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晋“碑文似赋”说补证
1
作者 雷恩海 欧阳一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碑文于两晋之时多为叙述性,近于赋之铺陈,故易受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之写法。两晋碑文沿袭汉碑传统,在题材、句式、用韵上多与辞赋“同体异用”,且常以赋家笔法叙述碑主家族功勋、描绘历史背景、敷陈碑主德行事业,使得碑文辞采增华,赋... 碑文于两晋之时多为叙述性,近于赋之铺陈,故易受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之写法。两晋碑文沿袭汉碑传统,在题材、句式、用韵上多与辞赋“同体异用”,且常以赋家笔法叙述碑主家族功勋、描绘历史背景、敷陈碑主德行事业,使得碑文辞采增华,赋化倾向更为明显。“碑文似赋”实与魏晋文学自觉相关,援赋笔破体为文,虽使碑文一改汉魏体制,篇幅增长,但在整体上增强了其文学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化了其文学张力,使得泛文学观念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碑文似 补证
下载PDF
论汉魏晋辞赋对两晋书体文之隐性融衍
2
作者 欧阳一锋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2-59,64,共9页
两晋书体文多为叙述性,与赋之铺陈颇为接近,因而易受赋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的写作方法,引入辞赋题材,改变原有体制。而汉魏晋辞赋常见的招隐、劝讽、叹逝等主题情志对两晋书体文的隐性融衍,更是促进了书体文的发展与演变。这种隐性融衍... 两晋书体文多为叙述性,与赋之铺陈颇为接近,因而易受赋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的写作方法,引入辞赋题材,改变原有体制。而汉魏晋辞赋常见的招隐、劝讽、叹逝等主题情志对两晋书体文的隐性融衍,更是促进了书体文的发展与演变。这种隐性融衍,不仅扩大了书体文的表现范围,使之承载了原先所未有的情感内容,亦使其能够关涉义理,服务于现实需要,充满时代活力,语言张力亦随之扩大,更具感染人心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体文 隐性 主题 表现 效果
下载PDF
孙绰碑文“辞多枝杂”覆议:以《江州都督庾冰碑铭一首并序》为例
3
作者 欧阳一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孙绰为东晋碑文创作之巨擘,《文馆词林》录其《江州都督庾冰碑铭一首并序》全篇,为研读其碑文体制提供了翔实的文献支撑。在学术因缘、生平际遇、社会思潮等诸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孙绰主动援赋法入碑,或掺入空论之语以衬托碑主形象,或... 孙绰为东晋碑文创作之巨擘,《文馆词林》录其《江州都督庾冰碑铭一首并序》全篇,为研读其碑文体制提供了翔实的文献支撑。在学术因缘、生平际遇、社会思潮等诸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孙绰主动援赋法入碑,或掺入空论之语以衬托碑主形象,或棻铺藻饰某一事迹的前因后果以彰显自身所具有的“赋家之心”,故刘勰言其作品常“辞多枝杂”。孙绰援赋法入碑是两晋“碑文似赋”现象的充分体现,其扩大了碑文的容纳能力,使碑文语言更具张力,增强了碑文的文学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为南朝碑文骈偶化积蓄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绰 碑文 辞多枝杂 融衍
原文传递
援赋入碑:夏侯湛《张平子碑》对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之承变
4
作者 欧阳一锋 《阴山学刊》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陆云言其兄陆机“碑文似赋”,实揭示出西晋碑文受赋融衍之情形。西晋夏侯湛与东汉张衡有相似之坎坷经历,故在出补南阳相途中,睹平子墓而兴感,援张衡为异代知己,在继承东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的基础上,一改崔作辨裁之风,援赋入碑,撰... 陆云言其兄陆机“碑文似赋”,实揭示出西晋碑文受赋融衍之情形。西晋夏侯湛与东汉张衡有相似之坎坷经历,故在出补南阳相途中,睹平子墓而兴感,援张衡为异代知己,在继承东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的基础上,一改崔作辨裁之风,援赋入碑,撰《张平子碑》,与纪行赋同一情致,在感叹平子命运时,寄寓自身情怀,以赋家常用的“若夫”“向若”“于是”等连接词串连全篇,层次分明,极力敷写、赞扬张衡才学之高深,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夏侯湛援赋入碑与魏晋文学自觉相关,在彰显其所具有的“赋家之心”时,扩大了碑文的容纳能力,使碑文语言更具张力,增强了碑文的文学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使得泛文学观念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侯湛 崔瑗 碑文 承变
下载PDF
司马相如赋论发微
5
