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他者的宠儿——评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宇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共3页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魔幻和现实两个层面为宠儿编织的扑朔迷离的身份使她成为奴隶制罪恶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见证人,她的多重身份使她可以诱导书中不同人物...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魔幻和现实两个层面为宠儿编织的扑朔迷离的身份使她成为奴隶制罪恶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见证人,她的多重身份使她可以诱导书中不同人物回忆他们各自试图回避的过去,从而宠儿在此扮演了一个他者的角色。重塑自我和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宠儿》 自我 他者
下载PDF
莫里森作品的历史记忆和身份危机 被引量:21
2
作者 荆兴梅 刘剑锋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8,共7页
本文对莫里森的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宠儿》和《爵士乐》作了详细的文本分析,认为历史记忆给身份的最终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它的直接结果是身份危机,而不是主体性的建立。《所罗门之歌》里,历史记忆造成人物的心理创伤,... 本文对莫里森的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宠儿》和《爵士乐》作了详细的文本分析,认为历史记忆给身份的最终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它的直接结果是身份危机,而不是主体性的建立。《所罗门之歌》里,历史记忆造成人物的心理创伤,形成自我膨胀的极端性格,身份危机不可避免。《宠儿》里,命名系统的缺失象征着身份的支离破碎,空间意象成为身份危机的物质载体。《爵士乐》里,语言的虚构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无处不在,如果不能理性地对待现实与想象的关系,个人和族裔文化身份就会陷入危机之中。通过这三部小说,莫里森对黑人民族的身份建构进行了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宠儿》 《爵士乐》 记忆 身份
原文传递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叙述话语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笑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3-55,61,共4页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依据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述话语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对《宠儿》中的叙述性话语、间接叙述话语和戏剧式转述话语的研究,发现莫里森对于叙述...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依据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述话语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对《宠儿》中的叙述性话语、间接叙述话语和戏剧式转述话语的研究,发现莫里森对于叙述话语的处理是颇具匠心的,小说中多变的叙述话语拓展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叙述性话语 间接叙述话语 戏剧式转述话语
下载PDF
人鬼情未了——对《宠儿》中宠儿多重身份的解读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小刚 黄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自1987年发表以来,小说中人物宠儿的身份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普遍对她身份的确定感到困惑。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文本明确的终极意义不复存在。在这种大气候影响下,宠儿的身份自然地表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 宠儿 身份 解构主义
下载PDF
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焦小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文章从接受之维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双重情节结构的巧妙整合、叙述语言的含蓄多义、艺术形象的丰富多变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透析了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和... 文章从接受之维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双重情节结构的巧妙整合、叙述语言的含蓄多义、艺术形象的丰富多变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透析了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和巨大的召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宠儿》 召唤性 空间 双重情节结构 文学评论 托尼·莫里森 艺术形象 文本 美国
下载PDF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笑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1987年她的《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对《宠儿》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深度模...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1987年她的《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对《宠儿》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深度模式的削平;共时性;文本间性;文学中心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后现代主义特征 深度模式 共时性 文本间性 文学中心的转换
下载PDF
解读《宠儿》中黑人姓名的隐喻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惠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托尼.莫里森运用各种写作技巧通过《宠儿》这部小说深刻揭露了19世纪美国奴隶制的非人性的本质。小说中的黑人姓名就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个方面。这些姓名不仅隐喻了他们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而且还隐喻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及人物内心情感和对... 托尼.莫里森运用各种写作技巧通过《宠儿》这部小说深刻揭露了19世纪美国奴隶制的非人性的本质。小说中的黑人姓名就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个方面。这些姓名不仅隐喻了他们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而且还隐喻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及人物内心情感和对奴隶制的反叛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宠儿》 姓名 隐喻 奴隶制
