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PZT95/5铁电陶瓷的机械性能和铁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涛 白杨 +3 位作者 沈喜训 王保峰 董显林 周志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8-762,共5页
采用添加造孔剂的方法制备多孔锆钛酸铅(PZT95/5)铁电陶瓷,研究了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孔径及孔形状对多孔PZT95/5陶瓷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并揭示多孔PZT95/5陶瓷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孔隙率的增... 采用添加造孔剂的方法制备多孔锆钛酸铅(PZT95/5)铁电陶瓷,研究了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孔径及孔形状对多孔PZT95/5陶瓷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并揭示多孔PZT95/5陶瓷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孔隙率的增加降低了多孔PZT95/5陶瓷的声阻抗,改善了陶瓷与封装材料的声阻抗匹配.孔隙率增加,多孔PZT95/5陶瓷的屈服应力和剩余极化强度降低,矫顽场强增大。孔结构对多孔PZT95/5陶瓷屈服应力的影响可由应力集中理论解释;多孔PZT95/5陶瓷剩余极化强度随孔结构的变化可用内应力结合空间电荷理论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PZT95 5陶瓷 铁电性能 应力集中 机械性能
下载PDF
冲击加载下PZT-95/5陶瓷铁电-反铁电相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高旻 谭华 +2 位作者 袁万宗 王海晏 张毅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用石英计测量了PZT 95 5陶瓷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铁电 -反铁电一级相变时产生的双波结构 ,相变起始压力约为 0 5GPa。对不同状态下的PZT 95 5陶瓷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电畴分析 ,结果表明 ,在该压力区域陶瓷发生了铁电 -反铁电相变。
关键词 PZT-95/5陶瓷 实验研究 铁电陶瓷 冲击波 铁电-反铁电相变
下载PDF
低密度PZT-95/5陶瓷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砚宇 杜金梅 袁万宗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296,共6页
采用常规的氧化物陶瓷生产工艺与多孔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制作出不同密度的PZT 95 /5陶瓷样品 ,进行了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发现 ,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与陶瓷中气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运用气孔塌陷假设或者边缘剪切假设可... 采用常规的氧化物陶瓷生产工艺与多孔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制作出不同密度的PZT 95 /5陶瓷样品 ,进行了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发现 ,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与陶瓷中气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运用气孔塌陷假设或者边缘剪切假设可以对此现象进行定性解释 ,研究结果与美国圣地亚实验室的相似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PZT-95/5陶瓷 流体静压 相变 气孔 低密度陶瓷 弱压电材料
下载PDF
合成和烧结工艺对PZT95/5陶瓷致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霞 杨世源 +2 位作者 贺红亮 刘芝万 梁晓蜂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以Pb3O4、ZrO2和TiO2为原料,Nb2O5为掺杂剂,利用固相法制备钙钛矿型PZT95/5陶瓷。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合成和烧结工艺,综合分析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烧结温度、烧结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气氛对陶瓷体致密化影响的规律性变化。结果表... 以Pb3O4、ZrO2和TiO2为原料,Nb2O5为掺杂剂,利用固相法制备钙钛矿型PZT95/5陶瓷。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合成和烧结工艺,综合分析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烧结温度、烧结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气氛对陶瓷体致密化影响的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其中合成温度和烧结温度是影响陶瓷致密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95/5陶瓷 正交实验 传统固相法 合成 烧结 致密化
下载PDF
氧化物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嘉亮 罗旭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综述了单一氧化物添加剂和复合氧化物添加剂改善钛酸铝(Al2TiO5)陶瓷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钛酸铝陶瓷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关键词 Al2TiO5陶瓷 氧化物添加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MC5陶瓷拉拔模具材料
6
作者 孙康宁 王昕 +1 位作者 刘援朝 曹宗安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螺旋钢丝冷拨模用的新型金属陶瓷材料,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MC5陶瓷 拉拔模
