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γ辐射诱变后代M_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3 位作者 孙其信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8,共6页
利用250Gy的Co60γ射线对棉花3个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M5群体的铃重、单株铃数、株高、果枝数和麦克隆值的平均变异系数均超过10.0%以上,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5群体表... 利用250Gy的Co60γ射线对棉花3个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M5群体的铃重、单株铃数、株高、果枝数和麦克隆值的平均变异系数均超过10.0%以上,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5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3个品种的M5群体的铃重与2.5%跨长和比强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上3个品种的M5群体间存在较大差异;3个品种的M5群体的2.5%跨长均为第一主成分的主要因子。这阐明了辐射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果存在差异,揭示了辐射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o^60γ射线 农艺经济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Co^(60)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的ELISA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波 曾美霞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为了探讨Co60γ射线辐照对聚苯乙烯微孔板吸附小分子多肽的影响,建立了检测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用未经辐照处理、经紫外线(UV)辐照处理和经Co60辐照处理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吸附重组HIV抗原,再配以辣根... 为了探讨Co60γ射线辐照对聚苯乙烯微孔板吸附小分子多肽的影响,建立了检测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用未经辐照处理、经紫外线(UV)辐照处理和经Co60辐照处理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吸附重组HIV抗原,再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可以考察其灵敏度、特异性、均一性和稳定性等相关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孔板经Co60辐照(最优剂量为8×105rad)后,可明显改善酶联免疫法的测定效果,检测灵敏度和均一性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co^60γ射线 小分子多肽 重组HIV抗原(HIVI/HIV2)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γ射线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
3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2 位作者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3,共7页
利用250 Gy的Co60γ射线对3个棉花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4,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4,M5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阐明了辐射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 利用250 Gy的Co60γ射线对3个棉花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4,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4,M5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阐明了辐射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果存在变异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所有表型性状,以及衣分、单铃重、株高、2.5%跨长、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等性状的M4与M5群体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证明了诱变后代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可以遗传,M4和M5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趋于稳定。3个品种诱变后代M5材料间的表型性状遗传距离变幅分别为1.83-34.68,1.26-34.55,2.22-17.05;并筛选出一系列变异明显的诱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o^60γ射线 农艺经济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黑稻M1代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世长 戴红燕 +1 位作者 胡开伦 成福真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等表现优良的可以标定M2代单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稻 ^co^60-γ射线 M1 辐射效应
下载PDF
C_O^(60)—r射线在茶叶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阳 《茶叶通讯》 1989年第4期22-25,共4页
自1895年发现 x—射线以来,就开始了辐射线对生物的作用的研究。但电离射线应用于生物研究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最早是1927年美国人穆勒(H·J·Maller)用果蝇做试验发现 x 射线能引起生物遗传性的变异。此后。
关键词 茶树 育种 品种选育 ^co^60-γ射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