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代时期佛教雕塑的前朝传统与创新性
1
作者 常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I0012,共7页
全国现存的10世纪佛教艺术分布不均衡,敦煌、山西、四川盆地、江浙保留较多,主要来自敦煌曹氏归义军、北汉、吴越国、南唐、前后蜀,艺术面貌差别较大。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雕塑既保留着很多唐代或前朝传统,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 全国现存的10世纪佛教艺术分布不均衡,敦煌、山西、四川盆地、江浙保留较多,主要来自敦煌曹氏归义军、北汉、吴越国、南唐、前后蜀,艺术面貌差别较大。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雕塑既保留着很多唐代或前朝传统,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这个时期的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国化与世俗化倾向更加强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雕塑 北汉 前后蜀 南唐 吴越国
下载PDF
试论北魏关中地区佛教造像的地方风格 被引量:6
2
作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6,108,109,共18页
北魏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在接受来自都城平城与洛阳影响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地方风格的佛教造像。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密集型阴刻平行线衣纹与传自平城、洛阳的佛菩萨服饰的变形,以及独创的汉民族交领式佛菩萨服装。关中地区的... 北魏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在接受来自都城平城与洛阳影响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地方风格的佛教造像。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密集型阴刻平行线衣纹与传自平城、洛阳的佛菩萨服饰的变形,以及独创的汉民族交领式佛菩萨服装。关中地区的这两种地方风格造像仅在6世纪上半叶流行,且多与传自平城、洛阳的正统风格造像并存。该地区佛教造像风格的多元化,体现了当地民众在这个特定时期内对佛教艺术审美的多元化。截至目前,密集衣纹造像发现较多,主要分布在关中北部地区,波及范围在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地区;交领式服装造像发现较少,明确的只在关中一带发现。这种分布情况似乎说明了关中是其制作的中心地区,或是接受此种风格主体信众的集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陕西关中 佛教造像 地方风格
原文传递
西藏中部铜佛像制作工艺传统的转换——从尼泊尔传统到昌都传统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凯铮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104,共12页
自13世纪起,尼泊尔工匠成为西藏中部地区铜佛像制作工匠的主流,极大地影响了藏传佛教铜佛像艺术的整体面貌。昌都工匠群体源起于西藏东部昌都的嘎玛、柴维,铜佛像制作传统与历史上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兴起有关。昌都铜佛像工匠群体... 自13世纪起,尼泊尔工匠成为西藏中部地区铜佛像制作工匠的主流,极大地影响了藏传佛教铜佛像艺术的整体面貌。昌都工匠群体源起于西藏东部昌都的嘎玛、柴维,铜佛像制作传统与历史上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兴起有关。昌都铜佛像工匠群体在20世纪自东向西大规模迁徙拉萨,这与20世纪20年代十三世达赖时期遣散尼泊尔工匠启用西藏本土工匠的政策有关。20世纪中期以来,来自西藏东部昌都的铜匠在拉萨的铜像制作业中占有垄断地位,成为西藏本土铜佛像制作工艺传统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铜佛造像 工艺传统 尼泊尔 昌都
下载PDF
云冈石窟北魏前期佛教雕塑中的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及其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军 《设计》 2017年第13期78-79,共2页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开始进行开凿,于孝明帝正光五年完工,开凿工作持续了64年之久。云冈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开始进行开凿,于孝明帝正光五年完工,开凿工作持续了64年之久。云冈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深受汉族文化、鲜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熏陶。这一点在云冈石窟中的佛教雕塑上也有所表现。本文将介绍佛教文化在北魏时期的发展,介绍云冈石窟各个时期的佛教雕塑特点,分析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在设计风格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魏 佛教雕塑 印度佛教艺术
下载PDF
四川中部首次发现北朝佛教摩崖造像 被引量:4
5
作者 雷玉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4-66,共13页
