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锥形束CT分析肿瘤放疗中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 被引量:40
1
作者 许峰 王瑾 +3 位作者 柏森 徐庆丰 沈娅丽 钟仁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1-11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中肿瘤患者每次的治疗摆位受很多因素影响,存在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本研究目的是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及纠正方法。方法:对51例放疗肿瘤患...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中肿瘤患者每次的治疗摆位受很多因素影响,存在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本研究目的是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及纠正方法。方法:对51例放疗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19例,胸部肿瘤25例,腹、盆部肿瘤7例,在每次照射前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结束时获取CBCT,通过系统的匹配功能,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及纠正方法。结果:51例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1934次。每次治疗开始前首次摆位CBCT955次,调整治疗床后再次CBCT扫描525次,治疗后CBCT扫描454次。X、Y、Z三维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在头颈部分别为(1.2±0.9)mm、(1.2±1.1)mm和(1.0±0.8)mm;在胸部分别为(2.3±1.9)mm、(4.2±3.7)mm和(2.4±2.1)mm;在腹、盆部分别为(1.7±1.5)mm、(4.7±3.6)mm和(2.1±1.6)mm。和调整后比较,头颈部肿瘤治疗后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均有增加,并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体部肿瘤这种差异在X、Y、Z3个方向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每次治疗前通过CBCT获得分次间摆位误差并对其进行纠正对提高放射治疗精度有积极意义。分次内误差在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变化明显,这在设计治疗计划时应予以考虑。胸部及腹、盆部分次内误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锥形束CT转化头颅侧位片定点精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怡 赵健慧 +1 位作者 丁云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 研究对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转化的头颅侧位片与传统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Ceph)的定点精度.方法 对20名需要正畸的患者(男7名,女13名,平均年龄18.8岁)进行锥形束CT扫描,同时拍摄C... 目的 研究对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转化的头颅侧位片与传统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Ceph)的定点精度.方法 对20名需要正畸的患者(男7名,女13名,平均年龄18.8岁)进行锥形束CT扫描,同时拍摄Ceph作为对照.在InvivoDental 5.0软件中按统一条件将CBCT数据转化成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 from CBCT,CCB).选择23个常用标志点,由三名操作者分别对CCB与Ceph进行定点,间隔进行两次.对CCB与Ceph上的定点误差,以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定点误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与t检验.结果 三名操作者在CCB上定点的精度明显优于Ceph(P<0.05),19个定点的精度有8个点的定点误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操作者之间的相关性CCB比Ceph好.操作者自身两次测量值重复性好,相关系数0.99.结论 CCB由于可以选择性生成单侧或双侧头颅侧位片,定点的精度普遍要优于Ceph,尤其是颅底点(Ba),耳点(P),眶点(O),前鼻棘(ANS)点,上齿槽座点(A),下颌角点(Go),以及切牙及磨牙根尖点在CCB上的定点更精确.对于一些定点误差较大的点可能是由于在三维空间中点的定义还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头颅侧位片 定点
原文传递
食管癌图形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6个自由度摆位误差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志原 王捷忠 +3 位作者 瞿宜艳 柏朋钢 李奇欣 吴君心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7-129,133,共4页
目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r adiotherapy,IGRT)的锥... 目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r adiotherapy,IGRT)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对食管癌患者146次治疗前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348个CBCT信息,通过系统配有的匹配功能,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取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将计划CT作为参考标准,治疗前摆位后的摆位误差呈近似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U、V、W6个自由度分别为(0.85±3.56)mm、(1.82±4.00)mm、(-2.31±2.10)mm、(0.59±0.85)°、(0.29±1.30)°、(0.40±0.86)°。误差调整后再次CBCT,结果显示摆位误差明显缩小(P<0.05)。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在Y、Z方向上较为明显,个别患者还有较大的旋转误差,通过CBCT测量食管癌患者治疗前的摆位误差,并行6个自由度的在线调整误差,可明显减小平面误差和旋转误差,提高放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 摆位误差 食管癌
下载PDF
