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advances in cobalt phosphide-based materials for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From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synthesis method to optimization design 被引量:1
1
作者 Rongrong Deng Mengwei Guo +1 位作者 Chaowu Wang Qibo Zhang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9-173,共35页
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erring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lectricity into hydrogen fuel,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st-effective and high... 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erring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lectricity into hydrogen fuel,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st-effective and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is crucial in making electrolyzed water technology commercially viable.Cobalt phosphide(Co-P)has emerged as a catalyst of high potential owing to it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in water splitting.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lates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P-based materials for use in water splitting.The essential effects of P in enhancing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re first outlined.Then,versatile 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Co-P electrocatalysts are summarized,followed by advanced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P materials,including heteroatom doping,composite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with well-conductive sub-strates,and structure control from the viewpoint of experiment.Along with the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also discussed.Finally,some existing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Co-P-based materials are clarified,and pro-spective directions for prompting the wide commercialization of water electrolysis technology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 electrocatalysts Water splitting Hydrogen production Catalytic mechanism Synthesis technique Optimization design
下载PDF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沉积Co-P合金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家琴 叶敏 +1 位作者 吴玉程 张立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50-1852,共3页
利用化学镀工艺在粉煤灰空心微珠表面均匀、完整地包覆磁性Co-P合金层,成功制备出新型轻质的复合导电粉体。使用XRD、EDS、SEM和镶嵌金相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并讨论了镀液温度、pH值和稳定剂浓度对沉积效率的影响。结... 利用化学镀工艺在粉煤灰空心微珠表面均匀、完整地包覆磁性Co-P合金层,成功制备出新型轻质的复合导电粉体。使用XRD、EDS、SEM和镶嵌金相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并讨论了镀液温度、pH值和稳定剂浓度对沉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微珠经过敏化-活化的表面预处理后,利用化学镀方法可以得到均匀、包覆完整的Co-P合金层,并且出现了新的晶化相-αCo单质。T=90℃、pH=10.2和加入适量的硫脲是使反应良好进行的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化学沉积 cop 预处理
下载PDF
Ni-P底层对化学镀Co-P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成 杜中美 +3 位作者 王立锦 滕蛟 李明华 于广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Co-P磁记录薄膜,研究了非晶无磁Ni-P底层对Co-P薄膜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无磁Ni-P底层对Co-P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取向无明显影响,镀态的Co-P薄膜均为密排六方结构,(100)(、002)、(101)的择优...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Co-P磁记录薄膜,研究了非晶无磁Ni-P底层对Co-P薄膜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无磁Ni-P底层对Co-P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取向无明显影响,镀态的Co-P薄膜均为密排六方结构,(100)(、002)、(101)的择优取向无明显变化;但非晶无磁的Ni-P底层可以提高薄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表面无明显缺陷;细化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为100-150nm;提高Co-P薄膜的磁性能,矫顽力可达4.54×10^4A/m。当记录信号脉冲时,与铝基体上直接施镀相比,在Ni-P底层上的Co-P磁记录薄膜输出信号幅值均匀稳定,信噪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co-p 磁记录薄膜 NI-p
下载PDF
