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法律赋能到金融公平——收入分配调整与市场深化下金融法的新进路 被引量:39
1
作者 冯果 袁康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1,共7页
在收入分配调整和市场深化背景下,金融法的研究和制度建设均应对金融公平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回应。法律赋能理论正好为金融法的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进路,即通过法律制度确认金融市场主体的权利,并构建有效的权利实现机制,促进市场主... 在收入分配调整和市场深化背景下,金融法的研究和制度建设均应对金融公平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回应。法律赋能理论正好为金融法的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进路,即通过法律制度确认金融市场主体的权利,并构建有效的权利实现机制,促进市场主体的"权利自觉",从而提升其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并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从法律赋能到金融公平的进路,不再像传统金融法范式那样过度倚赖行政力量,而是依靠市场主体自身的力量去争取和实现其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公平 法律赋能 权利自觉 范式转化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研究进路的范式转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冯锐 张君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50年中,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范式转化过程。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到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研究中智能思想的形成以及认识的变化吸取多元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假说与实证、改变与重构的经验积累及实践选...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50年中,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范式转化过程。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到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研究中智能思想的形成以及认识的变化吸取多元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假说与实证、改变与重构的经验积累及实践选择中发展。这种以模拟人类思维、心灵复杂现象的人工智能学科,其研究势必遵循多元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式,并逐步向实体智能化(逼近于人体智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 联结主义 行为主义 范式转化
下载PDF
数字化建造 新方法论驱动下的范式转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烽 《时代建筑》 2012年第2期74-79,共6页
文章认为,运用数字化方法设计并将传统材料进行手工建造的方式更近于在设计方法层面对传统建构思想的批判性延伸。随着建造操作主体从"手工"向"机械"、"数控机械"的转化,以及操作对象从"传统材料&qu... 文章认为,运用数字化方法设计并将传统材料进行手工建造的方式更近于在设计方法层面对传统建构思想的批判性延伸。随着建造操作主体从"手工"向"机械"、"数控机械"的转化,以及操作对象从"传统材料"向"多维材料"、"复合材料"的发展,新范式的转化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数字化建造方法正是使传统建构思想走向未来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建造 范式转化 手工 机械 数控机械 传统材料 多维材料 复合材料 数字化建构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的计算社会科学:一种诠释社会现象的新范式 被引量:9
4
作者 詹国辉 熊菲 栗俊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面对复杂而又充斥不确定性的社会现象,作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理论的计算社会科学,有助于厘清并诠释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通过梳理诠释社会现象的既有范式,厘清了其内在限度,提出计算社会科学范式的应然性,进而凝练出面向大数据... 面对复杂而又充斥不确定性的社会现象,作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理论的计算社会科学,有助于厘清并诠释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通过梳理诠释社会现象的既有范式,厘清了其内在限度,提出计算社会科学范式的应然性,进而凝练出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内涵,分析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原因及发展图景。研究表明,面向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社会科学在认知方式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突破和革新。由此证明了,计算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新范式,有助于实现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从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提升诠释社会现象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计算社会科学 社会现象 范式转化 社会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以提升社会福祉为导向的社会质量: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范式——基于西方文献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8
5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10,共9页
社会发展研究的传统范式囿于对既有发展模式的探究,社会质量作为学术概念及其理论观点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发展研究范式。社会质量的内涵及其理论分析框架有效契合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本质,将讨论的焦点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更具民生内... 社会发展研究的传统范式囿于对既有发展模式的探究,社会质量作为学术概念及其理论观点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发展研究范式。社会质量的内涵及其理论分析框架有效契合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本质,将讨论的焦点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更具民生内涵的质量评价与测度,从而保障了社会发展的关注点集中在全面提升人的福祉和潜能以及对共同体生活的参与上。由此认为,社会质量作为新的社会发展范式,有助于理解和诠释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意蕴和促进社会建设的中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质量 社会福祉 范式转化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东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6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大数据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类型——直接通过科学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科学发现。科学界及哲学界就其是否构成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数据驱动型科学发现是否会终结科学理论、数据与理论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争论。但是,进一步... 大数据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类型——直接通过科学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科学发现。科学界及哲学界就其是否构成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数据驱动型科学发现是否会终结科学理论、数据与理论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争论。但是,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还需要区分不同的学科和研究层次,并从认知角度从机制上说明数据在科学发现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与理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型科学研究 范式转化 认知机制
下载PDF
中国现代科技进步中的动力机制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鸿志 祁洞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12,共5页