作者 汪文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司马相如不仅是汉代伟大的赋作家 ,而且在赋体文学创作理论方面 ,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他第一个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第一个从艺术角度阐述文学想象问题 ,第一个以自身的创作行动展示了文学创作的特殊的精神... 司马相如不仅是汉代伟大的赋作家 ,而且在赋体文学创作理论方面 ,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他第一个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第一个从艺术角度阐述文学想象问题 ,第一个以自身的创作行动展示了文学创作的特殊的精神状态 ,第一个强调艺术天才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这些观点 ,不仅远远超过汉人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都产生过十分深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赋迹”“赋心”说涵义新探 被引量:2
6
作者 陶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1,150,共7页
"赋迹""赋心"说出自《西京杂记》卷二"百日成赋"条,历来被学者作为研究司马相如及西汉赋论的重要材料。然而其说实际上并非出于西汉时之司马相如,而是魏晋人假托古人发表的对赋的一些观点。而这则赋论的... "赋迹""赋心"说出自《西京杂记》卷二"百日成赋"条,历来被学者作为研究司马相如及西汉赋论的重要材料。然而其说实际上并非出于西汉时之司马相如,而是魏晋人假托古人发表的对赋的一些观点。而这则赋论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它对汉大赋词采华瞻、内容宏富的特点作出了精准的概括,更在于其间折射出了在魏晋文论观和玄学时代思潮影响下,魏晋时人对辞赋本体与辞赋创作的独特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文论观 玄学
下载PDF
论“赋心”、“赋迹”理论的复奏与变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思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2,167,共6页
中国赋论史上的"赋心"、"赋迹"理论不大可能由司马相如提出。此理论的本义不关理义,仅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批评存在,但在后人的阐释中,却逐渐将其中的"一经一纬"与《诗经》学的"三经三纬"说相比... 中国赋论史上的"赋心"、"赋迹"理论不大可能由司马相如提出。此理论的本义不关理义,仅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批评存在,但在后人的阐释中,却逐渐将其中的"一经一纬"与《诗经》学的"三经三纬"说相比附,将"一宫一商"与《风》、《雅》遗音相对接,从而以"诗迹"量"赋迹",认为"赋心"即"经术之心","诗为赋心"。赋以风雅为宗,据此引入诗教观点来审视赋体发展,将《诗经》学的"正变"学说置于赋体衍变程序中,赋体、赋风因此有了"正"、"变"之区分。"赋心"、"赋迹"理论的变奏,体现的是赋体之教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诗经》
下载PDF
先秦两汉诸子赋论的时代转换与文学意义
8
作者 孙少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100,共6页
先秦辞赋承《诗经》"诗言志"传统,又是"贤人失志之赋作"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赋志"思想。汉代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心"之作,"主文而谲谏",多劝谏、多训导、多教化,功能类同《诗经》。&qu... 先秦辞赋承《诗经》"诗言志"传统,又是"贤人失志之赋作"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赋志"思想。汉代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心"之作,"主文而谲谏",多劝谏、多训导、多教化,功能类同《诗经》。"赋神"之作,呈现出"讽谏"的成分大大减少、赋家对政治的关注度大大下降两种文学倾向,"写实"色彩浓厚,文学性相应增强。无论是"赋志"还是"赋心""赋神",除了具有文学性,还蕴含着赋家寄予文学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关怀之情,既有赋家"抒下情而通讽谕"的人文情感,也有"宣上德而尽忠孝"的社会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转换
下载PDF
司马相如“赋心”“赋迹”说的传播效应和审美期待
9
作者 吴玥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95-96,共2页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者,在总结自己创作心得时提出"赋心"、"赋迹"两个文学理论问题,对其他汉赋作家有重要影响。从盛世文人心态、汉人普遍的社会理想方面分析司马相如赋作的传播效应以及审美期待。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迹” 传播效应
下载PDF
试析纳兰性德咏物赋的艺术特色——以《五色蝴蝶赋》和《自鸣钟赋》为例
10
作者 吴小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4期184-186,共3页