下载PDF
解读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神话原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9-100,共2页
但凡伟大的作品都必不可少地蕴含丰富的神话成分。托尼·莫里森在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宠儿》中也是如此。她运用了传统的希腊神话、非洲神话和伊甸园神话,充分表现了美国黑人在寻找自我及追求完整的过程中的艰辛及其所处的进... 但凡伟大的作品都必不可少地蕴含丰富的神话成分。托尼·莫里森在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宠儿》中也是如此。她运用了传统的希腊神话、非洲神话和伊甸园神话,充分表现了美国黑人在寻找自我及追求完整的过程中的艰辛及其所处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神话原型批评 自我
下载PDF
不堪叙说的故事——论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小晴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 ,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 ,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 ,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 ,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 。
关键词 《宠儿》 救赎仪式 托尼·莫里森 小说 文学评论 美国 种族问题 非裔美国文化 西方主流文化 宠儿形象 文化内容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应心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的叙述中从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挖掘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黑人女性摆脱梦靥般悲惨命运,追求解放与独立的强烈愿望。本文从生态女权主义观点解读该部小说,提供了理解托尼·莫里森小说的新视角。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宠儿》 生态女权主义
下载PDF
破碎的时间 破碎的心灵——托妮·莫里森《宠儿》的时间技巧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利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9-104,共6页
《宠儿》中的时间是一个多层面的框架式结构。它主要由两个大的层面———现在和过去组成,两个大的层面又被纷繁复杂的事件切割成许多小的层面。这些时间层面无序出现、相互交错、随意搭配,不仅使现在和过去变得支离破碎,而且使叙事变... 《宠儿》中的时间是一个多层面的框架式结构。它主要由两个大的层面———现在和过去组成,两个大的层面又被纷繁复杂的事件切割成许多小的层面。这些时间层面无序出现、相互交错、随意搭配,不仅使现在和过去变得支离破碎,而且使叙事变得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这种时间运用手法有效地烘托了主题,并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时间技巧 无序性
下载PDF
《宠儿》弑婴中的母爱剖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雪琴 林晓勇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5-106,128,共3页
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是一部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讲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弑婴惨剧,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另类的母爱:那就是在万恶的反人类的奴隶制度下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劣势下的黑奴母亲的爱,一种非... 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是一部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讲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弑婴惨剧,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另类的母爱:那就是在万恶的反人类的奴隶制度下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劣势下的黑奴母亲的爱,一种非凡的充满创痛的母爱。与早期的小说不同,《宠儿》挑战了传统的母爱价值观,通过毁灭的方式对母爱进行诠释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黑奴母亲 塞丝 《宠儿》 母爱 弑婴
下载PDF
不可言而言之——解构莫里森《爱娃》中“树”的意象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5,共5页
运用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解构托妮·莫里森《爱娃》中“树”的意象,并通过分析小说中四个人物对“树”的不同理解,表现作家如何依赖意象解读并重构历史,将黑人苦不堪言的过去诉诸言语。
关键词 《爱娃》 解构 “树”意象 不可言而言之
下载PDF
解读《宠儿》中蕴含的两种文本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启刚 杨海燕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读莫里森小说《宠儿》中蕴含的两种文本:隐含文本和表面文本。小说前者以魔幻小说的表现方式,而后者以"微型对话"的方式,分别建构了与白人和黑人、美国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对话"... 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读莫里森小说《宠儿》中蕴含的两种文本:隐含文本和表面文本。小说前者以魔幻小说的表现方式,而后者以"微型对话"的方式,分别建构了与白人和黑人、美国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宠儿》 隐含文本 表面文本
下载PDF
《宠儿》中前景化语言对主题的表达和深化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明珠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宠儿》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作品,极富艺术力和震撼力。小说通过发生在奴隶制下弑婴和还魂的故事,描写了非裔美国黑人特殊的历史、文化、生活和命运。在《宠儿》中,托尼.莫里森借助前景化的... 《宠儿》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作品,极富艺术力和震撼力。小说通过发生在奴隶制下弑婴和还魂的故事,描写了非裔美国黑人特殊的历史、文化、生活和命运。在《宠儿》中,托尼.莫里森借助前景化的语言手段,如偏离和显耀,有效地表达和深化了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前景化 偏离 主题
下载PDF
《宠儿》的后现代黑奴叙事和历史书写 被引量:9
16
