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PS on adhesion o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on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mineral surfaces 被引量:9
1
作者 余润兰 欧阳 +4 位作者 谭建锡 吴发登 孙静 苗雷 钟代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07-412,共6页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were extracted from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through sonication method associated with centrifugation, which was evaluated tentatively with 2-keto-3-deoxyoctonic acid ...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were extracted from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through sonication method associated with centrifugation, which was evaluated tentatively with 2-keto-3-deoxyoctonic acid (KDO) as the indicator of EPS by spectrophotometry. Then the effect of EPS of A. ferrooxidans on the adhesion on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surfaces was studied through a series o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untreated cells and EPS-free cells of A. ferrooxidans were mixed with EPS suspension, Fe^2+ or Fe^3+, respectively. The planktonic cells were monitored in 2 h during bioleach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EPS on the cel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adhesion to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A decrease of attachment of A. ferrooxidans to minerals was produced by the deficiency of EPS, which can recover mostly when the EPS was re-added into the EPS-free cells. The restoring extent is more obvious in pyrite than in chalcopyrite. The extent of cell adhesion to chalcopyrite increased when EPS and Fe^3+ added, and decreased when Fe^2+ added, which imply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plays a main role in initial adhes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minerals and it is a driving force for bacteria to produce EPS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regaining their attachment ability to copper sulph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ACHMENT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CHALCOPYRITE PYRITE
下载PDF
Bio-SR工艺中T.f菌生长环境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会军 刘凯 李俊玲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pH值、初始Fe2+浓度及初始Fe3+浓度这4个因素以及这4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即T.f菌)的生长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正交实验表L27(313),进行了27组实验,然后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判定温度和p...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pH值、初始Fe2+浓度及初始Fe3+浓度这4个因素以及这4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即T.f菌)的生长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正交实验表L27(313),进行了27组实验,然后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判定温度和pH值相互作用对T.f菌生长情况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优适宜环境为:pH=2、温度28℃、初始Fe2+浓度0.15mol/L、初始Fe3+浓度为0.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环境 Bio-SR工艺 脱硫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的氧化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维庆 魏德洲 沈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3,共4页
对氧化亚铁硫杆菌( Tf 菌) 氧化黄铜矿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及两者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f 菌的直接作用、Fe3+ 的化学氧化作用和两者的耦合作用的浸铜结果分别为1691 g/L,128 g/L,... 对氧化亚铁硫杆菌( Tf 菌) 氧化黄铜矿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及两者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f 菌的直接作用、Fe3+ 的化学氧化作用和两者的耦合作用的浸铜结果分别为1691 g/L,128 g/L,1456 g/L,说明Tf 菌对黄铜矿的直接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氧化 黄铜矿
下载PDF
高铁离子浓度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行为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海云 刘中华 周峨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测定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曲线、溶液pH的变化、T.f.菌对亚铁氧化情况及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规律. 实验发现T.f.菌在[Fe2+]<70 g/L及pH=1.6~2.0、接种量1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时间为10 d后细菌浓度可以达... 测定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曲线、溶液pH的变化、T.f.菌对亚铁氧化情况及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规律. 实验发现T.f.菌在[Fe2+]<70 g/L及pH=1.6~2.0、接种量1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时间为10 d后细菌浓度可以达到(0.8~31.6)×107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行为 亚铁离子 生物冶金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及沉淀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艳锦 郑正 +2 位作者 周培国 钟云 彭晓成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为减缓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培养基中培养时产生的沉淀,通过改变9K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研究了培养基成分的改变对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沉淀产生情况,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沉淀进行了物相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NH4)2HPO43.00g,... 