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午战后的北洋变局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晓敏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7-71,共5页
甲午战后李鸿章集团基本上失去了对北洋的控制权,王文韶成为北洋首脑。由于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王文韶的性格特征和政治资本条件所限,北洋大臣的事权较前大为削减。北洋编练新军之权则落入慈禧太后所崇信的荣禄与袁世凯之手。甲... 甲午战后李鸿章集团基本上失去了对北洋的控制权,王文韶成为北洋首脑。由于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王文韶的性格特征和政治资本条件所限,北洋大臣的事权较前大为削减。北洋编练新军之权则落入慈禧太后所崇信的荣禄与袁世凯之手。甲午战后北洋的这些变动,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局,并为其后事态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 事权 变局
下载PDF
天津特殊地名考辨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汝为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结合天津地域文化,对“开”“伙巷”“浮房”“官汛”以及“北洋”“三义”等特殊的历史地名,进行考辨性的阐释。
关键词 文化学 地域文化 天津地名 考辨 “老四开” “浮房” “北洋” 历史地名 考辨 天津 地域文化
下载PDF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The Re-trial System of the Beiyang Period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1912-1928)
3
作者 NA Heya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0年第1期59-83,共25页
During the Beiyang period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the re-trial system 覆判 referred to the practice where cases considered by the county magistrate had to be sent to the provincial high court for re-trial to en... During the Beiyang period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the re-trial system 覆判 referred to the practice where cases considered by the county magistrate had to be sent to the provincial high court for re-trial to ensure that the case facts were true,the law was correctly applied,and the penalties were appropriate.The scope of the re-trial cases continuously expanded from 1912 to 1922 and,finally,the Amendment to the Statutes on the Re-trial System in 1922 stipulated that all cas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district courts where county magistrates tried,whether through appeal or re-trial,had to be re-tried by the high court or its branches.The adjustment of the scope of the re-trial cas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unty magistrates'judicial discretion was restricted.During the Beiyang period,due to the failure to establish fornial courts of the first instance in coun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the county magistrates concurrently handled judicial affairs,which inevitably caused the magistrates’judicial discretion.The re-trial system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drawbacks of county magistrates managing judicial affairs and to facilitate the transition within the judicial system.However,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re-trial system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reconcilia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old and new judicial systems in the Beiyang period but also to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county magistrates,judgments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re-trial procedure and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justice through restrictions on the judicial discretion of county magistrates,the enjoyment of equality of procedures,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ervision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ial special CRIMINAL LITIGATION beiyang perio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JUDICIAL DISCRETION county MAGISTRATE
原文传递
北洋时期律师的身份及其管理体制
4
作者 王素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3,共2页
北洋时期的法律把律师定位于社会法律工作者,即自由职业者,与清末相比则是历史的进步。北洋政府受传统"无讼"观念和"讼棍"观念的影响,对律师制度仍存疑虑,突出强调律师的义务,确立了以司法机关监管为主,律师工会管... 北洋时期的法律把律师定位于社会法律工作者,即自由职业者,与清末相比则是历史的进步。北洋政府受传统"无讼"观念和"讼棍"观念的影响,对律师制度仍存疑虑,突出强调律师的义务,确立了以司法机关监管为主,律师工会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 政府 律师
下载PDF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公文管理机构
5
作者 李章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71-77,共7页
公文管理机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政治制度、政体形式和权力角逐的影响。北洋政府虽作出过"民主"的姿态,譬如内阁制、宪法和议会,甚至发动社团参与政治竞争,但军阀实力所决定的政治格局并不稳定,政体与官... 公文管理机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政治制度、政体形式和权力角逐的影响。北洋政府虽作出过"民主"的姿态,譬如内阁制、宪法和议会,甚至发动社团参与政治竞争,但军阀实力所决定的政治格局并不稳定,政体与官制迭经变更。相比之下,文书管理机构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延续性,并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北洋政府的中央公文管理机构主要有隶属于秘书厅(处)、总务厅(处)、书记厅(处、室)、单设科室四种,并呈现出稳定性、延续性、差异性及以公文处理为核心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 中央 公文管理机构
下载PDF
报人秦墨哂北洋政府时期二三事
