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妈祖神话的隐喻与历史进程 被引量:5
1
作者 魏爱棠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68-72,共5页
从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的角度考察妈祖神话演化过程隐喻的历史,认为妈祖神话演化的过程折射出海洋经济文化在农业经济文化的夹缝中生存变异的命运,是古代福建地方社会与国家力量斗争妥协历史的展演。这种不断的互动和交换... 从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的角度考察妈祖神话演化过程隐喻的历史,认为妈祖神话演化的过程折射出海洋经济文化在农业经济文化的夹缝中生存变异的命运,是古代福建地方社会与国家力量斗争妥协历史的展演。这种不断的互动和交换使妈祖信仰的解释以及妈祖的象征意义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造成了妈祖信仰二元一体的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神话 大传统 小传统 国家 社会 演化过程 象征意义 海洋经济文化
下载PDF
清朝末季:民族自信的丧失与实用理性的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一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岭峻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实用理性。清朝末季,随着对外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从而丧失了原有的民族自信心并萌发了改变民族精神的要求。但由于实用理性的影响,传统儒学与专制政治结合甚紧,所以不可能再走&qu...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实用理性。清朝末季,随着对外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从而丧失了原有的民族自信心并萌发了改变民族精神的要求。但由于实用理性的影响,传统儒学与专制政治结合甚紧,所以不可能再走"强化"传统的路子;同样由于实用理性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不可能由世俗性道德转化为宗教性道德,所以最后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囿于此岸世界的转化,这也就意味着难以突破实用理性的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实用理性 大传统 小传统 民族自信 强化 转化
下载PDF
乡土社会秩序形态与调解变迁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彬 褚晓琳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7-12,共6页
中国古代社会,法秩序之间的沟通依靠文化的整合,国家通过"权力的文化网络"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教化式的调解达到了法秩序的沟通;在中国法律新传统中,国家通过"权力的组织网络"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调解成为国家... 中国古代社会,法秩序之间的沟通依靠文化的整合,国家通过"权力的文化网络"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教化式的调解达到了法秩序的沟通;在中国法律新传统中,国家通过"权力的组织网络"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调解成为国家治理的手段;在当代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中,调解的运作由于受国家权力的影响,仍然不符合法治的要求,对调解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必须依照法治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大传统 小传统 乡土社会
下载PDF
“大传统、小传统”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殿奎 夏思永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第11期997-999,共3页
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大、小传统"理论,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方面入手二元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思路和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 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大、小传统"理论,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方面入手二元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思路和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下载PDF
规制与教化:明初礼俗的基层控制及其成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3,共11页
明初,朱元璋改元旧俗以化育新民,改革旧元服制,恢复唐制衣冠,从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资料入手来控制民众僭越违礼之举,规范称谓以杜绝越礼犯分的行为,规范婚俗以涤清旧元婚俗,申明礼制以定民志;建构基层教化体系以落实礼俗教化,教民礼俗... 明初,朱元璋改元旧俗以化育新民,改革旧元服制,恢复唐制衣冠,从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资料入手来控制民众僭越违礼之举,规范称谓以杜绝越礼犯分的行为,规范婚俗以涤清旧元婚俗,申明礼制以定民志;建构基层教化体系以落实礼俗教化,教民礼俗以提前预警,导民向善,营造励民自控的社会氛围;力行教化以移风易俗,广建学校以育才化民,大兴儒学以普及教化;采用礼法结合、软硬兼施的社会控制策略,营造为善去恶的文化氛围,以瘅恶扬善促使民众安分守己,维护基层社会的良性运转。总之,朱元璋以规制与教化来搭建"权力的文化网络",实现"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对接,保证皇权的权力触角向基层社会渗透与延伸;以法行礼的策略使得明初礼俗前所未有地下渗到民间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礼俗 大传统 小传统 社会控制
原文传递
西晋郊祀制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迎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对中国当下的学术产生了影响,这种理念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术研究的诸多领域。本文以西晋郊祀制度为例,揭示儒学作为大传统如何规范皇帝亲祠、规范郊祀制度,从而使秦汉以来神仙方术与民间淫祠... "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对中国当下的学术产生了影响,这种理念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术研究的诸多领域。本文以西晋郊祀制度为例,揭示儒学作为大传统如何规范皇帝亲祠、规范郊祀制度,从而使秦汉以来神仙方术与民间淫祠杂祀等小传统淡出郊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小传统 王学 郑学 郊祀
下载PDF
论《史记》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交流与互动
7