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以诗词闻名,历来学界专注对纳兰的诗词研究,而忽视了其赋作研究。纳兰性德现存五篇赋,其中两篇咏物赋尚未引起大量关注。从题材、创作手法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兰性德咏物赋的艺术特色,以及... 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以诗词闻名,历来学界专注对纳兰的诗词研究,而忽视了其赋作研究。纳兰性德现存五篇赋,其中两篇咏物赋尚未引起大量关注。从题材、创作手法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兰性德咏物赋的艺术特色,以及进一步探究纳兰性德咏物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咏物 题材 想象
下载PDF
发展史态·文学地理·赋家之心:海赋论
11
作者 倪浓水 陈慧慧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海赋是辞赋的一种,又是海洋文学的一类,自汉魏至晚清,一直存在。文章从海赋的发展史态、文学地理特质、赋家赋心与海洋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对海赋进行综合性多维度的考察。认为海赋历史悠久、体量壮硕、情感丰富、文体优美,无论是在辞... 海赋是辞赋的一种,又是海洋文学的一类,自汉魏至晚清,一直存在。文章从海赋的发展史态、文学地理特质、赋家赋心与海洋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对海赋进行综合性多维度的考察。认为海赋历史悠久、体量壮硕、情感丰富、文体优美,无论是在辞赋还是在海洋文学中,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史态 文学地理
下载PDF
赋为诗体论
12
作者 姚朝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5,共2页
关于赋的归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清末大学者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则明确提出“诗为赋心,赋为诗体”的论断。本人认为此说甚为精当,可谓至论。本文从赋起源于诗歌、赋有诗之特质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的归类 诗为 为诗体
下载PDF
“赋迹赋心说”探源
13
作者 赵元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西京杂记》所载"盛览问作赋"的真伪是赋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支持者看重其作为"相如赋论"的示范性;质疑者则立足于《西京杂记》"伪书说"考辨其产生时代。"赋迹赋心说"中"锦绣"、"... 《西京杂记》所载"盛览问作赋"的真伪是赋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支持者看重其作为"相如赋论"的示范性;质疑者则立足于《西京杂记》"伪书说"考辨其产生时代。"赋迹赋心说"中"锦绣"、"文质"、"经纬"、"宫商"、"宇宙"、"人物"等词语在先秦至晋均具有多义性,"锦绣"、"文质"用以形容文章之美,"经纬"、"宫商"可作礼、乐的代名词,"宇宙"、"人物"总括时、空、人、物。这些语例表明,这六组词语互为表里,且与《史记·礼书》"礼者养也"的精神相一致。而赋作为一种文体正式产生于西汉,故"赋迹赋心说"在西汉至东晋均有可能产生,实为汉晋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 文质 经玮 宫商 宇宙 人物
下载PDF
千秋岁•读闵老《赋心耿耿 足迹深深》感赋
14
作者 傅永明 《中华辞赋》 2020年第1期92-92,共1页
故乡词阕,杨柳梢间月。歌盛世,夸人杰。骚坛司马俊,文苑兰花烈。风雅颂,笔牵热土情真切。绮梦人欢悦,丝路频传捷。侪皓首,齐心决,一同扬国粹,大步从头越。携赋友,与时拚尽心和血。
关键词 千秋岁 风雅颂 骚坛 人杰
原文传递
赋心耿耿 足迹深深
15
《中华辞赋》 2019年第12期1-1,共1页
岁月脚步匆匆,时近2019年终屈指算来,《中华辞赋》已走过12个秋冬。自2008年办刊至今,《中华辞赋》从头角崭露,到名声鹊起,从幼苗稚嫩,到绿树成荫,是因为赶上了中华复兴大时代的晴天丽日,遇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雨春风。遂有一... 岁月脚步匆匆,时近2019年终屈指算来,《中华辞赋》已走过12个秋冬。自2008年办刊至今,《中华辞赋》从头角崭露,到名声鹊起,从幼苗稚嫩,到绿树成荫,是因为赶上了中华复兴大时代的晴天丽日,遇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雨春风。遂有一批热心辞赋文化之士,推动辞赋之舟扬帆远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复兴 时雨春风 远行
原文传递
在活动体验型语文教学中赋能润心
16
作者 陈钰芳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第14期30-32,共3页
赋能润心,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活动体验型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语文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培育健康心理,因而应从低年级开始实施。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为例,主要的实施策略:任务驱动,... 赋能润心,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活动体验型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语文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培育健康心理,因而应从低年级开始实施。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为例,主要的实施策略:任务驱动,培养默读能力;猜字游戏,形成识字能力;比较鉴别,提高感悟能力;情境迁移,历练表达能力;融入生活,培育健康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体验 能润 小学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司马相如辞赋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天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33,共8页