川渝地区除北方入川的古金牛道广元至绵阳段沿线有少量南北朝时期造像外,其它区域没有发现过更早的窟龛造像。从佛像袈裟、菩萨璎珞等特征来看,位于四川中部的乐至县睏佛寺第19、20号龛,应该开凿于北周时期。19号龛旁边一组小龛则开凿... 川渝地区除北方入川的古金牛道广元至绵阳段沿线有少量南北朝时期造像外,其它区域没有发现过更早的窟龛造像。从佛像袈裟、菩萨璎珞等特征来看,位于四川中部的乐至县睏佛寺第19、20号龛,应该开凿于北周时期。19号龛旁边一组小龛则开凿于隋至唐代贞观时期。它们证明了北朝时期在道教发源地四川,远离地方政治文化中心的成都,且非交通大道旁的丘林地区,已经有佛教摩崖造像的开凿。这是四川地区佛教传播深入乡村最早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中部 北周 佛教造像
原文传递
试论佛顶髻珠的来源与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静娴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46,139,共16页
髻珠,亦称顶珠,指国王发髻中的明珠,是佛教用语之一。佛教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同时髻珠还与“成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佛教艺术的特征之一,髻珠有着连贯的发展轨迹:最早偶见于北朝,唐代开始大量出现,五代、两宋一... 髻珠,亦称顶珠,指国王发髻中的明珠,是佛教用语之一。佛教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同时髻珠还与“成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佛教艺术的特征之一,髻珠有着连贯的发展轨迹:最早偶见于北朝,唐代开始大量出现,五代、两宋一直到明清时期最为流行。时代越晚,髻珠越大。髻珠的形制不囿于圆形和椭圆形,亦有两宋时期出现的扇形和明代出现的桃形。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指出髻珠与髡发具有完全独立的两种造型特征。此外作者还指出,髻珠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特征,对朝鲜与日本佛教美术也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髻珠 髡发 石窟 佛教艺术 造像 佛教绘画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造像与佛教初始输入的别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彬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6-41,共6页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大都认为印度佛教是经西域传入中原,尔后再在国内传播开的。佛教进入我国的时间则持多种说法。本文以长江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大量早期佛教造像与画像砖上的佛教美术图案,结合历史文献典籍,加以分析考证,得出长江中上...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大都认为印度佛教是经西域传入中原,尔后再在国内传播开的。佛教进入我国的时间则持多种说法。本文以长江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大量早期佛教造像与画像砖上的佛教美术图案,结合历史文献典籍,加以分析考证,得出长江中上游地区是佛教的初始输入地,传入时间应在西汉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佛教 佛教造像
下载PDF
我国佛教造像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正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中世纪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具有中世纪特有的风格及神秘的力量,其兴盛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佛教遗像是将宗教的教义以情感化、情绪化,迫使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形象之外的寓意,“言尽意未尽”体现了一种未完成原则... 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中世纪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具有中世纪特有的风格及神秘的力量,其兴盛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佛教遗像是将宗教的教义以情感化、情绪化,迫使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形象之外的寓意,“言尽意未尽”体现了一种未完成原则,而这种原则正是艺术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造像 审美 寓意 佛教教义
下载PDF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又亲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中国雕塑艺术,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雕塑 演变 民族化 世俗化
下载PDF
萧梁佛教造像的印度化元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珉 《南方民族考古》 2018年第1期155-176,共22页