下载PDF
B_2O_3添加剂对Ti_(1-x)Cu_(x/3)Nb_(2x/3)O_2(x=0.23)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邵辉 邱明龙 +1 位作者 全永强 许超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9,35,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1-xCux/3Nb2 x/3O2(TCN,x=0. 23),研究不同添加量氧化硼(B2O3)对TCN陶瓷的致密化、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2O3烧结助剂能有效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同时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当B2O3的添加量从...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1-xCux/3Nb2 x/3O2(TCN,x=0. 23),研究不同添加量氧化硼(B2O3)对TCN陶瓷的致密化、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2O3烧结助剂能有效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同时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当B2O3的添加量从质量分数0. 0%到4. 0%变化时,陶瓷的最佳烧成温度从975℃降低到925℃。添加质量分数2. 0%B2O3的陶瓷最佳烧成温度为950℃,此时陶瓷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95. 7,Q·f=20600 GHz,τf=355×10-6℃-1。另外,氧化硼添加量对TCN陶瓷晶相结构未有影响,陶瓷晶相结构为金红石相。在TCN致密化过程中,三叉晶界处富集较高的Cu元素,且在晶界处有纳米晶与非晶相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介电性能 TiO2-CuO-Nb2O5陶瓷 透射电镜分析 氧化硼 金红石结构
下载PDF
Nb_2O_5陶瓷的电化学注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明建 冯毅龙 +1 位作者 钟建平 刘福扩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5期117-119,共3页
氢通过电化学的方式被大量注入到Nb_2O_5陶瓷中,并且以一种不稳定的浅施主形式存在于的晶格中,可贡献一个电子给五价的铌,使Nb_2O_5陶瓷发生电致变色(由淡黄色变成深绿色),同时注氢15 min后陶瓷的电阻值下降了约5个数量级。对注氢陶瓷... 氢通过电化学的方式被大量注入到Nb_2O_5陶瓷中,并且以一种不稳定的浅施主形式存在于的晶格中,可贡献一个电子给五价的铌,使Nb_2O_5陶瓷发生电致变色(由淡黄色变成深绿色),同时注氢15 min后陶瓷的电阻值下降了约5个数量级。对注氢陶瓷加热处理及气体收集后发现,氢并没有和氧离子结合成氢氧键,而是以填隙质子的形式存在于Nb_2O_5陶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注氢 Nb2O5陶瓷 电致变色 质子 浅施主 电阻
下载PDF
PZT—95/5陶瓷微粉的一种简单制备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砚宇 张素英 《爆轰波与冲击波》 2001年第1期35-40,共6页
用常规的陶瓷生产工艺合成陶瓷微偻缺点是粒径仿大,分布不均匀,而且难以避免杂质的混入,对烧结制品的稳定性易产生不良影响,用一种简单的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制作出的PZT-95/5陶瓷微粉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粒径小于200mm且分布均... 用常规的陶瓷生产工艺合成陶瓷微偻缺点是粒径仿大,分布不均匀,而且难以避免杂质的混入,对烧结制品的稳定性易产生不良影响,用一种简单的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制作出的PZT-95/5陶瓷微粉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粒径小于200mm且分布均匀,通过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分析,认为只要在原材料中有一种金属醇盐,就可以形成多组分共存的溶胶-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PZT-95/5陶瓷 微粉制备 铁电换能材料
原文传递
PZT95/5陶瓷冲击电流输出性能
10
作者 刘高旻 袁万宗 +3 位作者 张素英 王海晏 杜金梅 张毅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PZT95/5陶瓷是锆钛比为95:5的锆钛酸铅铁电陶瓷。利用垂直极化的PZT95/5陶瓷,在冲击加载时,陶瓷材料发生铁电/反铁电相变,剩余极化强度消失,释放出被束缚的电荷,电荷流经阻性外电路负载,形成电流输出的性能,可制作恒流型脉... PZT95/5陶瓷是锆钛比为95:5的锆钛酸铅铁电陶瓷。利用垂直极化的PZT95/5陶瓷,在冲击加载时,陶瓷材料发生铁电/反铁电相变,剩余极化强度消失,释放出被束缚的电荷,电荷流经阻性外电路负载,形成电流输出的性能,可制作恒流型脉冲电源。本文对外电路为短路状态条件下PZT95/5陶瓷冲击放电的电流输出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95/5陶瓷 冲击电流 输出性能 锆钛酸铅 铁电陶瓷 垂直极化 爆炸冲击波
下载PDF
Bi_2O_3对Ti_(0.76)Cu_(0.08)Nb_(0.16)O_2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邵辉 全永强 +1 位作者 邱明龙 许超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_(0.76)Cu_(0.08)Nb_(0.16)O_2(TCN),研究不同添加量Bi_2O_3对TCN陶瓷的致密化、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_2O_3的添加质量分数从0到4. 0%变化时,陶瓷的最佳烧成温度从975℃降低到925℃,同时TC...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_(0.76)Cu_(0.08)Nb_(0.16)O_2(TCN),研究不同添加量Bi_2O_3对TCN陶瓷的致密化、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_2O_3的添加质量分数从0到4. 0%变化时,陶瓷的最佳烧成温度从975℃降低到925℃,同时TCN陶瓷的介电常数逐渐增大.在烧结致密化过程中,三叉晶界处有Bi元素富集,且在晶界处有纳米晶与非晶共存.另外,添加w(Bi_2O_3)为0. 5%的陶瓷最佳烧成温度为950℃,且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94. 34,Q×f=15700 GHz,τf=3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介电性能 TiO2-CuO-Nb2O5陶瓷 氧化铋