为减缓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培养基中培养时产生的沉淀,通过改变9K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研究了培养基成分的改变对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沉淀产生情况,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沉淀进行了物相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NH4)2HPO43.00g,KCl 0.10g,MgSO4.7H2O 0.50g,FeSO4.7H2O 44.3g,蒸馏水1 000ml,pH 2.0。在该培养基中,氧化亚铁硫杆菌不仅能保持其较高的氧化活性(其Fe2+氧化速率最高为0.3376 g/L.h-1),而且生长过程中沉淀出现的时间最迟,产生的沉淀量最少,且沉淀为非晶型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培养基 沉淀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温度对嗜酸性硫杆菌活性和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永伟 赵博文 +2 位作者 霍敏波 崔春红 周立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64-3271,共8页
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氧化亚铁的活性及对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H2O-A.ferrooxidans休止细胞体系中,低温明显抑制了A.ferrooxidans菌的氧化活... 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氧化亚铁的活性及对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H2O-A.ferrooxidans休止细胞体系中,低温明显抑制了A.ferrooxidans菌的氧化活性.培养5 d后,10℃和28℃体系中Fe2+氧化率分别为11.81%和100%.当温度从10℃(培养7 d)调至28℃后,Fe2+氧化率在1 d内就迅速上升到95.10%.Fe2+最高氧化速率依次为:10℃(培养7 d)+28℃(2.25 h-1)>28℃(1.42 h-1)>10℃(0.81 h-1).次生铁矿物XRD图谱表明,在9K培养基中,10℃条件下较低的Fe3+供应速率更有利于无定型施威特曼石的形成.而在28℃条件下,施威特曼石优先于黄铁矾生成,且随着时间延长黄铁矾结晶度愈来愈高.通过XRD图谱和SEM微形貌特征判断,28℃下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主要为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活性 次生铁矿物
原文传递
硫杆菌的化学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浸出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晓军 宫磊 +1 位作者 孟云生 蒋金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2-44,共3页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菌的活性比原始T .f菌提高了 37.4 % ,对黄铜矿的浸出率提高了 11.5 % ,达到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T .f菌减少了 5~ 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杆菌 化学诱变 低品位 黄铜矿 浸出 生物湿法冶金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艳锦 郑正 +2 位作者 彭晓成 周培国 李培培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30-33,103,共5页
从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3株细菌S1、S2和S3,经16S rRNA序列分析,S3为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对S3菌,选取初始Fe2+浓度和初始pH值为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Fe2+浓度和总Fe... 从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3株细菌S1、S2和S3,经16S rRNA序列分析,S3为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对S3菌,选取初始Fe2+浓度和初始pH值为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Fe2+浓度和总Fe浓度的变化,并计算Fe2+氧化速率,研究初始Fe2+浓度和初始pH值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坑水 氧化亚铁硫杆菌 分离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湿法炼铜(生物菌浸出法)的近况及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裴世红 张翔 +2 位作者 王红心 王邦贺 谭学富 《当代化工》 CAS 200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指出生物菌在湿法炼铜中的作用 ,概述了近 2 0年利用生物菌浸取铜矿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介绍了细菌品种、浸出机理、生物菌浸出的温度条件、浸出床的构造、矿石粒度、供氧方式等 ;重点介绍了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利用生物菌浸铜... 指出生物菌在湿法炼铜中的作用 ,概述了近 2 0年利用生物菌浸取铜矿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介绍了细菌品种、浸出机理、生物菌浸出的温度条件、浸出床的构造、矿石粒度、供氧方式等 ;重点介绍了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利用生物菌浸铜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规模 ;也介绍了我国生物菌浸铜的状况。指出我国是个贫铜国家 ,对低品位、难选矿的利用是开发铜资源的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铜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菌浸出 堆浸
下载PDF
一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水静 彭艳平 邓扬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从福建上杭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到一株嗜酸菌Y0611,以该菌16S rDNA同源性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多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16S r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96%),确定该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确定了其生长最适条件,即在... 从福建上杭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到一株嗜酸菌Y0611,以该菌16S rDNA同源性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多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16S r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96%),确定该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确定了其生长最适条件,即在对数生长期,按10%接种量接种,培养液pH为2.3,30℃时振荡培养,Y0611菌生长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16S RDNA 菌种分离 系统发育树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方圆 吴冉冉 +3 位作者 曹昌丽 郑越 杨朝晖 赵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2-376,共5页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0.4 V时,加入亚铁离子能够促进At.f的胞外电子传递;好氧条件比厌氧条件产生/变化的电流大1个数量级,说明At.f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菌体的表面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电子传递 浸矿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下载PDF
