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胞杆菌Bs-15对土壤中草甘膦的降解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余贤美 付丽 +2 位作者 王洁 安淼 艾呈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6-69,共4页
试验采集不施农药的自然田土,同时添加草甘膦异丙胺盐和接种枯草芽胞杆菌Bs-15,以测定Bs-15对草甘膦异丙胺盐的降解率及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Bs-15对土壤中草甘膦异丙胺盐的降解率在接种96 h后,可达70%左右... 试验采集不施农药的自然田土,同时添加草甘膦异丙胺盐和接种枯草芽胞杆菌Bs-15,以测定Bs-15对草甘膦异丙胺盐的降解率及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Bs-15对土壤中草甘膦异丙胺盐的降解率在接种96 h后,可达70%左右(灭菌土和自然田土中的降解率分别为66.97%和71.57%)。BIOLOG ECO微平板测定结果显示,接种Bs-15后,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及5种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得到显著提高,说明Bs-15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整体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微生态系统,在草甘膦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降解 枯草芽胞杆菌Bs-15 BIOLOG ECO微平板分析 微生物种群 功能多样性 土壤生物修复
下载PDF
共表达G2EPSPS和GAT基因增强转基因大豆植株对草甘膦耐受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兵福 郭勇 +6 位作者 洪慧龙 金龙国 张丽娟 常汝镇 陆伟 林敏 邱丽娟 《大豆科技》 2020年第2期37-38,共2页
草甘膦(Glyphosate),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销售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处理后的新叶黄化和莽草酸积累现象是草甘膦作用于植物最显著的标志性药害症状,同时存在于常规大豆和商业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继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生物量和... 草甘膦(Glyphosate),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销售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处理后的新叶黄化和莽草酸积累现象是草甘膦作用于植物最显著的标志性药害症状,同时存在于常规大豆和商业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继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生物量和产量。当前,已商业化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仍以单独利用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或草甘膦降解基因GAT为主。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甘膦抗性基因G2EPSPS和草甘膦降解基因GAT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技术创制共表达G2EPSPS和GAT基因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药害症状 光合生物 草甘膦降解 EPSPS 草甘膦抗性 GAT 莽草酸
下载PDF
抗草甘膦酵母菌ZM-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降解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汤鸣强 尤民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2-1409,共8页
以福州市郊区的耕作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草甘膦为选择压力,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出一株对草甘膦具有高耐受和降解作用的酵母菌菌株ZM-1,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 以福州市郊区的耕作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草甘膦为选择压力,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出一株对草甘膦具有高耐受和降解作用的酵母菌菌株ZM-1,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菌株ZM-1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对草甘膦的最高耐受浓度为50g/L。在草甘膦初始浓度为1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7d,草甘膦降解率为85.38%。适合菌株ZM-1生长及降解草甘膦的最佳条件为:草甘膦初始浓度1g/L,接种量4%,温度30℃,pH值5.5-6.0,装料量50mL/250mL。菌株ZM-1是一株良好的草甘膦耐受菌,可用于草甘膦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也可能成为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一个很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降解 26S RDNA D1/D2 系统发育分析 降解特性
原文传递
1株草甘膦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韩丽珍 刘飞 赵德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142,145,共5页
为利用生物降解草甘膦修复污染土壤,以多年施用草甘膦除草剂的农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及逐级驯化方法,对长期施用草甘膦的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草甘膦高效降解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被分离出的菌株HX-5,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源和... 为利用生物降解草甘膦修复污染土壤,以多年施用草甘膦除草剂的农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及逐级驯化方法,对长期施用草甘膦的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草甘膦高效降解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被分离出的菌株HX-5,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对草甘膦的最高耐受浓度为4g/L。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HX-5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及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草甘膦的最适起始浓度为1.2g/L,在此条件下培养6d,草甘膦的降解率达7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降解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降解
下载PDF
高盐胁迫下米曲霉FUJX 001产草甘膦降解酶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童火艳 王凤雪 +4 位作者 吴晓江 张鹏 万茵 刘成梅 付桂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该研究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FUJX 001产的草甘膦降解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图谱、全波段紫外吸收图谱及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高盐条件下草甘膦降解酶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含NaCl的草甘膦降解酶相比,含15%和20%N... 该研究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FUJX 001产的草甘膦降解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图谱、全波段紫外吸收图谱及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高盐条件下草甘膦降解酶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含NaCl的草甘膦降解酶相比,含15%和20%NaCl的草甘膦降解酶红外谱图中部分特征吸收峰大大削弱和消失;溶液最大紫外吸收强度减弱,吸收波长蓝移;含15%NaCl溶液的草甘膦降解酶分子中α-螺旋比例上升,β-折叠比例降低,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变化相对较小,而含20%NaCl较含15%NaCl的草甘膦降解酶分子无规则卷曲比例迅速增加,β-折叠和α-螺旋比例下降,β-转角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含15%和20%NaCl的草甘膦降解酶最大荧光强度增强且伴随微弱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草甘膦降解 空间结构变化 高盐
下载PDF
一种新的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活性蛋白表达研究
6
作者 任红卫 路杨 +3 位作者 代春妍 刘相国 王金刚 郝东云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宏基因组文库,利用草甘膦抗性筛选方法从该文库中筛选得到一个草甘膦抗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上存在一个草甘膦氧化还原酶(glyphosate oxidoreductase,简称GOX)的编码基因,命名为goxA。该基因长为1 29...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宏基因组文库,利用草甘膦抗性筛选方法从该文库中筛选得到一个草甘膦抗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上存在一个草甘膦氧化还原酶(glyphosate oxidoreductase,简称GOX)的编码基因,命名为goxA。该基因长为1 296 bp,编码一个由431 aa组成的蛋白质。goxA碱基序列与已报道的gox相差6个碱基,编码产物GOXA与GOX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相差2个氨基酸。为了验证GOXA的功能,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与纯化,活性电泳结果表明,GOXA具有明显的草甘膦氧化还原酶活性,goxA的发现为草甘膦抗性植物的研发提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文库 草甘膦降解基因 基因克隆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原文传递
抗草甘膦胶红酵母ZM-1(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ZM-1)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1-1401,共1页
农药残留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采取化学法或焚烧、掩埋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缺点很明显,即副作用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成本较高、作用很慢等。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产品来降解污染物,它具有无毒、无残留、成本较低等优点。迄今所... 农药残留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采取化学法或焚烧、掩埋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缺点很明显,即副作用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成本较高、作用很慢等。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产品来降解污染物,它具有无毒、无残留、成本较低等优点。迄今所分离的草甘膦降解菌株主要是一些细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降解 26S RDNA D1/D2 系统发育分析 降解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