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湖泊地质环境与成盐成藏作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郑绵平 张雪飞 +3 位作者 侯献华 王海雷 李洪普 施林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是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湖泊沉积既是地质环境记录器,又是盐类和油气战略资源。但是,以往在高原内部还缺乏连续完整的高分辨率的长达1~2km的湖芯。本项目在柴达木东、西部获取1~2km5支系统的岩芯,... 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是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湖泊沉积既是地质环境记录器,又是盐类和油气战略资源。但是,以往在高原内部还缺乏连续完整的高分辨率的长达1~2km的湖芯。本项目在柴达木东、西部获取1~2km5支系统的岩芯,取得丰富的高原沉积盆地新纪录。将本轮工作的年代学结果与最新的国际标准相对比,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较精确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通过柴达木钻孔剖面冷、暖相盐类矿物环境指标研究,从2MaBP开始断续出现冷相矿物至今,柴达木盆地西部共出现31个冷系列,这与国外冰期研究结果相近。通过对钻孔沉积速率和粒度的研究,尝试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几个阶段进行划分。对盆地盐沉积的综合研究,首次发现在盆地中部存在古大气环流的明显界限和成盐突变带。在该线以北,反映冷湿期盐沉积的西风优势区,在该区西侧2Ma出现冷相盐沉积,向东侧渐变至0.72Ma出现冷相盐沉积;而在该分界线以南,0.048Ma才突然出现盐沉积。提出在高山深盆背景下多级盐盆迁聚成钾观点,进一步完善陆相成钾理论。本轮工作还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富钾卤水的新型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事件 寒旱中心 青藏高原隆升 资源响应
下载PDF
一种面向需求响应资源的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冬 王拓 +3 位作者 王旗 张曌 汪映辉 陆子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056-4063,共8页
传统的依据工、商、居民等信息的资源分类方式,难以获得较高的资源响应达标率,降低了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该文提出面向需求响应资源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傅里叶级数,选取五维低频分量,进行负荷信息的压缩和提取。然后结合资源的... 传统的依据工、商、居民等信息的资源分类方式,难以获得较高的资源响应达标率,降低了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该文提出面向需求响应资源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傅里叶级数,选取五维低频分量,进行负荷信息的压缩和提取。然后结合资源的出力特性、响应特性等,用向量形式表示需求响应资源,构建了响应资源的表示空间。进一步的,基于模糊C均值的资源聚类算法,对资源进行聚类。最后,算法对系统已执行的需求响应效果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老化函数、响应达标情况的评分,针对两种不同的达标情况表示方式,实现了资源聚类的修正。实验验证表明,该文所述算法,可以实现资源的聚类,从而显著提升需求响应的效率,提高资源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傅里叶变换 向量表示 模糊C均值聚类 资源响应达标率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1 位作者 孟文文 贾锐鱼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7,83,共4页
为揭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基本响应,借鉴虚拟水思想,对比分析了马家沟流域1999年和2007年的农产品生产性和消费性虚拟水量及其结构。结果表明:2007年该流域主要农作物和畜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较1999年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 为揭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基本响应,借鉴虚拟水思想,对比分析了马家沟流域1999年和2007年的农产品生产性和消费性虚拟水量及其结构。结果表明:2007年该流域主要农作物和畜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较1999年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牧生产性虚拟水量2007年较1999年上升了5.42%,消费性虚拟水量下降了1.29%,虚拟水净输出增加了10.56%。尽管单位质量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有所下降,但虚拟水的净输出仍然可能加剧流域水资源短缺,不利于生态恢复。因此,应在流域内生产水资源消耗较低的作物和畜产品,并要充分利用流域内的地表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虚拟水 消费性虚拟水 资源响应 小流域综合治理 马家沟流域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岩溶水文水资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蒙海花 王腊春 霍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2,共5页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采用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了不同水平年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假设下的流域年、月径流量变化。结果表明,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各水平年在极端水田和极端林地情景下年总径流量明显减少,而极端...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采用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了不同水平年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假设下的流域年、月径流量变化。结果表明,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各水平年在极端水田和极端林地情景下年总径流量明显减少,而极端裸岩使年总径流量增加相对不是很明显;对于相同的降雨条件,3种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得到的流域年总径流量大小排列顺序为:裸岩>林地>水田;年总径流量在流域优化空间情景假设下较现状模拟值将减少,这主要是因为林地面积增加,裸岩面积减少;在极端情景假设和空间优化配置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对冬、春季影响较小;而且流域的水文响应敏感度都表现为: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土地利用情景 空间优化配置 后寨岩溶流域 水文水资源响应