南朝萧梁时期佛教造像风格多变,四川成都出土的部分萧梁佛教造像出现了一些印度化的新元素。本文拟探讨萧梁造像印度化元素的来源和其对萧梁造像的影响。在萧梁造像中,域外色彩最为浓厚的应属阿育王像,这种造像是依据4世纪以来,在南方... 南朝萧梁时期佛教造像风格多变,四川成都出土的部分萧梁佛教造像出现了一些印度化的新元素。本文拟探讨萧梁造像印度化元素的来源和其对萧梁造像的影响。在萧梁造像中,域外色彩最为浓厚的应属阿育王像,这种造像是依据4世纪以来,在南方流传的稿本所摹刻的作品,其祖本很可能源自贵霜王朝晚期的佛教造像。萧梁造像柔软的肌肉、轻薄的衣服、菩萨裹裙的穿着方式、轻松的立姿和台座上姿态活泼的伎乐等,都反映了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罗造像、南印度以及中南半岛的影响。不过,萧梁匠师对外来的新风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南朝文化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与组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造像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梁 佛教造像 阿育王像 印度影响 扶南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研究亟需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而民族文化内趋力(世俗性、艺术性)和民族文化选择机制(祖先崇拜仪轨)的研究方式应该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基本研究方式,三者水乳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俗性内趋力体现了祖先崇...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研究亟需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而民族文化内趋力(世俗性、艺术性)和民族文化选择机制(祖先崇拜仪轨)的研究方式应该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基本研究方式,三者水乳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俗性内趋力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内容性因素的基本趋向,艺术性内趋力则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形式化因素的基本趋向。其中纹饰、伪经、菩萨女性化造像的变化体现和促进了这种艺术融合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雕塑艺术 世俗性 艺术性 祖先崇拜仪轨
下载PDF
飞英塔佛像艺术特征初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大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对飞英塔佛教造像的形式变化、人物形态刻划、服饰特征、艺术手法的分析 。
关键词 飞英塔 佛像 艺术特征 造像形式 人物形态 服饰特征 艺术手法 建筑艺术
下载PDF
从中西宗教造像风格比较中体会中国佛教造像的手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惠民 《雕塑》 2012年第2期54-55,共2页
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和芨多等地区的佛教雕塑。中国历代雕刻家在制作学习佛教造像的过程中,逐步将其加以改造,使其既保存了一些原始的样式,又更多地体现出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特色。
关键词 佛教造像 装饰 神韵
原文传递
诠释信仰,另辟蹊径——浅谈石雕对宗教信仰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广 《雕塑》 2012年第2期56-57,共2页
神话时代的人物,飘渺而不可及。是雕刻艺术,让他们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最接近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所信奉的不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栩栩如生的形象。雕刻艺术因材料的不同分门别类,相比较其中又以石材最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 佛像雕塑 宗教信仰 佛教
原文传递
南朝佛教造像背光研究——以成都及周边地区石刻造像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建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133,共19页
成都及周边地区遗存的南朝佛教造像背光,题材与内容丰富。造像背光中说法场景、涅槃图像、化佛、飞天、折枝莲花等题材集中出现在齐梁时期,具体表现在三个时间段:永明年间至天监初年、天监初年至中大同年间、太清至太平年间。这一地域... 成都及周边地区遗存的南朝佛教造像背光,题材与内容丰富。造像背光中说法场景、涅槃图像、化佛、飞天、折枝莲花等题材集中出现在齐梁时期,具体表现在三个时间段:永明年间至天监初年、天监初年至中大同年间、太清至太平年间。这一地域的佛教造像背光内容与佛教经典紧密结合,运用直观化的图像阐释佛经、阐明义理。说法、涅槃等图像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这与南朝盛行经典,帝王权贵与僧众对信仰的推行有紧密联系。依据佛经,说法图像表现"弥勒三会",涅槃图像出自涅槃系列经典。背光中化佛与禅观经有紧密联系,飞天直接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这些题材与内容形成南朝造像背光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佛教造像 背光 题材
原文传递
杭州南高峰无门洞罗汉像调查
16
作者 常青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6,共6页
杭州南高峰无门洞原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口右侧现存一残圆拱形龛,内有残像五尊。洞内壁面雕有罗汉像十八尊,主要表现为民间风格,是杭州现存少有的明代造像。洞口处另有两尊罗汉像,约补刻于清代。本文首次完整发表这处造像材料,对研究杭州... 杭州南高峰无门洞原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口右侧现存一残圆拱形龛,内有残像五尊。洞内壁面雕有罗汉像十八尊,主要表现为民间风格,是杭州现存少有的明代造像。洞口处另有两尊罗汉像,约补刻于清代。本文首次完整发表这处造像材料,对研究杭州佛教雕塑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佛教艺术 石窟 无门洞 罗汉
