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藻胶鞘多糖和水溶性胞外多糖的化学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毛珍 谢梅娟 +2 位作者 巫伟 喻富根 李朋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5,共7页
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大量胞外多糖(EPS),包括包裹在细胞外的胶鞘多糖(CPS)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水溶性多糖(RPS).为探究EPS在蓝藻水华发生中的生理生态学意义,迫切需要了解微囊藻EPS的化学特性.本文从太湖分离群体微囊藻,... 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大量胞外多糖(EPS),包括包裹在细胞外的胶鞘多糖(CPS)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水溶性多糖(RPS).为探究EPS在蓝藻水华发生中的生理生态学意义,迫切需要了解微囊藻EPS的化学特性.本文从太湖分离群体微囊藻,经过大约18个月实验室培养后,其中一些藻株转变为单细胞形态.选择5株群体藻和4株单细胞藻,比较分析这些藻株EPS的化学特性发现:(1)所有9株藻的EPS均为含有脱氧己糖的酸性杂多糖;(2)所有9株藻的CPS的糖醛酸含量(1.2%~2.1%)均低于RPS的糖醛酸含量(2.4%~6.2%);(3)所有9株藻的EPS均含有乙酰基和硫酸基,其中,每一株藻CPS的乙酰基含量均高于RPS的乙酰基含量,所有群体藻CPS的乙酰基含量(4.1%~6.6%)高于所有单细胞藻CPS的乙酰基含量(2.0%~3.2%).本文进而讨论了EPS化学特性对EPS水溶性和微囊藻群体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其生态学作用的影响.在这些化学特性中,乙酰取代基团被认为可能是影响微囊藻EPS生理生态学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胞外多糖 乙酰基 疏水性 群体形成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阙志强 施晓丹 +2 位作者 余强 殷军艺 聂少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以库拉索芦荟鲜叶为原料,从其去皮后的凝胶中提取得到芦荟多糖(AGP),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进行分级纯化,得到一个主要级分AGP40。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对AGP40的纯度及分子质量、化学成分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利... 以库拉索芦荟鲜叶为原料,从其去皮后的凝胶中提取得到芦荟多糖(AGP),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进行分级纯化,得到一个主要级分AGP40。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对AGP40的纯度及分子质量、化学成分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表征AGP40的光学特性,用旋转流变仪测定其表观黏度。结果表明:AGP40为均一性高的中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38 ku,几乎不含糖醛酸和蛋白质,主要由甘露糖组成,含少量的葡萄糖。红外光谱图显示:AGP40含有乙酰基团,其乙酰基含量达29.9%,推测该多糖为乙酰化的葡甘露聚糖。此外,流变学实验显示:该多糖溶液表观黏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质量浓度达到4%以上时,呈假塑性流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葡甘露聚糖 理化性质 乙酰基 表观黏度
原文传递
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文达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拟定的汽蒸高温干燥基准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材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而且也会发生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中木素与... 在拟定的汽蒸高温干燥基准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材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而且也会发生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联接松弛和断裂,以及半纤维素降解等化学变化。这是由于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脱落生成醋酸,使木材酸度增加,由木材自身造成了一种温和的弱酸水解环境。因此,木材汽蒸高温干燥处理,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综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成材干燥 化学成分变化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ETHACRYLATE POLYMER WITH SIDE CHAIN KETONE AND ITS DERIVATIVES 被引量:1
4
作者 Ibrahim Erol Cemal Cifci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A new type of methacrylate monomer, 2-(4-benzoylphenoxy)-2-oxoethyl methylacrylate (BOEMA) was synthesized. The radical homopolymerization of BOEMA was performed at 65℃ in a 1,4-dioxane solution with benzoyl pero... A new type of methacrylate monomer, 2-(4-benzoylphenoxy)-2-oxoethyl methylacrylate (BOEMA) was synthesized. The radical homopolymerization of BOEMA was performed at 65℃ in a 1,4-dioxane solution with benzoyl peroxide as an initiator. The oxime and thiosemicarbazone derivatives of poly[2-(4-benzoylphenoxy)-2-oxoethyl methylacrylate] poly(BOEMA) were prepared with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and thiosemicarbazone hydrochloride, respectively. The monomer and its homopolymer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NMR techniques. The thermal stabilities of poly(BOEMA)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ultraviolet stability of the polymers was compared.