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划片机高速空气静压电主轴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明权 卫桁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0年第6期16-20,共5页
划片机是最关键的集成电路封装设备,高速空气静压电主轴是划片机的核心部件。从主轴结构出发,研究空气轴承、主轴电机、动平衡、转子与旋转轴的联接、精密加工、主轴热变形的控制等高速空气静压电主轴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空气静压电主轴 空气轴承 主轴电机 动平衡 热变形
下载PDF
气浮试验台重力卸载精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国永 王洪光 +4 位作者 姜勇 凌烈 常勇 高峰 杨帆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针对中继卫星天线驱动机构,提出了一种在地面进行分级同步重力卸载的气浮试验台,对卫星天线驱动机构的性能进行测试。介绍了分级同步重力卸载的机理和气浮试验台的结构,通过运动学动力学推导,计算了天线驱动机构两个关节的驱动力矩,通... 针对中继卫星天线驱动机构,提出了一种在地面进行分级同步重力卸载的气浮试验台,对卫星天线驱动机构的性能进行测试。介绍了分级同步重力卸载的机理和气浮试验台的结构,通过运动学动力学推导,计算了天线驱动机构两个关节的驱动力矩,通过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得到试验台稳定运行时的重力卸载精度影响因素,包括可调弹簧机构的弹簧力、水平轴负载不平衡、同轴度偏差、气足和气浮主轴黏滞阻力和花岗岩平台的水平程度。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其对重力卸载精度影响的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气浮试验台的重力卸载精度。结果表明可调弹簧机构和水平轴负载的不平衡对重力卸载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试验台调试阶段需要对这两项进行微调,提高重力卸载精度。通过对试验台的测试,证明了重力卸载的有效性,同时得到各个因素对重力卸载精度的整体影响程度,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卸载 气浮主轴 气足 重力卸载精度 气浮试验台
原文传递
划片机气静压电主轴的冷却与热传递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权 孔德生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6年第9期13-17,共5页
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主轴电机冷却水、切割冷却水、主轴外表面及空气轴承排气时的热传递系数;然后提出恒定主轴传热系数的措施。
关键词 气静压电主轴 主轴的冷却 对流换热 热传递
下载PDF
基于圆度评定方法的气浮轴系回转误差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雷 谭久彬 +1 位作者 黄景志 程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4,共4页
大型气浮轴系相对于机械轴承具有较高的回转运动精度,主要应用于超精密测量和机械加工设备的回转主轴,以提供高精度的回转运动。大型气浮轴系回转运动精度高,但对回转误差的测量手段和方法较少,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圆度评定的方法对... 大型气浮轴系相对于机械轴承具有较高的回转运动精度,主要应用于超精密测量和机械加工设备的回转主轴,以提供高精度的回转运动。大型气浮轴系回转运动精度高,但对回转误差的测量手段和方法较少,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圆度评定的方法对其分析,可以达到几十纳米的测量精度,满足了气浮轴系的精度要求。并且对偏心e和偏移d等参数对回转精度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种参数对气浮轴系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偏移d对偏心e具有放大作用,所以得出:采用基于圆度评定方法的回转误差测量过程中还应该对这两项参数引入的误差进行分离,以保证对回转误差的更高精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气浮轴系 圆度 偏心 回转误差
下载PDF
划片机气静压电主轴热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权 易传云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7年第4期39-44,48,共7页
分析划片机气静压电主轴的发热和热传递;建立气静压电主轴的热-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软件计算主轴的温度场分布及主轴的热变形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减小主轴热变形及消除热变形造成的加工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 气静压电主轴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 热变形
下载PDF
划片机气静压电主轴热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明权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6年第7期24-28,共5页
从划片机气静压电主轴的工作机理出发,研究主轴电机的功率损耗发热、空气轴承的气膜剪切摩擦发热;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减小主轴发热和加强散热的措施。
关键词 气静压电主轴 功率损耗 空气轴承 气膜剪切摩擦 主轴散热
下载PDF
EFFECT OF ANGELICA SINENSIS ON AFFERENT DISCHARGE OF SINGLE MUSCLE SPINDLE IN TO ADS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芳 樊小力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Objective In drugs for i 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find a herb that can stimulate afferent discha rge of muscle spindle. Methods A single muscle spindle was isolated from sartorial mus cle of toad. Using ai... Objective In drugs for i 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find a herb that can stimulate afferent discha rge of muscle spindle. Methods A single muscle spindle was isolated from sartorial mus cle of toad. Using air-gap technique, afferent discharge of the muscle spindle was recorded. Effects of Angelica Sinensis,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Safflower