下载PDF
镨掺杂PZT95/5陶瓷的微结构转变与性能优化
12
作者 张建功 郑娇娇 余大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为探究镨掺杂对PZT95/5陶瓷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一氧化铅、氧化锆、二氧化钛和硝酸镨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镨离子掺杂PZT95/5陶瓷,分别利用X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分析仪和铁电分析仪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 为探究镨掺杂对PZT95/5陶瓷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一氧化铅、氧化锆、二氧化钛和硝酸镨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镨离子掺杂PZT95/5陶瓷,分别利用X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分析仪和铁电分析仪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镨掺杂有利于PZT95/5陶瓷铁电三方相到反铁电四方相的微结构转变;掺杂镨可以使PZT95/5陶瓷样品的晶粒发育保持良好,晶粒分布更均匀,结构致密度也有所提高,但镨掺杂过量会抑制晶粒发育;随着镨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相对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3%时,相对介电常数最大,达到225.9,此时介电损耗为0.011 36;样品的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与介电常数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镨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3%时,剩余极化强度最大,达到11.078 5μC/cm2,矫顽场最大为27.46 k 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95/5陶瓷 镨离子掺杂 介电性能 铁电性能 固相反应法
下载PDF
侧向稀疏对PZT—95/5陶瓷冲击去极化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杜金梅 张毅 《爆轰波与冲击波》 200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采用平面冲击波加载,对样品在不同封装介绍(不同侧向稀疏程度的情况下)和几何尺寸条件下进行冲击去极化实验,结果表明侧向稀疏导致电荷释放以近乎线性关系减小;根据实验条件拟合出物理计算模型,利用流体弹塑性模型,采用有限元计... 采用平面冲击波加载,对样品在不同封装介绍(不同侧向稀疏程度的情况下)和几何尺寸条件下进行冲击去极化实验,结果表明侧向稀疏导致电荷释放以近乎线性关系减小;根据实验条件拟合出物理计算模型,利用流体弹塑性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样品中的冲击压力进行三维计算,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稀疏 冲击去极化 PZT-95/5陶瓷 流体弹塑性 有限元 平面冲击波 铁电体爆电换能器
原文传递
PZT—95/5陶瓷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砚宇 杜金梅 《爆轰波与冲击波》 2001年第3期119-122,共4页
采用常规的氧化物陶瓷生产工艺与多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不同宏观密度的PZT-95/5陶瓷样品,进行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表明,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与陶瓷中气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运用气孔塌陷假设可以对此现象进行定... 采用常规的氧化物陶瓷生产工艺与多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不同宏观密度的PZT-95/5陶瓷样品,进行流体静压相变实验。研究表明,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与陶瓷中气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运用气孔塌陷假设可以对此现象进行定性解释,研究结果和Sandia实验室给出的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95/5陶瓷 气孔 多孔技术 流体静压相变实验 铁电-反铁电相变 Sandia实验室
原文传递
激光辐照制备高介电常数Ta2O5陶瓷
15
作者 季凌飞 王伟 +1 位作者 于振龙 蒋毅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102-3103,共2页
采用大功率CO2激光辐照制备高介电常数Ta2O5陶瓷,讨论了激光制备工艺参数如激光光束模式、功率密度、扫描速率、辐照时间、辐照方式等对制备材料介电性能和组织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Ta2O5陶瓷 激光辐照 高介电常数
下载PDF
