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宫廷与民间的两种歌舞形式——宋代“队舞”与“舞队”考略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金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6,99,共4页
“队舞”是宋代宫廷燕乐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其表演华丽、规模庞大而备受统治者重视。本文试图从宫廷燕乐演出的角度来论述宋代“队舞”的演出机制、功能、来源及其与民间乐团“舞队”的区别。
关键词 大曲 宫廷燕乐
下载PDF
宋代的“社火”与“舞队”之比较
2
作者 杨路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社火”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书录中,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神诞日,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与此同时,舞队诞于南宋临安城,同为沿街游行的表演形式及诸多留溯至今的名目使得治史者多将二者归为同一,认为南宋舞队就是社火在宋代的称谓。然而以社... “社火”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书录中,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神诞日,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与此同时,舞队诞于南宋临安城,同为沿街游行的表演形式及诸多留溯至今的名目使得治史者多将二者归为同一,认为南宋舞队就是社火在宋代的称谓。然而以社火于宋代的释义来看,宋代诸多神日及社日时所摆设的露台所上演的综合鼓乐表演更符合宋代社火释义,其源于人们对天神地祇祭祀,二者殊途同归,并非辩驳“舞队”等同于“社火”,而是拓宽宋代“社火”概念,以宋代笔记文学作为主体视角,对宋代的社火与舞队的异同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社火 鼓乐
下载PDF
屯留宋村金墓戏剧壁画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公冉然 《文化遗产》 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
山西屯留宋村金墓戏剧壁画展现金初院本的演出片段,同时亦可视为民间舞队的演出场面。壁画一组两幅各六人对向奔走,铺排一个故事,姿态张狂,风格闹热,人物多戴诨裹、画乌嘴、墨线贯眼。以考古类型学思维观察,参考相近时代同类器物形态(... 山西屯留宋村金墓戏剧壁画展现金初院本的演出片段,同时亦可视为民间舞队的演出场面。壁画一组两幅各六人对向奔走,铺排一个故事,姿态张狂,风格闹热,人物多戴诨裹、画乌嘴、墨线贯眼。以考古类型学思维观察,参考相近时代同类器物形态(壁画和砖雕),结合图像细部,可确定壁画中人物功能。壁画中单个人物诙谐幽默的表演受北宋末年“爨弄”的影响,而多人联合表演是为“拽串”,形式类似于《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下的“冲撞引首”,也相当于宋杂剧中的艳段,用于引导正剧的演出。若更换演出环境,此种演出方式就是民间舞队。这为认识宋金时期戏剧形态与舞队的关联提供文物证据,具有重要的戏曲史价值与民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爨弄 院本 冲撞引首 屯留宋村金墓
下载PDF
宋代元宵舞队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元祉 《曲学》 2013年第1期67-78,共12页
一、序言元宵节的表演在中国戏曲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将以元宵节的表演作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探讨中国戏曲的产生背景及传统戏曲发展的主要脉络。作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经提出,中国戏曲发生的时间背景处于冬春之间的节气线... 一、序言元宵节的表演在中国戏曲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将以元宵节的表演作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探讨中国戏曲的产生背景及传统戏曲发展的主要脉络。作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经提出,中国戏曲发生的时间背景处于冬春之间的节气线上,也即冬至到元宵期间。当时的戏曲表演都带有禳灾祈福和抑阴扶阳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中国戏曲 背景 扶阳 产生 戏曲
下载PDF
《武林旧事》所见元宵“舞队”名目校订、考释——以《永乐大典》本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守治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4-69,共6页
