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促酯交换制备定向结构脂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玉宝 裘爱泳 徐霞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8期31-33,共3页
本文综述了酶促酯交换制备定向结构脂质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反应器及纯 化方法对副反应──酰基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 脂肪 定向结构脂质 酯交换 反应器 纯化方法 油脂改性 保健油
下载PDF
酯交换反应及其在油脂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春晖 黄惠华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7期12-13,共2页
分别介绍化学酯交换、酶促酯交换以及酯交换反应机理,并详细阐述了酯交换在油脂工业 中应用概况。
关键词 化学酯交换 酯交换 反应机理 油脂工业 应用
下载PDF
鱼油多烯脂肪酸的纯化及酶促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晨旭 张苓花 王运吉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了以碱金属盐冷冻沉淀法和尿素包埋法纯化鱼油多烯脂肪酸DHA和EPA的工艺条件,认为钾盐冷冻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的优点,而尿素包埋法则具有显著的富集效果,产品的DHA和EPA含量最高可达63.16%。同时... 研究了以碱金属盐冷冻沉淀法和尿素包埋法纯化鱼油多烯脂肪酸DHA和EPA的工艺条件,认为钾盐冷冻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的优点,而尿素包埋法则具有显著的富集效果,产品的DHA和EPA含量最高可达63.16%。同时,对Lipozyme酶促酯交换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底物配比5∶1(PUFA/鱼油,W/W),32℃以正己烷为溶剂的反应体系,对富集富含DHA和EPA的甘油酯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EPA DHA 酯交换 酯交换 纯化
下载PDF
酶促酯交换桕脂的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忻耀年 K.Aitzetmiiller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5-62,F003,共9页
在脂肪酶 Lipozyme 的作用下,将桕脂与硬脂酸甲酯(SME)或硬脂酸甘油酯(SSS)酯交换,可获得一种可可脂类似物.其三甘酯组成与可可脂极为相似,主要三甘酯为 POS 与 SOS(P:棕榈酸;O:油酸;S:硬脂酸)。在对脂肪酶作用原理讨论之后,给出了其在... 在脂肪酶 Lipozyme 的作用下,将桕脂与硬脂酸甲酯(SME)或硬脂酸甘油酯(SSS)酯交换,可获得一种可可脂类似物.其三甘酯组成与可可脂极为相似,主要三甘酯为 POS 与 SOS(P:棕榈酸;O:油酸;S:硬脂酸)。在对脂肪酶作用原理讨论之后,给出了其在油脂工程中进一步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桕脂 酯交换 脂肪
下载PDF
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
5
作者 张静 贾佳 +2 位作者 董帅豪 陈小威 孙尚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6,共7页
旨在低成本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以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油,采用国内外9种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以固体脂肪含量(SFC)和滑动熔点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脂肪酶,采用单因素实... 旨在低成本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以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油,采用国内外9种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以固体脂肪含量(SFC)和滑动熔点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脂肪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酶促酯交换的反应条件,并对比酶促酯交换反应前后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甘三酯(TAG)组成以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且催化活性高;酶促酯交换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7%、反应时间28min、反应温度48℃;在最优条件下进行10倍放大实验,其5、25℃时的SFC分别为22.35%、11.67%;与酯交换前相比,酯交换产物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TAG由U3和S3型向S2U和SU2型转化,酯交换率为76.40%,中间熔点的TAG含量增加,高熔点和低熔点TAG含量降低,熔化所需热量减少,利口爽滑感更强。因此,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适宜作为酶促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脂肪 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 酯交换 高油酸葵花籽油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宝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张晓晓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3,114,共9页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含量,硬脂酸指数和酰基位移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乙酯与棕榈酸乙酯物质的量比1.3∶1、酰基供体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2∶1、加酶量2.7%(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在该条件下产物甘三酯中POP、POS、SOS的含量分别为14.55%、48.87%、25.17%,硬脂酸指数为0.56,酰基位移率为7.35%。产物的目标甘三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相近,可作为可可脂替代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可可脂 酯交换 高油酸花生油 脂肪酸乙 酰基位移
