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4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
1
作者
程良友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5期26-,24,共2页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襄阳县泥咀镇毛梁小学程良友(441100)对于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第一步是要学会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训练使儿童知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来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和掌握各种感觉...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襄阳县泥咀镇毛梁小学程良友(441100)对于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第一步是要学会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训练使儿童知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来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和掌握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小学自然
感觉器
教师
物体
光
认识
物体
泥咀镇
观察能力
多
物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玛木特衣》中的心理学赏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洪泽
米吾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86,34,共7页
《玛木特衣》简称《玛木》,“玛”义为“教”,“木”义为“作”或“好”,“特衣”义为“书”或“经书”。《玛木特衣》可译为《教育经》,有的译者根据其内容译为《训世经》。
关键词
儿童
生而知之
心理学
社会化
彝族社会
越轨行为
认识
物体
身心发展
少年期
社会文化
原文传递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3
作者
范思广
郑桂兰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2期83-76,共2页
此课属于观察实验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使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磨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引...
此课属于观察实验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使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磨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引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摩擦起电
学习兴趣
小鸭子
带电
物体
认识
物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活实际
海城市
教师进修学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六册)
4
作者
张新
《四川教育》
1998年第5期30-31,共2页
【课例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知识间的跨度较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难以形成有关概念的表象。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操作感知”、“类比迁移”...
【课例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知识间的跨度较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难以形成有关概念的表象。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操作感知”、“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导学较为适宜。【导学设计】教学片断一:理解面积的含义。(一)认识物体的表面及表面的大小。1.让学生观察课本、文具盒、课桌、黑板的表面,初步认识这里所指的物体的表面、以及表面的大小。2.让学生触摸课本、文具盒、课桌的表面,进一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面图形
正方形
引导学生
平方分米
类比迁移
导学设计
认识
规律
长方形
认识
物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在概括的过程中掌握概念
5
作者
梁东宁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9期40-42,共3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39—40页,41页“练一练”中相应的题目。【教材分析】1.知识基础。教材在一、二、三年级已经编排了“认识物体”、“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周长”。为本课学习面积概念在思想方法和知识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39—40页,41页“练一练”中相应的题目。【教材分析】1.知识基础。教材在一、二、三年级已经编排了“认识物体”、“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周长”。为本课学习面积概念在思想方法和知识上奠定了认知基础。本课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以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再思想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单位
教学设计
概念
“
认识
图形”
三年级下册
“
认识
物体
”
几何图形面积
知识基础
原文传递
从“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谈起
6
作者
孔永海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8年第11期14-15,共2页
路培琦老师曾说:“能不能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德国福尔克曼教授也曾指出: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然而,现实是有许多教师仍在扮演“过滤器”的角色。当一节课从...
路培琦老师曾说:“能不能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德国福尔克曼教授也曾指出: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然而,现实是有许多教师仍在扮演“过滤器”的角色。当一节课从教师喋喋不休中结束时,教师很累,下面的“小听众”也可“松”一下了,但教师起了“主讲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常识大纲前言中写道:“小学常识课是一门学生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常识教学
福尔克
初步
认识
孩子们
新事物
认识
物体
过滤器
水的性质
常识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7
作者
姚铁龙
李一鸣
《小学青年教师》
2005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实录
小朋友
老师
原文传递
《弹性》课的教学建议
8
作者
徐明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全国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对自然课堂教学提出了两个受点研究的问题,其一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打获取和应用知识,其二是如何体现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从今年起本刊拟...
全国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对自然课堂教学提出了两个受点研究的问题,其一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打获取和应用知识,其二是如何体现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从今年起本刊拟加强《教课说课》这个专栏的采编,是为了促进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 学生怎样才能“学会”自行获取知识?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教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实验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特定的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某种特定的能力,然南当学生面临新的事物,他怎样去认识呢?这就不是某种单一的能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把这种能力泛称为认识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的,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搞科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经历,逐步达到小学生可能达到“学会”。由此可见,设计出符各学生认识特点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多么重要,否则虽然学生“自生”了一通,仍然不能“学会”。 本刊希望加大这一专栏的篇幅,但目前这方面的来稿还不多,为此我们先组织湖北省的部分教研员和教师,把他们经过充分研究的课写出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踊跃来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建议
认识
物体
事实材料
表格
科学过程
“弹性”
收集到
事实集
教师
操作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新课程同行——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9
作者
覃赟
《贵州教育》
2003年第8期45-47,共2页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观念
学习数学
《
认识
物体
》
数学学科
数学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
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新课标”
原文传递
自然科技活动 农村经济腾飞的金翅膀
10
作者
高正绪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年第5期31-33,共3页
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是我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根据这一实际,我大胆改革,使自然课内课外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自然科技活动,推广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解决科技难题,走出课堂,走进农家,...
