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LS3, a protein with AAA+ domain localized in chloroplast, sustains leaf longevity in rice 被引量:6
1
作者 Yanhui Lin Lubin Tan +2 位作者 Lei Zhao Xianyou Sun Chuanqing S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71-982,共12页
Leaf senesc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p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hat dramatically affect crop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genetic regulation of leaf senescence is complex, involving many metabolic and signali... Leaf senesc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p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hat dramatically affect crop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genetic regulation of leaf senescence is complex, involving many metabolic and signaling pathways. Here, we identified a rapid leaf senescence 3 (rls3) mutant that displayed accelerated leaf senescence, shorter plant height and panicle length, and lower seed set rate than the wild type. Map-based cloning revealed that RLS3 encodes a protein with AAA+ domain, localizing it to chloroplasts. Sequenc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ls3 8ene had a single-nucleotide substitution (G--~A) at the splice site of the Ioth intron/11th exon, resulting in the cleavage of the first nucleotide in 11th exon and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P, LS3 protein translation.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hloroplasts of the rls3 mutant were observed to degrade much faster than those of the wild typ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leaf senescence process under dark incubation condition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rls3 mutant displayed rapid leaf senescence. Thus, the RLS3 gene plays key roles in sustaining the normal growth of rice, while loss of function in RLS3 leads to rapid leaf senesce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RLS3 will be helpful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leaf senescence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 domain rapid leaf senescence RICE RLS3
原文传递
miR-101-5p通过靶向ATAD2抑制肺鳞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浩杰 王德才 李树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1-5p(miR-101-5p)影响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肺鳞癌TCGA-LUSC的miRNA成熟体表达数据和总RNA的测序...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1-5p(miR-101-5p)影响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肺鳞癌TCGA-LUSC的miRNA成熟体表达数据和总RNA的测序数据,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富集于ATAD2的信号通路。培养LUSC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01-5p和ATAD2的mRNA表达,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miR-101-5p对LUS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TAD2对LUSC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ATAD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01-5p能否与ATAD2靶向结合,最后通过LUSC细胞共转染oe-ATAD2和miR-101-5p模拟物(mimic),检测细胞增殖、克隆、侵袭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探究miR-101-5p能否通过ATAD2调节LUS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miR-101-5p在LUSC组织及培养LUSC细胞中显著下调。过表达miR-101-5p的LUSC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其下游调控靶基因ATAD2在LUSC中显著上调,且miR-101-5p和ATAD2表达呈负相关,单基因富集分析(GSEA)结果显示ATAD2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01-5p靶向结合ATAD2,并通过MTT和侵袭实验发现miR-101-5p通过靶向结合ATAD2调控LUS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 miR-101-5p在LUSC中低表达,miR-101-5p通过靶向抑制ATAD2降低LUSC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1-5p(miR-101-5p) ATP酶家族aaa域(ATAD2) 肺鳞癌(LUSC)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政务外网双网双域5G专网架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明兴 《邮电设计技术》 2023年第3期83-87,共5页
基于5G CU分离架构,结合5G ULCL分流技术,建设政务外网双网双域5G专网,实现人(2C)和物(2B)“双网”接入,内网(政务外网)和外网(互联网)“双域”访问。对接AAA服务器实现二次认证,强化5G接入安全,建设一网多平面的5G+政务外网架构。双网... 基于5G CU分离架构,结合5G ULCL分流技术,建设政务外网双网双域5G专网,实现人(2C)和物(2B)“双网”接入,内网(政务外网)和外网(互联网)“双域”访问。对接AAA服务器实现二次认证,强化5G接入安全,建设一网多平面的5G+政务外网架构。双网双域5G专网融合固网接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接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外网 5G专网 ULCL 双网双域 aaa认证
下载PDF
膜蛋白ATAD3A在线粒体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舵 夏志 尚画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是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结构功能、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线粒体膜蛋白之一。近期研究表明,ATAD3A既可与Mi...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是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结构功能、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线粒体膜蛋白之一。近期研究表明,ATAD3A既可与Mic60/Mitofilin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等因子相互作用以维持线粒体嵴的形态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又能与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结合而正性/负性调节线粒体分裂,还可作为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复合物和线粒体内膜转位酶(TIM)复合物之间的桥接因子而介导PTEN诱导激酶(PINK1)输入线粒体进行加工,显示出促自噬或抗自噬活性。本文对ATAD3A在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结构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动力学 自噬
下载PDF
卵巢癌腹水细胞块中ATA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建 王志 +2 位作者 孙雪骐 陈龙娇 刘德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4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腹水细胞块中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抗体(ATA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卵巢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卵巢腹... 目的研究卵巢癌腹水细胞块中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抗体(ATA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卵巢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卵巢腹水细胞块的石蜡包埋标本,检测其ATAD-2水平,并研究其与卵巢癌患者肿瘤标志物[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ATAD-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ATAD-2高表达患者HE4、CA125水平均较ATAD-2低表达患者高(P<0.05);卵巢癌浆液型、低分化及Ⅲ-Ⅳ期患者ATAD-2蛋白表达较卵巢癌黏液型、高分化及Ⅰ-Ⅱ期患者高(P<0.05);当ATAD-2呈高表达时,其Youden指数为0.428,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预测卵巢癌预后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42.86%;当HE4的截断值为324.94pmol/L时,其Youden指数为0.524,AUC为0.742,预测卵巢癌预后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85.71%;当CA125的截断值为693.89U/mL时,其Youden指数为0.556,AUC为0.774,预测卵巢癌预后敏感度为55.56%,特异度为100.00%。