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调节endocan-1和vaspin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辉 赵东升 王云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EE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清endocan-1、vaspin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运动耐量增加、心绞痛与运动耐量均改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2.35%、75.49%和65.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2%、35.71%和24.49%(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ndocan-1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vaspin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endocan-1、vaspin的变化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ECP对冠心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其能显著提高心绞痛缓解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endocan-1、vaspin水平,血清endocan-1、vaspin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其发挥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 冠心病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秋梅 张爱文 +3 位作者 金凤表 李博 张英 侯瑞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40例(MV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3例(UA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A组和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P均<0.01);与UA组相比,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低,Vaspin水平高(P均<0.01)。(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组血清Endoca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6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ndocan、Vaspin诊断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6、0.796。结论 :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MVA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
下载PDF
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患者血清sRAGE、Vaspin、炎性因子等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可 苏鹏飞 佟延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UC 96例...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UC 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采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清sRAGE、Vaspin、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卫蛋白(Cal)、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RAGE、Vaspin、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便MMP-9、Cal、MP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sRAGE、Vaspin、IL-6、IL-8、TNF-α、NO、LPO及便MMP-9、Cal、MP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血清sRAGE、Vaspin、IL-6、IL-8、TNF-α、NO、LPO及便MMP-9、Cal、M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2例,腹胀加重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两组出现不良反应者症状均较轻微,未对治疗产生影响,后皆自行缓解。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UC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黏膜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美沙拉秦 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变化及其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名鹏 王仲华 +1 位作者 钟丹丹 崔晓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血清LOX-1、Vaspin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血清LOX-1、Vaspin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3例,根据术后6个月病变冠状动脉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排除冠心病者55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OX-1、Vaspin。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血管内超声[(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EEM)、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LA)]、Gensini积分评估病变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结果再狭窄组、无再狭窄组、对照组术前血清LOX-1水平分别为(9.76±1.08)、(6.38±0.97)、(4.10±1.12)μg/L、Vaspin水平分别为(0.79±0.52)、(1.04±0.53)、(1.22±0.45)μg/L,三组之间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两两比较,P均<0.05。三组EEM、MLA、PLA、Gensini积分两两比较,P均<0.05。狭窄组血清LOX-1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正相关性(P<0.05);血清Vaspin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LOX-1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45,取最佳截断值为8.67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2、0.86;Vaspin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为0.85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0、0.85;血清LOX-1与Vaspin联合应用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0.98。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对PCI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预测效能较好,血清LOX-1、Vaspin联合应用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冠状动脉再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和Vaspin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师伟 王明明 +5 位作者 杜芳 李欣 张丽 王军 尚慧锋 傅葵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观察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Irisin、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并分析Irisin和Vaspin与MS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患者260例,测定其一...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观察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Irisin、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并分析Irisin和Vaspin与MS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患者260例,测定其一般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血清Irisin、Vaspin及RO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中,伴有MS的患者血清Irisin水平较不伴MS的患者降低[男性:112.81(86.96-191.84)μg/L比156.23(110.61-225.97)μg/L, 女性:141.09(77.52-175.55)μg/L比172.15(95.69-240.37)μg/L,P<0.01],Vaspin和ROS水平升高[男性:1.13(0.95-1.38)μg/L比0.36(0.21-0.82)μg/L,1 540(1 250-1 860)kU/L比1 020(920-1 350)kU/L;女性:1.52(1.13-1.80)μg/L比0.51(0.47-1.08)μg/L,1 650(1 320-1 940)kU/L比1 120(980-1 420)kU/L,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Irisin水平与Vaspin水平呈负相关(r=-0.382,P<0.01),与ROS呈负相关(r=-0.410,P<0.01);Vaspin水平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0.40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risin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三酰甘油显著相关,Vaspin与性别、BMI和腰围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isin、Vaspin、ROS均与MS具有相关性(Irisin:OR=0.77,95% CI 0.608~0.978;Vaspin:OR=1.39,95% CI 1.252~1.539;ROS:OR=1.38,95% CI 1.112~1.718,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Irisin和Vaspin可以作为MS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 0.777,P<0.01)。