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effects of the monomer and the polymer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on various bacteria and fungi.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the polymer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Ozawa and Kissing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yl group Ethylene dimethacrylate OXIME Thermal stability Biological activity Activation energies
原文传递
乙酰化己二酸交联玉米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虎 赵伟 +3 位作者 李红利 解娟 冯芳 韩海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225-1226,1230,共3页
通过优化实验方法研究了乙酰化己二酸交联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通过测定乙酰基取代度和交联度,分析了各因素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淀粉100 g,混合酸酐8 g,pH值控制在9左右,温度在35℃,反应时间为1 h。
关键词 淀粉 乙酰基 己二酸 交联
下载PDF
酚羟基从乙酰基保护到苄基保护的一锅法转换
6
作者 张华 李英霞 朱石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628,共3页
在Lemieux方法的基础上,将应用于糖类化合物的方法首次应用到酚类化合物上,报道了乙酰基保护的酚类化合物,在苄溴、氢氧化钾作用下于四氢呋喃中回流通过一锅转化法转换得到苄基保护化合物;在有多个乙酰基同时存在条件下,通过调节氢氧化... 在Lemieux方法的基础上,将应用于糖类化合物的方法首次应用到酚类化合物上,报道了乙酰基保护的酚类化合物,在苄溴、氢氧化钾作用下于四氢呋喃中回流通过一锅转化法转换得到苄基保护化合物;在有多个乙酰基同时存在条件下,通过调节氢氧化钾的用量来控制苄基取代的程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 保护 苄基 一锅法 酚羟基 酚类化合物 氢氧化钾 糖类化合物 四氢呋喃 存在条件 转化法 应用 收率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醇碱法脱除魔芋葡甘露聚糖乙酰基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裴剑飞 +3 位作者 李文浩 熊森 郑旻 张国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108,共6页
为提高魔芋葡甘露聚糖在面食中的添加量,通过脱乙酰降低其吸水倍率。以魔芋葡甘露聚糖为材料,对影响其乙酰基脱除效果的乙醇体积分数、Na 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处理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并测定吸水倍率对其验证,... 为提高魔芋葡甘露聚糖在面食中的添加量,通过脱乙酰降低其吸水倍率。以魔芋葡甘露聚糖为材料,对影响其乙酰基脱除效果的乙醇体积分数、Na 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处理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并测定吸水倍率对其验证,结果表明:乙酰基脱除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Na OH溶液浓度0.12 mol/L、反应温度60℃、处理时间12 min,在此条件下乙酰基完全脱除,且吸水倍率为原样品的9.32%。醇碱法可有效脱除魔芋葡甘露聚糖乙酰基,降低吸水倍率,增大其在面粉中的添加比例,改善面粉粉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吸水倍率 乙酰基 粉质参数
下载PDF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4-hydroxy-3-methyl-2-buten1yl diphosphate synthase(HDS) in Populus trichocarpa
8
作者 刘立辉 李成浩 +1 位作者 杨静莉 夏德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期1-3,28,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deprotection of acetyl group on amino group. [Method] A simple, convenient one-pot amino protection group of amide removed by thionyl chloride and pyridine via efficient chl...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deprotection of acetyl group on amino group. [Method] A simple, convenient one-pot amino protection group of amide removed by thionyl chloride and pyridine via efficient chlorination and hydroly- sis with 1, 2-dichloroethane as solven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has been developed. [Result] Pyridine is crucial to the reaction; the best solvent is 1, 2-dichloroethane, and the most suitabl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the yield is the highest as the molar ratio of pyridine to N-(4-bromophenyl) ac- etamide is 1:1. [Conclusion] Th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is protocol include short re- action time, cleaner reaction profile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easy purifi- cation, and simple workup that precludes the use of toxic sol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OTECTION Thionyl chloride Pyridine AMIDES acetyl group
下载PDF