o n afferent discharge of the muscle spindle were observed. Results Angelica Sinensis could distinctly increase afferent di scharge frequency of the muscle spindle, and this increase was dose-dependent. But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Safflower had no this excitatory effect. Conclusion It is known that Angelica Sinensis can invigorate bl ood circulation, and we have found its excitatory effect on muscle spindl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erve people with muscle atrophy if more evidences from cl inical experiments are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ica Sinensis muscle spindle air-gap techni que disuse atrophy
下载PDF
双级轴流微涡轮气动主轴加工工艺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江 郭志平 +1 位作者 贺向新 苗淑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加工中心的高效可批量化生产微涡轮的数控加工工艺及提高金属去除率的方法。以双级轴流式微涡轮气动主轴为研究对象,制定喷嘴转子的加工路线,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圆角立铣刀和球头立铣刀加工可展曲面涡轮时的金属去除率... 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加工中心的高效可批量化生产微涡轮的数控加工工艺及提高金属去除率的方法。以双级轴流式微涡轮气动主轴为研究对象,制定喷嘴转子的加工路线,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圆角立铣刀和球头立铣刀加工可展曲面涡轮时的金属去除率,得出在粗铣流道、精铣叶片和轮毂三个工序中,圆角铣刀的金属去除率要比球头铣刀分别高2.96倍、10倍和2倍。通过专用测试平台实验发现,当压缩空气入口压力为0.3 MPa时,达到设计转速100000 r/min,证实了采用圆柱铣刀侧刃加工叶片来提升金属去除率是高效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是可行的,为微涡轮批量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轮 气动主轴 金属去除率 圆角铣刀 侧刃铣削
下载PDF
一种分级同步重力卸载试验台
9
作者 杨国永 王洪光 +1 位作者 姜勇 凌烈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8-824,共7页
卫星天线驱动机构由两个正交的旋转关节组成,为了在发射前测试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分级同步重力卸载方法,并根据该卸载方法搭建了气浮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对天线驱动机构的两个正交关节进行重力卸载,同时提供两个关节的转动自由度。试验... 卫星天线驱动机构由两个正交的旋转关节组成,为了在发射前测试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分级同步重力卸载方法,并根据该卸载方法搭建了气浮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对天线驱动机构的两个正交关节进行重力卸载,同时提供两个关节的转动自由度。试验台采用两层结构的形式,用气浮垫和气浮主轴组合实现重力卸载,提供了驱动机构所需的两个关节的转动自由度。带载测试能够真实反映驱动机构的性能,椐此设计了基于频率和转动惯量约束的模拟负载,并安装在所设计的气浮试验台上。两层结构的形式解决了两轴转动惯量的耦合问题,同时能够达到给定的频率要求。对气浮试验台进行了测试,证明了分级同步重力卸载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同步 重力卸载 卫星天线驱动机构 气浮垫 气浮主轴
下载PDF
基于PXI的空气主轴回转及倾角误差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继昆 张荣 +1 位作者 张毅 凌明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8期2662-2664,共3页
在对高精度精密离心机性能进行评价时,离心机空气主轴的回转误差和倾角误差是两个关键的考核指标;为了能够同时对空气主轴的回转误差和倾角误差进行测量,在三点法回转误差测量与分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层三点法回转误差测量方法... 在对高精度精密离心机性能进行评价时,离心机空气主轴的回转误差和倾角误差是两个关键的考核指标;为了能够同时对空气主轴的回转误差和倾角误差进行测量,在三点法回转误差测量与分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层三点法回转误差测量方法;针对该方法,设计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并基于PXI总线搭建了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开发了误差测量与分离软件;利用该系统对在10-6级精密离心机的空气主轴回转级倾角误差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主轴 回转/倾角误差 两层三点法
下载PDF
弹性磨头气驱主轴的磨抛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登铃 彭云峰 +2 位作者 曾鑫龙 孟清辉 李陈磊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5期46-51,共6页
针对复杂形状工件磨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配有弹性磨头的小体积、高转速的气驱主轴。建立了该主轴磨抛加工过程的理论去除函数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得到的去除函数高度吻合,且均接近高斯型,属于理想的去除函数。... 针对复杂形状工件磨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配有弹性磨头的小体积、高转速的气驱主轴。建立了该主轴磨抛加工过程的理论去除函数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得到的去除函数高度吻合,且均接近高斯型,属于理想的去除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气驱磨抛主轴与弹性树脂磨头进行了磨抛试验,探究了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磨抛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由3.588μm降至0.401μm,证明该气驱主轴可用于高精度磨抛,并为复杂形状工件的高速磨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主轴 高转速 弹性小磨头 磨抛加工 去除函数 接触分析
下载PDF