结论 伴有MS的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显著下降,Vaspin和ROS水平升高,Irisin、Vaspin与MS的临床表型相关,并可作为M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活性氧 Irisin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血清Vaspin、NGAL和Ki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花花 于雪梅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24 h尿白蛋白(24 h UAlb),血肌酐(Scr),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Vaspin,NGAL和Kim-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 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91%(χ2=4. 602,P <0. 05)。2组治疗前FBG、Hb A1c、24 h UAlb、Scr、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Vaspin、NGAL和Ki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FBG、Hb A1c、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NGAL和Kim-1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P <0. 01),治疗后2组的Vasp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1),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1),而2组FBG和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能与黄葵胶囊具有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缓解机体的Vaspin、NGAL和Kim-1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糖尿病肾病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血清CX3CL1、TXNIP和Vaspin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为俊 李艺乐 李同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4期318-321,324,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s,TXNIP)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fat-specif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Vaspin)表达水平与疾病病...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s,TXNIP)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fat-specif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Vaspin)表达水平与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以同期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血脂水平和血清Vaspin、CX3CL1、TXNIP,同时分析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患者的不同病变程度预测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患者的Gensini积分的提升,患者的LDL明显上升,HDL明显下降(t=8.21,7.24,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X3CL1、TXNI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89,5.32,P<0.05),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21,P<0.05),随着患者的Gensini积分的逐渐升高,患者的Vaspin水平显著下降,血清CX3CL1、TXNIP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CX3CL1、TXNI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现正相关(r=0.65~0.77,P<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现负相关(r=-0.78,P<0.01),血清CX3CL1、TXNIP和Vaspin水平均为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随着Gensini积分的逐渐升高,血清Vaspin、CX3CL1、TXNIP水平的临界值依次为1.88μg/L,299.35ng/m L,2144.12ng/m L;1.55μg/L,317.12ng/m L,2254.53ng/m L;0.79μg/L,418.12ng/m L,2335.12ng/m L。结论血清Vaspin、CX3CL1、TXNIP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的不同病变程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趋化素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冠心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松芳 邵胜敏 +2 位作者 何志勇 吴志鹏 包邵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6月于内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高血压合并腔...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6月于内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的初诊患者128例为治疗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12人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服用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1次/d,治疗时间4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aspin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诊室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HDL-C和血清Vasp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in水平与收缩压(r=-0.45)、舒张压(r=-0.40)、总胆固醇(r=-0.56)、三酰甘油(r=-0.67)、LDL-C(r=-0.63)和hsCRP(r=-0.53)呈负相关,与HDL-C(r=0.55)呈正相关(均P<0.05)。校正血压和血脂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因素(β=-1.0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能提高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脂肪因子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海英 杨收平 +3 位作者 秦继宝 冯小娟 安仲武 吴兆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57-395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39例,健康对照者52例,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将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39例,健康对照者52例,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将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CH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60例、2支病变组46例、≥3支病变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asp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IL-6、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按临床类型分组:AMI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SAP组、UAP组,TNF-α、IL-6、IL-10高于SAP组、UAP组(P<0.05);UAP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SAP组,TNF-α、IL-10高于SAP组,(P<0.05)。将CHD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组:≥3支病变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1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TNF-α、IL-6、IL-10、Gensini积分高于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P<0.05)。2支病变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1支病变组,(TNF)-α、(IL)-10、Gensini积分高于1支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CHD组血清vaspin与BMI、1,25(OH)_2D_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2、0.214,P<0.05),与TNF-α、IL-6、IL-10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38、-0.321,P<0.05)。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组:Gensini积分与vaspin、1,25(OH)_2D_3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242,P<0.05),与TNF-α、IL-6、IL-1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265、0.341,P<0.05)。结论 CHD患者具有较低浓度的vaspin,vaspin含量与炎性因子相关,与CHD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1 25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安仲武 冯小娟 +3 位作者 蒋玲 李海英 冯小娟 史保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8例,按DN临床进展分期分组:糖尿病白蛋白尿正常组(DM组)38例、早期DN微量蛋白尿组39例(早期DN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8例,按DN临床进展分期分组:糖尿病白蛋白尿正常组(DM组)38例、早期DN微量蛋白尿组39例(早期DN组)、临床DN大量蛋白尿组41例(临床DN组),以同期4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四组血清Vasp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IL-10水平,比较各组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Vaspin、TNF-α、IL-6、MCP-1水平高(P均<0.05),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IL-6、TNF-α、MCP-1水平依次升高,Vaspin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P均<0.05。