本文援引科学哲学家们对科技进步与知识增长的一般讨论方法,特别是所谓"范式转化"的一般原理,深入讨论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科技发展模式的转化,以及这种模式转化背景下科技知识增长的一般特征和内在动力... 本文援引科学哲学家们对科技进步与知识增长的一般讨论方法,特别是所谓"范式转化"的一般原理,深入讨论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科技发展模式的转化,以及这种模式转化背景下科技知识增长的一般特征和内在动力机制问题。本文认为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对现代工业科技文明表现出的诸多不适应性,必须用模式转化这一非常规知识增长的理论而不能用常规线性知识增长的对比理论加以解释。对于当前科学发展总趋势下中国科技潜在的创新动力危机,本文同样认为问题集中于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和科技模式的创造性转化的不充分。我们主张通过创造性的模式转化和自主的模式设计,获得超越式知识增长的动力源泉,从而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技进步 动力机制 范式转化 文化自主性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范式转化及其启示
8
作者 莫云灏 曹照洁 魏福音 《现代教育与应用》 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双元型”到“学科结构化”、“行动导向”及“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转变。这一过程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启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消除理论与实践隔阂,实现“零距离”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双元型”到“学科结构化”、“行动导向”及“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转变。这一过程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启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消除理论与实践隔阂,实现“零距离”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旨在强调基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整合我国社会资源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 范式转化 现代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媒体国际话语权建构探析——以"西方反华媒体炒作新疆棉事件"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岩 《新闻前哨》 2022年第5期55-56,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媒体中关于2021年发生的"新疆棉事件"相关不同报道的分析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探讨这场中西方关于新疆棉事件的话语交锋中,中国话语始终处于被动回应和缺乏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原因,从而总结概括出当代...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媒体中关于2021年发生的"新疆棉事件"相关不同报道的分析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探讨这场中西方关于新疆棉事件的话语交锋中,中国话语始终处于被动回应和缺乏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原因,从而总结概括出当代中国国际媒体话语权在对外传播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析中国国际媒体话语权提升其影响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话语权 话语建构 新疆棉 范式转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式转化的基本逻辑与实践理路探析
10
作者 张强 《新丝路》 2024年第19期0163-0165,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范式转化,即由现实劳动转向虚拟劳动、单一劳动转向多样劳动、谋生劳动转向兴趣劳动,这引发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冲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失衡、劳动价值与劳动技...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范式转化,即由现实劳动转向虚拟劳动、单一劳动转向多样劳动、谋生劳动转向兴趣劳动,这引发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冲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失衡、劳动价值与劳动技术错位、劳动教育师生关系失态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强化技术培训、整合教育模式、优化评价方式三方面加以解决,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劳动教育 范式转化
下载PDF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逻辑与范式转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8,共7页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性,即在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之下展现出关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思考,彰显出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认知范式转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性,即在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之下展现出关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思考,彰显出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认知范式转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历了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性出场、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主体自觉,以及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性转变三大历史阶段。当前,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需要厘清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其不仅关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问题”,也关乎当前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代价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业化思想 历史逻辑 范式转化
下载PDF
从“冲突论”到“和谐论”——马克思社会研究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志山 孙大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10,共7页
马克思社会理论蕴含着冲突与和谐、对抗与合作的对立与统一。理论本身的多面性和历史实践的不同需要,使人们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了首位。当前,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凸显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 马克思社会理论蕴含着冲突与和谐、对抗与合作的对立与统一。理论本身的多面性和历史实践的不同需要,使人们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了首位。当前,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凸显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阐扬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论 和谐论 社会研究 范式转化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范式转化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新梅 《中国高校科技》 2013年第7期44-46,共3页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企业技能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双元型"、"学科结构化"、"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的逐步转化。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启示是...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企业技能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双元型"、"学科结构化"、"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的逐步转化。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启示是: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培养完整和谐发展个体;破除理论实践脱节,突出"零距离"教学特色;整合社会多方力量,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社会的整体需求与职业类型要求,多种教学范式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 范式转化 现代职业教育