电主轴气隙与热变形耦合关系仿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秀 公维晶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了分析电主轴气隙与热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温度场-结构场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气隙大小及运行过程中气隙变化对100MD60Y4电主轴温度及热变形的影响,并通过热变形试验加以验证。试验及仿真综合结果表明:电主轴气隙... 为了分析电主轴气隙与热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温度场-结构场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气隙大小及运行过程中气隙变化对100MD60Y4电主轴温度及热变形的影响,并通过热变形试验加以验证。试验及仿真综合结果表明:电主轴气隙与热变形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定子温度及转轴热变形量随着气隙的增大而增加,电主轴在运行过程中,气隙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定子温度和转轴轴向热变形量大幅度增加。研究结果为电主轴气隙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 电主轴 有限元 热变形
下载PDF
500MW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大轴断裂原因的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梁双印 莫慧敏 +1 位作者 胡三高 王军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7-419,共3页
针对天津盘山电厂22号空气预热器大轴断裂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以实体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大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不同工况的静应力分析和瞬态的冲击载荷分析。根据空气预热器实际工作环境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分... 针对天津盘山电厂22号空气预热器大轴断裂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以实体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大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不同工况的静应力分析和瞬态的冲击载荷分析。根据空气预热器实际工作环境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出大轴断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超临界机组 空气预热器 有限元分析 大轴 疲劳 断裂
下载PDF
多工艺空气反循环钻进中气盒子的应用及改进
14
作者 孔令沪 程林 +1 位作者 满国祥 王克虎 《地质装备》 2021年第6期22-24,共3页
气盒子作为高压空气进入双壁钻具的进气装置,是双壁钻具的重要组成部件。但由于原有气盒子存在密封件易磨损、主轴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使其一度成为制约多工艺空气反循环钻进用双壁钻具推广的瓶颈。本文介绍了新型气盒子通过设计新型结构... 气盒子作为高压空气进入双壁钻具的进气装置,是双壁钻具的重要组成部件。但由于原有气盒子存在密封件易磨损、主轴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使其一度成为制约多工艺空气反循环钻进用双壁钻具推广的瓶颈。本文介绍了新型气盒子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气室密封,设计组合密封圈,实现了良好的动密封,且降低了摩擦阻力;通过在主轴上设置可换耐磨套,解决了气盒子主轴直接与密封圈接触导致的主轴磨损问题,延长了气盒子的使用寿命。新型气盒子现场应用反馈良好,整体密封性好,既减少了维修时间也节约了成本,得到了客户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盒子 密封 主轴 耐磨套 反循环钻进
下载PDF
全自动划片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明权 王宏智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7年第2期28-32,38,共6页
根据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论述发展全自动划片机的必要性;从全自动划片机的工作机理出发,分析空气静压电主轴、晶圆传输定位、自动对准、自动清洗等全自动划片机的关键技术;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空气静压电主轴 晶圆传输定位 自动对准 自动清洗
下载PDF
小型高速精密气浮气动主轴的研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雷 尹韶辉 陈逢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6-1529,共4页
针对微结构的超精密磨削要求,设计了一种涡轮驱动的小型气浮主轴。采用了涡轮叶片作为动力结构部分,由压力气体驱动,带动主轴高速旋转;同时也采用了空气静压轴承作为支撑;建立了气动涡轮的设计模型,分析了气体静压支承轴承的结构参数,... 针对微结构的超精密磨削要求,设计了一种涡轮驱动的小型气浮主轴。采用了涡轮叶片作为动力结构部分,由压力气体驱动,带动主轴高速旋转;同时也采用了空气静压轴承作为支撑;建立了气动涡轮的设计模型,分析了气体静压支承轴承的结构参数,仿真研究了各设计参数对轴承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设计尺寸和主轴工作参数,对涡轮与转轴组成的整体转子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出了主轴的临界转速,研究了主轴的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合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 气体轴承 涡轮驱动 微结构
下载PDF
混合陶瓷球轴承油气润滑与预紧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2-94,共3页
对混合陶瓷球轴承的油气润滑和预紧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测试了轴承预紧力、油气润滑供油量以及主轴转速对主轴温升的影响关系,确定了混合陶瓷球轴承合理的油气润滑参数和预紧力,并与钢轴承进行了试验对比。
关键词 陶瓷轴承 油气润滑 预紧力 高速主轴 滚动轴承 高速加工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技术发展动态与产品开发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专勇 缪璐璐 +3 位作者 董正梅 孙国军 姚江薇 何林伟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9,共9页