Effect of germanium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hain-like Co-P anode material for Ni/Co rechargeable batteries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佳佳 赵相玉 +4 位作者 杜伟 杨猛 马立群 丁毅 沈晓冬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060-2065,共6页
Co-P (4.9% P) powders with a chain-like morphology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The Co-P and germanium powders were mixed at various mass ratios to form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Charge and d... Co-P (4.9% P) powders with a chain-like morphology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The Co-P and germanium powders were mixed at various mass ratios to form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Charge and discharge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ich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germanium. For inst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Co-P powders to germanium is 5:1, the sample electrode shows a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350.3 mA·h/g and a high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 95.9% after 50 cycles. The results of cyclic voltammmetry (CV) show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o/Co(OH)2 within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and EIS indicates that this electrode shows a low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facilitating the oxidation of Co to Co(O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 alloy GERMANIUM anode materi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del of Liquid Binary Alloy(Ⅱ)─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5
作者 樊成才 王俭 +1 位作者 李文超 钱嘉裕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6-271,共6页
Some 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e were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coordination number, the accordination numbers of Cu-Zr , Fe-B, Ni-B, Co-... Some 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e were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coordination number, the accordination numbers of Cu-Zr , Fe-B, Ni-B, Co-P, Fe-P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ose in literature and in experiments of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Chemical short range order coordina-tion number Cu-Zr Fe-B Ni-B co-p Fe-p
下载PDF
Co-P-碳纳米管化学复合镀层的性能及结构研究
6
作者 杨钦鹏 汤皎宁 谷坤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将碳纳米管(CNT)作为第二相加入化学镀钴、磷镀液中,制得以Co-P-CNT为主的复合镀层。其中钴含量达41.4%,CNT含量达21.1%。采用显微硬度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粒度的碳纳米管镀层进行了摩擦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将碳纳米管(CNT)作为第二相加入化学镀钴、磷镀液中,制得以Co-P-CNT为主的复合镀层。其中钴含量达41.4%,CNT含量达21.1%。采用显微硬度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粒度的碳纳米管镀层进行了摩擦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对比;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镀层的晶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NT的加入使复合镀层显微硬度下降,但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提高;镀层内单质钴的钴峰产生了晶格畸变,晶格常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镀 复合镀层 钴-磷
下载PDF
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章磊 宣天鹏 +1 位作者 黄芹华 徐屹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 Co- Ni- 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化学镀 Co- Ni- P合金的工艺中 ,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 ,镀液的稳定性...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 Co- Ni- 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化学镀 Co- Ni- P合金的工艺中 ,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 ,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能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钴镍磷合金 稀土元素
下载PDF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家琴 吴玉程 薛茹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3,共5页