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戴德华 陈军霞 +1 位作者 魏薇 贺国权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下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CBCT检查下颌前磨牙的患者资料560例,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并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1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根的发生率最高(...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下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CBCT检查下颌前磨牙的患者资料560例,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并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1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根的发生率最高(84.2%),双根为3.8%;其中85.2%的牙根表现为单根管,双根管检出率为12.7%;根管构型中,Ⅰ型根管最为常见(85.2%),其次是V型根管(9.7%);Ⅰ型根管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出现变异根管(V型和C型)的可能性高于女性(P<0.05);2下颌第二前磨牙中,99.8%的牙表现为单根;其根管构型中,Ⅰ型根管占99.5%,双根管和C形根管分别为0.4%和0.1%。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变异根管出现率较高,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单管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磨牙 根管解剖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的矫治效果和牙根吸收的CBCT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汶汶 郑琳琳 +3 位作者 别苗苗 李寒 宋卫军 耿海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运用CBCT评价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的矫治效果和牙根吸收情况。方法:选取10例因下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深覆牙合的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约3~6个月。压低前后拍摄CBCT,通过Romexis影像分析软件评估下前牙压低效... 目的:运用CBCT评价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的矫治效果和牙根吸收情况。方法:选取10例因下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深覆牙合的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约3~6个月。压低前后拍摄CBCT,通过Romexis影像分析软件评估下前牙压低效果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1)各组牙齿的Lcr-MP距(阻抗中心至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均减小:中切牙平均减小3.26 mm,侧切牙平均减小2.72 mm,尖牙平均减小1.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牙齿的L/MP角(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的后上夹角)均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牙齿的牙齿长度均减小:中切牙平均减小2.75 mm,侧切牙平均减小1.7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牙平均减小0.77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种植体支抗压低下前牙治疗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显著,下前牙压低明显且未出现前牙过度唇倾,但下前牙压低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深覆牙合
原文传递
全景片和锥形束CT对下颌骨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敏 刘泉 +1 位作者 王凤琼 黄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全景片成像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56例患者(74颗下颌第三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口腔影像... 目的:比较全景片成像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56例患者(74颗下颌第三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口腔影像学检查,记录第三磨牙相关变量:牙根成角(水平/远中角/近中角/垂直),牙根数(1个/2个/>2个),牙根远端和近中根的形态(直/颊/舌-/远端-/近中-弯曲)和与下颌管(直接接触/无直接接触)的关系。在术中和术后评估相同的变量,并作为影像学评估的验证标准。比较全景片和CBCT对各个变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全景片和CBCT在术前评估牙根角度,牙根数和远中平面的牙根形态,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评估牙根与下颌管关系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39)。全景片和CBCT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结果显示,CBCT在预测第三磨牙根部与下颌管直接接触的敏感性为68%,显著高于全景图像的30%(P=0.015),而CBCT在预测牙齿与下颌管无直接接触的特异性(66%)与全景图像(78%)无显著性差异(P=0.247)。结论:CBCT在确定下颌第三磨牙根与下颌管之间关系以及评估在颊舌平面根部形态学方面较全景片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片 锥形束CT 智齿 下颌管 神经
原文传递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分次内误差的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大钡 郭纪慈 +2 位作者 李珍 余建荣 张志高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的分次内误差,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在减少摆位误差方面的优劣。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VMAT与IMRT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各25例,所有患者分... 目的分析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的分次内误差,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在减少摆位误差方面的优劣。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VMAT与IMRT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各25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每次治疗摆位纠正前、摆位纠正后及治疗后行锥形束CT(CBCT)并与计划CT匹配,获取分次内误差,对两种治疗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MRT组在X(左右)、Y(头脚)、Z(腹背)3个轴方向的摆位纠正后误差分别为(0.63±0.47)mm、(0.84±0.35)mm、(0.67±0.41)mm,治疗后误差依次为(1.01±0.42)mm、(1.08±0.89)mm、(1.07±0.70)mm,治疗后误差高于纠正后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在X、Y、Z 3个轴方向的摆位纠正后误差分别为(0.62±0.50)mm、(0.78±0.40)mm、(0.72±0.54)mm,治疗后误差依次为(0.71±0.52)mm、(0.84±0.41)mm、(0.79±0.63)mm,治疗后误差略高于纠正后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每周获得的分次内误差,随着治疗周数的增多,两组各方向的平均误差均有所增加,且IMRT组数据高于VM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的治疗时间和加速器跳数为(2.85±0.73)min和589.00±63.00,均优于IMRT组的(8.14±1.06)min和792.00±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放疗中,VMAT能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患者不舒适度,有效降低患者分次内误差,但放疗分次内误差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固定野调强放疗 分次内误差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颌窦底与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的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洪英 杨雨楠 +2 位作者 王扬 何双双 王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窦底与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的相互影响。