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中晚期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经义之争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春俏 吉新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诗赋是唐代至宋初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北宋中期以后,诗赋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其地位逐渐下降。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中,诗赋与经义的斗争和党派之争、道德之争夹杂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元祐年间诗赋、经义分科取士,奠定了南宋科... 诗赋是唐代至宋初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北宋中期以后,诗赋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其地位逐渐下降。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中,诗赋与经义的斗争和党派之争、道德之争夹杂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元祐年间诗赋、经义分科取士,奠定了南宋科举制度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诗赋 经义
下载PDF
汉唐经学视域下的《仪礼》经义诠释与文本生成——以“宿戒”厘定为例
2
作者 郭超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汉末以来,《仪礼》诠释与建构进入全新模式,礼学开始跳脱《春秋》学统摄,寻求自我体系建设的突破,最终实现了内容与功能的分化:一方面是仪典构建原则重新厘定,另一方面是治世经义理据重新建构。这种诠释手法建立在仪节诠释的基础上,包... 汉末以来,《仪礼》诠释与建构进入全新模式,礼学开始跳脱《春秋》学统摄,寻求自我体系建设的突破,最终实现了内容与功能的分化:一方面是仪典构建原则重新厘定,另一方面是治世经义理据重新建构。这种诠释手法建立在仪节诠释的基础上,包含了文、事、义的重新整合,意在建构一套全新的社会性仪礼规范。郑玄对《仪礼》所记延请仪节的界定,是其校订经文、厘定礼义的典型案例,郑玄此举为社会生活建构起了通贯今古的实践法则。这种对规范法则的精细化处理在汉唐经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意义。郑玄《仪礼注》所做的这些工作,是汉末经学开始走向社会仪制整体建设的重要体现,此尤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郑玄 宿戒 经义 经学史
下载PDF
集部视野下明代经义的文体建设及文章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宗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25,共9页
明中叶以来明人在集部视野下对经义的认识愈发深入。"时文序"这种新兴文体的出现,文集、文评中经义论评的增多,在提升经义文体地位的同时,又促进其批评体系的开放。时文选本的大量刊行推动了制义文的经典化,进一步维系经义作... 明中叶以来明人在集部视野下对经义的认识愈发深入。"时文序"这种新兴文体的出现,文集、文评中经义论评的增多,在提升经义文体地位的同时,又促进其批评体系的开放。时文选本的大量刊行推动了制义文的经典化,进一步维系经义作为"文之一体"的文学质性。这些都为明代经义由考试工具转向文学性文本,进而被纳入诗赋、古文的文体序列创造了相应条件。明人对经义写作的研讨,既推动古代文章学的精细化发展,也对古典文学众体之间的沟通起到刺激作用,这为我们审视古代文体互渗现象提供了文法论和修辞学层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八股文 集部 文章学
原文传递
叶适贤良进卷流传及应用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燕妮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4,共10页
叶适的贤良进卷在当世曾备受推崇,但南宋以后,其文集多以选本、残本的形态流传,进卷的体系性因此隐没不显。直至清末,孙衣言、李春龢重新编刻,完整的贤良进卷才重现于世。在历代书目中,叶适进卷存在所属类别各异、卷数不一的情况,类别... 叶适的贤良进卷在当世曾备受推崇,但南宋以后,其文集多以选本、残本的形态流传,进卷的体系性因此隐没不显。直至清末,孙衣言、李春龢重新编刻,完整的贤良进卷才重现于世。在历代书目中,叶适进卷存在所属类别各异、卷数不一的情况,类别各异反映出其性质的多样,卷数不一则意味着写作时间及应用场合存在疑点。各家书目多将叶适进卷著录为九卷,这是误把《廷对》视为贤良进卷所致,其实此文为进士科御试对策。并且,叶适并未应考制科,而是以贤良进卷中的经论参加学官之选,从而成为太学正,时在淳熙十三年(1186)。不过,他早在淳熙四年(1177)就已写作进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贤良进卷 制科 经论 学官
下载PDF
《白虎通义》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白瑞芬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87-88,共2页
本文对《白虎通义》的研究成果从探讨其思想内涵及哲学意蕴、考证其书题名歧出、论证其书性质、研究其著述形式与阐释经义的方法四个角度作出了分析和归纳,并指出这部文献在语言学上的地位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神学 题名歧出 经义 章句 声训 《白虎通义》
下载PDF
论明初取士经义体式的形成与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刚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经义试士始于宋代,到了明代则成了科举取士中最重要的文体,而在由宋到明的过程中其体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明初取士经义,对明清八股文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明初取士之法损益宋元旧制,而取士经义体式也在探索中发展。结合明... 经义试士始于宋代,到了明代则成了科举取士中最重要的文体,而在由宋到明的过程中其体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明初取士经义,对明清八股文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明初取士之法损益宋元旧制,而取士经义体式也在探索中发展。结合明初科举取士程式的制定,通过对取士经义文体结构前后变化的分析,对明初经义体式特征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八股文的形成也会有着新的认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八股文 明初
下载PDF
