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小伟 雷自强 +2 位作者 罗策 祁自和 张鹏云 《中国胶粘剂》 CAS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使用丙烯酸(AA)功能性单体和丙烯酸丁酯(BA)软单体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了共聚改性,制备出高固含量(50.2%)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改性乳液。该乳液适合用于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并且其耐水性和...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使用丙烯酸(AA)功能性单体和丙烯酸丁酯(BA)软单体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了共聚改性,制备出高固含量(50.2%)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改性乳液。该乳液适合用于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并且其耐水性和耐碱性等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对影响共聚物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考察,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AA用量为主单体质量的3%~4%,BA用量为主单体质量的5%~10%,保护胶体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7.5%~15%,引发剂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4%~0.5%,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2~1∶3、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2%~3%,分散剂、消泡剂和酸碱缓冲剂等助剂均为适量,加料时间为3~4h,反应温度为7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 丙烯酸丁酯 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改性
下载PDF
丙烯酸丁酯/VAE互穿聚合物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艳军 陈沛智 宋小霞 《粘接》 CAS 2004年第2期6-9,18,共5页
以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方法合成丙烯酸丁酯与VAE共聚物乳液。研究了乳化剂、交联剂、溶胀时间、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互穿共聚物乳胶膜的微观结构。通过吸水性及乳胶膜对水接触角的测定 ,证... 以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方法合成丙烯酸丁酯与VAE共聚物乳液。研究了乳化剂、交联剂、溶胀时间、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互穿共聚物乳胶膜的微观结构。通过吸水性及乳胶膜对水接触角的测定 ,证明其耐水性较VAE乳胶膜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VAE乳液 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乳化剂 交联剂 溶胀时间 反应时间 转化率
下载PDF
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明 刘文飞 +1 位作者 张勇 张玲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对纳米碳酸钙颗粒进行表面聚合改性,在聚氯乙烯(PVC)聚合后期加入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生产出增韧改性PVC。结果表明: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2∶8∶90,PVC聚合后期加入10%的改性纳... 采用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对纳米碳酸钙颗粒进行表面聚合改性,在聚氯乙烯(PVC)聚合后期加入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生产出增韧改性PVC。结果表明: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2∶8∶90,PVC聚合后期加入10%的改性纳米碳酸钙,制备的PVC复合材料的韧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纳米碳酸钙 丙烯酸六氟丁酯 丙烯酸丁酯 表面聚合改性 增韧
下载PDF
硅基交联聚酸正丁酯反相HPLC固定相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左雄军 陈立仁 +1 位作者 王淇 师治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硅胶表面直接交联聚合法,制备了硅基交联聚丙烯酸正丁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用红外(FTIR)、扫描电镜(SEC)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固定相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固定相对含氧芳烃衍生物的分离。
关键词 固定相 HPLC 聚酸正丁酯 硅基交联
下载PDF
干酪素存在下丙烯酸丁酯的乳液聚合及聚丙烯酸丁酯/干酪素核壳结构乳胶粒的形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晓丽 吴莉莉 孔祥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7-1114,共8页
将丙烯酸丁酯(BA)在干酪素(CA)存在下使用异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通过接枝聚合制备了直径在150 nm左右具有核壳结构PBA/CA纳米复合微粒.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BA和CA质量比等条件对单体转化率、接... 将丙烯酸丁酯(BA)在干酪素(CA)存在下使用异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通过接枝聚合制备了直径在150 nm左右具有核壳结构PBA/CA纳米复合微粒.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BA和CA质量比等条件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和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此类复合乳胶粒的实验条件并对乳胶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素 丙烯酸丁酯 氧化还原引发 接枝聚合物 核壳结构乳胶粒
原文传递
辐射引发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网络(IPN)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明红 包伯荣 +1 位作者 陈捷 徐引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用顺序IPN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BAMMA)/P(EAAANMA)复合乳胶,研究了聚合引发方式,组成单体配比及NMA功能性基团对乳胶粒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引发乳液聚合可制得核壳界面明显且... 用顺序IPN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BAMMA)/P(EAAANMA)复合乳胶,研究了聚合引发方式,组成单体配比及NMA功能性基团对乳胶粒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引发乳液聚合可制得核壳界面明显且相分离完全的复合乳胶,所得复合乳胶的拉伸强度、伸长率、耐水压、稳定性、成膜性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网络 核-壳结构 乳胶
下载PDF
废轮胎胎面胶粉/聚丙烯酸丁酯吸油膨胀材料预聚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思亮 王源升 +3 位作者 任小孟 何特 邓钦沂 臧真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废轮胎胎面胶粉(WTR)加入到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nBA)中,再加入适量BPO,常温下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得均一的黑色凝胶,该凝胶可作为预聚体进一步反应成型,得到WTR/PBA吸油膨胀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明该凝胶的生成是因... 废轮胎胎面胶粉(WTR)加入到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nBA)中,再加入适量BPO,常温下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得均一的黑色凝胶,该凝胶可作为预聚体进一步反应成型,得到WTR/PBA吸油膨胀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明该凝胶的生成是因为在有WTR存在的情况下,BPO可在常温下引发nBA反应,生成丙烯酸丁酯均聚物,还有部分丙烯酸丁酯接枝于WTR上,单体转化率在10%~20%之间。流变性能测试证明该凝胶属于宾汉流体。预聚体加入交联剂DVB后进一步反应得到的混合材料饱和吸油量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交联剂用量为1%时达到最大,吸汽油量为6.2 g/g,在60min左右达到吸油平衡。动态机械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证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胎面胶 丙烯酸丁酯 预聚体 吸油混合体 宾汉流体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丙烯酸丁酯IPN法制胶粘剂 被引量:7
8
作者 韦亚兵 李军 +2 位作者 任秋贤 沈陈炎 王京 《江苏化工》 1999年第2期25-27,共3页