方法: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筛选出上颌第一磨牙至少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正畸减数矫治患者病例,测量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各...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窦底与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的相互影响。方法: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筛选出上颌第一磨牙至少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正畸减数矫治患者病例,测量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各牙根的移动距离,评估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同时评估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移动对上颌窦底改建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正畸患者16例,共28颗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腭根均发生了大于2 mm的明显移动。正畸治疗后,多数牙根(88.10%)未见明显吸收;新增7个与上颌窦底之间无皮质骨间隔的近中颊根(P<0.05)。结论: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可以在适当正畸力作用下发生一定范围内的有效移动,且较少出现牙根吸收;但此类牙根发生正畸移动可能会造成上颌窦底皮质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底 上颌第一磨牙 正畸学 牙齿移动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游婧 孙超 +2 位作者 杨宁 王曦晞 刘卫红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简称CBCT)研究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更加直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使用CBCT观察441例患者双侧下颌第二磨牙,统计C形根管的发生率以及根管形态。结果 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41.72%,C形根管类型变化多... 目的采用锥形束CT(简称CBCT)研究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更加直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使用CBCT观察441例患者双侧下颌第二磨牙,统计C形根管的发生率以及根管形态。结果 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41.72%,C形根管类型变化多样,C形根管的发生率在性别、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形根管在下颌第二磨牙有很高的发生率,并且解剖形态有较大差异,CBCT在诊断C形根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根管 cbct 下颌第二磨牙
下载PDF
汉族人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亚芸 牛忠英 +2 位作者 闫澍 王婷 吴宝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4-788,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0例就诊的汉族人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用锥形束CT机自带的测量软件按7个年龄段(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84岁,n=60)对上颌中切... 目的:研究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0例就诊的汉族人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用锥形束CT机自带的测量软件按7个年龄段(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84岁,n=60)对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距根尖3/4处的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进行测量。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男女牙根直径(mm)分别为5.81±0.445和5.53±0.489(P<0.05);男女根管管径(mm)分别为1.20±0.396和0.96±0.236(P<0.05);男女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分别为0.21±0.072和0.17±0.043(P<0.005)。上颌中切牙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和年龄具有负相关性(R^2=0.576,P<0.05)。结论:汉族人的上颌中切牙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与年龄增长具有相关性,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根管管径减小的趋势较女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上颌中切牙 增龄性改变 法医齿科学 年龄推断
下载PDF
