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宫城及其门址发掘简报
1
作者 高江涛 何努 +1 位作者 高江涛(摄) 冯九生(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4,共18页
陶寺遗址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其中宫殿区作为一处大型都邑类遗址最为核心的功能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区域,也是陶寺遗址都城性质最重要的物化要素之一。2012年对宫殿区一带的钻探情况表明其周边存在有围垣遗迹,若为宫城城墙,其重大学术意... 陶寺遗址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其中宫殿区作为一处大型都邑类遗址最为核心的功能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区域,也是陶寺遗址都城性质最重要的物化要素之一。2012年对宫殿区一带的钻探情况表明其周边存在有围垣遗迹,若为宫城城墙,其重大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襄汾县 陶寺遗址 宫城城墙 城门址
原文传递
历史遗址的“博物馆式保护”--肇庆古城城楼复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谦 黄凯 李紫妍 《华中建筑》 202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肇庆古城始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近千年来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建,积淀了不同年代累加的丰富历史信息,古城城墙现状保存较为完好,宋、明、清等各个年代的砖石仍清晰可辨。2016年,政府提出的"府城复兴计划"将朝天门、南... 肇庆古城始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近千年来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建,积淀了不同年代累加的丰富历史信息,古城城墙现状保存较为完好,宋、明、清等各个年代的砖石仍清晰可辨。2016年,政府提出的"府城复兴计划"将朝天门、南熏门、景星门三座城门楼的复建工程纳入其中。城楼复建的核心在于如何采用恰当的措施,保留其历史真实性信息的完整性。历史遗址的"博物馆式保护"是一种不丢掉历史信息的复建,以保护和展示肇庆古城城门遗址为目的。复建城楼在建筑形式上隐含历史痕迹特征,但采用现代的材料、技术以区别历史遗迹,避免混淆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复建部分遵循可识别性原则,强调清晰断代,体现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复建的城楼本质上是一个根据当代研究成果建造的以展示遗迹为目的的城楼遗迹博物馆。城楼复建起到完型肇庆古城"历史场景"的作用,达到修补历史空间、延续城市记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古城 城楼 复建 博物馆式保护 遗址博物馆
下载PDF
洛阳唐东都圆璧城南门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良伟 石自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8,共5页
In August, 1997, a city-gate site was excavated by the Tang Luoy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in cooperation with capital construction. It lies in the west-east city wail between the Yuanbi and Yaoyi sub-cit... In August, 1997, a city-gate site was excavated by the Tang Luoy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in cooperation with capital construction. It lies in the west-east city wail between the Yuanbi and Yaoyi sub-cit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alace city of the Sui-Tang period Luoyang. The remains include city-gate platforms and their foundation-trenches. Besides, ruins of city wails were discovered stretching away from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ides of the plat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发掘简报 东都 洛阳
原文传递
江苏仪征真州城东门水门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印志华 刘勤 +4 位作者 夏晶 刘剑 薛俊 曹骏 陈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2,I0004,共12页
真州城东门水门遗址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市区东南隅,古运河与城墙交汇处,是一处重要的水工建筑遗址。2008年3-5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出水门南北两厢石壁、东西四摆手、门道及北侧城墙等遗迹,出土文物600多件。水门遗址基础部分保存较为... 真州城东门水门遗址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市区东南隅,古运河与城墙交汇处,是一处重要的水工建筑遗址。2008年3-5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出水门南北两厢石壁、东西四摆手、门道及北侧城墙等遗迹,出土文物600多件。水门遗址基础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工艺考究,制作精良,使用时间较长,印证了仪征自宋至明清城市及运道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征 真州城 东门 水门遗址 宋至明清
原文传递
故宫长信门明代建筑遗址2016-2017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季 王光尧 +15 位作者 徐华烽(执笔/摄影/绘图) 张文清 张希章 张国文(绘图) 张智博 郑叶萍 王琎(摄影) 黄墨樵(摄影) 欧阳宏(摄影) 李树伟(绘图) 许笑飞 李书军 张东生 白铜甫 曹哲伦 余都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80,110,共24页