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过程细菌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平 周兴龙 +2 位作者 张文彬 林连兵 张兰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和PCR-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柱浸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演替规律及与铜浸出率之间的关系.DGGE电泳图谱共6个条带中有5个条带对应的菌株1...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和PCR-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柱浸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演替规律及与铜浸出率之间的关系.DGGE电泳图谱共6个条带中有5个条带对应的菌株16SrDNA序列与已知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的同源性均为98%以上.用9K固体培养基从柱浸浸出液中随机分离出3个纯菌株的16SrDNA序列,与已知菌A.f的同源性也均为99%,均证明该生物柱浸过程以A.f为优势菌种.细菌柱浸的菌群演替发生在A.f同菌种内的各菌株之间.柱浸前期易浸的次生硫化铜矿选择了02和05两条带所对应的A.f菌株,柱浸中后期难浸的黄铜矿则选择了01,02,03,04,06五条带所对应的A.f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细菌种群结构 种群演替规律 16SrDNA 序列分析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下载PDF
浸矿细菌生长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康林 王以明 +1 位作者 汪模辉 邓天龙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1年第3期62-6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
关键词 浸矿细菌 氧化亚铁硫杆菌 数学模型 细菌生长动力学 微生物冶金技术
下载PDF
液相氧化脱除H_2S过程中铁离子溶液的生物法再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章 徐晓军 张艮林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8-1192,共5页
以沸石为填料用吸附法固定氧化亚铁硫杆菌,建立了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铁离子溶液进行再生,考察了空气流量和循环液喷淋量对Fe2+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流量0.50m3/h、循环液喷淋量1.0L/h、初始pH1.6、温度30℃、初始Fe2+质... 以沸石为填料用吸附法固定氧化亚铁硫杆菌,建立了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铁离子溶液进行再生,考察了空气流量和循环液喷淋量对Fe2+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流量0.50m3/h、循环液喷淋量1.0L/h、初始pH1.6、温度30℃、初始Fe2+质量浓度8.25g/L的条件下,14h后Fe2+的氧化率可达95.18%,Fe2+的平均氧化速率为0.56g/(L.h)。利用再生的铁离子溶液在化学反应器中进行脱除H2S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入口气体中H2S质量浓度为4.0g/m3时,运行250h后,脱硫效率从开始时的99.81%降为98.01%,出口气体中H2S质量浓度从7.80mg/m3增加到82.00mg/m3。为保持脱硫效率的稳定,需定期向铁溶液中补加Fe2+以维持铁离子溶液中Fe2+含量的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硫化氢 鼓泡塔 填料塔 脱硫 吸收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突变株对Fe^(2+)及SO_3^(2-)的氧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向东 蒋文举 +3 位作者 刘晓燕 魏文韫 林大为 李莎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6,共5页
利用紫外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对SO32-和Fe2+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将Fe2+完全氧化所需时间从诱变前的48 h缩短为24 h,并且具有较宽酸碱度适应范围。在突变... 利用紫外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对SO32-和Fe2+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将Fe2+完全氧化所需时间从诱变前的48 h缩短为24 h,并且具有较宽酸碱度适应范围。在突变菌株与Fe2+共存时,SO32-的氧化速率明显高于化学氧化,且以间接氧化为主,细菌对Fe2+的氧化是反应过程的限制步骤。当SO32-的初始浓度为2.7 g.L-1、Fe2+的浓度为0.43 g.L-1时,SO32-的转化速率为0.0153 g.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突变菌株 亚铁离子 亚硫酸盐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文焕 姜成红 +3 位作者 程迎 刘贺琴 许旭萍 陈祖亮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71-3676,共6页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探讨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手段分析CNTs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NTs对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探讨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手段分析CNTs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NTs对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NTs剂量的增加,毒性增大。在CNTs投加量为500 mg/L时,培养40 h后菌株的生长量OD420达到最大值0.117,低于空白组的0.163。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pH对CNTs的细胞毒性效应有较大影响,在菌体生长的适宜条件下(pH 3.0,温度为30℃),CNTs对菌体的毒性最强。SEM、ED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CNTs附着在细胞表面,与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等基团相互作用,并可能诱发菌体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 毒性
原文传递
地浸工艺乏溶液中Fe^(2+)的细菌氧化研究
17
作者 余润兰 左藤和彦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用细菌氧化地浸乏溶液中 Fe2 +时 ,细菌数、Fe3+ / Fe2 +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乏溶液中的氮盐、磷盐可基本满足细菌代谢的需要 。
关键词 地浸工艺 FE^2+ 细菌氧化
下载PDF
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_2S废气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旭英 宫磊 杜宗喜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利用焦碳填料塔进行了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2S废气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条件对细菌(T·f)氧化Fe2+的影响,详细研究了H2S浓度,空塔停留时间以及循环液喷淋量等因素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曝气条件可... 本文利用焦碳填料塔进行了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2S废气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条件对细菌(T·f)氧化Fe2+的影响,详细研究了H2S浓度,空塔停留时间以及循环液喷淋量等因素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曝气条件可以强化细菌对Fe2+的氧化;对于较低浓度(低于1.0g/m3)的进气。在进气量为0.25m3/h,温度,喷淋量为1000ml/h在空塔停留时间低于85s范围内条件下,H2S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于较高浓度的进气(1.0g/m3-2.0g/m3),在相同的进气量及温度条件下,需延长停留时间或增加喷淋量来保证系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氧化法 H2S T.f菌 焦炭填料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