下颌骨颏孔区CBCT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军岐 王青 陈凤山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测量和评价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形态,为种植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患者双侧CBCT图像,观察、测量和分析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解剖形态,测量此区骨高度和骨宽度,... 目的:通过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测量和评价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形态,为种植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患者双侧CBCT图像,观察、测量和分析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解剖形态,测量此区骨高度和骨宽度,用SPSS16.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颏孔上缘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1.87 mm;颏孔截面下颌神经管上缘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6.45 mm;两者的差值为4.58 mm;颏孔上缘下2 mm处颏管至舌侧骨边缘的平均宽度为11.53 mm。结论:在二维平片(如口腔全景片)上观察到的颏孔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和CBCT同一截面下颌神经管上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平均差距大于4 mm。因此在此区域的种植体设计不应以平片为依据,而应进行CBCT检查。颏孔区种植体尖端到颏孔的安全距离也应进行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颏孔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前牙区微种植支抗矫治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机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可 王林 +3 位作者 于剑南 王珊 刘敏 赵春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上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唇倾上前牙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成人内倾型深覆患者28例,分为种植钉组(A)16例和摇椅弓组(B)12例。治疗前后拍摄CBCT比较上前牙及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种... 目的:探讨在上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唇倾上前牙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成人内倾型深覆患者28例,分为种植钉组(A)16例和摇椅弓组(B)12例。治疗前后拍摄CBCT比较上前牙及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种植钉组和摇椅弓组真性压低量分别为(0.70±1.45)mm和(0.21±0.61)mm(P=0.036),切缘点压低量(1.49±1.98)mm和(0.27±0.71)mm(P=0.001)。切缘点唇向移动量,切牙唇倾度增加量种植体组均大于摇椅弓组。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实现上颌前牙的真性压低同时唇倾,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型深覆[牙合]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 微种植体 正畸支抗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三维对称性的CBCT观察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可 王珊 +4 位作者 王林 于剑南 赵宏 刘敏 赵春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纳入正畸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30例和颜面部对称组32例,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扫描获得颅面...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纳入正畸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30例和颜面部对称组32例,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扫描获得颅面部DICOM数据,采用Dolphin 11.0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下颌骨骨性结构特征的13个点进行描记,对下颌骨37个变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颜面部不对称组偏斜侧髁突及下颌角点相对于偏斜对侧处于向后、向外、向上的位置,偏斜对侧有着更长的下颌体、下颌支、髁突和更大的下颌支倾斜度及髁突倾斜度。结论:髁突、下颌支、下颌体的不对称生长发育及下颌骨的旋转都是导致下颌偏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斜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骨 锥形束CT(cbct) 测量
下载PDF
锥束CT在变异根管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荣森 高飞 +1 位作者 石校伟 李颖超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根管治疗病例的锥形束CT(CBCT)影像,探讨这一技术在变异根管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roMAX3D CBCT设备,分析比较300例根管治疗病例CBCT和常规X光片根管腔的影象特点。结果:CBCT能够三维显示根管的形态和分布,发现切... 目的:通过研究根管治疗病例的锥形束CT(CBCT)影像,探讨这一技术在变异根管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roMAX3D CBCT设备,分析比较300例根管治疗病例CBCT和常规X光片根管腔的影象特点。结果:CBCT能够三维显示根管的形态和分布,发现切牙双根管、磨牙根管数目异常、C形根管等根管变异。结论:CBCT可在根管治疗术前术中对根管变异作出明确的诊断,对防止根管遗漏、保存牙本质和保障根管治疗成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锥束CT 根管变异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旦斐 李志韧 +1 位作者 李涛 吕晓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观察脉冲Nd:YAG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后牙槽骨变化及牙周附着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30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同颌对称同名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和实验组(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激光治疗),... 目的:观察脉冲Nd:YAG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后牙槽骨变化及牙周附着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30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同颌对称同名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和实验组(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激光治疗),每组55颗患牙。临床检查患牙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垂直向附着丧失(CAL-V)、出血指数(BI)、CBCT检查牙槽骨骨密度(ABD)和高度值(ABH)的改变。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PPD、BI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AL-V获得高于对照组(P<0.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CAL-V获得、近远中位点ABD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脉冲Nd:YAG激光辅助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效果优于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脉冲ND:YAG激光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锥束CT FDK重建算法的GPU并行实现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玉 闫镔 +2 位作者 宇超群 李磊 李建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7-1410,共4页