2016年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的长信门探坑进行随工清理和发掘,发现明代早期墙基类建筑及其附属的夯土与碎砖瓦交互层、木质桩承台、基槽等遗存。2017年又在慈宁宫花园东院北端即长信门东南侧发现地层关系、营造工... 2016年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的长信门探坑进行随工清理和发掘,发现明代早期墙基类建筑及其附属的夯土与碎砖瓦交互层、木质桩承台、基槽等遗存。2017年又在慈宁宫花园东院北端即长信门东南侧发现地层关系、营造工艺与长信门探坑遗存一致的明早期墙基类建筑遗迹。经过科技检测,长信门探坑木质桩承台木材采样的碳十四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1420-1450年之间,探坑底部黄砂层采样的光释光测年数据为距今约1800年。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工作,可以确认长信门为明代建筑,长信门探坑出土的青胎砖、瓦、构件和琉璃瓦等建筑材料残块和陶瓷残片为元皇宫遗物,探坑底部黄砂层、淤泥层为古高粱河流经紫禁城区域的自然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长信门 元宫城 建筑遗址
原文传递
唐长安城太极宫承天门形制初探
6
作者 罗瑾歆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81,2,共12页
唐长安城的宫城太极宫正门为承天门,门外设有双阙、朝堂、肺石、登闻鼓[1]。承天门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初名广阳门,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名为昭阳门,后又名显阳门;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为顺天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 唐长安城的宫城太极宫正门为承天门,门外设有双阙、朝堂、肺石、登闻鼓[1]。承天门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初名广阳门,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名为昭阳门,后又名显阳门;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为顺天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名为承天门[2]。1959~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对长安城城垣、市坊、街道等进行整体勘察时发现了承天门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太极宫 承天门 三门道 三出阙
原文传递
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的发掘 被引量:23
7
作者 龚国强 何岁利 李春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9,i0011-i0012,共13页
丹凤门是唐长安城内大明宫的正南门,属于等级最高的五门道制。遗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出土较多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此次发掘对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和古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安 唐长安城 大明宫 丹凤门遗址
原文传递
西安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锋 刘振东 徐龙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60,I0011-I0015,共17页
2008年发掘简报直城门是汉长安城西面城墙上的南数第二个城门,1957年曾对该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2008年,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总计1300多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城墙和城门。出土遗物以西汉时期遗物为主,多为陶质建筑材料。通... 2008年发掘简报直城门是汉长安城西面城墙上的南数第二个城门,1957年曾对该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2008年,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总计1300多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城墙和城门。出土遗物以西汉时期遗物为主,多为陶质建筑材料。通过此次发掘,对于直城门的形制、始建年代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汉 长安城 直城门遗址 城门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新发现北魏宫城二号建筑遗址 被引量:7
9
作者 钱国祥 刘涛 +1 位作者 肖淮雁 郭晓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共4页
In 2008 to 2009,the Collaborative Archaeological Team of IA,CASS and Japan Nara Cultural Properties Research Institute excavated Building-foundation Ⅱ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Changhemen Gate-site of the Northern ... In 2008 to 2009,the Collaborative Archaeological Team of IA,CASS and Japan Nara Cultural Properties Research Institute excavated Building-foundation Ⅱ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Changhemen Gate-site of the Northern Wei palace-city in the Han-Wei Period Luoyang City. Through the excavation it can be affirmed that the building is a large-sized pavilion-style palace-gate with three passageways of the Northern Wei period and shares the same shape and structure with the Changhemen Gate,the first,main entrance of the palace-city. The two gates must have been designed in a package planning. The discovery has great importance to researching into the layout of Northern Wei Luoyang Capital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洛阳故城 北魏 宫城 二号建筑遗址 门址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宫城核心区南部2010~2011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域工作队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 位作者 韩建华 屈昆杰 石自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84,2,共25页