下载PDF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乐 王维广 翟双庆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55-1357,共3页
为了明确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将肝和木放在晋唐时期的哲学框架下,着重考察木和肝的对象及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泥古"和"疑古",即其理论内容... 为了明确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将肝和木放在晋唐时期的哲学框架下,着重考察木和肝的对象及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泥古"和"疑古",即其理论内容得到统一,其理论框架出现了危机。具体可分为两点:第一,肝属木理论成为权威理论,世俗权力的作用重大;第二,肝属木理论出现了范式危机,但是没有完成范式转换。厘清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无论是对肝藏象理论、中医藏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中医理论的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唐时期 肝属木 世界图式 范式转化 知识考古
原文传递
新审美主义的特征及其范式论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国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新审美主义(New Aestheticism)是“理论之后”西方理论界以文学为本位而兴起的文学批评思潮,在呼吁重建文学制度的过程中整合美学话语时形成的概念和方法。新审美主义一方面强调具体文本的独特性与互文性;另一方面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开... 新审美主义(New Aestheticism)是“理论之后”西方理论界以文学为本位而兴起的文学批评思潮,在呼吁重建文学制度的过程中整合美学话语时形成的概念和方法。新审美主义一方面强调具体文本的独特性与互文性;另一方面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既不是彻底转向旧式“审美”,也不是彻底偏离“文化”研究,而是试图在文本的事件性与事件的文本性之间建立新的平衡,经由文本细读重新定位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事件性以及实践性,呈现出文学向文化全面伸展和文化向文学开放的新的实践美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审美主义 范式转化 细读 事件性 实践美学
原文传递
论平台型公司——以公司经典形象为参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政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9-48,共10页
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成长与工业革命相伴随,所预设的公司经典形象为独立的大型股份公司,公司法体系与规则皆为此而设计,故公司法并非对于所有公司形态适用无碍。平台型公司兴起为信息时代的瞩目现象,意味着传统法人分类标准的模糊,主体... 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成长与工业革命相伴随,所预设的公司经典形象为独立的大型股份公司,公司法体系与规则皆为此而设计,故公司法并非对于所有公司形态适用无碍。平台型公司兴起为信息时代的瞩目现象,意味着传统法人分类标准的模糊,主体自身扁平化,构筑平台生态系统,以数据作为主要财产类型。平台型公司改变了公司经典形象,在公司内外部关系上皆对公司法律制度产生冲击。未来法律制度应作出范式转化,构建以数字为重点,以合同为手段,以利益平衡为标准,以促进创新为目的的融合型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公司 公司经典形象 平台生态系统 范式转化
下载PDF
评《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
17
作者 刘思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的发展态势,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途径之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向现代系统范式转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界提出,应当通过吸取一些现代科学方法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特...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的发展态势,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途径之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向现代系统范式转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界提出,应当通过吸取一些现代科学方法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系统科学之上的现代科学方法。如何将系统科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现代科学方法 马克思经济学 系统科学方法 改革开放初期 多元化视角 范式转化 系统范式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新闻娱乐化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晶晶 陈绪新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新闻娱乐化以一种新的形势隐匿在大众身边,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追根溯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纵向探究新闻娱乐化的历史溯源,横向分析新闻娱乐化范式转化的新表征,找出有关新闻娱乐化背后深层次的技术范式、市场范式和需求范式,对传统媒体... 新闻娱乐化以一种新的形势隐匿在大众身边,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追根溯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纵向探究新闻娱乐化的历史溯源,横向分析新闻娱乐化范式转化的新表征,找出有关新闻娱乐化背后深层次的技术范式、市场范式和需求范式,对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娱乐化现象及其范式向自媒体时代新闻娱乐化现象及其范式转变的规律进行深度的学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找出应对新闻娱乐化新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 历史渊源 自媒体时代 范式转化
原文传递
范式建筑的意味
19
作者 张清帆 《现代装饰》 2019年第6期18-19,共2页
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建筑素描杂志(EL Croquis) TEd’A事务... 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建筑素描杂志(EL Croquis) TEd’A事务所专辑里,有一篇题为《转化与范式》的专论(Transformations and paradigms:On the Built Work of TEd’A Arquitectes)。文章以事务所实践为例,分析了范式与现实的关系、范式与理想建筑的关系、事务所对范式转化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范式转化
原文传递
略论网络时代的青年文化反哺
20
作者 王大春 高军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115-116,共2页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反哺既是青年社会化内涵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转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一方面它能够提高网络时代成年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青年的自信、创新和独立,促进家庭和睦、...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反哺既是青年社会化内涵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转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一方面它能够提高网络时代成年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青年的自信、创新和独立,促进家庭和睦、减少代际摩擦,推进青年的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平等与民主等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作为新型的文化传承模式,它与传统青年社会化模式下的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冲突,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青年社会化 文化反哺 范式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