作者 刘向斌 李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依据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分析《史记》成功的原因,《史记》之成功既在于司马迁对小传统的吸纳,又在于对大传统的继承。大传统的继承使得对小传统的吸纳成为可能,小传统的吸纳充实和丰富了大传统,为后人对《史记》的不断接受和诠释创造... 依据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分析《史记》成功的原因,《史记》之成功既在于司马迁对小传统的吸纳,又在于对大传统的继承。大传统的继承使得对小传统的吸纳成为可能,小传统的吸纳充实和丰富了大传统,为后人对《史记》的不断接受和诠释创造了条件。中华文明大传统就是由无数小传统构成。《史记》中小传统的吸纳主要从传说和神话、轶事和民间故事、诸子书人物故事的引入三方面看;而大传统主要指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内在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主要从最重要的人本思想和实地考察的继承两方面看。这一成功的实践对于今后的文学创作、文学和历史研究乃至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大传统 小传统 民间风俗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乡村庙会:“小传统”的画卷——陕西千阳县南寨山神庙会的田野调查
8
作者 张少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56-59,共4页
乡村庙会是研究"小传统"的活化石。陕西省千阳县南寨山神庙会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山神会充分展现了农民的世界观、精神信仰、乡村精神、伦理观念等"小传统"。
关键词 乡村庙会 山神会 大传统 小传统 乡村精神
下载PDF
五四时期:古今之争的变异与科学主义的胜利——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三
9
作者 黄岭峻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从表面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配合着中西之争的古今之争,但究其实质,它只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将中国的大传统扩展到小传统之中。由于传统儒学的实用理性与西方文明的科学精神有一定相关性,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虽然表面是打倒孔家店,... 从表面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配合着中西之争的古今之争,但究其实质,它只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将中国的大传统扩展到小传统之中。由于传统儒学的实用理性与西方文明的科学精神有一定相关性,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虽然表面是打倒孔家店,但实际上其揭橥的科学旗帜主要来源于中国大传统的实用理性。正因为此,虽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力图进行伦理的变革,但最终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精神中注重实用理性的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大传统 小传统 古今之争 科学主义 实用理性
下载PDF
舞蹈生活场中的世俗生活与信仰生活
10
作者 李琼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场"和艺术表演学的"场地"密切相关,是以"场地"的物理性营造出超物理性的氛围(气场)并达到某种表演目的的时空。因此,其涵义大于后者,但它又比社会表演学的"场域"含义小。"场域"是... "场"和艺术表演学的"场地"密切相关,是以"场地"的物理性营造出超物理性的氛围(气场)并达到某种表演目的的时空。因此,其涵义大于后者,但它又比社会表演学的"场域"含义小。"场域"是布迪厄进行社会研究的概念,它是一个网络,或是一个构型,是群体的人建构的社会空间。我们所说的舞蹈存在"场",就是美学与社会学交汇于身体感知的一种在场经验。舞蹈生活场包括非主流文化的"小传统"和主流文化的"大传统",在此之中的原生舞蹈是各自社会群体的"言语",既各自独立又互动交通。本文将分别论述这两类舞蹈对世俗生活和信仰生活的认知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场 “小传统” “大传统”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的离散与整合
11
作者 马云霖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清水县因封闭的地理环境,为民间信仰的保留和传承提供了温床。清水民间信仰具有信仰对象的多样性和信仰活动的丰富性等特点,同时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在庙宇布局和信仰主体身份两方面的互渗性的特征。与中国“大传统”相辅相成,清水继承... 清水县因封闭的地理环境,为民间信仰的保留和传承提供了温床。清水民间信仰具有信仰对象的多样性和信仰活动的丰富性等特点,同时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在庙宇布局和信仰主体身份两方面的互渗性的特征。与中国“大传统”相辅相成,清水继承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宗教信仰的功能元素,并不背离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整合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 民间信仰 离散 整合
下载PDF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续)——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 被引量:61
12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72,共32页
1978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 1978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治平 法律文化 中国 法学研究 文化类型学 法律史
原文传递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探究——基于汉代西王母信仰演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路 孟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1期91-99,共9页
汉代既是西王母信仰的成熟时期,也是其不断演化达到繁盛的时期。汉代西王母信仰由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构成,二者围绕着相同的价值内核,同塑同构着汉代西王母信仰体系。本文试图以汉代西王母信仰为研究对象,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二分... 汉代既是西王母信仰的成熟时期,也是其不断演化达到繁盛的时期。汉代西王母信仰由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构成,二者围绕着相同的价值内核,同塑同构着汉代西王母信仰体系。本文试图以汉代西王母信仰为研究对象,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二分框架为研究方法,在对汉代西王母信仰演变剖析过程中,探究出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的演变路径,以及互动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与小传统 西王母信仰 互动的意义
下载PDF
西王母信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路 孟楠 《民族艺林》 2021年第4期95-102,共8页
