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萃才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急性脑梗死(ACI)的敏感性生化指标。它在脑脊液或血液中的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诊断、评估脑梗死面积、体积、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治疗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敏感性 进展性 梗死体积 NSE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郝宁 王妮 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9-851,共3页
目前脑卒中在全球致死病因中已成为第二大因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在脑血管病中最为常见,占60%-80%,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近年研究发现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稳定脑血流、减少脑梗死灶的容积,最大限... 目前脑卒中在全球致死病因中已成为第二大因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在脑血管病中最为常见,占60%-80%,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近年研究发现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稳定脑血流、减少脑梗死灶的容积,最大限度的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预后、减低复发的风险。因此侧支循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找准确而完整的评价侧支循环的方法对于缺血性卒中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缺血性卒中 血管病 致死病因 缺血半暗带 高复发率 血流图 WILLIS 脑梗死 磁敏感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高赛红 杨迎春 +1 位作者 张小良 侯苗苗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均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按照信封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MP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假手术组仅将线放入大鼠颈总动脉但未...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均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按照信封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MP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假手术组仅将线放入大鼠颈总动脉但未对大脑中动脉(MCA)造成阻断,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需将其MCA阻断2 h后予以24 h再灌注处理,TMP治疗组大鼠在对MCA造成阻断30 min后即予以50 mg/kg TMP腹腔内注射,2 h MCA阻断后行24 h再灌注处理。记录并对比各组神经行为(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灶体积、坏死细胞所占比例等指标。结果 TMP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高于假手术组、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脑梗死灶体积最少、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灶体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MP治疗组大鼠坏死细胞所占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假手术组坏死细胞所占比例最低、缺血再灌注组坏死细胞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TM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川芎嗪 保护作用 神经行为 脑梗死 坏死细胞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8和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麻晓军 罗利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40-41,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型发生破裂导致,其中炎症因子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过程参与...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型发生破裂导致,其中炎症因子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过程参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和发展整个病变过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白细胞介素 炎症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 脑梗死 饮食结构 粥样硬化斑块 病变过程 单核-巨噬细胞 炎症细胞
下载PDF
慢性期MCAO患者脑梗死灶扩散变化及海马继发改变与认知功能关系的DTI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翔宇 夏黎明 +1 位作者 王承缘 朱文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慢性期患者脑梗死灶的改变和海马的继发性改变,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40例病程半年以上的单侧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慢性期患者脑梗死灶的改变和海马的继发性改变,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40例病程半年以上的单侧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患者及40名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于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全颅15个方向的DTI检查。采用手工法在脑梗死灶及对侧脑组织和双侧海马选取不同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测量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慢性期单侧MCAO患者脑梗死灶及脑梗死同侧海马较对侧相应部位FA值均降低,脑梗死灶FA值降低49.8%,脑梗死同侧海马FA值降低9.29%,ADC值均升高,脑梗死灶ADC值升高132.75%,脑梗死同侧海马ADC值升高4.9%。脑梗死灶ADC值改变率(rADC)较FA值改变率(rFA)明显,而海马rFA较rADC明显,并且脑梗死灶的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结论 DTI技术可以用来定量评价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及海马的改变,并且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期脑梗死 扩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海马继发性改变 各向异性分数值改变率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洪涛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4期137-138,141,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 目的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梗死灶分部情况、各部位病灶梗死数、梗死体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部位主要为豆状核20例、尾状核8例以及内囊前肢8例,皮质下白质主要为额叶20例、颞叶13例,半卵圆中线心主要为丘脑9例、后部11例,侧脑室体旁白质主要为前部13例,与对照组豆状核10例、尾状核3例以及内囊前肢2例,额叶10例、颞叶5例,丘脑3例、后部2例,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6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数目在内囊前肢(0.7±0.24)、尾状核(0.4±0.23)、豆状核区域(2.3±1.7),半卵中心的丘脑(1.5±1.15)以及后部地区(0.9±0.16),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1.4±1.07),与对照组内囊前肢(0.1±0.03)、尾状核(0.1±0.05)、豆状核区域(0.9±0.06),半卵中心的丘脑(0.5±0.05)以及后部地区(0.1±0.08),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0.4±0.34)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梗死体积(cm3)在皮质下白质的颞叶部位(298.6±94.5),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253.2±53.2)以及半卵圆中心的前部(251.3±13.5)、丘脑地区(323.2±45.3)与对照组颞叶部位(68.3±20.3),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105.2±23.5)、半卵圆中心的前部(88.2±25.4)、丘脑地区(181.3±52.3)相比,梗死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的MRI检测发现,患者梗死灶分部、各部位病灶梗死数及梗死体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性可以完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MRI诊断
下载PDF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第25卷文题索引