植入壳聚糖体内降解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刚 李晓萍 王进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4期5-8,共4页
壳聚糖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但明确壳聚糖的降解机理是其应用于人体植入的前提。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可通过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和酶降解法降解,而植入人体后则通过溶菌酶水解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溶菌酶通过... 壳聚糖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但明确壳聚糖的降解机理是其应用于人体植入的前提。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可通过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和酶降解法降解,而植入人体后则通过溶菌酶水解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溶菌酶通过其活性部位与壳聚糖链中的乙酰氨基基团结合,在D、E环之间产生断裂。因此,乙酰氨基基团的数量是植入壳聚糖水解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降解 乙酰氨基 溶菌酶
下载PDF
分段醇解均相缩合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丽 刘继泉 郭晓莹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以聚醋酸乙烯(PVAc)和丁醛为原料,采用分段醇解-缩合均相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系统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物料配比等因素对醇解反应和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解反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w(PVAc)=20%(相对于甲醇质量而... 以聚醋酸乙烯(PVAc)和丁醛为原料,采用分段醇解-缩合均相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系统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物料配比等因素对醇解反应和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解反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w(PVAc)=20%(相对于甲醇质量而言),n(NaOH)∶n(PVAc)=0.005∶1,反应温度40℃;缩醛化反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m(HCl)∶m[聚乙烯醇(PVA)]=0.3∶1,n(丁醛)∶n(羟基)=1.1∶2,缩醛化反应温度50℃。各阶段最佳反应时间为第一阶段醇解15 min,缩合45 min;第二阶段醇解30 min,缩合60 min;第三阶段醇解50 min,缩合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PVB,其缩醛基分布均匀,并且其w(缩醛基)≈75%(相对于PVB质量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分段醇解-缩合 均相工艺 乙酰基 缩醛基
下载PDF
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合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绍民 甘永平 宋华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并改进松果体素的合成方法.方法以丙烯腈为原料与丙二酸乙酯经Michael反应,所得产物用RaneyNi粉末电极在甲醇介质中以2.5A/dm2的电流密度电催化还原,得到3-羧酸乙酯-2-哌啶酮,再经过重氮化反应... 目的研究并改进松果体素的合成方法.方法以丙烯腈为原料与丙二酸乙酯经Michael反应,所得产物用RaneyNi粉末电极在甲醇介质中以2.5A/dm2的电流密度电催化还原,得到3-羧酸乙酯-2-哌啶酮,再经过重氮化反应,Fischer吲哚化反应,咔啉的开环和脱羧,乙酰化共6步反应,制得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结果与结论电催化还原2-氰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获得90%的收率,常压下把腈基还原为胺基,反应避免了高压氢化,合成总收率达到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 甲氧基色胺 安眠药 松果体素 合成
下载PDF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伟 钱文珍 +1 位作者 刘宝勇 李洪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9-36,共8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分别估算了柠檬酸(CA)、正丁醇(NBA)、柠檬酸三丁酯(TBC)、乙酸酐(AR)、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和醋酸(AA)的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分别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直接酯化合成TBC液相反应和乙酰化合成ATBC液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采用基团贡献法分别估算了柠檬酸(CA)、正丁醇(NBA)、柠檬酸三丁酯(TBC)、乙酸酐(AR)、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和醋酸(AA)的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分别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直接酯化合成TBC液相反应和乙酰化合成ATBC液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熵变、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并进一步对上述两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范围内,NBA与CA的直接酯化反应为自发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TBC与AR的乙酰化反应为自发放热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三丁酯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基团贡献法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抗真菌原料药泊沙康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13