总结喷气涡流纺技术的发展,探讨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介绍了喷气涡流纺装备的演变过程,比较了日本村田、瑞士立达喷气涡流纺装备的主要区别和智能化设计情况;从喷气涡流纺纺纱速度突破、在线清油技术突破以及喷气涡流纺专用空心锭... 总结喷气涡流纺技术的发展,探讨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介绍了喷气涡流纺装备的演变过程,比较了日本村田、瑞士立达喷气涡流纺装备的主要区别和智能化设计情况;从喷气涡流纺纺纱速度突破、在线清油技术突破以及喷气涡流纺专用空心锭子的设计开发3个方面阐述了喷气涡流纺的技术进步;梳理了喷气涡流纺在纯棉纱线、细号纱、粗号纱、包芯纱和差别化结构色纺纱的产品开发情况。认为:喷气涡流纺技术取得了持续进步,装备更加智能、低碳、高产,喷气涡流纺技术发展前景可观,未来还需持续挖掘其在差别化、功能性纱线开发方面的潜力,扩大可纺纤维与可纺纱号范围,拓宽纱线产品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喷气涡流纺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空心锭子 纱线结构 产品开发 包芯纱 色纺纱
下载PDF
空气静压球面轴承主轴回转精度测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欢 陶继忠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58,共3页
介绍了空气静压球面轴承主轴的结构,给出了3种提高性能的结构改进方法,并提出了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方法,对该气浮主轴的回转精度进行了测试研究。针对径向回转误差、轴向窜动误差和角度摆动误差,采用消一次谐波法消除安装偏心,得到了比... 介绍了空气静压球面轴承主轴的结构,给出了3种提高性能的结构改进方法,并提出了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方法,对该气浮主轴的回转精度进行了测试研究。针对径向回转误差、轴向窜动误差和角度摆动误差,采用消一次谐波法消除安装偏心,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测试结果,同时也验证了静压轴承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轴承主轴 回转精度 安装偏心 圆度误差
下载PDF
CFD-based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ir-bearing-supported paint spray spindle 被引量:1
20
作者 Ali Khaghani Kai Cheng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26-235,共10页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scientific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air-turbine-driven paint spray spindle, and it is used to improve further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existing spindle appl...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scientific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air-turbine-driven paint spray spindle, and it is used to improve further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existing spindle applied in automotive coating and paint spraying applications. The current spindle on the market can operate at a maximum speed of 100,000 rpm and features a maximum bell size of 70 mm diameter. Given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or high automotive coating/paint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n assembly,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paint spray spindle with a speed of 145,000 rpm or higher is need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based simulation is applied in the approach. Accordingly, CFD simulation-based design and analysis are undertaken, covering th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velocity, pressure of the air supply,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air-turbine, and torque and force reaction on the turbine blades. Furthermore, the turbine blade geometric shape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s. Three geometrical concep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gainst the original model. The results on Concept_03 verified the higher angular velocity speeds against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pressure and velocity effects in the blad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and velocity of the air supply driving the turbine ar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turbine spinning.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ades is at the highest level when the adjacent face changes from a straight surface into a curve. Finally, changing the geometrical shape in the turbine likely increases the tangential air pressure at the blades surface and relatively increases the magnitude of the lateral torque and force in the spindle. Notwithstanding this condition, the analytical values surpass the theoretical target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earing CFD analysis PAINT SPRAY spindle air-turbine design TURBINE blad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