以无机非金属粉煤灰空心微珠为芯材,利用化学镀工艺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可以得到表面完整包覆的导电粉体,该粉体具有中空,质轻,粒度细,高强度,耐高温,导电性能好等多种优异性能,可部分代替金属和铁氧体微粉作为电磁波吸收剂.采用Sn... 以无机非金属粉煤灰空心微珠为芯材,利用化学镀工艺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可以得到表面完整包覆的导电粉体,该粉体具有中空,质轻,粒度细,高强度,耐高温,导电性能好等多种优异性能,可部分代替金属和铁氧体微粉作为电磁波吸收剂.采用SnCl2和PdCl2进行敏化-活化处理后,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包覆Ni-Co-P合金层,利用XRD、EDS、SEM和镶嵌金相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使用PdCl2作活化剂可以得到优质均匀的Ni-Co-P合金镀层,镀层光亮,均匀,包覆完整.化学镀后镀层呈非晶态,450℃氢气气氛下热处理后出现结晶相Ni3P和六方晶系的!-Co单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化学镀 Ni—cop合金 预处理 镀层
下载PDF
化学镀Co-Ni-P合金镀层增厚过程中结构和形貌的改变 被引量:17
9
作者 宣天鹏 卑多慧 刘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观察了化学镀CoNiP合金镀层的成分、结构和表面形貌。化学镀CoNiP合金开始以晶态沉积, 表面由“圆锥峰”组成。随施镀时间的延长、镀层厚度的增加, ... 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观察了化学镀CoNiP合金镀层的成分、结构和表面形貌。化学镀CoNiP合金开始以晶态沉积, 表面由“圆锥峰”组成。随施镀时间的延长、镀层厚度的增加, 在原子尺寸、添加剂和镀层成分等影响下, 向微晶和非晶态转化, 镀层表面趋于平整。镀层厚度是按叠层生长方式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结构 表面形貌 合金镀层
下载PDF
化学镀Ni-Co-P合金的工艺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毕韶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一组较好的化学镀Ni-Co-P配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盐浓度比、pH值和温度等控制因素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种性能良好、经济、实用的化学镀镍钴磷合金工艺配方。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p合金 镀层
下载PDF
镀液pH值对化学镀Co-Ni-P合金镀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宣天鹏 卑多慧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7,共5页
用 PHS- ZC酸度计、TG32 8A电光分析天平、ASM- SX电子探针、H- 80 0透射电镜和Dmax/ RB旋转阳极 X射线衍射仪测定和分析了化学镀 Co- Ni- P合金镀液的 p H值、镀层的沉积速度、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 ,镀液的 p H值对镀层结构影响的实... 用 PHS- ZC酸度计、TG32 8A电光分析天平、ASM- SX电子探针、H- 80 0透射电镜和Dmax/ RB旋转阳极 X射线衍射仪测定和分析了化学镀 Co- Ni- P合金镀液的 p H值、镀层的沉积速度、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 ,镀液的 p H值对镀层结构影响的实质是改变了镀层的化学成分 ,尤其是磷含量。p H值越低 ,沉积速度越慢 ,镀层的钴含量越低、镍和磷的含量越高 ,越容易形成非晶态镀层。随 p H值升高 ,镀层的晶化趋势越大 ,并向微晶和晶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co-Ni-p合金:结构:非晶态 pH值
下载PDF
氮化硅超细粉钴磷合金镀层的制备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慧泽 刘涛 +2 位作者 王幼文 凌国平 郦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3-716,共4页
以超声波低温化学镀的方法在纳米Si3 N4 粉末表面得到了均匀的钴磷合金镀层。在平行对比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获得良好钴磷合金镀层的最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并对得到的复合粉末进行了能谱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相分析、TEM形貌及衍射... 以超声波低温化学镀的方法在纳米Si3 N4 粉末表面得到了均匀的钴磷合金镀层。在平行对比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获得良好钴磷合金镀层的最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并对得到的复合粉末进行了能谱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相分析、TEM形貌及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所得到的粉体镀层均匀 ,分散性好。在实验中超声波的引入降低了反应温度 ,实现了氮化硅的常温化学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氮化硅 钴磷合金膜 金属复合陶瓷粉 超细粉 制备
下载PDF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徐坚 赵瑞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7,共2页
用化学镀的方法将空心微珠改性,使它具有电、磁等性能,是拓宽空心微珠应用领域的一种新方法。以AgNO_3代替常见的贵金属盐PdCl_2为活化剂,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 用化学镀的方法将空心微珠改性,使它具有电、磁等性能,是拓宽空心微珠应用领域的一种新方法。以AgNO_3代替常见的贵金属盐PdCl_2为活化剂,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以AgNO_3活化剂代替常用的PdCl_2活化剂,可在空心微珠表面得到Ni-Co-P合金镀层,同时分析了以AgNO_3代替常用的PdCl_2活化剂制备Ni-Co-P合金镀层的形成机理。本方法能改善Ni-Co-P合金镀层的性能,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p 空心微珠 机理
下载PDF
SiC表面活化对Ni-Co-P/SiC复合沉积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敬尧 李延祥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3期99-101,共3页
用JSM 35CF型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Ni Co P/SiC复合沉积层 ,对其中的复合相微粒SiC作表面活化预处理后参与化学沉积。结果表明 ,经表面活化后的SiC颗粒与Ni Co P基质相的结合变得较紧密 ,复合沉积层的孔隙率降低 。
关键词 表面活化 Ni-co-p/SiC复合沉积层 性能 影响 复合材料 碳化硅 复合相微粒
下载PDF
Ni-Co-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素薇 刘冰 +1 位作者 郭鹤桐 杉山孝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2,共5页