运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二分法,对西王母信仰的演变历程进行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西王母信仰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时代特征、演变特点、生存策略等内容的归纳总结,力求为现今社会西王母神话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王母信仰 大传统与小传统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眼见不一定为实:明清寡妇守节的官方塑造与民间运作
15
作者 何丽琼 《民间法》 2023年第2期358-371,共14页
明清以贞烈闻名,官方书写的众多史料中亦记载了大量寡妇守节的事例,营造一片祥和的守节之风。然而官方塑造的表达性现实与民间的客观性现实存在偏差,民间运作自有一套应对之策。若单纯看官方史料容易一叶障目,将多种史料结合方能揭示明... 明清以贞烈闻名,官方书写的众多史料中亦记载了大量寡妇守节的事例,营造一片祥和的守节之风。然而官方塑造的表达性现实与民间的客观性现实存在偏差,民间运作自有一套应对之策。若单纯看官方史料容易一叶障目,将多种史料结合方能揭示明清寡妇生活的真相,守节并非寡妇的唯一选择或者多数选择。从寡妇守节上,亦能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与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寡妇 守节与贞烈 国家与民间 大传统与小传统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玄玉”资源的源流与分布——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史前玄玉文化研究
16
作者 韩昊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6期140-143,181,共5页
该文通过从“中原出土玄玉玉器的文化编码解读”与“中原玄玉时空分布考证”入手,透视了中原上古先民的墓葬文化中所蕴含的神话学观念,以及巫教神权影响下中原文化基因的驱动力解读。以文学人类学派理论作为基础,将文化视作广义的文本,... 该文通过从“中原出土玄玉玉器的文化编码解读”与“中原玄玉时空分布考证”入手,透视了中原上古先民的墓葬文化中所蕴含的神话学观念,以及巫教神权影响下中原文化基因的驱动力解读。以文学人类学派理论作为基础,将文化视作广义的文本,结合四重证据法,透视史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大传统”。该文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地理分布位置与时空溯源考古出土的实例物证,对中原玄玉玉料的运输传播进行了系统化的排列。该文以叶舒宪先生《玄玉时代》一书作为学术典型样本讨论,将广义的神话文本资源进行“再编码”,以“激活”史前玉器的自主叙事能力,用文物图像讲话,最终对新时代中原玄玉玉器的求证思路提供前所未有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礼器 四重证据法 文学人类学 华夏文明大传统 神话资源
下载PDF
众妙之门:神话编码中的隐蔽秩序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永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4,共6页
神话叙述应归入一个更大的传统——叙述大传统。如果给出叙述大传统的一个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人类秩序编码的思维框架受制于一套隐蔽秩序。神话的前世、今生都受制于隐蔽秩序。对隐蔽秩序的解码和话语建构源于人类仰观俯... 神话叙述应归入一个更大的传统——叙述大传统。如果给出叙述大传统的一个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人类秩序编码的思维框架受制于一套隐蔽秩序。神话的前世、今生都受制于隐蔽秩序。对隐蔽秩序的解码和话语建构源于人类仰观俯察之际所产生的对天地空间难以逾越的困扰与执迷。如果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表达,这个拨弄人类的隐蔽秩序就是习焉不察而又不可逾越的"万有"引力。天地空间中万有的引力秩序,使得神话前世的关键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都是关于神话空间的表述,它可以概括为"天""通天""天门"及与之形成的神话观念——"天人合一"。如果按照大历史对神话进行划分,神话前世的诗学框架与特定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从来都没有分离。与神话的前世与历史、史诗、宗教经典结盟相比,神话的今生与现代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游戏、动漫相伴生,后者的关键词是"黑洞""虫洞"与"星际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历史 叙述大传统 隐蔽秩序 天门
下载PDF
“变工”与互助——青龙山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
18
作者 焦明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0期87-92,共6页
该文通过对青龙山村互惠交换体系的田野调查作人类学分析,解释“变工”一词作为村民的常用词汇所表达的文化意象,以及阐述变工行为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变工是以互惠为交换原则的互助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也是普遍的文化现象。青龙... 该文通过对青龙山村互惠交换体系的田野调查作人类学分析,解释“变工”一词作为村民的常用词汇所表达的文化意象,以及阐述变工行为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变工是以互惠为交换原则的互助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也是普遍的文化现象。青龙山村人的变工,在其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分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工不仅保障了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维系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结。这种自发性的乡村社会互助体系,在乡村治理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变工下所产生的循环式的人情往来,成为青龙山村人的一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工 互助 交换 人情 互惠 大传统小传统
下载PDF
楚简[羽能]祷的文化阐释
19
作者 胡建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6-65,共10页
学术界关于楚简中的“[羽能]”字及[羽能]祷的理解分歧很多,大都局限在纯粹的文字形式研究之中。文学人类学提倡文化大传统,充分利用文化文本与口传知识,来阐释文字文本的文化编码。根据考古出土的实物证据,“[羽能]”字是从羽从熊,是... 学术界关于楚简中的“[羽能]”字及[羽能]祷的理解分歧很多,大都局限在纯粹的文字形式研究之中。文学人类学提倡文化大传统,充分利用文化文本与口传知识,来阐释文字文本的文化编码。根据考古出土的实物证据,“[羽能]”字是从羽从熊,是远古天熊神话信仰的符号形式。联系传世文献与口传文化等诸多证据,[羽能]祷是一种承载了古老天熊神话信仰的祈祷仪式活动。先民们相信,披上熊皮,戴上熊形面具,或者模仿熊兽的叫声,就可以将自己变成天熊,而获得天熊的神话能量,由此可以沟通神秘世界,达到禳灾除害、治病救人的现实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礼制 [羽能]祷 天熊神话 文化大传统
下载PDF
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51
20
作者 许海玉 刘振明 +8 位作者 付岩 张彦琼 于建军 郭非非 唐仕欢 吕传宇 苏瑾 崔如意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33-3638,共6页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医药大数据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网络靶标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