作为辞赋大师,司马相如不但创作丰富,而且已相当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比较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强调“赋家之迹”,... 作为辞赋大师,司马相如不但创作丰富,而且已相当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比较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强调“赋家之迹”,注重赋的审美表达;推重“赋家之心”,认为赋家的心神之运,无限广阔自由,上可以苞笼宇审,下可以总览人物,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感受,被认识,但这是一种自得于心的东西,只能自己去体会而不能言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美学 家之迹 家之
下载PDF
花性·仕途·国运——唐宋《牡丹赋》的“赋家之迹”与“赋家之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8-54,共7页
通过对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唐代李德裕的《牡丹赋》、宋代宋祁的《上苑牡丹赋》、宋代蔡襄的《季秋牡丹赋》四篇唐宋牡丹赋作对牡丹的体物和描绘特点的分析,以及对于牡丹所承载的士大夫个人仕途、国家命运、道德与友情等意识形态... 通过对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唐代李德裕的《牡丹赋》、宋代宋祁的《上苑牡丹赋》、宋代蔡襄的《季秋牡丹赋》四篇唐宋牡丹赋作对牡丹的体物和描绘特点的分析,以及对于牡丹所承载的士大夫个人仕途、国家命运、道德与友情等意识形态内涵的叙述,认为唐宋牡丹赋作在赋家之迹和赋家之心方面均深得赋体之要。这不但显现了牡丹赋的文体意义,而且文学叙述与历史真相,政治与士大夫精神的复杂关系也可由此角度加以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牡丹 家之迹 家之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摘)
19
《书法》 2022年第9期204-205,共2页
宗白华《略论文艺与象征》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两种态度:醉和醒。醒者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拿极客观的胸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他的心像一面清莹的镜子,照射到街市沟渠里面的污秽,却同时也映着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世间... 宗白华《略论文艺与象征》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两种态度:醉和醒。醒者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拿极客观的胸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他的心像一面清莹的镜子,照射到街市沟渠里面的污秽,却同时也映着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世间的光明与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所谓“赋家之心,包括宇宙”,人情物理,体会无遗。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司马迁,都会留下“一个世界”给我们,使我们体味不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物理 家之 柳宗元 宗白华 天光云影 朝花夕拾 两种态度
原文传递
《鬼谷子》与“赋家之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天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99,共4页
作为战国纵横家典籍的《鬼谷子》一书,在战国时期的政治活动中,不仅影响着“士”的精神面貌和说服艺术,而且影响着赋体文学的创作,这种影响在赋体创作中,主要是通过“养志”和“盛气”的内在品质和“分威”、“散势”的结构来实现,而就... 作为战国纵横家典籍的《鬼谷子》一书,在战国时期的政治活动中,不仅影响着“士”的精神面貌和说服艺术,而且影响着赋体文学的创作,这种影响在赋体创作中,主要是通过“养志”和“盛气”的内在品质和“分威”、“散势”的结构来实现,而就其实践结果言,也可以从汉赋中,看到“赋家之心”和纵横家的共同、相通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谷子》 盛气 养志 说服 家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