电沉积Ni-Co合金不能形成非晶态结构,引入P元素后,镀层结构可变为非晶态.Ni-Co-P合金镀层中P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5%时为晶态结构;在5%~19%范围内为非晶态结构;高于19%时为金属间化合物(晶态)的结构.非晶态Ni-Co-P合金硬度高... 电沉积Ni-Co合金不能形成非晶态结构,引入P元素后,镀层结构可变为非晶态.Ni-Co-P合金镀层中P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5%时为晶态结构;在5%~19%范围内为非晶态结构;高于19%时为金属间化合物(晶态)的结构.非晶态Ni-Co-P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且有优良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非晶态 非晶合金 性能 镀层 电镀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化学镀Ni-Co-P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森林 孙永国 +1 位作者 郑一雄 吴辉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19,共2页
采用硼酸为缓冲剂 ,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化学镀Ni Co P合金。考察了镀液pH值、钴离子浓度和温度对化学镀Ni Co P沉积速度的影响 ;研究了钴离子浓度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获得了化学镀Ni Co P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镀液pH值为 7.0 ,操作温度 9... 采用硼酸为缓冲剂 ,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化学镀Ni Co P合金。考察了镀液pH值、钴离子浓度和温度对化学镀Ni Co P沉积速度的影响 ;研究了钴离子浓度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获得了化学镀Ni Co P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镀液pH值为 7.0 ,操作温度 90℃ ,CoSO4 ·7H2 O浓度为 11g/L。此工艺下镀液稳定性好 ,镀层沉积速度快 ;所得镀层为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条件 化学镀 Ni-co-p合金 影响 镍钴磷合金
下载PDF
石墨与碳纳米管的化学镀Co—P合金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永毅 李明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5-6,11,共3页
研究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化学镀Co—P合金工艺;测定石墨与碳纳米管合金镀层的形貌和结构。
关键词 化学镀 co-p合金 结构 碳纳米管 石墨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颖 王晓轩 +2 位作者 陶珍东 耿浩然 姜传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5,43,共4页
通过优化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讨论了几种因素对沉积速度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手段比较研究了Ni-Co-P与Ni-P镀层性能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Co2+的加入有利于化学镀层... 通过优化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讨论了几种因素对沉积速度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手段比较研究了Ni-Co-P与Ni-P镀层性能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Co2+的加入有利于化学镀层的沉积,但使镀层硬度下降;配位剂采用30 g/L柠檬酸钠时沉积速率最快;适量的香豆素可以提高镀速并使镀层更光亮。Ni-Co-P镀层表面较Ni-P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结合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Ni-co-p 沉积速率 耐蚀性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Co-P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时刻 黄英 +3 位作者 廖梓珺 祖恩峰 张龙彬 王利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为了提高导电玻璃纤维的电、磁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采用化学镀的方法,研究了在玻璃纤维表面镀CoP合金的工艺,探讨了化学镀液的主盐、温度、pH值及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CoP合金成分及镀速的影响。本工艺的最佳配方为:18g/LCoSO4,1... 为了提高导电玻璃纤维的电、磁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采用化学镀的方法,研究了在玻璃纤维表面镀CoP合金的工艺,探讨了化学镀液的主盐、温度、pH值及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CoP合金成分及镀速的影响。本工艺的最佳配方为:18g/LCoSO4,18g/LNaH2PO2·H2O,45g/L柠檬酸钠,29g/L(NH4)2SO4;最佳参数:温度为90℃,pH值为9,施镀时间为5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较好,镀层沉积速度快、光亮、致密,所得镀层为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co-p合金 玻璃纤维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SiC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钟佩文 方亮 +1 位作者 胡佳 杨有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Ni-Co-P/SiC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态结构、硬度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对其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纳米微粒起到了提高Ni-Co-P合金镀层硬度的作用...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Ni-Co-P/SiC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态结构、硬度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对其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纳米微粒起到了提高Ni-Co-P合金镀层硬度的作用,向镀液中加入12 g/L SiC纳米微粒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达到最大值524HV;Ni-Co-P/SiC复合镀层能增强铝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镀液中SiC微粒的质量浓度为9 g/L时,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SiC纳米微粒 Ni-co-p SIC复合镀层 硬度 耐腐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