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孟庆丽 董雯 +2 位作者 高勇 安万新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趋势性变化。方法设计《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组成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人员编制、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等情况。《调查表》于2015年7月1日由中国输血协会通过其官网下发,省... 目的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趋势性变化。方法设计《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组成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人员编制、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等情况。《调查表》于2015年7月1日由中国输血协会通过其官网下发,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按要求下载和填报,8月31日为表格填报及上传截止日。由中国输血协会献血促进工作委员会负责用Excel 2003录入和整理,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做统计分析。结果此次问卷调查的有效率为100%(350/350);全国采供血机构2014年已有工作人员34 534人,人员总数较2011年增长了13.44%(4 092/30 442),较2008年增长了30.87%(8 145/26 389);人员在编比例由2008年67.90%(17928/26 389)、2011年62.21%(18 938/30 442)下降至2014年60.20%(20 791/34 534);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由2008年67.40%(17 785/26 389)、2011年70.60%(21 492/30 442)增加到2014年71.52%(24 700/34 534);人员学历中本科由2008年26.90%(7 093/26 389)升至2014年达到42.20%(14 574/34 594),同时中专及以下人员由35.00%(9230/26 389)下降至19.60%(6 770/34 534);人员职称仍以初级为主,由2008年39.80%(10 513/26 389)升至2014年44.98%(15 532/34 534),比例增加了5.18%。结论随着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教育素质明显提高,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是人员缺编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或成为影响采供血机构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血液中心 血站 人力资源 人员编制
下载PDF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江天 俞丽 +2 位作者 韩文娟 胡伟 周华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2期135-137,180,共4页
目的 了解当前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设计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调查表,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的方式获取数据,将采供血量、工作人员数量、学历、职称等情况与全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 了解当前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设计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调查表,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的方式获取数据,将采供血量、工作人员数量、学历、职称等情况与全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浙江省共有1家血液中心,11家中心血站,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平均采集每千单位全血所需人数分别为1.05和1.57人,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值的1.69和2.57人。浙江省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中,博士占0.09%,硕士占5.76%,本科占66.33%,专科占16.83%,中专及以下占10.98%,学历分布均集中在本科与专科,博士学历人员均欠缺严重。浙江省采供血机构职称高、中、初比例分别为14.27%、30.01%和42.09%,其他为13.63%,职称分布集中在初中级。浙江省采供血机构近3年进站总人数为283人,离站总人数为230人,卫技人员中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的离站率分别为10.49%、33.14%和16.52%。结论 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均业务量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值,人员流动性大,人才队伍学历层次不高。建议制定细化的采供血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和合理的绩效分配相关措施,以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采供血机构 血液中心 血站
下载PDF
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晓华 周世航 +3 位作者 孟庆丽 高勇 范亚欣 安万新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全国献血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2012-2014年全国350个采供血机构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2-2014年,全国献血人次分别为1 235.12万人、1 256.54万人和1 280.55万人。人口献血率分别为9.16‰、9.34‰和...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全国献血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2012-2014年全国350个采供血机构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2-2014年,全国献血人次分别为1 235.12万人、1 256.54万人和1 280.55万人。人口献血率分别为9.16‰、9.34‰和9.40‰。献血量分别为4 119.40吨、4 197.66吨和4 273.97吨。人均献血量分别为3.06 m L、3.12 m L和3.14 m L。捐献全血人次分别为1 168.61万人、1 182.25万人和1 199.66万人,献血量分别为1 965.51万U、1 990.05万U和2 016.24万U。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次分别为66.50万人、74.30万人和80.47万人,献血量分别为93.88万治疗量、108.56万治疗量和119.74万治疗量。2012-2014年,我国捐献全血的献血形式是以个人无偿为主,所占比例超过70%,而团体无偿所占比例为20%左右。捐献全血的个人无偿献血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团体无偿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形式以个人无偿为主,所占比例超过90%。结论 2012-2014年,我国的献血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献血
下载PDF
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的现状调研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宁 孟庆丽 +4 位作者 毕晓琳 张芝远 安万新 范亚欣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调研全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用血监管现状。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所在城市2012~2014年的相关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现状、采供血机构... 目的调研全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用血监管现状。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所在城市2012~2014年的相关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现状、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合作情况等,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采供血机构供血医院总数超过21 343个,170家血站所在城市设立中心储血室863个,对中心储血室进行体系化管理、定期检查、血液调剂的血站分别达89%(151/170)、96%(164/170)、87%(148/170),全国40%(140/350)的血站成为各地输血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开展临床用血监督管理的血站达41%(142/350)。2012-2014年临床向采供血机构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例数、采供血机构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数目均不断增长。结论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应有良好的沟通,建立互助合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输血监管,确保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 互助合作
下载PDF