2010~2011年对应天门、永泰门及其南侧水渠等进行了发掘。应天门遗迹包括西朵楼、廊庑、阙楼和宫城南墙等。永泰门墩台基础由条形夯土组成,墩台东、西有步廊,步廊的基础由三道夯土组成。此次发掘,明确了隋唐洛阳城宫城应天门区域的平... 2010~2011年对应天门、永泰门及其南侧水渠等进行了发掘。应天门遗迹包括西朵楼、廊庑、阙楼和宫城南墙等。永泰门墩台基础由条形夯土组成,墩台东、西有步廊,步廊的基础由三道夯土组成。此次发掘,明确了隋唐洛阳城宫城应天门区域的平面布局及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洛阳市 隋唐洛阳城 应天门 永泰门 水渠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重光北门遗址的发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良伟 石自社 韩建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54,I0005,I0008,共10页
2001年,对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城东宫北垣上的重光北门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门址、路土、封门夯土和城墙等各类遗迹,出土一批重要遗物。重光北门为梁架式单门道结构,大致可分为三期,晚唐前后被人为封堵。它的发现,为了解洛阳隋唐城宫城东侧... 2001年,对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城东宫北垣上的重光北门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门址、路土、封门夯土和城墙等各类遗迹,出土一批重要遗物。重光北门为梁架式单门道结构,大致可分为三期,晚唐前后被人为封堵。它的发现,为了解洛阳隋唐城宫城东侧偏西处东隔城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隋唐洛阳城 城门遗址 重光北门
原文传递
辽宁盖州市青石岭山城四号门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飞峰 李新全 +4 位作者 李海波 文臻 栗媛秋 张伟振 孟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54,共15页
2015年试掘、2017~2018年发掘的青石岭山城四号门址,位于城址西城墙南段。门道呈“L”形,两侧均发现有较大的墩台。门道内出土大量瓦件、炭化木制品、红烧土,发现有火烧痕迹,推断四号门原来应有木结构门楼建筑。发掘结果表明门道和门楼... 2015年试掘、2017~2018年发掘的青石岭山城四号门址,位于城址西城墙南段。门道呈“L”形,两侧均发现有较大的墩台。门道内出土大量瓦件、炭化木制品、红烧土,发现有火烧痕迹,推断四号门原来应有木结构门楼建筑。发掘结果表明门道和门楼建筑毁于火灾,推测应和唐初与高句丽的战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盖州市 青石岭山城 四号门址 门楼 隋唐时期
原文传递
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安门遗址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岁利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5-214,共10页
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安门遗址考古发掘出早、晚二期门址,形制差异较大,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与中国古代都城门址考古研究的新资料。兴安门早、晚期门址形制、性质与功能变迁的实质是都城门址由城门向宫门的一种转变,并伴随着门址等级的变化。... 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安门遗址考古发掘出早、晚二期门址,形制差异较大,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与中国古代都城门址考古研究的新资料。兴安门早、晚期门址形制、性质与功能变迁的实质是都城门址由城门向宫门的一种转变,并伴随着门址等级的变化。兴安门在内的大明宫“南五门”建制以及大明宫的创建对唐长安城规划与礼制均产生了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大明宫 兴安门遗址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隋唐城宣政门遗址的发掘
14
作者 韩建华 石自社 陈良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6,i0008,共7页
宣政门是洛阳隋唐城宫城南垣上五座城门之一,与崇庆门东西相对。宣政门为单门道结构,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隋至盛唐前期门址,晚期为盛唐后期门址。宣政门于晚唐年间被封堵,北宋时期又在晚唐封门砖外侧有所补筑。宣政门遗址的发现,为复... 宣政门是洛阳隋唐城宫城南垣上五座城门之一,与崇庆门东西相对。宣政门为单门道结构,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隋至盛唐前期门址,晚期为盛唐后期门址。宣政门于晚唐年间被封堵,北宋时期又在晚唐封门砖外侧有所补筑。宣政门遗址的发现,为复原洛阳隋唐城平面布局及其路网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洛阳城 宣政门遗址 隋唐时期
原文传递
自然、场域与技艺的共生——伦佐·皮亚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当代建筑解答
15
作者 张乐敏 张若曦 喻苏婕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文章深入剖析了伦佐·皮亚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瓦莱塔的城市之门重建设计项目,分析其如何将这个中世纪古城散落的城市历史记忆和遗址充分融合,转化为能够抓住时代精神的功能性场所。在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处于文化遗产地的... 文章深入剖析了伦佐·皮亚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瓦莱塔的城市之门重建设计项目,分析其如何将这个中世纪古城散落的城市历史记忆和遗址充分融合,转化为能够抓住时代精神的功能性场所。在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处于文化遗产地的核心要素区,设计一度备受批判,但建筑师应用材料、形体及技术创新,实现自然、场域与技艺的共生,用本地的语汇发挥当代的幻想,最终实现场域的象征,在典雅的感官营造和精细的都市化实用主义之间实现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莱塔 城市之门 伦佐·皮亚诺 世界文化遗产地 当代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