王船山四书学著作与《船山经义》年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船山四书学著述主要有《四书稗疏》、《四书考异》、《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四书笺解》等。根据所考,正其名定其时,以为已佚的《四书详解》和《四书集成批解》其实分别就是《四书训义》与《四书笺解》;并且,各书成稿有一个... 船山四书学著述主要有《四书稗疏》、《四书考异》、《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四书笺解》等。根据所考,正其名定其时,以为已佚的《四书详解》和《四书集成批解》其实分别就是《四书训义》与《四书笺解》;并且,各书成稿有一个从《稗疏》到《考异》,进而《读四书大全说》,再到《四书训义》、《四书笺解》的先后秩序问题。是故,可知有二:其一,船山治学其学深博无涯,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汉学与宋学兼治,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其二,船山四书学著述可分为早年、晚年两个时期区别对待。此外,对与船山四书学思想颇有关联的《船山经义》之内容和写作时间也作了细致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四书 船山经义 年考
下载PDF
尔雅深厚:西汉初文章写作及其地位
8
作者 傅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两汉文章风格气象高古、典实雄健,唐宋古文家以及明代古文派视为典范。两汉文章何以能形成这种风格?其成就如何发展而来?从儒家经义、经世致用和尚气重辞三方面论述汉初文章写作,指出汉初自觉以儒学变改战国、秦以来杂学术文风,书疏政... 两汉文章风格气象高古、典实雄健,唐宋古文家以及明代古文派视为典范。两汉文章何以能形成这种风格?其成就如何发展而来?从儒家经义、经世致用和尚气重辞三方面论述汉初文章写作,指出汉初自觉以儒学变改战国、秦以来杂学术文风,书疏政论诸体,由质及文,由野而雅,从而为汉代文章写作开辟道路,指明方向。以西汉初诏令以及陆贾、贾谊、贾山、晁错、邹阳、枚乘等人文章为对象,详细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特征,说明西汉初文家在新政权里,如何为建立符合汉王朝文化要求的写作而努力,同时揭示这种写作具有的作用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初 文章 儒家经义 经世致用 尚气重辞
下载PDF
经义文体结构在宋元的发展探析
9
作者 张荣刚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5期41-45,共5页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其后至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文体结构一直以"四段式"为基础。然而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又决定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经义文体结构在两宋的发展,达到了"冗长繁复可厌"...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其后至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文体结构一直以"四段式"为基础。然而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又决定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经义文体结构在两宋的发展,达到了"冗长繁复可厌"的程度,故而元人对其结构进行了由繁到简的"改造",明代初次开科取士,因沿袭元制,故其经义文体结构依然属于元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四段式 宋元
下载PDF
取士经义八股格成因探析
10
作者 张荣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八股格式则是在明代前期逐渐形成的。所谓八股,针对的是经义正文部分排比对偶、股与股相连为八的特征,今天我们所说的八股文,指的就是八股格式的经义。取士经义中的八股格式,是经义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格式。就八...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八股格式则是在明代前期逐渐形成的。所谓八股,针对的是经义正文部分排比对偶、股与股相连为八的特征,今天我们所说的八股文,指的就是八股格式的经义。取士经义中的八股格式,是经义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格式。就八股格式的形成原因而言,明代前期古文宗尚对经义创作中排比对偶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经义创作难易则与股与股相连为八的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八股格 八股文 成因
下载PDF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11
作者 王兆鹏 胡玉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1,共7页
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将诗赋取士改成经义取士,这一改革举措,在元祐更化时引起了争议。以程颐为首的洛党支持经义取士,而以苏轼为首的蜀党支持诗赋取士,双方由此产生政治分歧。产生这种政治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都希望通过控制科举取士... 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将诗赋取士改成经义取士,这一改革举措,在元祐更化时引起了争议。以程颐为首的洛党支持经义取士,而以苏轼为首的蜀党支持诗赋取士,双方由此产生政治分歧。产生这种政治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都希望通过控制科举取士制度巩固和扩大己方的政治影响力。洛蜀党争的导火索,是司马光的去世,使得科举制度之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改变。随着党争的日益深入,科举取士的制度天平也随之发生倾斜。南宋以后,经义取士制度也随着程朱理学的崛起而日益稳固,并逐渐发展成八股文取士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蜀党争 程颐 苏轼 诗赋取士 经义取士
下载PDF
现存宋代经义考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6,共7页
经义是王安石变法以后宋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对后来时文文体的影响很大。现存宋代经义有确切可考之作,有将宋人一般论议加以改头换面之作,有伪托宋人经义之作。清初《古今图书集成》、《可仪堂一百二十名家制义》等文献中出现的王安... 经义是王安石变法以后宋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对后来时文文体的影响很大。现存宋代经义有确切可考之作,有将宋人一般论议加以改头换面之作,有伪托宋人经义之作。清初《古今图书集成》、《可仪堂一百二十名家制义》等文献中出现的王安石、苏辙、杨万里、陈傅良、汪立信、文天祥等人的经义分属上述后二者,因此不能作为六家各自的佚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经义 《百二十名家制义》 王安石:八股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