针对FDK算法重建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FDK并行加速算法。通过采用合理的线程分配方式,对反投影参数计算过程中与体素无关的中间变量的提取和预计算、对全局存储器访问次数的细致优化等策略,提高FDK算法的执行... 针对FDK算法重建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FDK并行加速算法。通过采用合理的线程分配方式,对反投影参数计算过程中与体素无关的中间变量的提取和预计算、对全局存储器访问次数的细致优化等策略,提高FDK算法的执行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牺牲重建质量的前提下,完全优化后的FDK并行加速算法重建2563规模的体数据需要0.5 s,重建5123规模的体数据需要2.5 s,这与较新的研究成果相比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图像重建 FDK算法 图形处理器
下载PDF
上颌埋伏阻生的弯曲中切牙正畸牵引CB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扬 乔旖旎 +3 位作者 徐舒豪 唐蓓 胡洪英 王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正畸牵引术前术后弯曲牙的变化,为制定弯曲牙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前牙弯曲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正畸牵引术前术后牙的牙冠弯曲角度变化、牙根发育程...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正畸牵引术前术后弯曲牙的变化,为制定弯曲牙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前牙弯曲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正畸牵引术前术后牙的牙冠弯曲角度变化、牙根发育程度变化。结果:术前、术后CBCT显示弯曲牙牙根短于同名牙;在牙根形成早期阶段进行正畸牵引治疗干预,可以刺激弯曲牙根生长潜力,弯曲牙和同名牙的牙根增长量无显著差异(P>0.05);已经矿化形成的弯曲牙牙根在正畸牵引术后其弯曲角度和长度不会改变。结论:CBCT对阻生弯曲牙的影像诊断可有助于制定弯曲牙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牙 锥形束CT 正畸牵引 上颌中切牙
原文传递
上颌四眼圈簧扩弓后对上颌牙齿及上颌骨变化影响的CBCT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月兰 韦大鹏 +3 位作者 Blessing Sayi 杨亚欣 杨亚普 王晨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使用锥体束CT(CBCT)评估上颌四眼簧慢速扩弓后上颌牙齿及上颌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13例需要综合性正畸治疗的患者(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14.4±2.2)岁,使用上颌四眼圈簧扩弓。对患者扩弓前(T1)后(T2)的变化进行CBCT扫描,... 目的:使用锥体束CT(CBCT)评估上颌四眼簧慢速扩弓后上颌牙齿及上颌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13例需要综合性正畸治疗的患者(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14.4±2.2)岁,使用上颌四眼圈簧扩弓。对患者扩弓前(T1)后(T2)的变化进行CBCT扫描,测量扩弓前后两侧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牙冠和根尖之间的宽度,第一磨牙的倾斜度,基骨弓和腭中缝宽度的变化。应用SPSS 1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四眼圈簧扩弓后牙弓变化明显。4对牙的牙间距分别增加了(2.47±1.05)mm、(2.97±1.90)mm、(2.79±1.21)mm、(3.15±1.15)mm,根尖距分别减小了(1.19±0.40)mm、(2.12±0.68)mm、(2.02±0.65)mm、(1.34±0.63)mm,左侧磨牙倾斜度减小了4.45°±2.86°,右侧磨牙倾斜度减小了4.02°±1.45°,基骨弓宽度增加了(2.37±0.96)mm,腭中缝宽度增加了(1.21±0.5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四眼圈簧扩弓器对上颌牙弓的扩弓主要通过牙齿倾斜移动完成,而非整体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眼圈簧 锥体束CT(cbct) 上颌扩弓
下载PDF
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碧楚 李杏 戴丽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壁厚度、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CBCT的108例患者,并上颌前牙美学区的影像学资料,在矢状面...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壁厚度、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CBCT的108例患者,并上颌前牙美学区的影像学资料,在矢状面分别测量牙槽嵴顶下2 mm(M1)、4 mm(M2)处唇侧骨壁厚度、牙根长轴与牙槽窝长轴夹角。结果:大部分上前牙唇侧骨壁(81.48%)为薄型骨壁(<1 mm),厚型骨壁多见于尖牙。牙根长轴与牙槽窝长轴夹角从中切牙到尖牙有增加趋势,中切牙与尖牙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绝大部分上前牙尤其是中切牙唇侧骨骨壁薄,行即刻种植手术需要进行骨增量。术前应用CBCT分析唇侧骨厚度和矢状面牙根倾斜角度可为种植治疗计划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 上前牙美学区 唇侧骨厚度
原文传递
锥体束CT对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学萍 张洋洋 +2 位作者 孙玉亮 戴永刚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phy,CBCT)成像系统对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及其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来我院体检且下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观察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phy,CBCT)成像系统对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及其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来我院体检且下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观察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结果: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15.0%,C形根管类型变化多样。结论:C形根管在下颌第二磨牙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解剖形态存在较大差异。CBCT在C形根管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下颌第二磨牙 C形根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