6
作者 王世清 《新闻春秋》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秦墨哂供职《申报》馆,是民国社会很有名的报人,但多年来对他的研究很少。秦早年留日,在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回国后辅佐吴禄贞将军治兵延吉,后随吴禄贞将军到北洋军第六镇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政府成立后,国内战争不断,兵权日益受到重视,秦... 秦墨哂供职《申报》馆,是民国社会很有名的报人,但多年来对他的研究很少。秦早年留日,在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回国后辅佐吴禄贞将军治兵延吉,后随吴禄贞将军到北洋军第六镇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政府成立后,国内战争不断,兵权日益受到重视,秦墨哂旧目的同事大多致身显贵,唯独秦墨哂放弃军权改行在北京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由于秦墨哂在新闻界的声誉,曾任北平新闻记者公会执监委联合会主席。本文就从报人秦墨哂在北洋政府时期维护国家主权和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营救同行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 报人 秦墨哂
原文传递
对十年来有关吴佩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7
作者 苏全有 赵慧峰 李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2-38,共7页
吴佩孚研究是近年来北洋史领域较受关注的课题,十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吴佩孚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人际交往、思想等展开,尽管成果不菲,但也存在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比较研究不足以及有些方面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等问题。对此学界应强... 吴佩孚研究是近年来北洋史领域较受关注的课题,十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吴佩孚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人际交往、思想等展开,尽管成果不菲,但也存在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比较研究不足以及有些方面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等问题。对此学界应强调总体史观,跳出吴佩孚来看吴佩孚,转换视角,发掘新史料,强化对各学科理论方法的借助等以深化吴佩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孚 北洋 直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 被引量:21
8
作者 魏光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3-149,共7页
清代前期,统治者通过兴大狱、禁止士绅干预、介入地方政治等措施抑制“绅权”。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实行地方自治,新旧士绅通过担任(州)县、乡镇和村庄各种自治组织的首领人员而结成公共权力网络,实现了组织化。在此过程中,士绅们除了在... 清代前期,统治者通过兴大狱、禁止士绅干预、介入地方政治等措施抑制“绅权”。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实行地方自治,新旧士绅通过担任(州)县、乡镇和村庄各种自治组织的首领人员而结成公共权力网络,实现了组织化。在此过程中,士绅们除了在各种自治性组织机构中行使职权外,往往还以“绅董”的身份和资格组织起来,筹备自治机构选举,推举地方公益机关首领,参议和处置区内治安事务,议决地方财政措施,甚至行使全县的议政和行政权。于是,“绅权”在地方社会中便成为了国家组织之外的另一极社会权力。“绅权”同“官权”、同民众权益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地方自治制度的实行之所以导致劣绅的活跃和“绅权”的恶性膨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传统性和士绅势力的宗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 地方自治 士绅 绅权
下载PDF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任用制度 被引量:9
9
作者 魏光奇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在辛亥革命后文官制度紊乱的情况下,北洋政府通过建立知事试验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资格,通过建立分发、甄别、训练、委署等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程序。这些制度一方面承袭清制,另一方面也有所创新。由于政治形势动荡,这些制度没有... 在辛亥革命后文官制度紊乱的情况下,北洋政府通过建立知事试验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资格,通过建立分发、甄别、训练、委署等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程序。这些制度一方面承袭清制,另一方面也有所创新。由于政治形势动荡,这些制度没有能够完全得到实行,但体现了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县知事 任职资格 任用程序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严昌洪 李安辉 吴守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民国时期民族政策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学东渐浪潮之下的西方民族主义双层影响下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既有历史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族政策 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性大学的起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洪宇 刘训华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0,101,共5页
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外生型道路,既受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影响,又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转型紧密相依。现代性大学具有系统的现代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注重大学学科知识创新、形成完备的学历或学位制度、拥有师生、校园与大学文化等要素... 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外生型道路,既受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影响,又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转型紧密相依。现代性大学具有系统的现代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注重大学学科知识创新、形成完备的学历或学位制度、拥有师生、校园与大学文化等要素。中国现代性大学最早出现在澳门的圣保禄学院,之后山东的登州文会馆初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的圣约翰书院渐成完备之势,最终于天津的北洋西学学堂、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等学校结成硕果。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大学 大学起源 圣保禄学院 北洋西学学堂 京师大学堂
原文传递
1920年至1921年北洋政府赈灾借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毅 冯小红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7-30,共4页
1920-1921年北洋政府为赈济中国北方旱灾,对内发行公债、向外努力借债.这两笔债务的性质既不同于政治借款,又不同于实业借款,在中国内外债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北洋政府.