作者 邢丽华 王艳峰 《浙江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30-37,共8页
目的:设计一条新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泊沙康唑合成工艺路线。方法:以4-(4-(4-硝基苯基)-1-哌嗪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分别与4种羟基保护基试剂反应,然后依次经硝基还原、缩合、关环、还原反应得到泊沙康唑。结果:采用乙酰氯、3,4-二氢-2H... 目的:设计一条新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泊沙康唑合成工艺路线。方法:以4-(4-(4-硝基苯基)-1-哌嗪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分别与4种羟基保护基试剂反应,然后依次经硝基还原、缩合、关环、还原反应得到泊沙康唑。结果:采用乙酰氯、3,4-二氢-2H-吡喃、三苯基氯甲烷、氯化苄4种试剂作为羟基保护基,反应总收率分别为46.93%、40.41%、36.73%、20.17%。结论:采用乙酰氯作为羟基保护基合成泊沙康唑的工艺,可以避免引入含有苯环或吡喃环的杂质,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工艺具有路线短、总收率高、质量可控等优点,为工业化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合成 乙酰氯 羟基保护基
下载PDF
3-乙酰基-2-氯吲哚中氨基的烷基化和苄基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华业 张晓飞 高文涛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2-834,842,共4页
以3-乙酰基-2-氯吲哚为原料,在丙酮的碱性溶液中发生烷基化和苄基化反应对氨基进行保护。探讨了反应温度及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78.5%~97.7%)合成了N-烷基或苄基取代-3-乙酰基-2-氯吲哚。它们... 以3-乙酰基-2-氯吲哚为原料,在丙酮的碱性溶液中发生烷基化和苄基化反应对氨基进行保护。探讨了反应温度及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78.5%~97.7%)合成了N-烷基或苄基取代-3-乙酰基-2-氯吲哚。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乙酰基-2-氯吲哚 烷基化 苄基化 保护 氨基
下载PDF
海南库拉索芦荟的O-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玲 汤丽昌 +1 位作者 王宁 邓世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通过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的凝胶汁、全叶汁、凝胶冻干粉、全叶冻干粉、凝胶烘干粉以及全叶烘干粉各项制品中O-乙酰基含量,评价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各制品中的乙酰化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凝胶汁、全... 通过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的凝胶汁、全叶汁、凝胶冻干粉、全叶冻干粉、凝胶烘干粉以及全叶烘干粉各项制品中O-乙酰基含量,评价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各制品中的乙酰化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海南地区库拉索芦荟凝胶汁、全叶汁、凝胶冻干粉、全叶冻干粉、凝胶烘干粉、全叶烘干粉各制品中的O-乙酰基含量分别为431、528、70 350、62 7102、9 580、29 840 mg/kg,该方法简单方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海南 库拉索芦荟 O-乙酰基含量
下载PDF
桑菊清解汤对慢性吸烟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茵 何雪梅 +1 位作者 卢育明 陈少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究桑菊清解汤对慢性吸烟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吸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①吸烟对照组(吸烟组)。②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③低剂量桑菊清解汤组(低剂量组)。④高剂量桑菊清解汤(高剂量组)。⑤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测... 目的探究桑菊清解汤对慢性吸烟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吸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①吸烟对照组(吸烟组)。②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③低剂量桑菊清解汤组(低剂量组)。④高剂量桑菊清解汤(高剂量组)。⑤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测定吸烟组、NAC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吸烟第60天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同时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慢性吸烟大鼠第60天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高、低剂量组与NAC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高、低剂量组与NAC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桑菊清解汤对慢性吸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气道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IL-8水平相关。且桑菊清解汤控制气道炎症的水平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清解汤 N-乙酰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8 慢性吸烟 气道炎症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and Combined QM/MM Studies on the Deactivation of anti-Tubercular Drug Isoniazid by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
17
作者 乔青安 马翠华 +3 位作者 宋慧玲 蔡红兰 蔡政亭 冯大诚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683-689,共7页