下载PDF
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填充床酯交换法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帅 张震 +1 位作者 张宁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中试填充床反应器(PBR),使用Lipozyme TL IM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流速控制反应时间,分别收集5种流速(34、63、87、103、120 m L/min)下制备的酯交换产物。通过脉冲核磁共... 采用中试填充床反应器(PBR),使用Lipozyme TL IM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流速控制反应时间,分别收集5种流速(34、63、87、103、120 m L/min)下制备的酯交换产物。通过脉冲核磁共振(p-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表征原料油混合物及5种酯交换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熔融结晶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降低了产品中三不饱和甘油三酯(UUU)、三饱和甘油三酯(SSS)的含量,提高了两饱和甘油三酯(SSU)、两不饱和甘油三酯(UUS)的含量;25℃以上,酯交换产品的SFC低于原料油混合物,酯交换产品熔点、结晶起始点相比于原料油混合物熔点(53.81℃)和结晶起始点(37.19℃)均有降低;在103 m L/min流速下(产量约为130 kg/d),酯交换产品的酯交换率可以达到91.32%。研究结果对工业化人造奶油基料油的高效生产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反应器 酯交换 人造奶油基料油
下载PDF
酶法催化紫苏油和MCT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昭先 王满意 +3 位作者 孙承国 王风艳 王翔宇 江连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0-366,359,共8页
通过Lipozyme RM IM催化紫苏油与中链甘油三酯(MCT)进行酯交换合成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研究了酶添加量、底物中MCT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MLCT得率的影响。40%MCT和60%紫苏油在6%的Lipozyme RM IM催化作用下,于60... 通过Lipozyme RM IM催化紫苏油与中链甘油三酯(MCT)进行酯交换合成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研究了酶添加量、底物中MCT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MLCT得率的影响。40%MCT和60%紫苏油在6%的Lipozyme RM IM催化作用下,于60℃进行4 h的酯交换反应,结果表明,在反应平衡后,MLCT得率超过70%。采用两步法除臭工艺纯化酯交换产物,产品中的甘油三酯纯度达到97%,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反式脂肪酸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1%以内。此外,在纯化产物中存在超过40%的α-亚麻酸,超过85%的长链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sn-2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甘油三 Α-亚麻酸 酯交换 两步法除臭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制备酶促酯交换反应的高含量ω-3 PUFA鱼油甘油酯
9
作者 沈琳洁 林荣发 +2 位作者 张连岳 冯传志 傅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9-86,共8页
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处理多级酶促鱼油酯交换反应产物,获得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甘油酯。首先通过一级分子蒸馏分离鱼油酯交换产物中的甘油酯和副产物,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40℃、刮... 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处理多级酶促鱼油酯交换反应产物,获得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甘油酯。首先通过一级分子蒸馏分离鱼油酯交换产物中的甘油酯和副产物,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40℃、刮板转速240 r/min和进料速率0.2 mL/min时,得率为47.13%的一级重相ω-3 PUFA含量达到53.76%,高温气相色谱及核磁共振氢谱都证明一级重相不含乙酯型鱼油;其次,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10℃、刮板转速240 r/min和冷凝温度20℃时,分子蒸馏可以将一级轻相中的ω-3 PUFA含量从60.73%富集到78.01%,此一级轻相富集相参与二级酶促酯交换反应和分子蒸馏分离后,获得得率为46.23%并含有51.38%ω-3 PUFA的二级重相。若一级轻相直接参与二级酯交换反应和分离,其二级重相ω-3 PUFA含量仅为42.37%。采用多级酶促酯交换反应和多步分子蒸馏方法可以制备不同ω-3 PUFA含量等级的甘油酯型鱼油产品,并实现原料和副产物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分子蒸馏 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
10
作者 张晓晓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康宝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6,88,共8页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含量、酰基位移、sn-2位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PO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底物(棕榈酸乙酯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1∶1、酶添加量(以底物总质量计)3%、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POP含量为86.48%,酰基位移为3.25%,sn-2位油酸相对含量为7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高油酸花生油 1 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 酰基位移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1) 被引量:2
