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肿瘤标志物优化组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捷凯 杨美琴 +1 位作者 姜铁军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 :从目前已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中筛选出用于大肠癌诊断的最优化肿瘤标志物组合 ,并联合这组标志物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肠癌智能诊断模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 12 8例大肠癌患者和113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 (CEA)... 目的 :从目前已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中筛选出用于大肠癌诊断的最优化肿瘤标志物组合 ,并联合这组标志物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肠癌智能诊断模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 12 8例大肠癌患者和113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 (AFP)、癌抗原 199(CA199)、癌抗原 72 4 (CA72 4 )、癌抗原 2 4 2(CA2 4 2 )、癌抗原 2 11(CA2 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组织多肽抗原 (TPA)共 8种肿瘤相关标志物含量 ,用曲线下面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评价并筛选最优标志物联合模型 ,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断。结果 :筛选出 CEA、CA199、CA2 4 2、CA2 11及 CA72 4 5个最优肿瘤标志物的组合 ,建立了诊断大肠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并用 5倍交叉验证 ,该模型预测大肠癌样本的特异性为 95 % ,敏感性为 83% ,阳性预测率为 95 %。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的最优肿瘤标志物组合诊断大肠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诊断 神经网络(计算机)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癌胚抗原
下载PDF
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其龙 马新源 +3 位作者 俞玲玲 姚开颜 马万里 薛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在人群中应用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方法:采用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加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40~74岁人群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并进行电子肠镜全结直肠检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早诊率,分析筛查... 目的:在人群中应用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方法:采用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加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40~74岁人群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并进行电子肠镜全结直肠检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早诊率,分析筛查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并与筛查前比较。结果:现场应用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检出各类大肠病变1 117例,其中检出大肠癌69例,大肠腺瘤701例,进展期腺瘤211例;大肠癌早诊率提高了58.19%,发病率下降明显。结论: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简便、经济、高效,值得在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检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预防和控制 发病率 粪便/细胞学 潜血 普查
下载PDF
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与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石林 顾国利 +2 位作者 丁映钦 欧阳莒玺 魏学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 了解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是否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小于 40岁、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资料、详细的家系调查、并有随访结果的患者分成有家族遗传背景和无家族遗传背景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4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 目的 了解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是否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小于 40岁、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资料、详细的家系调查、并有随访结果的患者分成有家族遗传背景和无家族遗传背景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4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有家族遗传背景组 (A组 ) 12例 ,无家族遗传背景组 (B组 ) 3 2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 .3 0 % ( 10 /12 )和 5 9.3 8% ( 19/3 2 )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 χ2 =5 .64 ,P <0 .0 5 )。A组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癌分别为 8例和 4例 ;B组分别为 19例和 13例。按病理类型计算两组标准化 5年生存率 ,分别为 84.0 9% ( 3 7/4 4)和 5 9.0 9% ( 2 6/4 4) ( χ2 =6.68,P <0 .0 5 )。Dukes分期 :A组B期 9例 ,C期 3例 ;B组B期 14例 ,C期 18例。按Dukes分期计算两组标准化 5年生存率 ,分别为 88.64 % ( 3 9/4 4)和 63 .64 % ( 2 8/4 4) ( χ2 =6.5 8,P <0 .0 5 )。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可能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有必要综合国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中的青年人病例 ,与散发性大肠癌家系中的青年人大肠癌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比较 ,以对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建江 崔峻辉 +1 位作者 毛伟芳 顾秀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1-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996年 6月~ 1 998年 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 34例 38个病变行 EMR,并比较 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 :...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996年 6月~ 1 998年 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 34例 38个病变行 EMR,并比较 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 :对 34例 38个病变施行 EMR成功 37次 ,失败 1次 ,成功率 97.4% (37/ 38)。成功的 37次中包括分割切除 (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Resection:EPMR) 9次 .EPMR术中并发少量出血 2例 (5.4% )。病理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癌变率(1 0 0 % )高于单发息肉 (2 9.41 % ) ,P=0 .0 0 1 .肿瘤最大径 <1 .5cm腺瘤癌变率为 36 .37% (8/ 2 2 )、≥ 1 .5cm为 73.33% (1 1 / 1 5) ,P=0 .0 45;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2 %和 2 6 % (P<0 .0 0 1 ) ,而且普通活检的漏检率达 50 % (8/ 1 6病变 )。结论 :内镜下大肠粘膜切除术能够对常规圈套法不能摘除的肿瘤样病灶切取活检 ,以达到病理学诊断定性质、定范围、定深度的理想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术 内镜息肉切除术 诊断 结直肠肿瘤 EMR
下载PDF
Pleiotrophin的表达及其在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南征 孙学军 +8 位作者 贺赛 郑见宝 周培华 魏光兵 王晖 姚建锋 张立 禄韶英 杜俊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T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中...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T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中的PTN表达水平。结果:PT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量以及PT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是PTN mRNA表达水平还是蛋白阳性率均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类型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向关系、与TNM分期呈正向关系(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T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PT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血清PTN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诊断 PLEIOTROPHIN
原文传递
