了"文化认同"即"共识的中国",为夏商周三代先后入主中原及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所以,五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也是决定民族、国家走向和命运的伟大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时代前后期 汇聚与传递 文化认同 共识的中国 第一块基石
下载PDF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文化共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忠怡 吕科 黄光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1,共7页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根本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然是"人类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前日益加剧的...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根本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然是"人类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矛盾冲突的积极回应,它提供了一种紧迫而且可行的行动方案,有助于化解当前被裹挟到全球化浪潮中的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紧张关系,稀释全球化趋势下日益加剧的文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跨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共识
下载PDF
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共识的群体差异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浩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80,178,共1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共识生成的过程中,诸社会群体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群体差异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规律。借助文化共识的研究和阐释框架,调查发现,当今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较小,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共识生成的过程中,诸社会群体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群体差异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规律。借助文化共识的研究和阐释框架,调查发现,当今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较小,收入差异、教育差异、群体差异最显著。其中,群体差异最重要,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是收入差异和教育差异的整体性体现。群体差异呈现三大特点:共识中的差异、两极差异及关于伦理道德文化共识的群体差异。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期待进一步凝聚和提升共识,诸群体间的文化对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发展 中国社会大众 文化共识 群体差异
原文传递
儒家文化、价值共识与理想人格建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和民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123,共7页
以儒家学说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整合和文治教化功能。文化整合和文治教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价值共识及理想人格的建构而完成的。在处理"天地人"三者关系时,儒家文化确立了具有强大思想力量、紧密逻辑关系的三种... 以儒家学说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整合和文治教化功能。文化整合和文治教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价值共识及理想人格的建构而完成的。在处理"天地人"三者关系时,儒家文化确立了具有强大思想力量、紧密逻辑关系的三种价值取向,即:天人关系中的人文追求、群己关系中的伦理追求、义利关系中的道义追求,分别对应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复杂关系中的简化原则。理想人格的建构及其实现目标的具体化,则完成了传统中国人教育方向和社会化导向的合理化论证,并以"成己成人"、"内圣外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顺"、"道德"、"良心"等这些普泛化的命题为全体民众构筑出各自的人生理想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价值共识 理想人格 社会教化
原文传递
范式与超越——文学视域下对“法律与文学”研究的省思
17
作者 张磊 刘艳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律与文学”运动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却也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然而,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法律与文学研究却未像预期那样获得巨大的繁荣,基本上处于法学研究的边缘地带。诚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律与文学”运动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却也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然而,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法律与文学研究却未像预期那样获得巨大的繁荣,基本上处于法学研究的边缘地带。诚然,基于法学专业知识与实用主义视角的考量,法学学者对法律与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前景有理由担心与焦虑。然而,如果将焦点从“法学”视域转移到“文学”视域,这个跨学科研究将显示出它更丰富和更有前途的一面。鉴于此,本论文重新界定法律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为“涉法文学”研究,并为其在法律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正名,进而为其未来的研究提供可能性的路径——还原文学性、情感转向、文化共识,意在超越现有法律与文学研究的实用主义范式。在真正意义上,这形成了法律与文学两个学科之间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与文学 涉法文学 还原文学性 情感转向 文化共识
下载PDF
赫阿之争与维多利亚英国精英文化共识的形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6,共5页
赫胥黎与阿诺德之争一直被认为是科学与人文之争。事实上,赫阿之争是19世纪后期现代化进程中,英国科学界、宗教界和人文知识分子关于科学主义与古典宗教和人文知识之争的缩影,英国知识阶层最终在人文教育需要在国家支持的学术、教育和... 赫胥黎与阿诺德之争一直被认为是科学与人文之争。事实上,赫阿之争是19世纪后期现代化进程中,英国科学界、宗教界和人文知识分子关于科学主义与古典宗教和人文知识之争的缩影,英国知识阶层最终在人文教育需要在国家支持的学术、教育和精神机构的主导下发挥社会整合作用方面达成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阿之争 科学主义 古典知识 宗教自由主义 文化共识
下载PDF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从文化自觉到审美共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荟敏 《兰州学刊》 2007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的跨文化研究 文化自觉 审美共识 全球化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广告创意融入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振华 罗博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7-192,共6页
广告创意具有文化自觉培育、价值观塑形以及社会共识建构等功能,总体而言,广告离不开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作为创意之源,文化自觉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社会共识反之助推文化自觉,两者又同时助推广告创意效果的实现,因此,广告创意应在主... 广告创意具有文化自觉培育、价值观塑形以及社会共识建构等功能,总体而言,广告离不开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作为创意之源,文化自觉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社会共识反之助推文化自觉,两者又同时助推广告创意效果的实现,因此,广告创意应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具备相关意识,正确认知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的内容,在广告创意中探索出针对二者成熟精要的呈现方式并应对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创意 文化自觉 社会共识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