7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0-480,I0002-I0005,共5页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大鼠组织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出血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短暂性缺血 暂时性缺血 血清脂蛋白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脊髓炎 脊髓小性共济失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文题索引
下载PDF
31例血管性痴呆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陈耀 《甘肃医药》 2014年第10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老年康复区住院的继发癫痫的血管性痴呆的患者31例,就其发作类型、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有疗效,短期内癫痫控...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老年康复区住院的继发癫痫的血管性痴呆的患者31例,就其发作类型、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有疗效,短期内癫痫控制.但长期有偶发癫痫,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能够控制病情.23例患者病情较为稳定,1年中偶有癫痫发作.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作较为频繁,每月仍有1~2癫痫发作,以一过性强直发作、阵挛发作、自动征为主,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仍有效.结论:癫痫频繁发作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可见在癫痫多次发作后认知功能呈阶梯状衰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病变 脑梗死 继发性癫痫
下载PDF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
9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7年第6期I0001-I0010,共10页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颞叶癫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短暂性缺血 暂时性缺血 出血后血肿扩大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卒中与神经疾病 大鼠海马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宋爱晶 李野 于浩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4月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5 mg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10 s内...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4月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5 mg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10 s内静脉推注,45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60 min内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血管再通情况和脑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脑梗死灶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注射液 注射用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 血管再通 脑梗死体积
原文传递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丽娜 吴晓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2511-251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进行稀释,5m L/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脑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NIHSS评分,降低脑梗死灶体积,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注射用阿替普酶 老年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 脑梗死体积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则周 张艳明 +1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9-541,共3页
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脑梗死灶体积是反映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对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关... 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脑梗死灶体积是反映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对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体积 颈动脉斑块 增强类型 超声造影 脑梗死患者 评估 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五加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向前 邹亲朋 +2 位作者 冯胜 郑礼胜 陆昌洙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五加苷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及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对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采用栓线法造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影响的研究,依据Zea-Long... 目的:研究五加苷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及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对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采用栓线法造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影响的研究,依据Zea-Longa栓线法造模,治疗组以五加苷i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五加苷,Swanson法测定脑梗死灶体积,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经五加苷治疗的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的脑含水量降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经五加苷治疗的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显著降低。结论:五加苷对脑梗死大鼠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苷 脑梗死 脑梗死体积
原文传递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鹏飞 王伟 +1 位作者 邹亮 李双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38例经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的颅内UIA患者介入术后行核磁共振平扫检查,并根据检查表现分为无微小脑梗死灶组150例和有微...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38例经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的颅内UIA患者介入术后行核磁共振平扫检查,并根据检查表现分为无微小脑梗死灶组150例和有微小脑梗死灶组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的患者有37%,其中3%的微小脑梗死患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P<0.001)、高血压病史(P=0.023)、糖尿病史(P=0.048)、脑卒中病史(P<0.001)及手术时间(P=0.007)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及手术时间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微小脑梗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压氧及低压氧预适应对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聪颖 张礼均 +4 位作者 李飞 朱刚 林江凯 王宪荣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适应(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及低压缺氧预适应(hypobaric hypoxia preconditioning,HHP)对实验性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探讨HBOP及HHP的神...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适应(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及低压缺氧预适应(hypobaric hypoxia preconditioning,HHP)对实验性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探讨HBOP及HHP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家兔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MCAO组、HBOP+MCAO组、HHP+MCAO组,采用改良Bederson法建立家兔MCAO模型,分别于MCAO后第1、3、10、20天观察家兔行为学、病理学及脑梗死灶体积的变化。