下载PDF
通过优化重构提高信息系统资源响应率
5
作者 吴前锋 祝利锋 《计算机时代》 2011年第6期42-44,共3页
系统资源响应率是信息系统效率评价的重要指标。文章详细阐述了通过多层次软件优化重构来实现提高信息系统资源响应率的若干方法。这些方法在浙江某石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可以为类似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资源响应 程序代码重构 非物化视图 存储过程 XML解析
下载PDF
自然资源保护对参与者多维福祉的影响——以黄河源头玛多牧民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惠梅 张雄 +2 位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杨海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67-6777,共11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严重,为保护日益退化严重的三江源生态系统,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全面的生态保护战略。结合森的能力框架和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了福祉的内涵,构建了福祉评价体系,运用...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严重,为保护日益退化严重的三江源生态系统,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全面的生态保护战略。结合森的能力框架和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了福祉的内涵,构建了福祉评价体系,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在对黄河源头玛多县159户牧民进行住户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评价了玛多牧民参与生态保护前后的福祉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保护中人类福祉的内涵,指人类在生态系统生产和利用中为实现美好的生活、健康、体验、各种社会关系、归属感、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等而选择各种生活的自由和能力即是人类福祉,贫穷指能力和发展的受限即福祉的下降。(2)福祉是多维的、递阶的,低阶的功能维度的实现程度将影响到高阶的功能维度的实现,并最终影响个体的福祉。(3)玛多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移民中个体的能力值由5.061变为4.708,即福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是因生计能力的限制,致使收入和消费的低阶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并影响了生活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归属感等高阶功能的实现,更是由于在参与生态保护移民中不能选择继续生活在草原,能力和发展权受到了限制,进而导致福祉下降,是生计能力不足导致的收入贫困、知识性贫困和生态型贫困的综合结果。(4)聚焦只能强烈依赖于草地生态系统放牧而生存的牧民的福祉,了解并深入分析牧民的生态保护行为响应机制和动力,建立福祉损失和牧户生计能力提高为基础的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福祉均衡及最大化。(5)以提高人类能力为核心,促进牧民生计多样化以改善牧民的福祉和激励牧民主动积极地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理念下制定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规划,才能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 自然资源保护响应 福祉 能力 玛多
下载PDF
我国内陆核电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安全相关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韶伟 岳会国 +3 位作者 熊文彬 李雯婷 俞淞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陆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陆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及安全设计后,阐述了国外内陆核电的状况。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冷却水污染和硼污染三方面分析了内陆核电站运行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控制措施。从水资源管理思路、水资源论证深度、水资源应急响应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内陆核电水资源管理中亟待加强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 资源安全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 冷却水污染 硼污染 资源管理思路 资源论证深度 资源应急响应体制
下载PDF
深部探测揭示壳幔结构及其资源能源效应--“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8
作者 严加永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743,共7页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和致灾等过程成因机制的核心。为探索中国大陆深部结构和资源能源效应,在党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6年开始设立了深部地质调查工程。工程以抢占大陆基础地质研究国际制高点,引领深部地质研究前沿为宗旨,选择我国资源、能源重要基地,重大地质边界和关键构造单元,开展了地球物理为主的深部探测和综合研究。获取了华南陆块等重要地质单元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重大地质边界性质及空间展布,在松辽盆地、西北盆山结合带等地发现和提取了一批与深部成矿、成藏和清洁能源有关信息。为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向深部进军,促进从二维地表地质调查到三维空间地质调查的转变,《地球学报》组织了“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本专辑集中报道了深部地质调查近三年取得的部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主要聚焦深部地质调查在揭示地球深部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和资源能源的控制,服务地球深部探测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调查 深部结构 资源能源响应 地球物理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