《武林旧事》之《舞队》篇列南宋临安城的"大小全棚傀儡"等元宵舞队名目,但学者对《永乐大典》所录《武林旧事》及其舞队名目极少征引、校订或辨析。通过摘录永乐大典本所见舞队名目之相关词句,参照诸本如说郛本、宋廷佐刻本... 《武林旧事》之《舞队》篇列南宋临安城的"大小全棚傀儡"等元宵舞队名目,但学者对《永乐大典》所录《武林旧事》及其舞队名目极少征引、校订或辨析。通过摘录永乐大典本所见舞队名目之相关词句,参照诸本如说郛本、宋廷佐刻本、知不足斋本、宝颜堂秘笈本、插图本《武林旧事》,逐条校订了异文、句读,并考释了有关词语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 《武林旧事》 校订 考释
下载PDF
宋代舞队之“大小全棚傀儡”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9,共8页
《武林旧事》"舞队"篇所载的"大小全棚傀儡"70名目至今是学界争议颇多的话题,将其与《梦粱录》《繁胜录》所载的舞队名目进行对比和考证可以得知,"大小全棚傀儡"确为题目,其名下统摄的傀儡戏有"查查... 《武林旧事》"舞队"篇所载的"大小全棚傀儡"70名目至今是学界争议颇多的话题,将其与《梦粱录》《繁胜录》所载的舞队名目进行对比和考证可以得知,"大小全棚傀儡"确为题目,其名下统摄的傀儡戏有"查查鬼"至"王铁儿"等21种,"王铁儿"之后的49种属于舞队中的其他表演,包括歌舞、道具、乐器、杂剧、伎艺、人物装扮等等。对21种傀儡戏名目展开研究,可以确定其表演形态以假人傀儡为主。至于"大小全棚傀儡"名下为何包含了多种非傀儡名目,可能是文献刊刻或传抄中发生了错漏,又或是周密在记述时未加以区分,才导致后人在解读时产生种种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戏 《武林旧事》 假人 假头
原文传递
古代礼仪乐舞的“阶步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殿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阶步乐是我国古代礼乐仪式中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是用于舞蹈表演前后舞队出入表演场地时的行步节奏之乐,是礼乐的人格修养及行为规范功能的体现。阶步乐名称见于南北朝时期,但这种形式的音乐实践却源于西周、汉魏的礼制。本文考察分析... 阶步乐是我国古代礼乐仪式中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是用于舞蹈表演前后舞队出入表演场地时的行步节奏之乐,是礼乐的人格修养及行为规范功能的体现。阶步乐名称见于南北朝时期,但这种形式的音乐实践却源于西周、汉魏的礼制。本文考察分析了阶步乐的性质、功用以及历史源流,并辨正了古今的若干相关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步乐 节奏乐
原文传递
南宋临安都城空间与舞队形态关系考论
8
作者 范舟 郦文曦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2年第3期31-40,共10页
以城市空间形态的视角来讨论南宋临安舞队的生成原因与形态隐喻,可以得出以下新观点:其一,“舞队”作为特指概念的真正出现应该是在南宋时期,它的形成可能与临安都城空间的结构布局、空间尺度、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关联。对比两宋元宵节... 以城市空间形态的视角来讨论南宋临安舞队的生成原因与形态隐喻,可以得出以下新观点:其一,“舞队”作为特指概念的真正出现应该是在南宋时期,它的形成可能与临安都城空间的结构布局、空间尺度、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关联。对比两宋元宵节活动,北宋开封以“宣德门”为焦点展开,南宋临安则在以“御街”为中轴的街道系统中展开,表演场所从城市的“中心点”转为“中心轴”,南宋“舞队”或许正是在临安街道狭长形态的挤压下产生的。其二,与北宋元宵节一脉相承,“与民同乐”的政治诉求是御街舞队最为核心的形态隐喻,南宋元宵舞队也逐渐趋于“日常性”。其三,至少从目前的文献史料来看,“舞队”的核心概念应是有特定的时空范畴与生成原因的,不能将其过于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临安 都城空间 生成原因 形态隐喻
原文传递
染出大自然的色彩
9
作者 高燕群 《孔子学院》 2013年第4期54-61,共8页
公元800年,一支舞队从中国的西南部出发,到唐朝首都长安进献歌舞。舞队不但舞艺出众,而且所穿的舞衣画满鸟兽草木,缤纷绚丽,在繁盛的长安城引起了轰动,亦被记入史册。这些光彩照人的舞衣,出自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扎染。经过千年传... 公元800年,一支舞队从中国的西南部出发,到唐朝首都长安进献歌舞。舞队不但舞艺出众,而且所穿的舞衣画满鸟兽草木,缤纷绚丽,在繁盛的长安城引起了轰动,亦被记入史册。这些光彩照人的舞衣,出自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扎染。经过千年传承,扎染技艺依然活跃于中国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 传统手工技艺 鸟兽 古代 草木 扎染布 新年 大理白族 大自然 西南部 板蓝根 板兰根 清热解毒药
原文传递
“鼓亭抬阁”行会的文化变迁——以浙江省前童镇“鼓亭抬阁”行会为例
10
作者 胡瑜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8-112,60,共6页