Both a molecule dynamic study and a combined quantum mechanics and mole-cule mechanics(QM/MM) study on the acetylating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isoniazid were presented.This type of reaction was catalyzed by arylam... Both a molecule dynamic study and a combined quantum mechanics and mole-cule mechanics(QM/MM) study on the acetylating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isoniazid were presented.This type of reaction was catalyzed by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NATs) and the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a direct acetyl group transfer process rather than a stepwise one.The isoniazid was strictly restrained in proper relative position to accept the acetyl group by a Hydrogen-bond network formed by the residues at the active center.The residues,His110 and Cys70,would be functioned as 'general base' rather than 'general acid'.If all the residues(including H2O molecules) were removed from the system,the activation energy will be increased from 145.1 to 243.3 kJ/mol.The calculations me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s QM/MM method deactivation of isoniazid acetyl group transfer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Histidine-assisted Mechanism of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 Acetylation
18
作者 乔青安 高善民 +3 位作者 靳月庆 陈鑫 孙孝敏 杨传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7-1133,共7页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 (NATs, EC 2.3.1.5) catalyze the N-acetylation of primary arylamine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biotransformation and metabolism of drugs, carcinogens, etc. In this paper, three possib...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 (NATs, EC 2.3.1.5) catalyze the N-acetylation of primary arylamine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biotransformation and metabolism of drugs, carcinogens, etc. In this paper, thre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f the acetyl group directly transfers from the donor to the acceptor, the high activation energies will make it hard to obtain the target products. When using histidine to mediate the acetylation process, these energies will drop in the 15-45 kJ/mol range. If the histidine residue is protonated, the corresponding energies will be decreased by about 35-87 kJ/mol. The calculations predict an enzymatic acetylation mechanism that undergoes a thiolate-imidazolium pair, which agre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cetyl group transfer histidine-assisted mechanism
下载PDF
定量伤寒Vi多糖疫苗O-乙酰基含量的药典方法的改良及其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占辉 马玉倩 +3 位作者 何亚丽 陈国明 刘静 闫春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通过应用低浓度对照品,对定量伤寒Vi多糖疫苗O-乙酰基含量的药典方法(O-乙酰基测定法)进行改良,并验证该法的可行性.方法 以含0.05、0.10、0.20、0.30、0.40、0.50 μmol溴化乙酰胆碱的对照品溶液制作改良O-乙酰基测定法的标准曲... 目的 通过应用低浓度对照品,对定量伤寒Vi多糖疫苗O-乙酰基含量的药典方法(O-乙酰基测定法)进行改良,并验证该法的可行性.方法 以含0.05、0.10、0.20、0.30、0.40、0.50 μmol溴化乙酰胆碱的对照品溶液制作改良O-乙酰基测定法的标准曲线,并对该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改良O-乙酰基测定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决定系数>0.998.该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专属性良好,O-乙酰基回收率为99.8%~101.3%,实验间和实验内相对标准偏差均<4%,O-乙酰基加样回收率均>96%.该法测定O-乙酰基的定量限为0.070 mmol/L.结论 应用低浓度对照品的改良O-乙酰基测定法可用于定量伤寒Vi多糖疫苗O-乙酰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 细菌菌苗 O-乙酰基
原文传递
糖基亚苄基NaBH_3 CN-HCl选择性开环过程中乙酰基迁移现象的研究
20
作者 秦致辉 蔡孟深 李中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用NaBH3CN HCl/Et2 O对 3 O 乙酰基 4,6 O 亚苄基 β D 吡喃半乳糖乙硫苷 (2 )进行还原开环 ,发现有乙酰基迁移至 2 位的产物生成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室温条件下 ,NaBH3CN与
关键词 还原开环 乙酰基迁移 氰硼氢化钠 3-O-2酰基-4 6-O-亚苄基-β-D-吡喃半乳糖乙硫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