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是我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根据这一实际,我大胆改革,使自然课内课外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自然科技活动,推广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解决科技难题,走出课堂,走进农家,走进大自然。自然科技活动找到了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技活动
经济腾飞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建设
自然教学
自然知识
科学技术
认识
物体
组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触摸物体——大班科学教育
11
《幼儿教育》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通过触摸,感知、辨别物体的质地、形状等,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丰富有关词语。准备:1.内装各种物品(如海绵、石头、绒布、调勺等)、四面开有“窗口”的彩盒若干只,盲文书一本。2.上面贴有不同形状、数量、排列方式的钮扣的衣服样板...
目的:通过触摸,感知、辨别物体的质地、形状等,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丰富有关词语。准备:1.内装各种物品(如海绵、石头、绒布、调勺等)、四面开有“窗口”的彩盒若干只,盲文书一本。2.上面贴有不同形状、数量、排列方式的钮扣的衣服样板若干。3.每个幼儿一张盲文单页、一块毛巾、一副自制墨镜(用厚纸板制作)。4.沙子、鹅卵石若干,棕垫、海绵垫若干。过程:一、激发兴趣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
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园
教学
认识
物体
原文传递
《不同和相同》课堂教学实录
12
作者
黄霞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6年第3期5-7,共3页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个小瓶里装的是什么? 生:水。 生:香水 师:是自来水还是香水呢?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师把瓶子里的香水向每组学生喷一点。) 生:(齐)是香水。 师:对!我们要想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个小瓶里装的是什么? 生:水。 生:香水 师:是自来水还是香水呢?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师把瓶子里的香水向每组学生喷一点。) 生:(齐)是香水。 师:对!我们要想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单凭眼睛看是不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录
文具盒
香水
小朋友
铅笔
香蕉
认识
物体
支放
喜欢做
水果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种大蒜》课堂纪实及评析
13
作者
赵秀芬
郑桂兰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95-96,共2页
一、导入新课。 老师手中握着一种植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好,老师根据它的特点编写了一条谜语:“兄弟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谁能猜出是什么植物?(大蒜。)真聪明,猜对了。 [评:教师利用自编谜语做导言...
一、导入新课。 老师手中握着一种植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好,老师根据它的特点编写了一条谜语:“兄弟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谁能猜出是什么植物?(大蒜。)真聪明,猜对了。 [评:教师利用自编谜语做导言,很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又为本课点题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九年义务教育
孩子们
小朋友
蒜瓣
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
认识
物体
低年级
海城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
14
作者
刘东阳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年第4期27-28,共2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笔者以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的观察材料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必须有观察物材料(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起源于形象,源于生活,这...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笔者以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的观察材料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必须有观察物材料(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起源于形象,源于生活,这一道理不必多加赘述。至于要为学生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青年教师
幻灯片
生长的植物
环境条件
认识
物体
科学启蒙教育
教学体会
苎麻
抽象思维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5
作者
韩晓华
王芳芳
《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2002年第9期22-23,25,共3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原文传递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6
作者
李君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1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
17
作者
陈良补
姚颖翔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2期32-33,共2页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公安县藕池小学陈良补公安县藕池镇教育组姚颖翔(434305)课型实验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然后把空气与水进行比较,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公安县藕池小学陈良补公安县藕池镇教育组姚颖翔(434305)课型实验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然后把空气与水进行比较,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是充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物体
教学设计
基本性质
演示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手段
比较的方法
公安县
有气味
教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8
作者
刘燕舞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年第1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认识
物体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程标准
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
圆柱
引导学生
立体图形
几何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物体”课堂简录与反思
19
作者
钱希有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8年第7期82-84,共3页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认识物体”第1课时。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课堂
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教材
第1课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感觉与对象的同一性问题的历史审视
20
作者
徐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5-20,共6页
在大部分时代的大部分哲学家眼里,感觉被确认为认识主体从外部对象摄取和摹写那些生动的、表面的信息材料的能力。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哲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试图表明: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远为复杂、更加高级的认识过程;感觉与感觉对象...