作者 荆兴梅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非裔美国文学史上的黑奴叙事传统源远流长,对内战以后的黑人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深受前辈作家熏陶的托妮·莫里森在鸿篇巨制《宠儿》中继承了黑奴叙事书写历史的传统,同时又将它融入到后现代语境之中。作品对奴隶制意识形态中的本质... 非裔美国文学史上的黑奴叙事传统源远流长,对内战以后的黑人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深受前辈作家熏陶的托妮·莫里森在鸿篇巨制《宠儿》中继承了黑奴叙事书写历史的传统,同时又将它融入到后现代语境之中。作品对奴隶制意识形态中的本质主义提出质疑,批判了"黑人动物性"的种族主义观点,从而解构了白人至上的历史书写模式。语言对黑人历史的建构至关重要:莫里森通过置换自我与他者的语言逻辑,实现主奴角色的转换;通过对"文化文本"的诠释,呈现"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通过多重叙述视角,聚合历史的真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后现代性 黑奴叙事 历史书写 本质主义
原文传递
重构黑人女性身份 再现自我化过程——《宠儿》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婷 石云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83-87,共5页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小说《宠儿》,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遭受性别歧视及种族歧视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悲惨命运,探讨黑人女性无身份、无自主权的边缘化状态,揭示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构思想,即只有重新书写黑人历史、黑人女性自我意识...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小说《宠儿》,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遭受性别歧视及种族歧视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悲惨命运,探讨黑人女性无身份、无自主权的边缘化状态,揭示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构思想,即只有重新书写黑人历史、黑人女性自我意识得到觉醒、自我得以回归、自我身份得到重构,才能摆脱种族主义及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后殖民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传统杀婴母题的继承和重构:托尼·莫里森《宠儿》新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秀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母亲杀婴自古以来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社会根源。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站在黑人女作家的立场上,从小说独特的杀婴母题出发,使其小说《宠儿》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思想性,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母亲杀婴自古以来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社会根源。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站在黑人女作家的立场上,从小说独特的杀婴母题出发,使其小说《宠儿》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思想性,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分析了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对传统杀婴母题小说艺术的继承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宠儿》 母题 继承 重构
下载PDF
利他行为与优先顺序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维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利他行为可以指向不同的主体 ,而优先顺序是指人们应该依次考虑哪些人的利益。从强者优先到尊者优先 ,标志人类社会由无序进入有序。而弱者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意味社会由不平等逐渐趋向平等。儒家的优先顺序重在忠君和孝亲 ;墨... 利他行为可以指向不同的主体 ,而优先顺序是指人们应该依次考虑哪些人的利益。从强者优先到尊者优先 ,标志人类社会由无序进入有序。而弱者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意味社会由不平等逐渐趋向平等。儒家的优先顺序重在忠君和孝亲 ;墨家的优先顺序重在兼爱和尚贤。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以保护弱者、强调平均为特征。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以强者优先、兼顾弱者为准则。微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是效率与公平 ,现代社会应该充分考虑强者和弱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须防止强者凭借优势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优先顺序 强者 尊者 亲者 弱者 行为目的 利他主义 儒学思想
下载PDF
探索黑人女性心灵世界的重构——评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志英 冯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4-97,共4页
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逐渐被扭曲和异化。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宠儿》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在此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心灵世界进行描述,把她们内心世界的冲突、抗争、寻求解放的艰辛刻画得淋漓... 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逐渐被扭曲和异化。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宠儿》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在此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心灵世界进行描述,把她们内心世界的冲突、抗争、寻求解放的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运用边缘人格结构的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等理论对《宠儿》中有关三位女主人公心灵世界的描写进行分析,揭示并阐述作者对重构黑人女性心灵世界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挖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女性 托尼·莫里森 《宠儿》 边缘人格结构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