临床DN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余各组间比较,P均>0.05。Vaspin与促炎因子IL-6、TNF-α、MCP-1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0.42、-0.46,P均<0.05),与抗炎因子IL-10无关(r=0.21,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升高,其与血清促炎因子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抵抗素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艳钰 陈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抵抗素(Resistin)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抵抗素(Resistin)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aspin、Resistin、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及其对称性差值(DVp、DV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aspin水平升高,血清Resistin水平降低(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Vp、Vm、DVp、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Vm加快,DVp、DVm减小(P<0.01)。(4)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P<0.01)。(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血清Resistin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老年人 依达拉奉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抵抗素 血流动力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Vaspin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卢炜 王立君 +1 位作者 杜超 王鸿超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的关系,旨在能够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为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入选的冠心病患者于冠...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的关系,旨在能够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为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入选的冠心病患者于冠脉造影时测量中心动脉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进一步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将136例阳性患者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n=85)与非斑块组(n=51),比较2组的中心动脉血压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另将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据中心动脉脉压分为宽脉压组(n=82)及非宽脉压组(n=54),比较其颈动脉硬化程度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结果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心动脉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颈动脉斑块组中心动脉收缩压及脉压高于非斑块组,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低于非斑块组(P<0.05);宽脉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斑块厚度及斑块面积均高于非宽脉压组,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低于非宽脉压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心动脉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呈负相关,其血清水平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指标,为今后研究和治疗冠心病及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颈动脉硬化指标 中心动脉压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肥胖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网膜素-1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念 卢沈华 潘少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肥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05例肥胖ACI患者,随机等份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肥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05例肥胖ACI患者,随机等份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mg/kg,最大量为90mg,总量的10%静推1min,余量60min内匀速静滴,并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瑞舒伐他汀5mg/天和20mg/天,持续服用三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T0),溶栓后24小时(T1),1周(T2)和2周(T3)四个时间点检测血清脂肪因子(Vaspin和omentin-1)浓度,评价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变。结果:T3时各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均出现明显上升而NIHSS评分下降(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2和T3时点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在T2和T3时点的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肥胖ACI患者溶栓后血清Vaspin和Omentin-1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肥胖 急性脑梗死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网膜素-1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血压及UACR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干 马琦琳 刘伟琦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e protein to creatine ratio,UACR),探讨血清vaspin与血压及UAC...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e protein to creatine ratio,UACR),探讨血清vaspin与血压及UAC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于湘雅医院并未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UACR正常组67例(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UACR升高组58例(UACR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vaspin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计算比值。观察各组间血清vaspin水平、UACR值的差异,vaspin与血压及UACR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ACR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vaspin水平与SBP、DBP、UACR呈负相关关系(r=-0.294,r=-0.589,r=-0.381;均P<0.01);UACR与SBP、DBP、LDL-C、Hs-CRP呈正相关关系(r=0.503,r=0.628,r=0.208,r=0.301;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vaspin为收缩压、舒张压、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偏相关系数β分别为-1.782,-1.874,-0.063;P值分别为0.000,0.000,0.030)。DBP为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偏相关系数β=0.065,P=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SBP、DBP、UACR显著负相关关系。vaspin水平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程度的一个评价指标及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一个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发性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原文传递
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之梁 任华 +1 位作者 马燕 庞小芬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因子(Apeli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老年科诊治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因子(Apeli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老年科诊治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非增厚亚组51例和增厚亚组89例;另选取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IMT,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脂代谢指标水平,超声分析系统检测并计算骨密度T值。结果病例组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7.865/0.000、8.203/0.000、5.245/0.000);增厚亚组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低于非增厚亚组(t/P=8.570/0.000、14.432/0.000、13.839/0.000);健康对照组、非增厚亚组、增厚亚组的FPG、FINS、HDL-C水平均依次降低(F/P=55.869/0.000、11.449/0.000、4.032/0.019),TC、TG水平依次升高(F/P=149.946/0.000、144.664/0.000);增厚亚组骨密度T值水平低于非增厚亚组(t/P=2.971/0.004),BMI高于非增厚亚组(t/P=5.101/0.000);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均与FPG、FINS、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P<0.05),与TC、TG、LDL-C、BMI呈负相关(P<0.05);Apelin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Vaspin、Apelin、Omentin-1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影响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糖脂代谢和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脂肪因子 网膜素-1 糖脂代谢 骨密度 老年人