大肠脂肪瘤15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思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脂肪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0年间手术治疗的 15例大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和黏液血便。术前均经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诊断为结肠良性肿... 目的 探讨大肠脂肪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0年间手术治疗的 15例大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和黏液血便。术前均经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诊断为结肠良性肿瘤 1例 ,大肠恶性肿瘤 14例。 15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报告为大肠脂肪瘤。结论 大肠脂肪瘤易误诊为大肠恶性肿瘤 ,临床上当病人全身情况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癌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甘丽虹 潘洁 +2 位作者 陈淑洁 钟菁 王良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P均<0.0001);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ZIC1甲基化阳性率为80%,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76%,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64%。结论: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高频率发生,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甲基化 基因表达 基因
下载PDF
结直肠癌蛋白质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崔琳 李立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对指导结直肠癌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除了临床应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外,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标志物研究方面...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对指导结直肠癌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除了临床应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外,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笔者主要从血浆、组织及粪便蛋白质标志物3个方面,介绍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微小RNA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邢荣春 郑军 +1 位作者 刘伟 姚汝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5-1278,共4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微小RNA(mi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笔者就miRNAs上调和下调与结直肠癌(CRC)的关系,miRNAs表达的改变对CRC诊断、分期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微RNAS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栋 李旭芬 +2 位作者 蒋文智 曹江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 m RNA的表达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PCR法检测 5 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 CK2 0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直肠...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 m RNA的表达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PCR法检测 5 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 CK2 0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 CK2 0 m RNA阳性率为 2 7.4 5 % ,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 6 .6 7%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2 5 )。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 ,患者外周血中 CK2 0 m RNA的表达率随之提高 ,但各分期间阳性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5 )。Dukes'C期与 D期患者中 >10拷贝 / ml者高于 A期与 B期患者。结论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 CK2 0 m RNA的表达水平可发现早期脱落的肿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诊断 细胞角蛋白20 血液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血浆和组织胃泌素的检测
11
作者 张鸿坤 张楠 +1 位作者 杨以理 林建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在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 例大肠癌患者和10 例大肠腺瘤患者血浆胃泌素、组织胃泌素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胃泌素,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胃泌素。结果:大肠癌组血浆胃泌素无明显... 目的:探讨胃泌素在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 例大肠癌患者和10 例大肠腺瘤患者血浆胃泌素、组织胃泌素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胃泌素,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胃泌素。结果:大肠癌组血浆胃泌素无明显增高,但血浆胃泌素浓度与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大肠癌和腺瘤的组织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肠粘膜(P< 0.05),且组织胃泌素水平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转移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肠癌组织具有自分泌胃泌素及促肿瘤生长作用,且胃泌素表达的增加很可能发生在肿瘤的中、晚期,因而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诊断 直肠肿瘤/诊断 胃泌素类/血液 胃泌素类/分离和提纯
下载PDF
TRAP-SybrGreen I法检测结直肠癌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冰 江涛 +1 位作者 罗建新 彭剑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应用新型核酸荧光染料Sybr-GreenI检测端粒酶活性,并探讨该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结合Sybr GreenI技术检测 4 6例结直肠癌及 1 9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Sybr-GreenI能清晰显... 目的 应用新型核酸荧光染料Sybr-GreenI检测端粒酶活性,并探讨该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结合Sybr GreenI技术检测 4 6例结直肠癌及 1 9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Sybr-GreenI能清晰显示端粒酶扩增后的条带。端粒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 8 9. 1 3% ,在癌旁组织中未发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用Sybr-GreenI检测端粒酶活性对于诊断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端粒酶 核酸荧光染料
下载PDF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益定 解磐磐 +2 位作者 余建伟 周俊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的:应用SELDI质谱仪建立大肠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方法:测定182例血清标本(其中55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92例健康人)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诊断模型。... 目的:应用SELDI质谱仪建立大肠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方法:测定182例血清标本(其中55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92例健康人)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肠癌与健康对照中筛选出了4个质荷比位于5 911 Da、8 922 Da、8 943 Da、8 817 Da(M/Z)峰,用它们建立的诊断模型的特异性为93.3%,敏感度为90.9%,Youden指数为0.84242。从大肠癌与大肠腺瘤中筛选出7个质荷比位于17 247 Da、18 420 Da、5 911 Da、9 294 Da、4 654 Da、21 694 Da、21 742 Da的峰值,建立模型的特异性为83.2%,敏感度为89.3%,Youden指数为0.72484。结论:该方法在大肠癌的诊断中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肿瘤标记物 生物学/血液 表面加强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神经网络(计算机) 诊断模型
下载PDF
大肠癌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徐德龙 王克诚 +2 位作者 刘宁青 肖文华 魏梅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大肠10例,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PCNA染...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大肠10例,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PCNA染色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PCNA阳性细胞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呈不同程度的异质性。正常大肠和大肠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42±1.02和20.21±6.58,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26±2.14、7.43±3.26和20.21±6.58,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PCNA的表达,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粘膜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