11
作者 忻耀年 《陕西粮油科技》 1995年第4期19-21,共3页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酯交换 合成 植物油
下载PDF
以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全氢化棕榈油为原料的起酥油基料油的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锦远 马晓雨 +3 位作者 胡振瀛 余宁翔 朱雪梅 熊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8,共6页
采用专一性脂肪酶Lipozyme TL IM,将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按4个质量比(2∶2∶4, 2∶2∶5, 2∶2∶6, 2∶2∶7)进行sn-1,3位随机酯交换制备起酥油基料油,以物理混合物(PB)为对照对酯交换反应后产品(IP)的脂肪酸组成及熔点... 采用专一性脂肪酶Lipozyme TL IM,将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按4个质量比(2∶2∶4, 2∶2∶5, 2∶2∶6, 2∶2∶7)进行sn-1,3位随机酯交换制备起酥油基料油,以物理混合物(PB)为对照对酯交换反应后产品(IP)的脂肪酸组成及熔点、多晶形式、微观结构、甘油三酯(TAG)的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后仍有12.21%~16.91%的中链脂肪酸(MCFA)被保留;从DSC熔融曲线发现,相较于PB, IP只产生了一个响应值较弱的峰形,SFC曲线则表现一直陡峭下降的趋势,具有狭窄的塑性范围,是理想的高稳定起酥油基料油;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更小(约20μm)球状晶体;IP中生成了新型的TAG种类(CPO, LaOP, LaPP, COS, CPS等)。总体而言,合成的起酥油基料油在能保证正常膳食长链脂肪酸(LCFA)摄入的同时,还能提供一定量MCFA的摄入,被人体快速吸收,具有一定的营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油茶籽油 全氢化棕榈油 酯交换 中链脂肪酸 起酥油基料油
下载PDF
酶促酯交换对棕榈硬脂基塑性脂肪甘三酯组成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亚丽 宗敏华 +1 位作者 李冰 吴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97,103,共5页
利用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棕榈硬脂(PS)与大豆油(SO)(PS∶SO分别为9∶1,8∶2,7∶3,6∶4,5∶5,wt%)酯交换反应,研究酯交换反应前后混合油脂体系中甘三酯组成的变化及其与油脂物理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酯交换后油脂中PPP、LLL、POP、... 利用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棕榈硬脂(PS)与大豆油(SO)(PS∶SO分别为9∶1,8∶2,7∶3,6∶4,5∶5,wt%)酯交换反应,研究酯交换反应前后混合油脂体系中甘三酯组成的变化及其与油脂物理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酯交换后油脂中PPP、LLL、POP、PPL、PLL、PLO六种甘三酯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PPP、LLL含量下降,PPL、PLL、PLO含量增加,而POP除9∶1外,其含量均下降;SSS(S代表饱和脂肪酸)和UUU(U代表饱和脂肪酸)型甘三酯含量下降,而SUU和SUS含量增大,导致油脂熔点和固体脂肪含量(SFC)均不同程度下降,从而可制备不同SFC要求的塑性脂肪。PS∶SO为7∶3、6∶4、5∶5时,酯交换后油脂β'晶型增多,可为人造奶油、速冻专用油脂等塑性脂肪提供理想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棕榈硬脂 大豆油 甘三 物理性能
下载PDF
酶促酯交换对速冻专用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婷伟 刘琴 +2 位作者 宗敏华 李冰 吴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7,152,共7页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质量比为7∶3)复配物为原料,通过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进行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速冻专用油脂基料油;将产物与物理混合制备的速冻专用油脂进行对比,研究酶促酯交换速冻专用油脂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质量比为7∶3)复配物为原料,通过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进行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速冻专用油脂基料油;将产物与物理混合制备的速冻专用油脂进行对比,研究酶促酯交换速冻专用油脂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反应对速冻专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油脂中高熔点和低熔点甘三酯的含量减少;酶促酯交换速冻专用油脂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在0~45℃时较物理混合速冻专用油脂低;酶促酯交换速冻专用油脂的硬度小于物理混合速冻专用油脂(30℃时除外);酶促酯交换速冻专用油脂中β'晶型含量更高,晶体更细小,结晶网络结构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物理混合 速冻专用油脂 理化性质
下载PDF
Lipozyme TL IM酶促酯交换棕榈油中间熔点物制备类可可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芳 宋海东 +2 位作者 魏安池 赵凯艳 郑彦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4,36,共5页
