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英》:借菊花说事,为市井人张目 |
袁世硕
|
《蒲松龄研究》
|
2008 |
3
|
|
2
|
论《聊斋》中黄英的精·神·人 |
许智银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3
|
儒家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读《聊斋志异·黄英》 |
王明道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4
|
印度尼西亚《聊斋志异》的译介 |
辜美高
|
《蒲松龄研究》
|
1994 |
3
|
|
5
|
《聊斋志异·黄英》中马子才的人物原型 |
杨月英
|
《文史知识》
|
2022 |
0 |
|
6
|
从《黄英》管窥蒲松龄思想的超前性 |
高居红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03 |
2
|
|
7
|
谈论阎连科的一种方式 |
王尧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2
|
|
8
|
《聊斋志异》罗马尼亚文译本目录及前言——罗译本书名为《菊花的幽灵》(即《黄英》) |
多尼.拉狄安
张增信
|
《蒲松龄研究》
|
2000 |
1
|
|
9
|
从黄英形象看蒲松龄的女性审美期待 |
张宏
|
《蒲松龄研究》
|
2010 |
2
|
|
10
|
治生切于读书,适志基于财富——从《黄英》看蒲松龄的治生观 |
陈才训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1
|
“贩花为业不为俗”——论《聊斋志异·黄英》中的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
凌琳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2
|
《聊斋志异·黄英》思想意态分析及启示 |
沈传河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裙钗一二可齐家——《黄英》的文本解读 |
商华
汤京普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士魂与商才的融合——蒲松龄小说《黄英》的文化内涵 |
曹莹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1
|
|
15
|
士魂商才的对话与整合——《黄英》的多声话语论析 |
刘衍青
|
《固原师专学报》
|
2004 |
1
|
|
16
|
《黄英》人物的心理透视 |
张宁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7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聊斋志异〈黄英〉》解读 |
赵红叶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8
|
《黄英》重复叙事修辞解构 |
王修志
|
《蒲松龄研究》
|
2009 |
1
|
|
19
|
“君子固穷”观念与新价值观念之较量——从《聊斋志异·黄英》谈起 |
刘湘吉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0
|
善于经营的奇女子——谈《黄英》、《小二》 |
王海宁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