下载PDF
血清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贾彦青 赵虹 +1 位作者 党群 郑美华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探讨三者与CHD患者血压变异性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122例为冠心病组,另...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探讨三者与CHD患者血压变异性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122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住院的非冠CHD患者1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对CHD患者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评估。对所有受检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分析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采用Pearson法分析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与CHD患者血压变异性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Gensini积分为(36.27±12.49)分;冠心病组血清Vaspin、Ap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血清Vaspin、Apel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Chemer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Vaspin水平均与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均呈负相关(P<0.05);Chemerin水平与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均呈正相关(P<0.05);Apelin水平与24hSSD、24hDSD、dSSD、nSSD、nDS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Vaspin、Apelin水平明显降低,Chemerin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CHD的血压变异性及Gensini积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APELIN CHEMERIN 血压变异性 糖脂代谢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然 崔国利 李雅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72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疾病,分为T2DM组36例和MVC组36例;此外,选同期36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72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疾病,分为T2DM组36例和MVC组36例;此外,选同期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ELISA)测定3组血清Endocan-1、Vaspin水平。结果T2DM组和MVC组血清Endoca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MVC组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组Vaspin水平均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T2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can-1与T2DM合并大血管疾病呈正相关,Vaspin与T2DM合并大血管疾病呈负相关。MVC组血清Endocan-1和Vaspi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720%,截断值分别为1410 pg/mL、890 pg/mL,敏感度分别为81%、85%,特异度分别为76%、73%。结论血清Endocan-1、Vaspin的水平均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其可作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血清vaspin浓度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艳 郑浩 +1 位作者 马祥明 任明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浓度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70例冠... 目的分析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浓度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70例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冠心病患者和67例对照组患者血清vaspin浓度,比较各病变积分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清vaspin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aspin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vaspin浓度过低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尸<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增加,血清vaspin浓度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血清vaspin浓度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与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庆慧 苏国海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门诊体检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清酶学结果,将观察组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门诊体检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清酶学结果,将观察组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分别为20、27、1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将观察组分成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20例)及三支病变组(18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血清vaspin及脂联素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低(t分别为39.179、5.045,P均<0.05)。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5.676、2.070,35.273、3.874,39.397、5.979,P均<0.05)。三组间血清vaspin、脂联素比较,SAP组>UAP组>AMI组(P均<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37.857、2.070,44.720、2.051,48.983、3.552,P均<0.05)。三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均<0.05)。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6、-0.848,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降低,与病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因子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脂联素
下载PDF
血清Vaspin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春谱 张晓乐 +2 位作者 刘春燕 蔡文婷 张红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15-44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2型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的差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微量蛋...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2型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的差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微量蛋白尿组(26例)、大量蛋白尿组(24例)。另选取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Vaspin、白细胞介素(IL)-1、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Vaspi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Vaspin、IL-1、IL-6、CRP、TNF-α、FPG、FIns、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HDL-C水平逐渐降低,而IL-1、IL-6、CRP、TNF-α、FIns、TC、TG、LDL-C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Vaspin与IL-1、IL-6、CRP、TNF-α、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FPG、FIns、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pin呈上升趋势,且血清Vaspin水平与患者的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vaspin水平对该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