结果与单纯MCAO组比较,HBOP+MCAO组和HHP+MCAO组行为学评分明显改善(P<0.05);HBOP+MCAO组和HHP+MCAO组的脑梗死灶体积于MACO后的第3、10、20天小于单纯MCAO组(P<0.05),但HBOP+MCAO组和HHP+MCAO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OP和HHP能明显改善实验性MCAO家兔行为学,缩小梗死灶体积,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低压缺氧 预适应 脑梗死体积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海宇 刘信东 +1 位作者 杜鹃 张利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2198-2201,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之内给予...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之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丹红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脑梗死灶体积、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体积、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脑梗死灶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注射用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体积 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体积 NIHSS评分 ADL评分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灶周围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莫俊宁 黄燕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结果,分成脑侧...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结果,分成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脑灌注不足组,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成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三组治疗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查血管生成素-1水平。结果 1治疗第1天与第10天比较:脑侧支循环建立组和尤瑞克林干预组血管生成素-1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2治疗第1天脑侧支循环建立组和灌注不足组血管生成素-1组间比较,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治疗第10天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血管生成素-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治疗第1天与第10天血管生成素-1水平增幅组间比较,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5治疗第1天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磁共振PWI参数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均无相关性。结论暂未发现血管生成素-1与脑侧支循环建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急性期脑梗死 侧支循环
下载PDF
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小玲 王振金 +4 位作者 尹岭 冯加纯 饶明利 吕传真 黄如训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 :观察降纤酶 (defibras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 ,60只局灶性脑缺血大鼠 ,随机分成 1 0组 ,每组 6只 ,其中 5组大鼠分别在缺血后 0 .5 ,3 ,6,9,1 2h... 目的 :观察降纤酶 (defibras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 ,60只局灶性脑缺血大鼠 ,随机分成 1 0组 ,每组 6只 ,其中 5组大鼠分别在缺血后 0 .5 ,3 ,6,9,1 2h静脉注射降纤酶 ,8U·kg-1,另 5组大鼠分别在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 ,另设 1 0鼠作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均在手术后 2 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然后处死大鼠 ,标本用苏木精曙红染色 (HE)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 ,观察梗死灶大小、病理改变。结果 :缺血后 0 .5 ,3h静脉给药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改善 ,分别为 (0 .8±s 0 .5 )分 ,(1 .3± 0 .5 )分和 (3 .0± 0 .9)分 ,(3 .2± 1 .0 )分 ,脑梗死灶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小 ,分别为 (1 1 9±3 9)mm3 ,(1 41± 62 )mm3 和 (2 91± 5 6)mm3 ,(2 97± 3 9)mm3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缺血区病理改变也轻于对照组。缺血后 6,9,1 2h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镜下均见点状出血 ,但未发现治疗组增加脑梗死后出血率。结论 :早期静脉应用降纤酶有效缩小脑梗死灶体积 ,且不增加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降纤酶 苏木精曙红染色法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 脑梗死体积 出血率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开 王海军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时脑灌注加权成像(PWI)结果,分成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脑灌注不足组,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成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时脑灌注加权成像(PWI)结果,分成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脑灌注不足组,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成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3组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查血管生成素-1水平。结果 (1)血管生成素-1水平脑侧支循环建立组[(84.50±38.31)ng/m L vs.(111.00±53.10)ng/m L]和尤瑞克林干预组[(74.45±53.48)ng/m L vs.(103.97±61.53)ng/m L]第1、10天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3.864,P<0.05),而非尤瑞克林干预组[(81.94±44.61)ng/m L vs.(104.85±56.07)ng/m L]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6,P>0.05)。(2)血管生成素-1水平第1天、第10天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灌注不足组组间以及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1天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磁共振PWI参数r CBV、r CBF、MTT均无相关性(r=-0.002、0.075、-0.139)。结论未发现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急性期脑梗死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死急性期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玉金 周瑞凤 +1 位作者 李来传 史有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35-36,共2页
脑血管疾病(CVD)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而脑梗死是CVD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CVD的70%,致残率、致死率高,因此积极探索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脑梗死至关重要,我们通过监测不同类型... 脑血管疾病(CVD)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而脑梗死是CVD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CVD的70%,致残率、致死率高,因此积极探索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脑梗死至关重要,我们通过监测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来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死急性期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血管疾病 胆红素含量 心源性栓塞 致死率 陈旧性脑梗死 脑梗死容积 血液供应障碍 血清总胆红素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