全国省市两级血站献血点设置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宫本兰 孟庆丽 +3 位作者 周世航 高勇 安万新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献血点建设现状。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全国省市两级血站献血点设置、分布及献血设施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至2014年底,全国总计拥有献血设施2617个,3年间增幅达到了16.3%。献血设施仍以献血车为主(占比53.4%)。与2011... 目的了解我国献血点建设现状。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全国省市两级血站献血点设置、分布及献血设施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至2014年底,全国总计拥有献血设施2617个,3年间增幅达到了16.3%。献血设施仍以献血车为主(占比53.4%)。与2011年相比,献血车总量有所减少,但献血房车和献血屋的数量却大幅提升,尤以献血房车的增量最为可观(占比由2011年9.42%增至2014年的20.1%)。血液中心平均拥有献血设施17个,中心血站平均拥有6.5个。江苏省是拥有献血设施最多的省份。献血设施的数量与供血量成正比。各种献血设施的配比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至2014年底,全国各级血站设置的献血点达到7 808个。血液中心平均设置的献血点数远多于中心血站(分别为32.8个和21.3个),血液中心设置的固定献血点数也远多于中心血站(分别为11.4个和5.5个)。血液中心献血点分布以市内为主(占58.7%),郊县为辅,中心血站献血点的设置以郊县为主(59.3%),市内为辅。同种献血设施之间的面积差异非常显著。结论献血点的设置直接影响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3年间,全国血站献血设施增幅显著,献血点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无偿献血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献血屋的规划和设置仍有较大阻力,献血点的建设仍有较大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献血点 无偿献血
下载PDF
血站血液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国内血站血液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近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了血液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解决目前面临问题的建议:调整血站设置规划建立社区献血中心,建立全国联网的血液管理数据库,对血液检测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加快献血... 本文通过对国内血站血液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近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了血液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解决目前面临问题的建议:调整血站设置规划建立社区献血中心,建立全国联网的血液管理数据库,对血液检测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加快献血者队伍建设。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的有效供应。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确保献血者安全和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社区献血中心 血液管理数据库 献血者队伍
原文传递
医院门诊采血服务运营资源评价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张丽娜 李润青 +2 位作者 亓悦 李梦滢 苏立楠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以某医院门诊采血柜台服务运营资源评价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为例,探讨运营资源评价及预警体系构建的意义。方法评价采血柜台资源动用状况及服务能力瓶颈,选取关键运营资源,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法结合线性优化方法,建立运营资源评价模... 目的以某医院门诊采血柜台服务运营资源评价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为例,探讨运营资源评价及预警体系构建的意义。方法评价采血柜台资源动用状况及服务能力瓶颈,选取关键运营资源,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法结合线性优化方法,建立运营资源评价模型及配置标准,通过预警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快速响应。结果与运营资源评价预警体系应用前相比,医院采血柜台平均等候时间明显缩短,资源配置响应速度明显提升。结论运营资源监控及预警机制的建立可有效预判资源需求并及时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运营 采血服务 资源评价 预警体系
下载PDF
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庆丽 高勇 +3 位作者 董雯 范亚欣 安万新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员数量与采血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衡量采供血机构人员设置的合理性。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级血液中心的平均人数是中心血站的3.1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是... 目的通过建立人员数量与采血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衡量采供血机构人员设置的合理性。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级血液中心的平均人数是中心血站的3.1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是中心血站的0.66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随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按采血量吨位数将350个采供血机构划分为<2、≥2-5、≥5-10、≥10-25、≥25这5个等级,建立了6个人员数量与采血量的关系方程,经过检验,各个方程为有效方程(P<0.05)。结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但能节约支出、提高效能,还能有效保障无偿献血事业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人员 采血量
下载PDF
采血量关键因素的筛选及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晓华 安万新 +2 位作者 范亚欣 高勇 孟庆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1-953,共3页
目的寻找影响采血量的关键因素,建立数学模型,为采供血工作提供指导和保障。方法以2015年中国输血协会《全国采供血工作情况调研》中的数据为基础,用SPSS软件对全国325个采供血机构的采血量与宣传经费、纪念品经费、固定献血者数量、献... 目的寻找影响采血量的关键因素,建立数学模型,为采供血工作提供指导和保障。方法以2015年中国输血协会《全国采供血工作情况调研》中的数据为基础,用SPSS软件对全国325个采供血机构的采血量与宣传经费、纪念品经费、固定献血者数量、献血设施数量、职工人数、财政拨款等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建立单因素线性方程,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采血量与上述各项指标均呈现明显相关(r>0.5),线性关系显著(P<0.01);在与采血量相关的各项指标中,除"固定献血点数量"外的7项指标均为采血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协同影响采血量,关系模型为:y=0.062x_1+0.019x_2+0.148x_3+0.221x_4+0.005x_5+0.036x_6+0.007x_7-2.76。结论采供血机构只有对与采血量相关的各项指标科学分析和充分利用,才能逐步走出采供血工作的困局,切实做到保障血液的充足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量 影响因素 多元性回归方程 血液保障 采供血机构
下载PDF
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员配备与服务提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秋月 胡伟 +4 位作者 陈江天 吴一平 蒋烨琛 贾瑶瑶 张光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采供血业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市级中心血站、县级中心血库发放调查问卷,调查2015年和2019年的情况,同时通过浙江...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采供血业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市级中心血站、县级中心血库发放调查问卷,调查2015年和2019年的情况,同时通过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3.0)提取数据、召开座谈会、查询全省医疗服务数据等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的28家采供血机构在编人数927名,占62.26%(927/1489);卫生技术人员1069人,占比71.19%(1060/1489);2015~2019年,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年增长率为2.02%,低于全血采集量年均增长率4.83%和临床供血量(红细胞类)年均增长率4.82%,落后于全省医疗机构诊疗量、住院量、手术量的年均增长率6.55%、8.71%、12.36%。采供血机构的医生、护士年均增长率为0.17%、1.67%,低于全省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年均增长率6.78%、8.27%。结论面对采供血业务量发展趋势,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员配置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足,建议建立与业务量相适的人力配置标准,优先妥善解决目前编外用人问题,强化培训,提高体检征询、检验、采血岗位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人力资源 采供血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