关键词 北洋政府 赈灾 借债 新四国银行团 旱灾 公债
下载PDF
直奉战争之后的北京政治——段祺瑞临时执政府对北洋体系的整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天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2,共9页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韬光养晦的段祺瑞应时而出。担任"临时执政"之初,段企图通过召开善后会议,联络各方实力派,推进"和平统一",并利用军阀之间形成的暂时均势,从内部对北洋体系作一番整合。其间经历了不同政治体制...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韬光养晦的段祺瑞应时而出。担任"临时执政"之初,段企图通过召开善后会议,联络各方实力派,推进"和平统一",并利用军阀之间形成的暂时均势,从内部对北洋体系作一番整合。其间经历了不同政治体制的艰难选择,以及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务求燕雀均衡"的权力分配。然而,由于段政府缺乏军政实力,没能形成为南北新旧各方认同并拥戴的权势中心,其整合北洋的努力未著成效。这一政治结局,使中国丧失了和平统一的最后机会,预示着中国政治问题的根本解决将转而经由北洋体制之外的途径,同时也预示了北洋体系最终崩殂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祺瑞 整合 北洋体系
下载PDF
“大学”之名与中国近代大学起源考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先金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80,共8页
古代"大学"概念是对于所有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统称,并不存在一个冠名为"大学"的实体机构。明代传教士艾儒略首次将其作为西语"university"的汉语对译词,从此"大学"概念就开始具有西方&... 古代"大学"概念是对于所有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统称,并不存在一个冠名为"大学"的实体机构。明代传教士艾儒略首次将其作为西语"university"的汉语对译词,从此"大学"概念就开始具有西方"university"的含义,而"university"却是东方原来没有的新事物。晚清时期清政府起初兴办的"大学",无论冠以何种名称,都是欲仿照西学体制而建。按照近代"大学(university)"概念去理解,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应该是1895年清廷创办的北洋大学堂,但也不能忽视1898年举办的京师大学堂在近代大学起源期的重要意义。至于教会大学中最早起始于1882年的登州文会馆,由于教育主权问题,是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大学起源来看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起源 中国近代大学 北洋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教会大学
原文传递
地方自治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北洋时期“联省自治”运动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天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9,共10页
北洋时期中央权力式微,地方势力崛起,这一过程与西方自治思潮及联邦制主张在中国的传播相伴始终。"联治"含有多元合一的因素,并非"统一"的对立物。虽然"联治"有对抗北洋军人操控的中央之含义,但"统... 北洋时期中央权力式微,地方势力崛起,这一过程与西方自治思潮及联邦制主张在中国的传播相伴始终。"联治"含有多元合一的因素,并非"统一"的对立物。虽然"联治"有对抗北洋军人操控的中央之含义,但"统一"却始终是多数国人的政治诉求。由于北洋军政体系在"分"与"合"的争斗中趋向瓦解,推动统一的力量就只能在北洋体制之外去寻找。而以"分"为特征的北洋时期的"联省自治",也就悖论式地成了解构北洋军政体系、为形成中的国民党集权体制提供支撑的建设性因素。不过新的政治统一体却否定了自治及联邦,厉行党治,这又是多数客观上促成了这一体制的人始料未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时期 联省自治 国家统一 地方自治
下载PDF
中国百年药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远英 黄宝康 +2 位作者 柴逸峰 秦路平 高越 《药学教育》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已有百年历史。1902年在天津设立北洋军医学堂,1908年创办药科,招收药科学员,学制3年,成为我国创办药科教育的开始,军医学校后经搬迁改组易名为"国防医学院"。此后四十余年间,国内设立药科或药学系二十余个...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已有百年历史。1902年在天津设立北洋军医学堂,1908年创办药科,招收药科学员,学制3年,成为我国创办药科教育的开始,军医学校后经搬迁改组易名为"国防医学院"。此后四十余年间,国内设立药科或药学系二十余个。建国以后我国的药学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在院校系数量及招生规模上均增长很快,培养了大批药学人才。该文对中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整理回顾,为研究药学教育史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教育 历史回顾 北洋医学堂
下载PDF