结论ATAD-2蛋白在卵巢癌腹水细胞块中呈高表达状态,且ATAD-2呈高表达时,其HE4、CA125水平提高,与卵巢癌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抗体 肿瘤标志物 预后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与β链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孟祥宇 吴刚 +3 位作者 郑昆明 夏书官 王雅玮 程颖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5-252,共8页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与β链蛋白(β-caten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表达状态下患者的预后情况,探讨ATAD2与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实时PCR检测...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与β链蛋白(β-caten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表达状态下患者的预后情况,探讨ATAD2与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实时PCR检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ATAD2与β-catenin表达情况,实时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肝癌细胞系ATAD2、APC、β-catenin及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对应癌旁组织中相同部位ATAD2与β-catenin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不良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AD2与β-caten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0%和55.0%,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30.0%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ATAD2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5)、转移(P〈0.05)、血AFP含量(P〈0.05)及TNM分期(P〈0.05)相关;β-catenin异常表达与肿瘤转移(P〈0.05)相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TAD2与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78,P〈0.01;R2=0.3607,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5)。此种相关性在除外SK-hepl细胞系的其余4株细胞系中均被发现。ATAD2基因敲除后,APC表达上调,β-catenin表达下调。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AD2及β-catenin表达情况、肿瘤大小、转移、血AFP水平及TNM分期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ATAD2及β-catenin表达状态、肿瘤转移情况及血AFP水平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TAD2与β-catenin共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两者单阳性表达和双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ATAD2基因敲除能抑制wri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survivin、cyclinDl、c-myc及MMP7蛋白表达。结论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β链蛋白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过表达ATAD3A诱导大鼠正常肝干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亚星 周龙甫 +5 位作者 王一涵 古瑞 李薇 张耀雷 李婷 刘卫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17-2424,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ATPase family AAA domain protein,ATAD3A)后对大鼠肝脏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分别转... 目的探讨过表达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ATPase family AAA domain protein,ATAD3A)后对大鼠肝脏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分别转染含过表达ATAD3A基因的慢病毒(ATAD3A过表达组)和不含过表达ATAD3A基因的载体(空载对照组),以不做处理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体外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程度。结果与2个对照组比较,ATAD3A过表达组:①细胞由卵圆形向长条形和梭形的间质细胞形态特征转变;②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P<0.05);③E-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N-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④转录因子ZEB1和ZEB2的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但体外成瘤实验未能观察到肿瘤块的形成。结论过表达ATAD3A后能诱导大鼠肝干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 肝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与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二氢睾酮对其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开宇 李文心 +4 位作者 马作红 尚海 郝志强 冯照强 华向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2-746,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中雄激素受体(AR)、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二氢睾酮(DHT)、AR与ATAD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5例HCC患者标本...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中雄激素受体(AR)、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二氢睾酮(DHT)、AR与ATAD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5例HCC患者标本及临床资料。LM3和Huh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HT组、DHT+CDX(比卡鲁胺)组、CDX组;LM3和Huh7细胞均分为Ri-ATAD2组(加入干扰片段)和Ri-C组(加入对照载体序列)。免疫组化检测AR、ATAD2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及患者生存的关系。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AR、ATAD2表达;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结果HCC患者按AR和ATAD2表达高低分组。与31例AR低表达比较,44例高表达患者肿瘤≤5 cm比例升高,TNM分期Ⅰ+Ⅱ比例降低;与35例ATAD2低表达比较,40例高表达患者转移和肿瘤分化Ⅲ+Ⅳ级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D2高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率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TAD2表达(HR=1.935,95%CI:1.066~3.515)、转移(HR=2.212,95%CI:1.059~4.619)为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独立预测指标。与正常人肝细胞LO2比较,LM3及Huh7组AR、ATAD2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DHT后,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在48、72小时后增殖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CDX后,DHT诱导的LM3及Huh7增殖受到抑制。DHT可诱导ATAD2的蛋白表达,而CDX可抑制ATAD2的表达。肝癌细胞加入DHT 48、72小时后,与Ri-C组比较,Ri-ATAD2组增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T及AR可通过诱导ATAD2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ATAD2可能是DHT及AR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雄激素受体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肝细胞癌 增殖
原文传递
沉默ATAD3A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茂 罗卓夫 +1 位作者 毕建军 许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9-545,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8-12月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例黑素瘤患者的黑素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ATAD3A在上述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沉默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8-12月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例黑素瘤患者的黑素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ATAD3A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采用沉默ATAD3A慢病毒和空载慢病毒感染黑素瘤A375细胞系,构建沉默ATAD3A(shATAD3A)实验组和空载对照(shCtrl)组,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干扰效率。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划痕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细胞自我更新相关蛋白(NANOG、SOX2、OCT4)和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SLUG]的表达水平。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ATAD3A在3例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t=10.825,P<0.001)。q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shATAD3A组A375细胞ATAD3A mRNA为0.230±0.073,shCtrl组为1.000±0.244,两组比较,t=9.461,P<0.00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79±0.267和0.867±0.115,t=8.595,P=0.002,表明成功构建沉默ATAD3A的黑素瘤A375细胞系。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实验显示,shATAD3A组克隆形成率低于shCtrl组(22.667%±2.510%比43.667%±5.030%,t=6.464,P=0.003),且细胞增殖活性自第2天开始直至第4天均显著低于shCtrl组。