"鼓亭抬阁"行会是浙江省宁波市前童镇所特有的群众"走会"活动。"鼓亭抬阁"行会由数支民间舞蹈形式组成,分别以"舞队"的方式呈现。通过对文献资料梳理获得前童镇"鼓亭抬阁"行会的缘... "鼓亭抬阁"行会是浙江省宁波市前童镇所特有的群众"走会"活动。"鼓亭抬阁"行会由数支民间舞蹈形式组成,分别以"舞队"的方式呈现。通过对文献资料梳理获得前童镇"鼓亭抬阁"行会的缘起、内容和目的,通过田野调查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研究"鼓亭抬阁"行会及其"舞队"中舞蹈形态、舞队形式和文化功能的文化变迁。时代的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文化变迁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文化选择。因此,寻求选择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规律,使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成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会 “鼓亭抬阁”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大傩图》综合论说 被引量:10
11
作者 麻国钧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宋代绘画《大傩图》(旧题)公之于世以来,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而,笔者认为,对它的认知尚有不清、不明、不深、不尽合理之处,进一步论说是必要的。本文从舞队的行进路线、人物装束、手持道具等诸多... 宋代绘画《大傩图》(旧题)公之于世以来,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而,笔者认为,对它的认知尚有不清、不明、不深、不尽合理之处,进一步论说是必要的。本文从舞队的行进路线、人物装束、手持道具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结论是:该图描绘的是江南近水乡村以迎春祈晴为主要目的的村田社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傩图 社火 迎春 八仙
原文传递
都市锅庄舞的人类表演学考察——以上海世纪公园锅庄舞队为中心
12
作者 刘莹莹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77-85,114,共10页
锅庄舞是藏族极具特色的、大众的民俗圆圈集体舞蹈,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我国藏区,近年来也在非藏区传播开来,其欢快的舞姿、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一藏族草根舞蹈逐渐扎下根... 锅庄舞是藏族极具特色的、大众的民俗圆圈集体舞蹈,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我国藏区,近年来也在非藏区传播开来,其欢快的舞姿、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一藏族草根舞蹈逐渐扎下根来,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上海世纪公园锅庄舞队已成立十余年,其背后社群舞蹈的普及方式、管理思路和跨文化的交流值得探讨。而“都市锅庄舞”对于“边疆/都市”“传统/现代”美学观念的超越,对于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交流的促进,对于“卓越城市”文化气象的构建,更是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庄 上海世纪公园锅庄 社群 跨文化表演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靓雯 《艺海》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利用史料研究方法,从“舞队”释名、“舞队”的传承、安徽花鼓灯舞蹈与宋代“舞队”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安徽花鼓灯舞蹈与宋代“舞队”的遗承关系进行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宋代“ 野史笔记史料 遗承
下载PDF
焦作宋元戏曲文物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颖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105,共5页
焦作地区发现的众多戏曲文物是研究宋元戏曲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温县宋墓出土及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藏杂剧雕砖人物俑再次印证了宋杂剧角色配置的相关情况;焦作金代大曲图中表演的舞蹈为《兰陵王入阵曲》,且图中所刊刻之"小... 焦作地区发现的众多戏曲文物是研究宋元戏曲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温县宋墓出土及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藏杂剧雕砖人物俑再次印证了宋杂剧角色配置的相关情况;焦作金代大曲图中表演的舞蹈为《兰陵王入阵曲》,且图中所刊刻之"小石调"对中国传统乐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西冯封元代墓中的一些雕砖表现了宋元舞队《耍和尚》和《村田乐》,这也是研究宋元民间社火及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文物 焦作地区 宋杂剧雕砖 金代大曲 社火