从油脂脂肪酸的角度研究棕榈油中间熔点物(POMF)与硬脂酸(StA)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以酯交换率为指标,酰基转移率为参考值,考察底物质量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酯交换率的因素依次为加酶... 从油脂脂肪酸的角度研究棕榈油中间熔点物(POMF)与硬脂酸(StA)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以酯交换率为指标,酰基转移率为参考值,考察底物质量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酯交换率的因素依次为加酶量>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比>反应时间.优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2%、反应温度60℃、POMF与StA的底物质量比1∶1.8、反应时间10 h,此时酯交换率为75.52%,酰基转移率为1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中间熔点物 气相色谱 酯交换 酰基位移
原文传递
基于酶促酯交换的含亚麻酸巧克力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洋 崔秀秀 +2 位作者 李冰 宗敏华 吴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3-126,131,共5页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质量比为38∶3的天然可可脂与亚麻籽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熔点为(36.52±0.34)℃的油脂(称为酯交换可可脂)。酯交换可可脂中亚麻酸的含量由反应前0.64%±0.01%升高至3.10%±0.28%,...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质量比为38∶3的天然可可脂与亚麻籽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熔点为(36.52±0.34)℃的油脂(称为酯交换可可脂)。酯交换可可脂中亚麻酸的含量由反应前0.64%±0.01%升高至3.10%±0.28%,主要甘三酯POP、POS和SOS的含量由84.52%降至62.72%,低熔点甘三酯UUU和SUU含量分别由0.92%和6.85%增加至10.94%和16.60%。酯交换可可脂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在5~30℃时低于天然可可脂的SFC,但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天然可可脂的相一致,当温度高于34℃时,酯交换可可脂的SFC略高于天然可可脂的SFC,37℃时酯交换可可脂的SFC为1.64%。以酯交换可可脂为原料制备的含亚麻酸巧克力表面光滑,口感细腻,具有可可和亚麻籽油独特的香味。加速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巧克力20℃时的货架期为428 d,约61周,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可可脂 亚麻籽油 亚麻酸 巧克力
下载PDF
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3)
17
作者 忻耀年 《陕西粮油科技》 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酯交换 植物油脂 加工应用
下载PDF
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2)
18
作者 忻耀年 《陕西粮油科技》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酯交换 植物油 应用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酶促酯交换合成富含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耿温馨 孟宗 +2 位作者 李进伟 蒋将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5-49,共5页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催化山嵛酸甲酯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合成富含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BOB)的工艺,考察了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的初始水分活度对BOB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以甘油二酯含...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催化山嵛酸甲酯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合成富含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BOB)的工艺,考察了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的初始水分活度对BOB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以甘油二酯含量较低而BOB含量较高为优,确定理想的工艺条件为:Lipozyme RM IM添加量10%(以底物质量计),底物(山嵛酸甲酯与高油酸葵花籽油)摩尔比2∶1,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5℃,酶的初始水分活度由LiCl饱和盐溶液控制。在理想的工艺条件下,反应产物中BOB含量为25.25%,甘油二酯含量为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 1 3-特异性脂肪 酯交换
下载PDF
Lipozyme TLIM脂肪酶催化制备低热量乌桕类可可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欣 谭志强 郑建仙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采用酶促酯交换法,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下制备低热量乌桕类可可脂(L-CTCBE)。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L-CTCBE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为19.70 U/g,... 采用酶促酯交换法,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下制备低热量乌桕类可可脂(L-CTCBE)。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L-CTCBE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为19.70 U/g,反应时间为15.5 h,脂肪酸(硬脂酸︰山嵛酸质量比为1︰1)︰乌桕脂为1.86。在该条件下酯交换率为34.9%,SI值为0.55,低热量乌桕类可可脂的熔点为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乌桕类可可脂 山嵛酸 酯交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