Sn^(4+)替代Nb^(5+)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红霞 丁士华 +2 位作者 陈涛 宋天秀 张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2(Zn1/3Nb2/3)2O7(BZN)微波陶瓷,并借助XRD、SEM及LCR4284测试仪,研究了Sn4+取代Nb5+对BZN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n4+替代量的增加,微观形貌中出现棒晶;选取20~80℃,100 kHz时的εr计算,...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2(Zn1/3Nb2/3)2O7(BZN)微波陶瓷,并借助XRD、SEM及LCR4284测试仪,研究了Sn4+取代Nb5+对BZN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n4+替代量的增加,微观形貌中出现棒晶;选取20~80℃,100 kHz时的εr计算,介电常数温度系数由205×10–6/℃逐渐减小到–240×10–6/℃;当替代量x(Sn4+)为0.16时,样品出现介电弛豫现象;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介电弛豫峰向高温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Bi2O3-ZnO-Nb2O5陶瓷 介电弛豫 介电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Bi_(0.5)Na_(0.5)TiO_3陶瓷及其电学特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明磊 王春雷 +2 位作者 钟维烈 王矜奉 陈洪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9-232,共4页
用溶胶 凝胶工艺成功制备出Bi0 5Na0 5TiO3纳米微粉 ,并利用此微粉烧结出高致密度的Bi0 5Na0 5TiO3陶瓷 .这种新工艺制备的Bi0 5Na0 5TiO3陶瓷 ,其压电性能远远高于普通方法制备的陶瓷 ,其中压电常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t 分别高... 用溶胶 凝胶工艺成功制备出Bi0 5Na0 5TiO3纳米微粉 ,并利用此微粉烧结出高致密度的Bi0 5Na0 5TiO3陶瓷 .这种新工艺制备的Bi0 5Na0 5TiO3陶瓷 ,其压电性能远远高于普通方法制备的陶瓷 ,其中压电常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t 分别高达 10 2× 10 - 1 2 C N和 5 8% .同时发现 ,对于这种Bi0 5Na0 5TiO3陶瓷 ,室温时只需施加 10 0kV cm左右的交变电场 ,就可得到矩形度极好的饱和回线 ,得到的剩余极化Pr 和矫顽场Ec 分别为 32 μC cm2 和 6 1kV cm .而在 10 0℃以上只需施加 35kV cm的极化电场就可使样品充分极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5Na0.5TiO3陶瓷 电学特性 溶胶-凝胶 纳米微粉 剩余极化 压电常数 机电耦合系数 压电陶瓷 钛酸铋钠
原文传递
冲击加载下PZT95/5铁电陶瓷的脉冲大电流输出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金梅 张毅 +2 位作者 张福平 贺红亮 王海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84-2589,共6页
极化了的PZT95/5铁电陶瓷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铁电相到反铁电相的结构相变,释放出被束缚的电荷,流经外电路,形成脉冲电流.基于这一原理,针对低感、低阻负载的要求,对PZT95/5铁电陶瓷LRC电路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采... 极化了的PZT95/5铁电陶瓷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铁电相到反铁电相的结构相变,释放出被束缚的电荷,流经外电路,形成脉冲电流.基于这一原理,针对低感、低阻负载的要求,对PZT95/5铁电陶瓷LRC电路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多组PZT95/5铁电陶瓷并联,获得了前沿小于500ns,峰值大于5kA的大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95/5铁电陶瓷 冲击波 爆电电源
原文传递
Li_(1.0)Nb_(0.6)Ti_(0.5)O_3陶瓷的低温烧结及其微波介电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管恩祥 陈玮 罗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5-318,共4页
研究了以Li1.0Nb0.6Ti0.5O3(LNT)陶瓷为基体, B2O3-ZnO-La2O3(BZL)玻璃为烧结助剂的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BZL玻璃能有效降低LNT陶瓷的烧结温度,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能够在900℃烧结致密.XRD与SE... 研究了以Li1.0Nb0.6Ti0.5O3(LNT)陶瓷为基体, B2O3-ZnO-La2O3(BZL)玻璃为烧结助剂的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BZL玻璃能有效降低LNT陶瓷的烧结温度,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能够在900℃烧结致密.XRD与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BZL玻璃的样品烧结后含有LNT和LaNbTiO6两种晶相,其中LaNbTiO6相是LNT与BZL玻璃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在LNT陶瓷中添加BZL玻璃使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下降,但有助于减小体系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在900℃烧结2h后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微波介电特性:介电常数k≈58,品质因数Q×f≈48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1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0Nb0.6Ti0.5O3陶瓷 低温烧结 介电性能 B2O3-ZnO—La2O3玻璃
下载PDF
PZT95/5铁电陶瓷脉冲源用于nF电容器充电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元吉 张亚洲 李传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5,45,共3页
采用简化的物理模型 ,分析了以电容为负载的PZT95 /5铁电陶瓷在冲击波加载下的电响应规律以及极化能的释放和转移特性 ,并运用爆炸平面冲击波垂直加载技术 ,对其在nF电容器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nF电容器 充电 PZT95/5铁电陶瓷 脉冲源 物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