原文传递
元曲【朝天子】考述
15
作者 李强 李莉 《北方音乐》 2022年第3期97-104,共8页
元曲【朝天子】是一首曲体成熟、应用广泛的曲牌,通过考察可得三点认识:一、元曲【朝天子】并非来自宋词调《朝天子》,而渊源于宋代舞队节目《诸国献宝》《穿心国入贡》等艺术形式;二、其宫调、句法、格律等表现稳定:中吕宫,单片,11句仄... 元曲【朝天子】是一首曲体成熟、应用广泛的曲牌,通过考察可得三点认识:一、元曲【朝天子】并非来自宋词调《朝天子》,而渊源于宋代舞队节目《诸国献宝》《穿心国入贡》等艺术形式;二、其宫调、句法、格律等表现稳定:中吕宫,单片,11句仄韵,三段体。这种体制在清代曲谱中仍然严格保持,展现传统音乐传承脉络;三、带过曲【快活三带朝天子】源于元杂剧的“摘调”,这为散曲是从杂剧中派生而来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对元曲【朝天子】的探讨,是理解宋元“词曲递变”的可靠参照,为曲牌体音乐“一曲多变”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子】 宋代 【快活三】 “带过曲” “摘调”
下载PDF
浅析高职院校健身操舞队组建的现状——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
16
作者 王桂英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96-98,共3页
详细阐述了鄂州职业大学学生健身操舞队组建相关具体情况,包括教练员、运动员的选拔,健身操舞队的训练安排。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组建健身操舞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健身操 组建 训练安排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宋代“元宵舞队”在郎溪梅渚镇“降福会”里的延续
17
作者 刘宇涵 《黄河之声》 2021年第8期13-15,共3页
宋代“舞队”在现代也称“社火”,是指具有能够进行队列表演的队伍的总称。①活动一般在春节或其他节日中表演,其中歌舞、杂技、器乐等综合性技艺场面一度热闹非凡。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其中展现的古老文化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 宋代“舞队”在现代也称“社火”,是指具有能够进行队列表演的队伍的总称。①活动一般在春节或其他节日中表演,其中歌舞、杂技、器乐等综合性技艺场面一度热闹非凡。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其中展现的古老文化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可幸运的是,在宣城郎溪县的“降福会”里,我们却又一次能惊喜的品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享受着古代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元宵 降福会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固本与求新──对戏中之舞的思索之二
18
作者 盛力 宋晓东 《东方艺术》 2001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蹈设计 现代戏 现代题材剧目 戏曲 蹈意象 象征义 固本 人体动态 水袖 香香 古代 演员 传统戏曲 古代戏曲 导演
原文传递
刍议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19
作者 朱露露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第19期0252-0252,共1页
安徽花鼓灯舞蹈在淮河两岸经久流传,它在自然与社会之中形意融合,同时具有舞蹈的自娱性以及表演性,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特色的诗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已经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在基本格调上体现出... 安徽花鼓灯舞蹈在淮河两岸经久流传,它在自然与社会之中形意融合,同时具有舞蹈的自娱性以及表演性,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特色的诗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已经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在基本格调上体现出了汉族民间歌舞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同时在形式上也表达出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本文针对安徽花灯舞蹈和宋代舞队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遗承关系进行了思考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宋代 遗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