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情力与翻译中的认知增量——翻译认知文体学再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业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9,共6页
该文是在Tan(2009)所提供的翻译认知文体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翻译认知文体学的更进一步的探讨。该文结合传统文体分析中的表情性(expressivity)和表情力概念,基于描写性的文本对比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的识解运作对于提升表情力、实现有效... 该文是在Tan(2009)所提供的翻译认知文体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翻译认知文体学的更进一步的探讨。该文结合传统文体分析中的表情性(expressivity)和表情力概念,基于描写性的文本对比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的识解运作对于提升表情力、实现有效的认知增量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翻译的认知增量原则与最佳关联原则和解释相似原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认知文体学 表情性 认知增量 识解
原文传递
当代汉学家小说翻译中的语音图式和叙事框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谭业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3,共6页
有关汉语专名音译或是翻译的争论长期存在,在文学“走出去”的背景下,专名音译的有关问题更加凸显。音译从来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维度选择的问题。虽然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已为英语世界所认同的标准音译基础,但是许... 有关汉语专名音译或是翻译的争论长期存在,在文学“走出去”的背景下,专名音译的有关问题更加凸显。音译从来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维度选择的问题。虽然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已为英语世界所认同的标准音译基础,但是许多特殊情况和事例无疑给在翻译中使用音译法及在翻译中追求一致性的原则提出了挑战。从诸多当代汉学家的翻译实践看,他们通过操控语音图式的允准效应,将语音图式的选择作为叙事框定策略,达到了凸显人物形象、主题意义、修辞效果与地域和民族风格等方面的认知增量,为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实践中的音译问题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解决方案或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中国小说翻译 语音图式 认知增量 框架
原文传递
认知增量与优化:论隐喻翻译的信度与效度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峰 陈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基于哲学认识论复杂性原则和方法论简单性原则,本文引入并厘清认知增量和认知优化两个概念,这有助于理解认知与翻译的关系:认知增量是知识叠加的过程和手段;认知优化是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模和目的;好的译文是认知优化的结果。尽管隐喻推... 基于哲学认识论复杂性原则和方法论简单性原则,本文引入并厘清认知增量和认知优化两个概念,这有助于理解认知与翻译的关系:认知增量是知识叠加的过程和手段;认知优化是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模和目的;好的译文是认知优化的结果。尽管隐喻推理是或然性的,但只要译者要在认知增量和优化的原则下结合关联性、具体语境特征和作者意图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译者复制作者的隐喻构建过程,从而实现隐喻翻译的信度与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增量 认知优化 隐喻翻译 信度与效度
下载PDF
基于“图示-例示”的《大卫·科波菲尔》 汉译本对比研究
4
作者 方小娜 刘梦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43-145,161,共4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式-例示的隐喻方式识解,结合Tan所提供的传统文本分析中的表情力的概念,对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两个译文意义的建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董秋斯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译笔较为直白,而张谷若善于运用意译的翻...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式-例示的隐喻方式识解,结合Tan所提供的传统文本分析中的表情力的概念,对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两个译文意义的建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董秋斯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译笔较为直白,而张谷若善于运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其创造性的隐喻例示丰富了译文的表情力,比董秋斯的译文多了一些韵味,有效地实现了文学翻译的认知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力 认知增量 隐喻 图示-例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