袁世凯对东北问题的关注与东三省改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华腾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92,共16页
20世纪初,日、俄加紧了对我国东北的侵略。袁世凯为维护东北主权、利权,最早提出对东北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将军府制改为行省制,在东北全面推行新政。日俄战争后,袁世凯积极收复失地,恢复行使中国主权。袁世凯不仅是东北改革的促动者,而... 20世纪初,日、俄加紧了对我国东北的侵略。袁世凯为维护东北主权、利权,最早提出对东北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将军府制改为行省制,在东北全面推行新政。日俄战争后,袁世凯积极收复失地,恢复行使中国主权。袁世凯不仅是东北改革的促动者,而且在东北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洋集团在东北推行新政,加强了东北的国防力量,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袁世凯及其北洋集团的作为,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东三省改制 北洋集团
原文传递
河南泌阳县下河湾冶铁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国定 姜文萍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8,69,I0013,I0014,共16页
2004年10月,配合上武高速公路南段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并调查了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发现各类冶铁遗存,其时代从战国中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是一处大型冶炼与铸造并存的"大铁官"作坊遗址。它的发现对中国冶... 2004年10月,配合上武高速公路南段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并调查了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发现各类冶铁遗存,其时代从战国中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是一处大型冶炼与铸造并存的"大铁官"作坊遗址。它的发现对中国冶金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下河湾 冶铁 战国 汉代 调查
原文传递
袁世凯的“去北洋化”与“北洋正统”幻灭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北洋时期最大的问题乃权势重心失却。袁世凯作为北洋最高领袖,本应固化内部,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却悖论式地表现出"去北洋化"倾向。后袁世凯时代,北洋裂变,国家南北对峙,南与北内部亦纷争不断。皖、直两系在"北洋正统&qu... 北洋时期最大的问题乃权势重心失却。袁世凯作为北洋最高领袖,本应固化内部,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却悖论式地表现出"去北洋化"倾向。后袁世凯时代,北洋裂变,国家南北对峙,南与北内部亦纷争不断。皖、直两系在"北洋正统"招牌下,通过武力征讨及和平协商等方式,试图重新整合北洋,以为统一之基础,却未意识到,随着时势转移,曾经为国人寄予厚望的"北洋正统"已经在时人心中幻灭。而一直标榜维护"法统"的国民党则在苏俄指导下,跳出追求"合法性"的政治藩篱,改造自身,追求政治的"合道性",双方竞雄的最终结局,遂因此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去北洋化 北洋正统 幻灭
下载PDF
中心村选择中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山山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6026-16029,共4页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客观赋值法构建各个指标权重值,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河南北阳镇为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技术验证。[结果]建立了3级指标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中包括5个2级指标(村庄规模、村庄区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村庄文化),下分18项3级量化考评指标;又可归类为经济建设12项指标、生态建设3项指标和社会建设3项指标模块,并对每一项指标的选取理由作了充分说明。同时运用该体系对河南省北阳镇33个自然村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有7个自然村综合评分在0.20以上。这一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每一项指标数据的选取和量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入了生态环境与民俗民风元素,使考评体系更贴近民众,更加大众化,从而使迁村并点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发展潜力 评价体系 指标识别 可行性 河南北阳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