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三乙醇胺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丙烯酸丁酯以IPN法制取高强度结构胶粘剂。考察了固化剂含量、预固化及预聚合时间、丙烯酸丁酯含量以及引发剂含量对胶粘剂力学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IPN方... 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三乙醇胺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丙烯酸丁酯以IPN法制取高强度结构胶粘剂。考察了固化剂含量、预固化及预聚合时间、丙烯酸丁酯含量以及引发剂含量对胶粘剂力学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IPN方法增韧环氧树脂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丁酯 胶粘剂 IPN法
下载PDF
超声辐照HEC/AEO_n共聚物的合成及水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杨宣 刘江 +2 位作者 李志莉 罗礼玉 陈克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对三次采油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采用简便、安全的超声波合成技术,获得了羟乙基纤维素( HEC)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活性大单体( AEOn ,n= 3 ,7,20)共聚物,通过IR与DSC表征了所制备的HEC... 对三次采油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采用简便、安全的超声波合成技术,获得了羟乙基纤维素( HEC)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活性大单体( AEOn ,n= 3 ,7,20)共聚物,通过IR与DSC表征了所制备的HEC/AEO 系列共聚物的结构,研究了共聚物水溶液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共聚物可以用作三次采油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最低表面张力为28 .7 m N/m ,最低界面张力(5 % 大庆原油煤油溶液/0 .5 % 共聚物水溶液) 为1 .06m N/m ,1 % 的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为2.90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化学剂 化学驱油 HEC AEOn 共聚物 水溶液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丙烯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仕香 郑嗣华 +2 位作者 张嘉填 任群 陆海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以大孔径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不饱合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即在D61、D72及001×7树酯的存在下,丙烯酸与正丁醇在130℃下反应6小时,得到产率为97.2%的丙烯酸丁酯.对酸醇比,催化剂用量... 本文以大孔径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不饱合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即在D61、D72及001×7树酯的存在下,丙烯酸与正丁醇在130℃下反应6小时,得到产率为97.2%的丙烯酸丁酯.对酸醇比,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反应因素进行讨论,并摸索出一套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下载PDF
PBA/PMMA核壳聚合物改性AG-80树脂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雅珍 贾宇冲 +1 位作者 马立群 汪建新 《化工时刊》 CAS 2010年第3期12-15,24,共5页
选用丙烯酸丁酯(BA)为"核"层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单体,合成了核壳聚合物。采用共混的方法,改进AG-80环氧树脂,并选用改性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对共混后的树脂进行固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材料... 选用丙烯酸丁酯(BA)为"核"层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单体,合成了核壳聚合物。采用共混的方法,改进AG-80环氧树脂,并选用改性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对共混后的树脂进行固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材料热力学性能,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微观形态,采用拉伸、剪切、冲击和弯曲等测试方法研究其力学性能,综合各项性能数据,最终得出复合材料最优的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核壳聚合物 环氧树脂
下载PDF
聚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填充IPN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康明 罗筱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81-86,共6页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性体PnBA的交联剂用量、基质PP取向等因素对填充IPN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丙烯酸正丁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共混
下载PDF
酸处理对制备中空乳胶粒子的影响
13
作者 郝冬梅 刘成岑 +1 位作者 施凯 唐小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49,共3页
The styrene(St) butyl acrylate(BA) copolymer was first prepared as seed emulsion and the final latex of St BA MA was then obtained from it with methyl acrylate(MA). The hollow polymer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from poly... The styrene(St) butyl acrylate(BA) copolymer was first prepared as seed emulsion and the final latex of St BA MA was then obtained from it with methyl acrylate(MA). The hollow polymer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from poly(St BA MA) in the presence of dodecyl sulfonic sodium through alkaline and acid treatment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pH value,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acid treatment on the hollow structure of polymer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st hollow size can be obtained when acid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pH 2 5, 85 ℃ and 3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酸处理 中空乳胶粒子 St-BA-MA共聚物
下载PDF
PBA/PS核壳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与PS共混
14
作者 刘玉玲 尤伟 +3 位作者 姚聪 孟影 张立群 瞿雄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核壳结构聚合物,研究了不同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的总转化率超过98%;假设乳胶粒为球形生长时,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核壳结构聚合物,研究了不同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的总转化率超过98%;假设乳胶粒为球形生长时,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随着核壳单体质量比的增加,低温区(聚丙烯酸丁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而高温区(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该核壳结构界面存在明显的过渡层。将该乳液聚合物与聚苯乙烯共混,随着核壳单体质量比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该核壳聚合物对聚苯乙烯的增韧存在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苯乙烯 核壳聚合物 乳液聚合 共混物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阴离子聚体和聚苯乙烯阳离子聚体共混物及相容性的研究
15
作者 彭晓宏 朱荫兰 +2 位作者 李凤仙 刘军 沈家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37,共2页
本文利用动态粘弹谱对一系列丙烯酸丁酯/丙烯酸(BA/AA)阴离子聚体和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St/4—VP)阳离子聚体的共混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容性与各自所含的离子浓度有关,当其离子浓度大于11%(mol)时,可达到完全相容... 本文利用动态粘弹谱对一系列丙烯酸丁酯/丙烯酸(BA/AA)阴离子聚体和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St/4—VP)阳离子聚体的共混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容性与各自所含的离子浓度有关,当其离子浓度大于11%(mol)时,可达到完全相容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苯乙烯 共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