在大部分时代的大部分哲学家眼里,感觉被确认为认识主体从外部对象摄取和摹写那些生动的、表面的信息材料的能力。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哲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试图表明: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远为复杂、更加高级的认识过程;感觉与感觉对象的性质之间,既有天然的一致性,又有天然的不一致性;感觉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活动”(直观对象),而且更是一种“创作活动”(规定对象)。在这些哲学家中,德谟克里特、霍布斯、洛克是最突出的三位,其表现就是有关感觉对象的“两种性质”的学说。这类学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不仅不断接受着科学的检验,而且它对一些后来的大哲学家(比如康德)也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性质
霍布斯
第一性质
性问题
人的感觉
克里特
感觉器
认识
物体
电磁波
反映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
1
作者
程良友
机构
襄阳县泥咀镇毛梁小学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5期26-,24,共2页
文摘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襄阳县泥咀镇毛梁小学程良友(441100)对于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第一步是要学会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训练使儿童知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来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和掌握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小学自然
感觉器
教师
物体
光
认识
物体
泥咀镇
观察能力
多
物体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玛木特衣》中的心理学赏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洪泽
米吾作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民语研究所语言研究室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86,34,共7页
文摘
《玛木特衣》简称《玛木》,“玛”义为“教”,“木”义为“作”或“好”,“特衣”义为“书”或“经书”。《玛木特衣》可译为《教育经》,有的译者根据其内容译为《训世经》。
关键词
儿童
生而知之
心理学
社会化
彝族社会
越轨行为
认识
物体
身心发展
少年期
社会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3
作者
范思广
郑桂兰
机构
海城市耿庄镇中心校
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2期83-76,共2页
文摘
此课属于观察实验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使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磨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引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摩擦起电
学习兴趣
小鸭子
带电
物体
认识
物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活实际
海城市
教师进修学校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六册)
4
作者
张新
出处
《四川教育》
1998年第5期30-31,共2页
文摘
【课例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知识间的跨度较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难以形成有关概念的表象。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操作感知”、“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导学较为适宜。【导学设计】教学片断一:理解面积的含义。(一)认识物体的表面及表面的大小。1.让学生观察课本、文具盒、课桌、黑板的表面,初步认识这里所指的物体的表面、以及表面的大小。2.让学生触摸课本、文具盒、课桌的表面,进一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关键词
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面图形
正方形
引导学生
平方分米
类比迁移
导学设计
认识
规律
长方形
认识
物体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在概括的过程中掌握概念
5
作者
梁东宁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海滨小学
出处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9期40-42,共3页
文摘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39—40页,41页“练一练”中相应的题目。【教材分析】1.知识基础。教材在一、二、三年级已经编排了“认识物体”、“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周长”。为本课学习面积概念在思想方法和知识上奠定了认知基础。本课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以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再思想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面积单位
教学设计
概念
“
认识
图形”
三年级下册
“
认识
物体
”
几何图形面积
知识基础
分类号
G623.5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谈起
6
作者
孔永海
机构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
出处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8年第11期14-15,共2页
文摘
路培琦老师曾说:“能不能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德国福尔克曼教授也曾指出: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然而,现实是有许多教师仍在扮演“过滤器”的角色。当一节课从教师喋喋不休中结束时,教师很累,下面的“小听众”也可“松”一下了,但教师起了“主讲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常识大纲前言中写道:“小学常识课是一门学生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
关键词
教师
常识教学
福尔克
初步
认识
孩子们
新事物
认识
物体
过滤器
水的性质
常识课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7
作者
姚铁龙
李一鸣
出处
《小学青年教师》
2005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实录
小朋友
老师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原文传递
题名
《弹性》课的教学建议
8
作者
徐明
机构
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
出处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文摘
全国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对自然课堂教学提出了两个受点研究的问题,其一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打获取和应用知识,其二是如何体现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从今年起本刊拟加强《教课说课》这个专栏的采编,是为了促进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 学生怎样才能“学会”自行获取知识?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教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实验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特定的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某种特定的能力,然南当学生面临新的事物,他怎样去认识呢?这就不是某种单一的能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把这种能力泛称为认识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的,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搞科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经历,逐步达到小学生可能达到“学会”。由此可见,设计出符各学生认识特点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多么重要,否则虽然学生“自生”了一通,仍然不能“学会”。 本刊希望加大这一专栏的篇幅,但目前这方面的来稿还不多,为此我们先组织湖北省的部分教研员和教师,把他们经过充分研究的课写出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踊跃来稿。
关键词
教学建议
认识
物体
事实材料
表格
科学过程
“弹性”
收集到
事实集
教师
操作材料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新课程同行——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9
作者
覃赟
机构
贵阳市环西小学
出处
《贵州教育》
2003年第8期45-47,共2页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观念
学习数学
《
认识
物体
》
数学学科
数学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
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新课标”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自然科技活动 农村经济腾飞的金翅膀
10
作者
高正绪
机构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教育组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是我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根据这一实际,我大胆改革,使自然课内课外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自然科技活动,推广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解决科技难题,走出课堂,走进农家,走进大自然。自然科技活动找到了自然...
