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双黄连方剂中预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中药,并通过离体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对其抗CT26结肠癌活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双黄连方剂中预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中药,并通过离体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对其抗CT26结肠癌活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手册》,药品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库(DrugBank),信号通路数据库(Reactome)及人类蛋白质参考数据库(Human protein reference database,HPRD),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network,PPI)和化合物靶标网络,挖掘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发现与PPI网络节点距离较短的化合物,确定组成中药的配伍。以CT26结肠癌细胞为实验材料,结合离体和在体实验初步验证组分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从双黄连组分中预测并发现"黄芩苷、连翘酯苷A和绿原酸"3个化合物配伍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验证结果表明,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双黄连组分中药能显著抑制CT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动物实验中,与荷瘤模型组比较,双黄连组分中药治疗组小鼠皮下肿瘤体积增长缓慢、肿瘤重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结合数据库挖掘和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分析等方法从双黄连方剂中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中药"黄芩苷、连翘酯苷A和绿原酸"。经验证,该组分中药具有较好的抗CT26结肠癌活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双黄连方剂中预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中药,并通过离体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对其抗CT26结肠癌活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手册》,药品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库(DrugBank),信号通路数据库(Reactome)及人类蛋白质参考数据库(Human protein reference database,HPRD),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network,PPI)和化合物靶标网络,挖掘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发现与PPI网络节点距离较短的化合物,确定组成中药的配伍。以CT26结肠癌细胞为实验材料,结合离体和在体实验初步验证组分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从双黄连组分中预测并发现"黄芩苷、连翘酯苷A和绿原酸"3个化合物配伍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验证结果表明,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双黄连组分中药能显著抑制CT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动物实验中,与荷瘤模型组比较,双黄连组分中药治疗组小鼠皮下肿瘤体积增长缓慢、肿瘤重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结合数据库挖掘和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分析等方法从双黄连方剂中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中药"黄芩苷、连翘酯苷A和绿原酸"。经验证,该组分中药具有较好的抗CT26结肠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