下载PDF
飞鸟前期佛教造像服饰问题研究——兼论日本早期佛教发展
17
作者 吴虹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91,F0002,共10页
佛教在飞鸟时期的导入被认为是日本早期一系列重要社会变革的关键,飞鸟佛教的研究对于认识日本早期社会的形成意义重大。然而文献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导致相关研究难以进展,以致佛教在日本的早期发展状况不明。通过考察日本飞鸟前期佛教造... 佛教在飞鸟时期的导入被认为是日本早期一系列重要社会变革的关键,飞鸟佛教的研究对于认识日本早期社会的形成意义重大。然而文献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导致相关研究难以进展,以致佛教在日本的早期发展状况不明。通过考察日本飞鸟前期佛教造像的服饰表现,重点分析造像造型上不合理的服饰细节,可以认为这些服饰问题反映出佛教图像形式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当时还未被本土充分理解的状态,体现了佛教传播初期的发展特征。同时,服饰问题在飞鸟前期造像上集中出现,进入飞鸟后期基本消失,反映了飞鸟前后期佛教发展的内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飞鸟时期 佛教造像 服饰 袈裟
原文传递
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 被引量:31
18
作者 何利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共12页
邺城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东汉以降,历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北朝晚期又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及京畿范围内曾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石造像,其中1997年在成安南街... 邺城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东汉以降,历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北朝晚期又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及京畿范围内曾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石造像,其中1997年在成安南街寺院遗址的发现较为重要,这里出土的造像以东魏北齐背屏式白石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北齐 佛教造像 邺城模式
原文传递
从邺城到晋阳——古壶关道上一座被盗北齐石窟的复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裕群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1,127,128,共14页
东魏北齐时期,沟通邺城与晋阳的滏口道既承担着交通往来的重要作用,又与佛教文化艺术传播密切相关。滏口道上分布着许多东魏北齐时期重要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本文所述的古壶关道是滏口道南线上的交通咽喉,重要的石窟寺有北齐开凿的黎... 东魏北齐时期,沟通邺城与晋阳的滏口道既承担着交通往来的重要作用,又与佛教文化艺术传播密切相关。滏口道上分布着许多东魏北齐时期重要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本文所述的古壶关道是滏口道南线上的交通咽喉,重要的石窟寺有北齐开凿的黎城白岩寺石窟和下湾响堂寺石窟。其中白岩寺石窟原有保存较好的九尊造像,不幸于1999年惨遭盗割,无一幸存。本文根据被盗前的影像资料进行了复原研究,并就造像题材作了考释。同时,论述了白岩寺石窟在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与造像样式方面同都城地区石窟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壶关道 北齐时代 白岩寺石窟 造像复原
原文传递
巴蜀佛教石窟艺术与周边佛教艺术之关系——以唐以前的巴蜀石窟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红 邓新航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111,共14页
唐以前的巴蜀佛教石窟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北魏晚期、北周、隋代。巴蜀石窟艺术在此阶段兴起并初步发展,此间造像的粉本多来自洛阳、长安等地。大致来看,洛阳地区石窟艺术对巴蜀石窟的影响主要在北魏晚期,两者在洞窟形制、造像风... 唐以前的巴蜀佛教石窟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北魏晚期、北周、隋代。巴蜀石窟艺术在此阶段兴起并初步发展,此间造像的粉本多来自洛阳、长安等地。大致来看,洛阳地区石窟艺术对巴蜀石窟的影响主要在北魏晚期,两者在洞窟形制、造像风格等方面多有相似。麦积山石窟艺术在北魏晚期对巴蜀石窟也曾产生影响,例如两者均有相似的三壁三龛式窟,但"三瓣式悬裳座"可能是川北广元影响了麦积山。长安地区的佛教艺术对巴蜀石窟的影响主要在北周和隋代,两者在佛帐形龛、菩萨装饰和造像风格等方面有诸多相似。南朝造像艺术主要是通过长安地区对巴蜀石窟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巴蜀石窟 洛阳石窟 麦积山石窟 长安造像 南朝造像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