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ATAD3A组划痕愈合减慢,划痕愈合率自第12 h开始(32.920%±4.642%比49.302%±1.448%,t=5.835,P=0.004)至24 h明显降低,通过Transwell小室下室的侵袭细胞数减少(68.330±13.050比234.330±19.139,t=12.411,P<0.001)。Western印迹显示,shATAD3A组细胞NANOG、SOX2、OCT4、MMP2、波形蛋白、SLUG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01)。结论ATAD3A在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沉默ATAD3A能抑制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腺苷三磷酸酶类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肿瘤侵润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在不同病变胃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惠惠 周璇 +2 位作者 徐进 李海艳 项锋钢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在不同病变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新鲜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ATAD2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AD2在121例胃...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在不同病变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新鲜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ATAD2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AD2在121例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121例非瘤变胃组织、29例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T-qPCR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与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相比,新鲜胃腺癌组织中ATAD2 mRNA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64,P<0.01);ATAD2在非瘤变胃组织中均不表达,在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均为低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有23例(23/121)呈高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ATAD2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z=-12.588,P<0.01);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高于非瘤变胃组织(z=-7.984,P<0.01);在胃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z=-2.531、-2.285,P<0.05);在胃腺癌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D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相关(χ~2=5.506、8.412,P<0.05),而与病人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ATAD2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ATAD2表达检测对临床判定某些胃黏膜病变性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转染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shRNA的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增殖、凋亡能力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云祥 龚泰芳 +2 位作者 刘小涛 柯文 李彬彬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转染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shRNA的骨肉瘤细胞株U2-OS增殖、凋亡的变化。方法以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人骨肉瘤细胞(U2-OS、MG-63、SaOS-2)和人正常成骨细胞(h FOB1.19)中ATAD2 mRNA、蛋白。在U2-OS细... 目的观察转染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shRNA的骨肉瘤细胞株U2-OS增殖、凋亡的变化。方法以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人骨肉瘤细胞(U2-OS、MG-63、SaOS-2)和人正常成骨细胞(h FOB1.19)中ATAD2 mRNA、蛋白。在U2-OS细胞中转染ATAD2 shRNA慢病毒载体,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果,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FITC(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2)、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Caspase-9)、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结果骨肉瘤细胞中ATAD2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成骨细胞(P均<0.05)。ATAD2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后的骨肉瘤细胞中ATAD2表达水平下降(P<0.05)。转染ATAD2 shRNA后的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降低,细胞G1期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CDK2、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转染ATAD2 shRNA可抑制U2-OS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shRNA慢病毒载体 骨肉瘤 U2-OS细胞 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凋亡能力
下载PDF
肝癌中线粒体膜蛋白ATAD3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李晖 范志勇 +3 位作者 耿西林 常虎林 吴武军 张煜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线粒体膜蛋白ATAD3A表达情况,探究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5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3~5 cm)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R...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线粒体膜蛋白ATAD3A表达情况,探究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5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3~5 cm)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RT-PCR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TAD3A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ATAD3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χ^(2)或t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预后,COX回归分析预后生存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癌组织中ATAD3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2%(24/85),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2.6±0.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6.5%(65/85)和(4.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1,t=19.701,P<0.001)。ATAD3A蛋白及mRNA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脉管癌栓等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1,P<0.05)。ATAD3A阳性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58.3%,阴性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317,P=0.038)。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伴脉管癌栓及ATAD3A阴性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ATAD3A显著阴性/低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癌栓等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能参与病情进展;ATAD3A阴性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缺氧诱导因子-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13
作者 米会敏 孙丽 蔡媛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3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1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取其结直肠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TAD3A、HIF-1的表...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1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取其结直肠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TAD3A、HIF-1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ATAD3A、HIF-1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TAD3A、HIF-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ATAD3A、HI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肿瘤直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高分化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TAD3A的表达与HIF-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ATAD3A、HI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ATAD3A、HIF-1的阳性表达率较高,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 缺氧诱导因子-1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