关键词
自然科技活动
经济腾飞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建设
自然教学
自然知识
科学技术
认识
物体
组织学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触摸物体——大班科学教育
11
机构
浙江富阳市富阳镇城西幼儿园
出处
《幼儿教育》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摘
目的:通过触摸,感知、辨别物体的质地、形状等,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丰富有关词语。准备:1.内装各种物品(如海绵、石头、绒布、调勺等)、四面开有“窗口”的彩盒若干只,盲文书一本。2.上面贴有不同形状、数量、排列方式的钮扣的衣服样板若干。3.每个幼儿一张盲文单页、一块毛巾、一副自制墨镜(用厚纸板制作)。4.沙子、鹅卵石若干,棕垫、海绵垫若干。过程:一、激发兴趣1.
关键词
大班
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园
教学
认识
物体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和相同》课堂教学实录
12
作者
黄霞
机构
湖北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出处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6年第3期5-7,共3页
文摘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个小瓶里装的是什么? 生:水。 生:香水 师:是自来水还是香水呢?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师把瓶子里的香水向每组学生喷一点。) 生:(齐)是香水。 师:对!我们要想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单凭眼睛看是不行的。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录
文具盒
香水
小朋友
铅笔
香蕉
认识
物体
支放
喜欢做
水果味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种大蒜》课堂纪实及评析
13
作者
赵秀芬
郑桂兰
机构
海城市望台镇中心小学
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95-96,共2页
文摘
一、导入新课。 老师手中握着一种植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好,老师根据它的特点编写了一条谜语:“兄弟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谁能猜出是什么植物?(大蒜。)真聪明,猜对了。 [评:教师利用自编谜语做导言,很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又为本课点题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大蒜
九年义务教育
孩子们
小朋友
蒜瓣
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
认识
物体
低年级
海城市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
14
作者
刘东阳
机构
湖北省监利县朱河小学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摘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笔者以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的观察材料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必须有观察物材料(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起源于形象,源于生活,这一道理不必多加赘述。至于要为学生提...
关键词
小学生
青年教师
幻灯片
生长的植物
环境条件
认识
物体
科学启蒙教育
教学体会
苎麻
抽象思维能力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5
作者
韩晓华
王芳芳
机构
不详
出处
《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2002年第9期22-23,25,共3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6
作者
李君珍
机构
福建晋江市青阳镇凤竹小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1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分类号
G623.5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
17
作者
陈良补
姚颖翔
机构
公安县藕池小学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2期32-33,共2页
文摘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公安县藕池小学陈良补公安县藕池镇教育组姚颖翔(434305)课型实验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然后把空气与水进行比较,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是充满...
关键词
认识
物体
教学设计
基本性质
演示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手段
比较的方法
公安县
有气味
教师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8
作者
刘燕舞
机构
长沙市楚怡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年第1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认识
物体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程标准
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
圆柱
引导学生
立体图形
几何图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物体”课堂简录与反思
19
作者
钱希有
机构
浙江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8年第7期82-84,共3页
文摘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认识物体”第1课时。
关键词
“
认识
物体
”
课堂
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教材
第1课时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感觉与对象的同一性问题的历史审视
20
作者
徐圻
机构
贵州大学哲学系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5-20,共6页
文摘
在大部分时代的大部分哲学家眼里,感觉被确认为认识主体从外部对象摄取和摹写那些生动的、表面的信息材料的能力。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哲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试图表明: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远为复杂、更加高级的认识过程;感觉与感觉对象的性质之间,既有天然的一致性,又有天然的不一致性;感觉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活动”(直观对象),而且更是一种“创作活动”(规定对象)。在这些哲学家中,德谟克里特、霍布斯、洛克是最突出的三位,其表现就是有关感觉对象的“两种性质”的学说。这类学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不仅不断接受着科学的检验,而且它对一些后来的大哲学家(比如康德)也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第二性质
霍布斯
第一性质
性问题
人的感觉
克里特
感觉器
认识
物体
电磁波
反映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学自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探讨
程良友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玛木特衣》中的心理学赏析
赵洪泽
米吾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原文传递
3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范思广
郑桂兰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六册)
张新
《四川教育》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在概括的过程中掌握概念
梁东宁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
0
原文传递
6
从“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谈起
孔永海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认识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姚铁龙
李一鸣
《小学青年教师》
2005
0
原文传递
8
《弹性》课的教学建议
徐明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与新课程同行——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覃赟
《贵州教育》
2003
0
原文传递
10
自然科技活动 农村经济腾飞的金翅膀
高正绪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触摸物体——大班科学教育
《幼儿教育》
2000
0
原文传递
12
《不同和相同》课堂教学实录
黄霞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种大蒜》课堂纪实及评析
赵秀芬
郑桂兰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怎样指导小学生上好观察课
刘东阳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韩晓华
王芳芳
《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2002
0
原文传递
16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李君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
陈良补
姚颖翔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刘燕舞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认识物体”课堂简录与反思
钱希有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关于感觉与对象的同一性问题的历史审视
徐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